那一天我結束了在高雄 創業台槓 Startup Talk 的OKR的課程
我深深地喜歡那一天的氛圍
因為講者不是只有我
還有暢所欲言的企業總經理與大集團的BU Head的彼此分享
每一個問題都很真實
每一個問題都很細緻
我們像是在聊天也像是在上課
之前我寫過幾篇OKR的文章
後來被邀請到了一些企業去授課
因為這不算是我的常態性課程
所以我今天將那次上課的心得 再與大家分享
希望可以協助到一些想要導入OKR的企業
一、#對於企業目標設定的迷思:我們要做第一
那應該是任何OKR的書籍都會提到的一個例子
Google想要做到搜尋流量的第一名
印象中也是花了兩年以上才做到
但是事實上,我們可以從一個概念中作比喻
願景 (Vision) 與任務 (Mission)
一個是十年目標,一個是當期任務
很多企業在訂目標的時候
就會以第一(多年後才可能達成的目標)來做設定
但是這樣的目標設定卻喪失了可行性
#因為書上的案例都是天大的目標
#因為他們是intel、google
目標設定雖然要有挑戰性
但是也要帶有可行性
否則激勵做不到打擊士氣倒是很到位
所以我們在課程中很簡單的一個討論就是
#我們一定要訂一個大目標嗎?
還是一個踏踏實實符合企業現況的目標呢?
我們應該要分析的是
#在到達那個遠大的目標之前
#我們還有哪些階段性的高牆要跨過
也許,對於一企業來說,
建立一個研發團隊自主提案比例到50%
或是業務團隊接案50%均為產品銷售而非客製化專案
都是一個關鍵的好目標
【給企業主與主管的檢核點】
你的企業要是可以改善一件事情,
你最希望改善什麼?
二、#那好的目標的激勵性從何而來?
我在課程中是以我自己的營運來舉例
讓他們了解到可以激勵員工的其實
不是「#增量的思維」或是「高標的思維」
而是「#策略思維」與「同理思維」
我們要衝第一,只能激勵前三名的公司
無法激勵第十一名的公司
「去年做1000萬、今年做2000萬,明年做4000萬」
的目標設定就是增量思維
要是員工今年已經覺得他操到爆了
那明年的目標則會讓他覺得夠了,數字不用喊的
但是
「今年做2000萬但是毛利要提升15%」
就會有激勵的效果
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可以開始「做一些想了很久的事情」
#帶有品質與優化思維的目標可以帶來激勵效果
「今年做2000萬但是員工加班要下降30小時」
就會有激勵的效果
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是一個被在意的角色
而不是一顆用過即丟的螺絲
#帶有同理認同的目標也可以帶來激勵效果
【給企業主與主管的檢核點】
當你公布你的目標時,員工的反應是什麼?
三、#不要計較於標準化的KR撰寫原則:而是共識
當我們的目標訂了之後
在一般導入的企業中會有大量的時間會花在
調整KR的撰寫標準
但是這不是關鍵
因為我看過一些企業他們使用的KPI的制度
卻有很多OKR的執行與溝通原則在其中
我們應該要建立的是
在這個目標之下
◾你之前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分析明確嗎?
◾現在你打算怎麼做?
◾系統化的思考完不完整?
這樣的上下雙向溝通才是最關鍵的步驟
#但是書中很少說
要是我們針對這四個問題都沒有很清晰的答案
那我們的KR再怎樣的撰寫
都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我們已經變成流於形式的追求了
【給企業主與主管的檢核點】
當員工繳交KR給你時,
你知道他做了哪些規劃上的策略與差異化嗎?
你認同這樣的規劃嗎?
四、#OKR是制度+組織文化的修正:文化對了就對了
#沒有文化與價值觀的支撐,制度是死的
在一些知名企業或是我認同的前輩公司中
他們也導入了OKR
而他們也不約而同的說
要是企業文化沒有準備好
那導入OKR幾乎是不會有成效的
那什麼樣的企業文化要有?
一、#射月文化,員工對自我有所要求
要是員工的素質沒有起來
OKR是很難進去的
這邊我們聊的是Google用人學的概念
選育用留這四階段
Google最在意的是「選」
假如我們認定了
「積極的自我要求」是員工的基本態度
那我們一邊在打造這樣的文化時候
就不要招聘一些不具備這特質的員工進來
而如何培育這樣的員工呢?
這就跟第二與第三條文化有關了
第二條文化:容錯文化
第三條文化:公開文化
以上兩種文化的就不再這篇文章中贅述了
【給企業主與主管的檢核點】
什麼樣的員工敢提出自己的主見?
什麼樣的企業才能讓員工提出自己的主見?
人塑造環境
環境也會反過來塑造人
那在天的課程中我們還聊了很多
#這樣的課程最累了
但是我們彼此都很有收穫
也都成長了
#其實寫這一篇文章的效益不大
#因為這不是我的主要產品線
#但是還是寫吧
#讓一些錯誤不要再重複的發生了
寫完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的線上課程也已經破1200人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
讓一些錯誤不要再重複的發生了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我來透過一個心理學的觀念,來談一談關於「迷信」是怎麼發生的?
這個觀念呢,叫做「後此謬誤」,它是一種我們內在的思維模式。講幾個例子喔,你大概可以體會一下「後此謬誤」是什麼。
有一個來自瑞典的美國職業冰球的守門員,叫做佩勒.林伯。他每次出賽的時候,都會在護具下面,穿同樣一件橘色的罩衫。
但重點是這個罩衫從來不洗,除了衛生的問題之外,幾年下來這個衣服,早就縫縫補補過好多次,都已經快要爛掉了。
另外一位已經退休的網球名將,叫伊凡.諾賽維奇。他每次贏球之後,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把勝利當天的作息,複製到下場比賽的日子。
而這裡所談的「複製」,包含餐桌的擺設啊、餐點的菜色啊,這些是完完全全的複製。
他自己就在部落格上曾經寫到喔,他很希望比賽能夠快一點結束,因為比賽結束,他才能夠吃別的東西。
而另外一位運動員,是上個世紀的美國職棒明星,叫威德.伯格茲。他的外號是雞肉人,因為他每一場比賽之前,都要吃雞肉。
另外呢,他還很迷信這個數字「17」,他每次打擊的練習,都安排在5點17分;然後短跑練習都排在7點17分。
有一陣子剛好遇到打擊的低潮,結果有一場比賽的播報員,忘記念他的背號,就介紹他上場。
那一天他的比賽表現的很好,走出了低潮。於是從那一天開始,他就不準播報員,在介紹球員出場的時候,唸他的球衣號碼。
他現在已經退休了喔,他個人傳記的作者就說喔,博格茲的生活到處都是規定,他根本就是個機器人,是一個每件事情都有固定儀式的人。
而他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有打擊成績要顧,透過規律而機械化的作息,博格茲覺的自己在場上的表現,也會變得可以測量、可以比較。
其實這樣的狀況,在各類運動員的選手身上,簡直是司空見慣。只要他們有一天的表現非常好,他們在這之前,做的每件事情都會放大,成為他們表現好的原因。
然後全部集合成一個「儀式」,每天都要做一遍;這樣的情況,就是「後此謬誤」。
其實早在山頂洞人,或法老王的時代,從人類出現第一個幸運符,的那個瞬間開始;我們的大腦裡,就會產生這樣子我們無法拒絕的傾向。
當一個事情,接著另外一件事情發生,我們就會判定,這兩件事情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係,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從負面的角度來理解的話,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有一個調皮的孩子,被插座電過一次之後,他從此以後就會躲著插座。他有一次觸電的經驗,比被他爸媽電一萬次都有用。
你根本不用跟小朋友解釋,富蘭克林的電學原理,你也不用跟他說明,從電學被發現之後,要怎麼樣去設計出電場啊、電網啊、電線啊…。
你甚至於不用跟他說,這背後的對經濟呀、產業啊、文化啊,有什麼影響?
你根本不用跟他分析、研究電磁學的公式。反正呢,他只要被真真實實的電過一次、麻過一次,他就什麼都懂了。
我們的大腦會這麼認為,經過了這個經驗,所以得到某個結果。所以因為這樣的經驗,我再也不敢「再重複一次」。
你會發現,人類非常容犯「後此謬誤」。我們太容易把先、後發生的兩件事情,把它歸納成因果關係。
「後此謬誤」可以說是我們「非理性思考」的大哥大。
所有失準的、不科學的、穿鑿附會的、道聽途說的、迷信的…這些說法;都應該給「後此謬誤」這個大哥,好好的鞠個躬喔!
我們會因為「後此謬誤」,讓我們被很多經驗,跟觀念牽著鼻子走;甚至於,被送去賣了,還不忘說謝謝、幫他數鈔票。
其實,這樣的「後此謬誤」,如果公允一點來看的話,它其實某個層面,也是我們之所以會學習、學會經驗的一個主要出發點。
但問題在於喔,我們不太懂得去過濾、去篩選出,有太多、太離譜的狀況;只會死板的,照著這樣的一個觀念,或這樣的一個經驗去歸因。
把前面發生的事情,跟後面發生的事情,只要它有順序性,我們就會覺得它是因果關係;就像是我們生活當中,那些小感冒。
其實,無論如何都是會好的,時間到了就會好。所以呢,在這個過程裡面,你吃的任何感冒藥;其實只是緩解一些症狀,而不是真的治好感冒本身。
但是我們的家裡,總會有一堆陳藥,讓我們覺得很安心。因為我們深信吃這些東西,可以讓自己好起來。
但事實上,感冒復原的原理,根本不是這樣子啊!就算你只是躺著蓋被子、好好休息,時間到了你也會好。
那麼有些文明還有一些儀式,像是「跳舞祈雨」。
有雨才能豐收,但這就表示「跳舞」跟「豐收」有關係嗎?我們以現在的理性,當然會很清楚知道,絕對不是這樣子。
如果再回到前面談的運動員的經驗,你的球隊在賽前可能會集合、可能會做一些禱告;但是你們拿到冠軍的原因,是因為你們的神,比對手的神來的強嗎?
你們拿到的獎金,要跟你們自己的神明分嗎?不是吧?只是「後此謬誤」這樣的直觀思維,是很順手、是很方便,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安全感。
它讓我們會有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會覺得再怎麼樣,這也是勝率最大的一個選項。
然而,當你發現自己也很容易這樣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跟瑕疵;因為這是我們演化心理當中,每一個人的「原廠設定」啊!
那既然知道「迷信」,也就是「後此謬誤」這樣的心理狀態,是我們的原廠設定。那就意味著,我們得默默的承受這一切嗎?
當然不是喔!其實如果你問我,我是站在什麼樣的態度,我是「反迷信」嗎?或者是我把所有疑似迷信的東西,全部推翻嗎?
我倒沒有那麼極端,我所站的位置是哦,如果這個儀式行為,能夠讓我好一點、 能夠讓我有信心一點、能夠讓我平靜一點,那何妨繼續呢?
但是我更清楚知道一件事,任何事情的成敗關鍵,還是在於直指核心的努力。你為這件事情,做了多少努力跟準備?
就像前面提到的運動員,那些儀式只要能夠讓他安心,那麼就繼續;可是別忽略了一件事,他今天之所以能夠成為運動明星。
是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的那些努力、那些訓練;那是他所有汗水,跟自律累積下來的結果。
所以呢,當我們本末倒置,把那些「儀式」,當成是成功主要的原因,而不是把自己能控制的努力,當成是主要的原因;那麼「迷信」在你的生命裡,才會是問題。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讓一些錯誤不要再重複的發生了 在 AREEAnswer/answer.txt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甲)將自己於某出版論文中製作的圖表,原封不動地使用於另一篇文章;(乙)同一筆研究資料,不再重複發表論文;(丙)不使用完全相同的邏輯架構以及表達方式重新撰寫一 ... ... <看更多>
讓一些錯誤不要再重複的發生了 在 Facebook 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總整理 - 闕小豪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一下,錯誤用了專頁的身份去別的專頁留言,而有人回應了該留言時會自動提及了專頁名稱,在移除被提及專頁身份名稱時,卻因Fb此功能故障而不成功,還 ... ... <看更多>
讓一些錯誤不要再重複的發生了 在 第二次就...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人不可能犯兩次同樣的錯誤;第一次是犯錯,第二次就是你的選擇。 You don't make the same mistake twice; the first time is a mistake, the second time is your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