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時開寫作課,看到一位同學有一本翻爛到沒書皮的書,我仔細拿起來看,竟是我的《精準寫作》,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次數,他看了三四遍。我以為他要去考試,原來是想練習思考。
他是台中工程師,一直認為自己思考慢、表達差,上完寫作課之後,寫了一篇學習文章,我看了感動得快哭了。不是寫老師多厲害,而是他如何學習,而且文字非常精準好讀,我立刻請其他同學參考。
以下是我微調之後的版本,但是修改很少。
嘉麟2.0
1.寫得非常非常好
2.我感動快哭了
3看我的微調,讓文字更緊湊
4.注意我最常改掉什麼標點符號
【寫作讓腦力學會急轉彎】
在我讀高中、大學時期,媽媽就常唸我,腦筋不要像高速公路一路直線都沒再轉彎。記得有一次:媽媽請我做事情,我都是聽到一個口令,才做一個動作;沒有講下一個動作,我就不知道怎麽做。媽媽就會唸我,不要那麽死腦筋好不好?要會動腦及察言觀色。
我總是將媽媽的話當耳邊風,左進右出,很懶得動腦思考,只想到人家說什麽,我就做什麽,事情有完成就好。
殊不知,懶得動腦思考的壞習慣,導致我畢業出社會後,在工作、準備國考,日常生活與人相處時、在三方面出現嚴重的問題,讓我困擾很久,不知道要如何「有系統的」動腦思考?
首先,在工作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動作很慢沒效率。我在工作時,前輩有教過的,我才會做,沒教到的,就不會做,做事步驟很跳躍缺乏邏輯,造成動作很慢。
雖然自己知道有這些問題,卻不知道如何「有系統的」動腦筋,非常的困擾。
接著,準備國家考試唸書時抓不到重點、理解力差,缺乏有系統的邏輯思考。 國家考試的書,大部分都是厚厚的一本,翻開來,幾乎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常陷在文字堆裡,有時章節看完了還不知道什麽是重點。理解力差,要念很多次才能理解段落大意,以及閱讀時,都只停留在字面的意思,缺乏有邏輯的深度思考。
最後,日常生活與人相處時的問題是詞不達義、講話跳躍沒邏輯,加上思考慢造成講話速度慢。很多時候,我在跟他人說話時,總是無法把心裡要說的,精準的表達給對方了解,常遇到的就是,要再花更多時間解釋,我不是這個意思。
另外,講話像天馬行空很跳躍沒邏輯,一下講東;一下講西,聽者聽不懂我在說什麽。以及平常很少動腦筋,思考緩慢的結果,導致講話速度慢,聽者會沒耐心繼續聽下去。
我的困擾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於是開始上網搜尋方法,有篇文章說,「寫作」是一個「鍛鍊及提昇邏輯思考能力」的好方法,我立刻在網路搜尋「寫作」的相關書籍或課程。
當時,是先在澄意文創的網站及老師臉書上看到有開深頁10堂寫作課,鍛鍊思考能力。雖然很想要報名,但礙於時間、地點、金錢的考量,最後沒報名。
只好,先看老師臉書上分享的學員課後心得文,及自己買一些邏輯思考的相關書籍來看。
大約過了一年多,在老師的臉書上看到有出 《精準寫作》這本書,內容有精鍊思考的20堂課。心裡想著先買回來研讀,等到時間、地點、金錢,這3個考量點都可配合時,再去上洪老師的課,學習如何深度思考。
買回來閱讀幾個月後,發現自己只是一直反覆看內容,卻極少動腦筋深度思考以及實際去練習與應用。我認為,因為大腦的惰性,喜歡做輕鬆的事,想逃避困難、令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在沒人要求下,書用看的很輕鬆,要親自練習寫就會覺得很痛苦,想逃避,甚至到最後根本沒練習。
在去年7、8月時突然驚覺,這樣下去根本沒效果,又加上看了很多課後心得文,有大量的實作演練,一整天下來會非常的燒腦,沒有膽的人,不要來!更加深了我報名實體寫作課的驅動力。
就在今年3月時,發現四月份有開課,重點是時間、金錢都可配合,立馬報名。
終於等到4月18號這天的到來,一整天上課下來,大腦非常的有感,非常燒腦,一直熱熱脹脹的。我發現上完實體寫作課跟自己看老師寫的《精準寫作》這本書,有下列三大差異:
第一個差別是課程中「有限制時間」的「大量分組練習」。這迫使大腦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積極運轉思考,這跟自己看書,天差地遠,因為看書時大腦的思考速度就像鍋牛在路上「緩慢」爬行,且是被動運轉,上課大量實作演練,大腦的思考速度就像高鐵在軌道上快速奔馳,呼嘯而過,積極主動運轉!
第二個差別是課程中,分組大量的實作演練,透過各組學員間的腦力激盪及老師的解說,讓我腦筋不再只會走直線,也開始學會轉彎,擴張思考「廣度」,提昇邏輯思考能力。
在分組實作練習時,印象最深刻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有一組學員用了九宮格來分析,那時看完後,心裡想,原來還可以這樣用。
第二件事:老師透過文章讓我們練習改寫魚頭句及BBT寫作架構,最後老師再解說如何更精準,增加思考的廣度。
第三件事:實作練習時的分類歸納整理,讓我更懂得如何運用書上所提的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思考過程,這樣有邏輯、有層次的就歸納分類,提昇了邏輯思考能力。
因此,分組大量實作練習,強迫大腦將書上所提的方法輸出運用,跟自己看書時,僅單純的將書上所提的方法輸入到腦中,兩者差別就是:讓我腦筋開始學會轉彎,擴張思考廣度,提昇邏輯思考能力。
最重要的差別是,老師其實是一位魔法師。上完課後,彷彿被老師施展魔法一樣,突然間,腦中多了好幾個會讓我主動思考的工具,讓原本懶得動腦的我,在生活中不知不覺「主動」運轉起來。
為什麽會這麼說呢?有下列三個實際的例子。
首先,聽別人說話時,我竟然會開始仔細分析對方說的有沒有邏輯,有沒有用邏輯金字塔、魚頭句、BBT、ROA等等。
接著,我自己在寫作業時,腦袋會自動浮現出金字塔、魚頭的影像、ROA思考術、BBT寫作架構、段落思考,也會有個聲音對我說:你到底要說什麽?你自己不清楚,讀者就更不清楚。
把你最想要表達的話,放在金字塔的頂端,接著想出1-3個重點,由左而右依序放下面!先寫,你要講的重點,再寫內容細節。以及有沒有用到BBT架構、段落思考想出魚頭句等等。
最後,與人對話之前,也會浮現出金字塔、魚頭句,ROA、BBT,來提醒自己講話前,要經大腦思考,不要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因此,實體寫作課與我自己看書的第三個差別是,上完課後,會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積極的動腦思考。而自己看書則是很容易看過就忘,很少拿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被動的思考。
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腦筋急轉彎的寫作魔法師。
======================
今年我都轉成線上直播課程,就是小班制,互動討論,有課後作業,你寫我改,指出修改原因,以及修改的示範,再請你調整,改到好。
持續練習,有方法與指導,文章就會進步。主要是思考更精練有邏輯,同時更有故事力的內容。
精準寫作力線上直播課22期週三晚上班:
https://cmcc.com.tw/courses/commuication/course-32-022
精準寫作力線上直播課23期週末班:
https://cmcc.com.tw/courses/commuication/course-32-02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乾杯與小菜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的推薦目錄: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乾杯與小菜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Re: [問題] 買回來的母孔雀魚陸續死了~~~ - 看板Aquarium 的評價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問題]新買的魚幾小時之內死翹翹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孔雀魚推廣送養飼養交流區| 請問一下為什麼我買回來的魚都會 ... 的評價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掛號] 擴缸紅蓮燈一直死找不到原因 的評價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米蝦一直死- 寵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掛號] 早上出門回家就看到魚死了一隻 - PTT評價 的評價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個人的號外
踏入《號外》四十年,前輩們都說《號外》離他們生活好遠。
我不以為然。我這種被視為有能力帶領一點思潮的人,都好像對很多事情不以為然。
所謂「帶領潮流」的人,往往都會顧盼自豪。
某天我看黃偉文的面書,他貼了鄭中基的《人若然忘記了愛》的改詞版,說:「現在有人喜歡的事情,他二十年前已經喜歡了!」(Everything you like I liked twenty years ago!)這句印在很多T恤上的說話,引證了某種「自豪」感。的確,大概二十年前,我還是會聽著電台,看著收音機傳來什麼。是彭羚唱「其實我想結婚,橫掂有鋪結婚癮」(彭羚唱寄調《讓我跟你走》),還是「帶你老豆入廚房,我餵佢食橡皮糖,原來棚牙爛晒,帶佢放係大會堂。你有你入自由黨,我有我食話梅乾~」(黎明真人演繹《情深說話未曾講》之廚房版《帶你老豆入廚房》)……那時候,收聽的瞬間,還是有一點那一刻共享秘密壞事的快感。那個時代,電台仍是某種「瞬間的快感」的提供者,錯過,就沒有了。那時候的人,交往的時候會一起聽《嘩嘩嘩》,還會打給那時候的男/女朋友,邊聽邊笑。而且,有很多「傳奇瞬間」,過了就沒有了。比方說,以前卡拉OK剛流行,903會找來歌手交換唱歌,那主題叫「星星相惜交叉剔」。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聽到楊采妮版本翻唱蘇慧倫的《我一個人住》,不知道現在903的前輩們還有沒有留著。就算有,也不容易找出來再聽一次吧。
如果《號外》是一個人,不論他願不願意,時代也向前走著了。正如我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我在做電台,而電台的角色和功能都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電台是「微妙瞬間見證」的工具。你有聽,就是有聽。沒有聽,你聽同學、朋友覆述,也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Radio magic 在這個世代已不復見。你這一秒不看,不聽,不理一件事,如果網路上有人留下了足印,你還是可以下載收聽。現在我的朋友聽《光明頂》,當然有人聽Live的。但有更多人,是加入了一些Line/ Telegram的群組,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聽四十五分鐘陶傑的發言。做電台節目,由一秒感動,變成傳世的傳奇。你的東西只有時效性,不能傳世,也沒有花時間的必要。網路上搶著要給你娛樂要你笑要的哭要的感動要你驚要你怕要你可憐的人,恆河沙數。你看,最近有一次連中東黎巴嫩有一個家務助理打嬰兒的短片上載了,香港的媽媽群組都群起攻之要尋個真相,找出那個打嬰孩的毒婦。我現在才知道香港人對中東嬰兒,都那麼大愛無疆。愛不愛不是重點,重點是媒體變了,生活方式變了。我們很多人在網路活得像一個身份,在現實世界可以是另一種模樣。而這種表裏無一性,造就了無謂的紛擾。當人人都有機會是媒體,人人都有機會做trendsetter(潮流製造者)。
當然,有機會不代表可以做到。《號外》給我的,不是一種「那時候流行什麼」的能力,而是一種「如何令某種東西流行」的力量。《號外》的原型是什麼呢?大抵是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時候,一群中產覺得現在香港的本土口味不夠「有品味」,現存的雜誌也不能再給他們滿足。大概創作原點有點像現在的「翻唱歌手」或 YouTuber 一樣,是別人做的雜誌不夠好看,所以自己捋起衫袖做吧?而在前網路時期,雜誌有著「建構社群」的功能。中學會考的時候英文科的老師一定會教我們寫 Letter to the Editor。寫稱謂的時候一定要用上Dear Editor,Editor要有大楷的E。老師說Editor是一個人,是帶尊稱的。原因是,每一本雜誌,也是一個族群的延伸。
某次在香港的大學聽到,建立「個人新聞台 PCHome」的創辦人,現在在台灣寫《國宴與家宴》賣到世界滿堂紅的詹宏志先生曾說:「雜誌是一個族群」。就像新聞群組、聊天留言板沒有出現之前,雜誌就是有著共同趣味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亦舒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女記者手記》中也有提及,有些讀者,以前會像現在的網路噴子hater一樣,看到不滿的文章,如她寫過一些對某位外國歌手的辛辣批評,都會收到如雪片撒落的投訴信。而Letter to the Editor就是讀者與編者交流的接點。你讀的如果是釣魚雜誌,在某地方,那季節釣著某一條魚,那條魚用那個魚鉤比較好?如果你讀的是摔角雜誌,那個地方什麼時候有大賽,大賽有什麼選手參與,參與過後又有什麼後著,之後的發展若何?這些都是以趣味分割的族群建構,也是市場分割的部份。常聽人說,香港的雜誌以前是Trendsetting的能手。以前讀《yes!》,你真的會相信某個歌手是理應被稱作「毒瘤明」的。而讀《號外》的人又在追求什麼呢?從很多個《號外》留下的身影看來,有一群追求著更好、更潮、更時尚的人,是《號外》的追隨者。錢瑪莉的人生除了穿Kenzo,他們代表著精英族群的生活。他們看不起中文大學的人,他們會看《明報月刊》,他們會認中關社,他們不知道生活的趣味,穿著打扮也無聊透頂。從錢瑪莉的眼中看來,時尚的女人需要晒很多的太陽,以黑珍珠皮膚代替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白就是美。錢瑪莉更不會明白,為什麼平庸的人只希望自己在「德福花園」供完房子就當自己完成人生的使命(我相信現在很多八、九十後也在想如何供完他們的三百多萬房貸吧?)錢氏代表的,是一種香港欣欣向榮,大家開始有餘裕的生活態度。四十年前,我們應當這樣。三十年前,大抵是《號外》族群的性取向使然吧,他們的生活也有介紹當時仍未「非刑事化」的同志生活指南。在同志作家葉志偉的筆下,《號外》給了他和他的族群朋友的同性戀生活啟蒙。那時候的同志,往往扉徊在即若離之間,究竟自己是不是?這種對同性的性慾是對抑或錯?葉氏筆下的主角,就是在這種賀爾蒙和道德對錯之間,在《號外》中找到救贖,穿著那時候很流行的Dr. Martens 皮鞋,戴著過多的手繩,按圖索驥的在《號外》的同志生活指南中,尋找那個在主流媒體隱形的生活空間。再過一段時間,當《yes》介紹的衣褲鞋衫都在幾百元的價位,潮流雜誌開始滿地開花,《號外》還是那個「生活品味」的重鎮。那時候還是電台節目主持的黃偉文在中學時代,據說也會購讀《號外》。而他曾在《號外》封面那一季,做「猿人襲地球」那一期,曾提及那時候買《號外》,是需要在午飯時間買的。還會有意無意的跟同學說「這雜誌的字很難懂的,你不會讀」。也許,每間學校都有一種這樣的人。那時候我的學校需要在屋村,我的父母雖不算目不識丁但也只是一天到晚擔心錢不夠用那種人。對我出身的那種家庭,所謂品味是遙遠的。讀物也只可以是老師介紹的「讀好書」書單,才會有機會讓我借讀。對,只是借讀,而不是購閱(說過了,家貧是事實)。那時候那種文化窗口,跟今時今日不同。我要讀村上春樹,也得要等圖書館的老師買回來,然後才有機會放出來給我們讀。對愛情的想像,來來去去都是梁望峰或是張小嫻。這些都不會是母親理解的世界。母親最希望我讀的,只是教科書:「你考試又唔係叻過人讀咩閒書。」對,因為我在班上永遠只是考第二、三的名次。陳浚旌(中學時代永遠考第一那一個人)永遠都比我優秀,而母親也會說「為什麼我沒有辦法考第一」。但那時候,在母親不知道的世界和空間中,也有一兩個同學會讀《號外》和他們的周邊人士寫的東西,如那時候的903會談及英倫流行音樂的潮流,Sex Pistol 是什麼?我當然不會知道。我只會聽陳慧琳的《誰願放手精選十七首》和許美靜的《靜聽精彩十三首》去完成我需要做的十五年會考Past Paper。那時候,卻有一個叫鍾思漢的同學,知道Sex Pistol,會在Past Paper 中掏出林奕華的《太多男人太少時間》,那本講北海道強生故事的那本小說。至於鍾思漢和陳浚旌在做什麼,我已沒有聯絡也不會打探了。只是依稀記得,那時候的自己,看著一群有閒錢讀《號外》,有樣貌空間交女朋友的朋友的生活,覺得自己很渺小,很遙遠。
進了大學,好像都沒有那麼認真的想像生活品味是什麼。一九九七年的時候會考,一九九九年的時候進了大學。那時候我們好像要進入新時代。我曾經在一家網路電台工作的,叫Radiorepublic。那時候寬頻仍沒有那麼快,網路電台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大概,我們都好像要做一些節目出來,然後要大家去聽。但由於沒有廣告,所謂網路電台也不知道如何生存。我做了大概半年就走了。那時候要做很多東西,要做清談節目,要做音樂節目。生活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什麼態度可言?也像錢瑪莉的所言,我進的是中文大學,那兒的人相對比較簡單,比較直白,比較樸素。那是地理環境使然的:當你身在大學區,從宿舍走到超級市場都需要二十分鐘的腳程,要一排巧克力一個即食麵也需要努力,什麼中環,什麼同志,什麼生活品味,其實都會暫時放下。因為要完成課業生活,已不簡單。
再過一段時間,我去完日本唸書回來,遇上了好幾個奇怪的機會。如《號外》的前總編輯黃源順因為在《信報》讀過我的文章,就找我寫一月一次的人物專訪。那時候還有又一山人拍照,寫的人都是我選,而做的東西都很厲害。當時還沒有很多人在乎的何韻詩、陳淑莊、王貽興,我都好像有寫過。現在這些人,我是有手機,但也不再聯絡了。各種理由吧。是什麼都不再重要,也許我仍維持著某種在錢瑪莉身上感染的直白:看著曾經是朋友的人轉變,我會慢慢挪開身影。而為著寫稿子,我也需要下很多苦勁。其中一個啟蒙我的同代朋友,是大秀。你也許沒有很聽過他的名字,但他在《Milk》的文化欄目這些年,教了我很多事情:他說作家的態度就是吸收和輸出。要讀書才有東西可以寫。這跟也斯教學生的方法有類同的地方:也斯生前也教過學生,說「冇野寫唔好搞人,睇多D書」。直至今天,我也絕少在專欄中論另一個作家。像電影《小親親》中那個應可被現在的人稱作「文青女神」的吳秋月不一樣。寫專欄要讀書,是我一直相信的事。而大秀也教我讀很多台灣中生代的作家。他說黃國峻好看,黃春明的孩子那些傳奇事,都是他告訴我的。為什麼這些以前理應在《號外》中出現的人,卻到了《Milk》呢?黎堅惠在世之時,曾在書展跟梁文道、黃偉文搞講座,談的是「時尚書寫」。梁文道想切入的點子是,如果香港的作家要找下一個市場,《號外》式的、《Ameoba》的時尚書寫,會不會有一定的市場呢?可惜或可恨的是,那時候去書展趁的人,也許是粉絲,問黎堅惠或黃偉文的問題,大概都是問他們會不會有機會再做《Ameoba》之類啟蒙人心的刊物,我很記得黎氏說:「要搞都搞過了,以前搞的時候就被人家說我們搞小圈子。」的確,以前的《Ameoba》有著「年輕感覺《號外》」的氣味。找來當時得令,在903的舞台上撐一字馬的謝霆鋒做封面。找來 Dry(是雷頌德和馮德倫)起封面叫 Dry Wet Wet,淋濕了不苟言笑的馮德倫先生。那些傳奇,仍是歷歷在目的。只是,這十多年,誰在建構潮流呢?
也許,我玩面書這些年,都是在想像究竟什麼事情會令我生活好過一點。如果你認為《號外》曾做過trendsetter的角色,倒不如看看我這些年試過,有成功有失敗的 KOL 個案。如果你記憶比較好,「#如果你工作累鳥」這幾隻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網路上看奧運,集中看體育運動員胴體這「潮流」,是誰射入網路的呢?當時我在想,大家看奧運,為什麼要看誰贏?贏了又如何?跟我有什麼關係?很簡單,體育運動自從加入了商業贊助,那大家就直白一點說,其實運動員也只是在娛樂大家。為什麼歐鎧淳會比李慧詩更多媒體曝光機會?為什麼方力申司徒端祈可以成為藝員?那也不過是「你的樣子如何,你的身材如何,你的命運也必如何」。那網路的出現,只是把人的慾望更輕易的放大,更輕易的射到人類的體外。手機閱讀是私密的。以前看電視,你的家人必會跟你分享電視的內容。你聽收音機,如果被母親知道你偷聽《聖馬田寶貝紀念夜校》,她一定會罵你。但她自己背著丈夫聽顏聯武的《霎時衝動》,她就是對的。那時候唸男校的我有女同學打電話給我,電話由姐姐或父親聽,他們會叫我聽電話,老豆也會有意無意的說一句「阿仔呀,有個女仔搵你呀」,之後母親就會煞有介事的出來說「你求學時期不準談戀愛呀」。但現在你看看小孩的手機?誰知道他們的Tumblr在看什麼人性交的畫面?他們的Snapchat有幾個炮友群交的群組?總之他們看手機,父母很少機會知道他們在看什麼。因此,你不難發現,在網路上,關於性、交往、感情、港女港男糾結的事情,是最多人看的。因為香港人都愛面子,沒傳奇,大氣候要清淡無味。在這個喜愛用性和「交往人數」論斷人是否一個好人的「民族」,網路上對性或 「#又有性暗示」的需求,是「#唔可以原諒」地被需要的。那從2012年起,你應該明白為什麼Tom Daley越來越多人報道,阮馬素無端平白無事會變成某個商場特意要邀請他來為那元旦倒數的嘉賓,而他所得到的名錶及保健食品的廣告合約,也許都是網民在「#如果你工作累鳥」這遊戲下所衍生的副產品。
一次的出現,是偶然。那如果再出現一次,又如何呢? C Allstar 由旺角街頭走到叱吒大頒獎台再成為紅館歌手,那可以是現實世界的實力。而我也不相信《摘星天梯》和我時任的上司們看完後對他們四人讚不絕口是其中一個令他們那年獎運亨通的原因。他們要有實力,才可以上到那個位置。那吳業坤呢?2016年我曾經被一個網民恐嚇要淋我鏹水,而那網民已在留言說過她想去買但找不到。警察們聲稱他們會查但直至執筆之時什麼都沒有,也有很多朋友好像很關心我的在Whatsapp Line 和面書Messager中問我需不需要介紹定整容醫生給我一次過把我的樣子弄好。而那時候,我最脆弱的時候,吳業坤就在他要出去做運動之前,特意送我一程。這一點,我永遠都記得。吳氏是不是唱得很好,不知道。見人見智。但至少他在台上,態度清晰地告訴大家他很想也很願意唱歌,聽他唱歌的時候不需要像聽很多流行歌手一樣要提心吊膽。在他年頭一次過得到我最喜愛男歌手、新人獎金獎和我最喜愛歌曲《原來他不夠愛我》的時候,我已知道那是我們在網路上延綿慎密的努力就得到好報。首先,不論你相信或不相信也好,903的頒獎禮,要投票就是來真的。從多個証人給我的証供,他們都說商台的「網路投票」是真的。如果有些歌手覺得他們的歌不能得獎,是因為大傳媒「唔支持、唔播」,我倒真的是不可以接受的。如有一年,有一首歌叫《撐起雨傘》,有一些歌手說大傳媒不播。不播的話,商台又為什麼會讓他變成可投票選取的一隻歌,最後還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把一首跟佔領運動關係密切深刻的歌放到大台,變成那個頒獎禮「註腳」?自那次之後,我就知道如果網路是來真的,有些事情就可以做了。大家記得「#食好西」這件事是如何發生的嗎?是有一次,吳業坤開工過後,說自己「工作累鳥,要食好西」。大概他是想打「好東西」,而我卻截了他Instagram的圖,說:「現在的小孩說話真直接」。當然,「#食好西」是一種性暗示。究竟他吃飯之後會去那兒,他也不知道。但結果這三個字,現在仍跟著他,和很多的「廣告文案」都有挪用。當時 100毛的編輯朋友,仍對娛樂圈的人共事有點興趣,就知道「#食好西」這三字「有得玩」,但電視台的大員做訪問談這些「無聊事」不會有成果,結果 100毛的朋友就用了 Whatsapp短訊訪問的形式再炒大了這件事一次。之後,大家就留意了我和坤氏之間的交流。很多人以為我們很好朋友。對不起,我真的不會說。究竟一個人要做過什麼才是朋友呢?我想,在現實世界調侃一下大家,是朋友會做的事。但由於我的一點狡猾,令我和坤氏的面書都在互利的狀況下得到更多人關注。他現在做廣告的機會都比我多,收的價碼也比我高。我是高興的。因為,至少他成功了,沒有忘記我。而我再一次證實「#食好西」三隻字的力量,和我加瓊姐這些在網路上被視為廢青廢人的人,在各式各樣的制肘和冷言冷語之中,改變現實世界。
還有很多很多的。如藥妝店的新品介紹,最近是不是多了?關於讓座和世代之間的爭拗是不是長看長有?關於香港遊客在外地的「品格」問題,為什麼好像大家都很在乎?另外,有很多人在我回來時都告訴我:不要只做日本的資訊,現在都是韓流了,為什麼要寫日本。那為什麼各大網媒都在做日本的資訊?《逃避可恥但有用》這支舞,為什麼好像很多人在看?星野源是誰?大抵是以前903《是日本人鄭家輝》講的Luna Sea那種級數的「流行資訊」吧?
所謂KOL Key opinion leader 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至少我不覺得我可以脫衣服上載一兩張照片就會很多人讚好。我也不會叫人食屎,或叫自己食屎。更不會自稱XXKOL然後廠商給你難喝得要死的薰衣草茶還要讚好,明明自稱文青的人都要舉高雙手脫腋毛。
意見領袖要帶起潮流,首先要問幾件事:你可以令現實世界有改變嗎?改變了你又會高興嗎?而要令現實世界改變,我要又付出什麼代價?所講意見領袖,首先你要有意見。以前我聽903會聽 Fool’s Garden、會聽Suede,因為他們會說那個好聽那個不好聽。那時候903的音樂節目,會有音樂人,唱片公司,DJ的人討論會將流行曲像《城市論壇》一樣,把《一生最愛就是你》和《濃情化不開》拿上檯面討論,誰比較好聽。當然,觀點角度見人見智,但總有點爭執點:「那有一天不想你的chorus那個hookline 是『是你嗎?是愛嗎?是你出於真心日日夜夜彷彿漆黑中說話~』和『情越濃越會化不開』比較……」現在呢?人人都是評論人了。李蕙敏再出來新歌寫得若何?鄧小巧的《強弱》、《煩可寧》、《荒唐》一次比一次來得精彩,為什麼沒有人留意?盧巧音也回來過,《哲學家》夠厲害了吧?可是卻也沒有了《垃圾》那時候的驚為天人。你去Clockenflap了沒?我覺得Chemical Brothers 不會給 Sekai no owari 來得精彩……人人都好像知道很多事情,而人人都好像想以「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為榮。但問題是,知道又如何呢?
再者,以前的 Trendsetter 大抵比我們幸福。他們製造潮流的時候,不會被問及究竟你是黃絲抑或藍絲,你是撐警察還是屌警察的人。政治不動盪,才有閒心閒情。未來五年,我們會安定嗎?香港不安,世界也不特別寧,那要走到那兒去?
回看這些年,我好像被視為 KOL ,也有很多學生問我如何才可以做到 KOL。感覺就好像以前阿 Bu 看著電台的同事,只是回去做兩小時節目之後就可以去玩去滑水一樣愜意。對期望著 KOL 這份工作的人,大概只會覺得我可以坐在淺水灣畔的餐廳,喝著日本茨城縣運來的手工啤酒,邊寫稿子邊抽一抽水就可以有飯吃有日本可去,倒是一件樂事,right?可惜的是,當我嘗試把我的工作簡化傳達,我的學生都不相信。抽水不是很容易嗎?為什麼要想那麼多事情。
對,一次爆發,是意外。我是一次又一次的爆發,連續兩年被視為是「最有傳達力的香港面書專頁」,在我上面的是 100毛,在我下面的是富可敵國也可以殺我於無形的「蘋果日報面書專頁」。他們的資源,絕對是我的一百一千倍。我也只是量力而為的想像,究竟這個遊戲可以玩多久。畢竟我清楚知道,世道變,有些事情不變。酸人的事情不變(很多歌手本來以為自己很捍衛言論自由,到他們知道我在做黃昏節目,一個他們以為是很重要的言論自由橋頭堡的時候,已是我做了兩年的時候。他們如果真的很在乎一個電台的電台節目是不是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是不是應該在某些主持離開後,天天聽著那些節目然後告訴大家我是不是在維穩?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只知道用新聞去為自己沾光的重要性),變的只是在媒體民主化(democraization of media)之後,逐臭愛醜的中國人基因性,在香港的網路會發揚光大,我們會見到更多不好看的女孩cosplay 露事業線,又或是有更多人在做自稱「社會實驗」的事情去證實香港人愛「睇人仆街」的根性去收割面書的那些engagement數字。KOL,說到底,只是虛渺的代詞。你看看你的面書,那個 KOL 真的對世道有很多意見?
有意見的人,如我,本早被視為瘋子,孤獨而卑微的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
~~~~~
原文刊於 2016年 《號外》雜誌。大家都在聊報紙,雜誌,閱讀之時,我在podcast 及以前的專欄都說過一丁點這些事。希望大家讀到。
長文?正經的?沒有人看的。都是轉發一條新聞,寫三個字(好似「咁都得?!」),就會有好多反應了。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股癌沒藥醫]11
台股越衝越高,股價越墊越高,但隱藏角色深信股市只要看對風向,不論多空都可以賺錢。
因為強勁的基本面護持,就算股價已經高到老股民都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步,還是堅持作多,就是認同股市先覺JG 說真的的一個概念「你不能因為害怕就不買股票。」
「既然都是泡沫了,不如就買追漲的股票,賭他會一直噴一直噴。」
====
注意到航運股一段時間了,貨櫃三雄(長榮、萬海、陽明)不停的上漲,漲到無法無天,一個月內股價竟然翻倍。
看了財報還有投信的財測預估,超級強勁的營收與股價讓我從半信半疑的初期試單,41元買了一張陽明就看他獲利直接衝破20%!
信心轉強後漸漸分批向上加碼---
50元,小買。
60元,大買。
68元,買爆!
結果兩天回檔到54嚇尿,隔天開高賣了之後覺得不對,沖買回來。
70元,小買。
80元,大買。
90元,買爆!
結果回檔到79元又嚇尿,低點賣了之後覺得不對,沖買回來。
這段期間緊盯財報與季報通通都是好消息!恰好適逢股版上有名的航海王發文:陽明目標價應該超過162元。
於是心一橫,把所有的股票都換成陽明,拚啦!
白浪滔滔我不怕
5/7 收91.5
撐起舵兒往前划
5/10 漲停收100.5 買一張!
撒網下水到漁家啊
5/11 高點105.5 收綠免驚
捕條大魚笑哈哈
帳面獲利來到7位數,百萬獲利!
一發人生逆轉勝,我要繼續衝!
5/12 跌停87.9 別騙我 抄底16張!
然後台股就崩了。
5/13被關廁所 79.2出不掉
5/14開盤立刻閃人 終於82元全部出掉了
眼看陽明摔落深深的谷底,我心想一定要在修正後撿回來
結果5/17撿了6張71元的又跌停鎖死!太過分了
5/18趁開高終於在開盤71元出掉了,還好還好!
5/19一定會掉,我掛綠撿回...
5/20一定是誘多,我掛-5%撿回...
5/21這一定要摔死了,我掛跌停撿回...
然後船就開走了。
望著手上8張均價87的船票,我彷彿聽到無聲的嘲笑。
(沒有要轉成理財型部落客)
===
圖為看到5/12開盤價的me,快樂的出航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乾杯與小菜的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goo.gl/mYsQKC
※支持乾杯小菜請加入"付費會員"小額讚
讓我們頻道持續運作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 (◕‿◕)
✔︎訂閱主頻道 https://goo.gl/JUKTzj
✔︎訂閱副頻道 https://pse.is/KSZ97
✔︎加入FB粉專 https://goo.gl/RRokCw
✔︎追蹤IG專頁 https://goo.gl/pYeega
★ 合作洽詢信箱:cheers40188@gmail.com
============================================
經常會有朋友留這沒看過愛買開箱,特地撥了個空到賣場逛一圈
發現有幾款不同於其它賣場少見和有興趣的商品,隨手挑了幾樣
買回來開箱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最滿意的就是吳獨麵,加入蘆
薈製作的麵條和沒有添加物的拌麵醬料搭配,3種口味吃起來都很
不錯唷!家裡常會用自家種的蘆薈煮湯和蜂蜜冷飲,覺得堅持做
沒有添加奇怪成份的商品很實在~這一款是會安心回購的乾拌麵。
觀音麵筋的外包裝小菜一直覺得很親切,或許是幼時和外婆一起
吃飯的回憶吧 ^ ^ 最好笑的是乾杯一直期待的三明治特餐,都快
被他笑到肚子痛了!打開罐頭會是什麼呢!?
這支影片一定要看到最後哦!因為開箱到一半時還發生可怕的意
外 ~(賣關子...)
下次還想看什麼開箱 歡迎留言跟我們說唷!!就醬~
▶贊助乾杯小菜吃便當【https://goo.gl/mYsQKC 】
============================================
▼更多影片清單Playlist
《家樂福開箱 》►http://yt1.piee.pw/H6SYP
《好市多開箱 》►https://goo.gl/FvmHi8
《在家做料理 》►https://goo.gl/occyAc
《快速減肥餐 》►https://goo.gl/VXv9BW
《日本自由行 》►https://goo.gl/a7sTaU
《台南食遊記 》►https://goo.gl/8Rqw93
《一起開箱趣 》►https://goo.gl/eqREx8
《愛吃鬼遊記 》►https://goo.gl/vfNREy
✔️⏩ 🎁🈲🔥📸🎉▶️
---------------------------------------------------------------------------------------------
▶贊助乾杯小菜器材設備【https://goo.gl/mYsQKC 】
■拍攝器材:SONY FDR-AX60 4K、Gopro hero8、Samsung Note10+
■收音器材:RODE VMP+ Video Mic Pro Plus
■輔助器材:Manfrotto MT055XPRO3、OsmoPoket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寶藏埋深山,高手隱於市。
在火井——西環屈地街的冷巷中,一個五呎不到的身影,日夕晨昏在老店翁記摩娑,煉出一匙葱油、辣椒醬勾魂奪魄,自製牛丸、秘醬牛腩、細細處理過的大腸粉腸……招喚着半世紀散落到港九新界的西環舊街坊,各有定時回來膜拜。這靈巧身影就是年將古稀的事頭婆,一對手一顆心早經鹹苦千錘百煉,何事用情,何時拋卻,今天自己揀,就算吃苦,也笑。
邂逅翁記,在六月炎夏,摸到火井的小麵廠買麵,轉身才發現正對面五級樓梯上的它:店面闊落高樓底,但跟街外無阻無隔,裏面零冷氣,吊扇掛牆扇在呼呼賣力,幾枱客人正埋首吃湯麵;怎麼都不怕熱?未及回神,一個輕微駝背的婆婆「嗖」聲放低碗筷,殷勤笑迎:「上來坐,想吃甚麼呢?」
一碗牛丸麵端上來,焦黃點點的葱油先香奪魂;再啖細細粒牛丸,爽口肉味濃;那白白的湯底像久違的阿嫲手勢,不禁細問因由。婆婆自豪地說:「我用豬筒骨煲五六句鐘,好似牛奶一樣白,還有牛腩牛丸豬粉腸的甜味在裏邊。」筒骨煲湯很油呢?「用豬筒骨才香,但工夫多,我自己撇油囉!」
翁記在火井半世紀,婆婆翁太是這家潮州麵店的主人。食物十指數完:牛丸牛腩、大腸粉腸都是自家製作處理,豬皮蘿蔔豬紅再加工,魚蛋魚餃墨丸指定某家來貨。從前有過自家製豬肉丸、自家鹼水洗白的牛柏葉、自家撞的豬紅,甚至炒螺炒蜆。「年紀大,做不到多少了。」翁太68歲了,笑言黑髮是染的,長者卡也領了幾年,現在只選幾樣親手做,「好東西不用多,幾樣已經夠,但幾樣都要專注做,真是要畀心機做。」
重重嚴把關
翁太做牛丸必用新鮮牛肉,指定水?和胸板肉,每朝跟時間競賽:「牛肉有一道氣的,新鮮得來還要那道氣不死,做起來的牛丸才不同。」供應商送貨過來她也嫌太遲,凌晨兒子幫她取牛肉。「我們幾十年見貨付現金,牛肉唔靚唔要;加價無意見,最緊要貨靚。」清晨五點鐘她起床梳洗後,即刻動手,「兒子不做這行,有自己的工作。牛肉來到,我甚麼都要放低先做牛丸,等到牛丸出了才心定一些。」
做牛丸,曾經用木棍手打,「七個字(35分鐘)才打三斤半,真係搵唔到食。」30年前已改用機器做,調味、校水溫仍在人做:「如果水太熱牛丸很快淖熟,就不夠爽。」有客查問有沒黑椒牛丸,她不屑做,「因為我的新鮮牛肉毋須用到黑椒,不需要添加任何香料味,用最簡單的醃料食出最新鮮的牛肉味。」
她的牛腩也用新鮮貨,清油去膏最執着,理好的牛腩只剩五六成。醬汁自己炒,味道只此一家;花椒八角她不用,除了南乳,靈魂在「特別靚的印度香料」。炆出一鍋郁香,連筋帶肉的滑中腩、軟腍的牛筋、鬆軟的牛面珠,還有罕見的牛膝軟骨和牛心蒂(牛爽)混合隨上,吃着甚麼看彩數。
小不點 大宇宙
銷魂的葱油,倒是永不落空。粉麵添一匙葱油,滾湯一沖下去,香氣四溢。翁太一星期炸葱一次,只挑香甜京葱,六斤削幼細切,得花上一個半小時;因為京葱滑刀又催淚,女工也不肯做,只有翁太習以為常。然後,炸兩個小時至脆卜卜,其間要不停攪動防黐底。「曾經有一次我做事忘了,整煲黑了,好慘呀!錢是一件事,我花了很多精神下去。」像一個小孩手中的雪糕掉了在地上,翁太說來仍然頓足。
「如果無葱油,我好似沒了一隻手。」她賣潮州風味粉麵,最不忿被人喚作車仔麵。「車仔麵的豬皮蘿蔔是我加插的,但車仔麵哪有靚湯!我們有冬菜呀葱油呀,本來也落芹菜,但現在芹菜好難買,買回來第二日就黃了,不知上面(大陸)做了甚麼手腳,乾脆不用。」伴麵或配豬紅的辣椒醬,也是她獨門秘製,微辣香濃,卻是非賣品,粉絲來到店中可以大匙大匙的享用。
翁太站着只是人家坐着的高度,但幹練直如三頭六臂。「好多事,我都自己做,因為我要求太高。」菜,她親自去買去挑;白菜仔、通菜等也得親力洗:「有時菜好多沙,先浸半句鐘,浸完後又要慢慢捽。自己洗,乾淨些。」就連廁所,亦是收工後自己㨘,「做飲食要乾淨,難請人就自己慢慢做囉!」
熱火朝天 影一雙
高人修煉,總在凡夫攀不上的山巔;翁太做牛丸、炒醬炆牛腩也另闢秘密廚房,謝絕參觀。原來半世紀前,翁記炮製食物也不在賣食的地方。60年代火井是私家地,非常熱鬧,「朝早街市,晏晝食肆,有打冷賣潮州餸有糖水好多嘢賣。」翁太潘惠玲記得是1968年,一個後生仔用擔挑擔住兩個炭爐來火井賣潮州麵,「爐上各有一個煲,一個煲湯一個淥麵,連湯連麵一共130斤,那時他瘦瘦的但好好力。」他,是翁欽藩,單身寡仔,在附近租了個小廚房,煮好就擔來賣。「他一個人,下面煮,上面瞓,好坎坷!」70年代初,二十出頭的順德妹嫁給這個潮州小子,「緣份啩!好難講,他光棍一條,不就跟他捱囉!」翁太直呼「我怕醜,你唔好問」一臉少女的忸怩。
婚後,小兩口子無再擔炭爐,改租現鋪的廚房,固定在現鋪對出擺街檔。70年代中買了現鋪,但只留用廚房,把鋪租給人幫補供鋪,翁記仍是個街檔。「那時簡簡單單賣牛丸魚餃魚蛋粉麵,賣賣賣,摺枱一直擺到街尾。附近太平戲院一散場,好墟冚!晚上11點仍要去麵廠補貨。」及至80年代初,政府收回私家街禁止擺賣,他們才入鋪經營。「初初搬上鋪沒甚麼生意,好鬼慘!我在街賣着好地地,上幾級樓梯,人家以為不是(我),但也無辦法,唯有像『企街』一樣站在門口,因為人家是認人的。」
那時供鋪供樓供子女好辛苦,兩口子一個廚房,一個樓面。有時忙起來,一日做十八九句鐘,鋪張紙皮在地上就倒頭大睡。「我和老公在廚房出入好容易衝撞,有時做得忟憎我就話:我前世欠了你,第二世見到你都運路行——講笑啫!」回憶,爭執也是甜。只是,老公的身影近十年在翁記消失了。有時熟客問起,翁太只道:「不開心的不說它了。」原來老公身體有事早已退休,「他沒要我守住這間鋪,還叫我不要做。但我不鍾意打麻雀,對住四堵牆有甚麼好?」
開心至上
子女都勸她不要做,但翁太覺得「自己愈做愈精神,我又不妨做吓,見吓街坊,有些搬了很遠都回來食,這點令我好有滿足感。」九月爭秋奪暑之際,翁記已經有了冷氣。從前舊樓電力一般,裝冷氣要改電要申請改圖則,「我一直不想拔條頭髮動全身,所以一年過一年。近來天氣特別熱,所以休息了幾日換過所有電線。」翁太不時勸客人坐入一點涼冷氣,怎知他們都說慣了,不介意吃得身水身汗,甚至以此為風味。
「不理它有沒冷氣,好食就過來食。」40多年熟客蕭先生說。他指指價錢牌,「仍然是20蚊一碗,去哪都吃不到。」翁太最近加價一元,笑謂是幾十年「最大膽」的一次,但相比上環、佐敦價,依舊便宜近倍。「求其賺少少,夠付人工就算數,鋪是自己物業,做了這麼多年當益街坊啦!主要是我做得開心。」翁太說。
蕭先生跟她提起擺街檔年代來買麵,一元二角。在結帳的熟客即搭訕:「我記得細細個攞一個兜來幫我老竇買麵,一蚊咋!」兩男搬走十多廿年仍不時回來,你一言我一語鬥資歷鬥長情。翁太掩臉大笑:「最開心聽到這些:我幾耐呀你又幾耐呀。星期六日最多搬走了的街坊回來食,說『我來探你啦!』好開心。」
當年營役為生計,今天忙碌是興趣,翁太又煮又洗無時停,坦言肉體是辛苦的,不過感恩仍有精神魄力做得到,「我見步行步,做到幾時就幾時,做不到就光榮結業退休,搞掂!」
撰文:韓潔瑤
攝影: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問題]新買的魚幾小時之內死翹翹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大哥你們好我最近對水族很有興趣所以花了點錢買了魚缸.過濾器.水草.矽砂和兩隻孔雀魚但是昨天買回來步驟是清理矽砂.清理魚缸. ... 一直有游水. ... <看更多>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孔雀魚推廣送養飼養交流區| 請問一下為什麼我買回來的魚都會 ...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一下為什麼我買回來的魚都會陸續死掉已經換了好幾批魚了都一隻一隻慢慢的死掉一兩個禮拜會換水3/1 有加溫棒有哪裡需要調整的嗎謝謝. ... <看更多>
買回來的魚一直死 在 Re: [問題] 買回來的母孔雀魚陸續死了~~~ - 看板Aquarium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還很高興地來詢問版大門懷孕的事,
結果發現今天一口氣死了12隻母魚(皆是母魚)
其實買來的這三天都有死,但一天大概一隻左右(也都是母魚)
一直到今天死14隻我才覺得奇怪
<<A缸>>
這12隻中有6隻是同一缸(1.5尺+360L的外掛過濾),
假設這缸是A缸,
死前發現都長時間待在水面上
跑了一趟朋友家問了一下朋友
朋友說應該是缺氧的情況
結果回家就看到他們都沉了>..<
所以A缸今天早上有7隻母孔雀
現在剩一隻...(我想他也快了吧)
Q1:想問坂大,真的是缺氧嗎??
(密度應該是還好阿阿阿~~~)
<<B缸>>
再來就是B缸(條件也是1.5尺+360L的外掛過濾)
這缸早上有5隻孔雀,3公2母,
結果2隻母孔雀也陸續歸西了~~~
但死前沒有逗留在水面上,
看來也挺正常的,
結果一回家也沉底了...
<<C缸>>
(1尺魚缸+60L外掛過濾)
設缸三天<丟了朋友的舊白棉下去跑三天>
這缸本來有2公2母
結果母魚也在這兩天死光了
我承認這缸也許真的是我不應該
沒有好好養水一個月~~~~~~~~
<<D戶外箱>>
這個箱大概有60L的水量
算裸缸XD...設缸約2個禮拜
養了些許的大肚魚仔魚
都沒死過魚
結果三天前這批孔雀丟了7隻(3公4母)
今天母魚也陸續的死光了...
因為這水箱放室外
也不知道要不要談到養水.硝化系統等等問題
Q2:請問這戶外箱的母魚死亡是因為沒養水??XD
總結:AB缸都有乖乖養水一個月~~只是沒有放試水活體下去而已
請問目前我要放幾隻蝦下去看看嗎??@@
因為公孔雀都沒有死
真的很不想去懷疑母孔雀是否是因為天生....
並請問接下來的動作是??(是要把還沒掛的母孔雀都撈起來集中水桶嗎??)
還是...
先感謝大大幫我解答了
現在唯一害怕的就是公孔雀也開始死(這樣我的假設就錯誤了)
還是我的消化系統其實還沒建立好或失敗的呢??
唉~~~~
※ 引述《titimay》之銘言:
: 先自我介紹~~~
: 1.5呎缸 X2
: 放了3CM的中性砂、360L的小外掛~~~
: 照板大的方法養水養了一個月了~~(煎熬)~
: 這段期間對於我這種新手來說真的好難受哦~~
: 但想說為了魚好~~忍著~~~
: 因為是新手的關係~~我以就想說從沒有品系的孔雀魚開始好了~~
: 也爬文去了各位推薦水管(高雄)~~
: 最後購入25隻孔雀~~~(在那邊自己撈得很高興XD)
: 分兩缸
: 到今天第三天了~~
: 每天都盯著魚缸看~~
: 好迷人的感覺~~~~
: 以上是廢話>..<
: ~~~~~~~~~~~~~~~~~~~~~~~~~~~~~~~~~~~~~~~~~~~~~~~~~
: 我想請教大大的是,
: 我買的母孔雀,
: 幾乎每隻末端下面腹部都有黑黑的,
: 但我卻看不出他是否是"懷孕"或是"快生了"
: 請問是否等到呈現 "方形"體態時再做處置就好了呢??
: (真的每隻都有黑黑的~且肚子挺大XD)
: 況且
: 當初好像買太多了,對於這麼多孕婦(我自我感覺@@)
: 要買產盒也是滿頭痛的,
: 1.有大大推薦 飲料喝完剖半套網子
: 2.也有大大推薦 水桶+金魚藻 (但目前金魚藻只有幾條阿阿阿阿~~~~殘念)
: 3.直接衝去水管買 隔離盒
: 請問大家比較偏向哪個呢???
: 最後請問大家,隔離盒的牌子要選...??
: 下台一鞠躬~先感謝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242.234
※ 編輯: titimay 來自: 220.133.242.234 (03/04 00: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