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寫作過程比《#法式甜點學》還要艱困許多。或許如同誠實面對自我總是不容易,近距離寫自己的家鄉,遠比能夠保持客觀距離地觀察、分析他者來得困難。
今年五月交稿之後,我一直無法完成序和前言,直到最後被編輯催促時,仍然腦中一片空白,實在不知道該從何說起。最後依著編輯建議,從去年臨時在巴黎家中找到一片口罩開始回憶起,然後才發現,過去這一年波瀾起伏、今晚睡下不知明日身在何處的經歷,確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決定要寫作本書的心念下得很快,雖然寫得無比痛苦,但終於對過去十數年間困惑的與思索有所回應,最後還是要感謝那個堅持下來的自己。
以下和大家分享收錄在本書中的序(長文預警),如果這本書裡的職人故事、作品解析和相關思考與論述,能在茫茫人海中觸碰到幾個人,為未來的花開繁景種下種子,那所有的辛苦也算值得了。
*****
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回答「我是誰」
2020年出版《法式甜點學》的前夕,我在巴黎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一個口罩,當下便上網訂了四天後的機票回台灣。當時只想著新書宣傳完便要回到巴黎,卻沒想到世界轉眼間變了樣。我離境三天後,巴黎便宣布封城,此後一年,巴黎的朋友們在反覆的煎熬中適應新生活;我則仿若被邀請進入了一個平行宇宙,無視全球的疫亂橫行,在這個我出生、成長,熟悉卻認識不深的島嶼進行探索之旅。
#因疫情而起的奇異旅程
由於甜點啟蒙地在巴黎,自己過去十年間在台灣的日子也少,除了本就認識的開業朋友外,我對本地的甜點業者、職人的認識大多來自網路與業界的口耳相傳。滯留台灣的這段期間中,我終於有機會拜訪那些一直列在名單上的店家、希望認識的朋友,也受邀參加了不少餐會。台灣職人們的熱情和靈活令人感動,餐飲界的活力與無框架更使人訝異。如果說在巴黎看到的作品,像是在一個已經構築華美的世界裡持續深入、為一個滿腹經綸的學者持續產出更精闢的見解而拜服,在台灣的所見,則像是造訪一片生機盎然的新天地,處處皆是怒放的奇花異草卻鮮為世界所知。
由於過去數年中,自己扮演的都是將法國的甜點、甜點師推廣給台灣市場的角色,但並未有機會深入了解本地市場,更不用提將台灣的(法式)甜點、甜點師介紹給台灣讀者,甚至國際讀者,我於是很快決定要將自己的經驗發展成系列採訪計畫。雖然明明還在《法式甜點學》新書宣傳期,卻幾乎沒有太多猶豫,立刻將自己在2019年許下「出完書一定要放一個大假,最好能去夏威夷發呆曬太陽」的願望拋在腦後。採訪計畫大致訂定後,我便決定要將其成書,不僅為自己的見聞留下紀錄,也藉著深入梳理台灣代表性職人們的養成及相關作品,在力所能及之處,深入思考身為「台灣甜點人」的意義。
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隨時都像處在壓力鍋中一般,最後甚至幾乎將自己完全耗盡,收穫卻超乎想像地豐富。我每日一面留意法國的疫情消息,做好馬上要上飛機返法的準備,一面依照計畫聯繫受訪者,還透過他們熱心的引介,去了屏東、彰化、埔里探訪可可、芭樂、香草、茶葉等產地,雖然皆是來去匆匆,但已像是打開了神奇寶盒。僅是驚鴻一瞥,便為其中所藏之富而感嘆,每一顆寶石都是一個浩瀚的宇宙、一個涵納百川的汪洋。
#法式甜點中的台灣身分識別
在開始大部分的採訪前,我曾與一位自己極為敬重的出版界前輩有過一次深入且有趣的談話。當時我解釋自己希望寫的,不只是訪談集、人物誌,而是透過這些訪談,反映出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在面向世界、選擇究竟要製作何種風貌的甜點時,照見自己腳下稱為「台灣」的這塊土地,及身為「台灣甜點師」的看法。前輩的觀點畢竟實際,認為一般而言,台灣甜點師要在台灣製作法式甜點(或來自西方的果醬、巧克力等),自然會使用本地合適的食材,形成台灣風格的法式甜點更在情理之中。而我試圖在法式甜點中尋找台灣身分識別的角度過於刁鑽,也不會是本討好的作品。
真話總是不那麼美妙,對當時雄心勃勃的我來說,這番話確實有些苦澀,卻也難以反駁。2021年5月,台灣疫情出現破口,很快直升三級警戒,開啟了連續2個月以上的「自主性封城」,所有我在業界的朋友皆受到沉重的打擊,和法國在封城期間,甜點麵包業一枝獨秀,擁有穩定生意、甚至逆勢開店的案例完全不同。原因就是因為甜點、尤其是法式甜點,在台灣不僅是小眾,還是小眾中的小眾。既然不是必需品,生活不便時自然是第一個捨棄的對象;而法式甜點過於嬌貴,以致於外送、宅配風險皆高,即使死忠的顧客也難以一再承擔碰撞毀壞的失望。如果在華麗的外表和巨幅媒體聲量下,它其實是個如此邊緣的商品,我怎麼能不質疑,自己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是否真有意義?
不過,縱使心中懷著巨大的問號,我並未因此更改太多原來的訪談大綱,決定持續依照計畫進行訪問,待寫作時再一邊思考呈現方式。前輩認為,《法式甜點學》是在帶領讀者看懂、吃懂法式甜點,因此本書的任務,應該是帶領讀者看懂、吃懂「台灣甜點師做的法式甜點」。但對我而言,能夠懂得這一點,必得先回答如「#誰是台灣甜點師?」、「#為什麼要做法式甜點?」、 「#他們做的甜點真的是法式嗎?」等問題。而為了理解甜點師的作品,回答「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做」,就需要碰觸到每一位職人獨特的創作哲學、生長記憶及自我定位。更進一步,在國際交流如此頻繁,品牌進軍國際也不新奇的今日,這些職人們也得回答:「#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法式甜點和其他國家的不一樣?」、「#為什麼台灣的甜點師和其他國家的甜點師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而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的質問,即「#我是誰?」
#我是誰_與_我的甜點是什麼樣的甜點
由於不確定自己什麼時候得回法國、什麼時候能再有機會與受訪者們深入聊聊,每一次訪問我都抱著「錯過這次沒有下次」的心情,也因此,光是訪談大綱便動輒超過2,000字 。在訪綱中,我將希望探討的問題分成五個面向:養成經歷、創作哲學與品牌精神、台灣味與台灣身分識別、對本地市場的觀察、對未來產業樣貌及品牌發展的看法,其下再切出5至6個子題。雖然每一次約訪時,我都試圖先打預防針:「我只是習慣把問題寫得很細。」以減低受訪者們看到訪綱的衝擊,但沒有一次訪談不超過三小時,有幾次甚至分成兩、三次才結束,還不包括事後各種細節確認。令我感動的是,每一位受訪者都毫無二話、非常慷慨地把他們寶貴的時間留給我,和我侃侃而談自己養成經歷中那些難忘的故事,那些他人看來或許微不足道的細節,以及自己對「做甜點」、「成為甜點師」、「經營品牌」的信念。
整理訪談內容及寫作的過程異常痛苦,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那不只是一個「台灣再發現」的旅程,更是「自我再發現」的旅程。藉此機會,我回顧了過去十數年中,每次對外國朋友介紹自己家鄉的種種思量、不知道該選哪一道菜代表台灣參加派對的苦惱,以及在每一個日常生活場景中猝不及防的尷尬片段。受訪者們用他們的生命經驗和作品告訴我,我們既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彼此相連的,而我們應該要為能夠說出「我們」感到驕傲。或許整個亞洲都喜歡蜜紅豆或紅豆沙,但我們曾經一起在暖和的冬至揮汗排隊吃一碗紅豆湯圓;就算日本有抹茶、中國有百年名欉,但我們皆曾和父母一同招待來訪的客人喝茶聊天談生意,也曾用兩根手指拎著半空的軟塑膠杯、嘴裡嚼著珍珠和椰果,走過那腦筋暈眩發脹、彷彿不會結束的夏日午後。
因為有這些生長記憶與生活經驗,所以我們的盤式甜點中能出現冬瓜茶、鳳李冰、麵茶;甜點中能有鹹蛋黃、肉鬆及芋泥。對生根萬華社區的主廚來說,將法式甜點做成「紅龜粿」的形象自然無比,而曾經留法的主廚以「黑森林」(Forêt-Noire)為基底,結合杏仁茶與櫻桃,創作出「白森林」也是信手捻來。在台灣餐廳工作的新加坡籍主廚端得出椪餅與清粥小菜,在新加坡餐廳工作的台灣主廚也能將台星兩地皆能欣賞的摩摩喳喳和綠豆蒜糖球上桌。我於是明白,重要的並非向別人解釋自己是A、不是B,而是接受自己既有A、又有B,但是和兩者都不一樣,所以能堂堂正正地當一個既不是A也不是B的「自己」。
#唯有知道自己是誰_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所以,究竟為什麼非得在「法式甜點」(或至少是「舶來的甜點」)中找自己、識別台灣身分?除了延續《法式甜點學中》提出「法式甜點是甜點界的官方語言」,也是「想站到世界舞台上的甜點師都要能流利使用,以訴說自己故事及思想哲學的語言」之論述,或許還因為,縱使「法式甜點」的內涵與定義還未在台灣有廣泛的認知,但以其為基礎的「西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的一部份,也已碰撞出許多火花。想想傳統麵包西點店內的泡芙、焦糖布丁,它確確實實存在於常民生活中。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歐洲中世紀研究專家池上俊一在其著作《甜點裡的法國》中,以一整本書的篇幅論述法式甜點如何作為法國文化的精髓,成為影響世界的「文化霸權」重要武器;在台灣,從「中菜西吃」的風潮到「在fine-dining(精緻餐飲)中尋找台灣味」的討論,乃至餐飲界大量投入、直至獲得《米其林指南》的肯定,更逾數十年。飲食成為文化,以「軟實力」輸出早就不是新聞;飲食便是政治的一環,以飲食區分人我、定義身分實屬稀鬆平常。
「風土」(terroir)概念從法國葡萄酒區分產區發展至今,已超出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因素,當地人文與特殊技術皆含括在內。倘以近年來受到國際矚目的「台灣可可」為例,作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生產「bean to bar」、甚至「tree to bar」巧克力,並以此製作甜點的國家之一,「台灣的風土」將是我們和世界溝通的利器。再想想那些在國際賽事上拚搏的台灣職人們,若我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當下或未來,不僅需要向法式甜點及投身其中的甜點師們給予更多關注,也須了解身世來歷、梳理來龍去脈與各方觀點,才有機會迎向無限可能。唯有知道自己是誰,才能更堅定地成為誰。
我懷著這樣的信念完成本書,雖然有許多遺珠和力有未逮之處,但衷心感謝所有受訪者及以各種形式提供援助的朋友們。希望本書不僅回覆了前輩的擔憂,也回答了我旅歐十年間的困惑;不只回應了台灣數十年來的焦慮,也為我輩及後進的職人們提供了前進的線索。
*****
《法式甜點裡的台灣:味道、風格、神髓,台灣甜點師們的自我追尋》
📌 實體書購書連結:
台灣 -
博客來 獨家限量簽名版:
https://tinyurl.com/296328zk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9sbuawew
TAAZE讀冊生活:
https://tinyurl.com/rjnvukzp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https://tinyurl.com/7vps9bn6
金石堂KingStone:
https://tinyurl.com/388vkmxj
momo購物網:
https://tinyurl.com/87tnmaca
香港 -
誠品香港 eslite@HK 已上架,可下載誠品人HK app 後搜尋:https://tinyurl.com/6scj9hc,或致電 +852-3419-6789 訂購
新馬 -
Citè Book Garden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tinyurl.com/at644w5p
Popular Book Co (M) Sdn Bhd 大眾書局 也可代訂
📌 電子書購書連結:
9/13-9/26 博客來獨家:
https://tinyurl.com/u7fmwhxs
其他通路將在 9/26 後陸續上架
#yingspastryguide #yingc #台味甜蜜蜜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_dbke5VSyv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身分識別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ey, 周末早安~☕️
今天(25日)是 #五倍券 開放紙本預訂的日子
不論你是選擇數位綁定 還是 領取紙本,都別忘了去預訂哦😘
---【周末早起看新聞】---
網路上關於數位、紙本孰優孰劣討論爆表,但我們都難否認,未來數位支付、身分識別越來越重要,看看他國怎麼做...👇👇👇
🇯🇵日本數位廳9月起上路,政府將推動所有公民享受數位便利服務的社會,同時避免數位落差和隱私保護問題產生。詳情請見 https://user123865.psee.io/3p66tw
身分識別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台竟有高達160萬人有性別認同困擾?政府有權並應合法化第三元性別】#讀者投書
內政部宣布在2021年7月起全面換發新式身分證——「數位身分識別證」,與過往相比,增加了不少新的功能及更合適的版面設計,但誰還記得,政府曾經規劃並試圖保障的權益——跨性別者的性別登記。
據統計,台灣約160萬人有性別認同的困擾,但至今只有666人成功更改性別,可想此條件之苛刻與難以達成。而現今性別登記變更仍存在2個爭議點,一是第三元性別的法律認同,二是診斷書的存廢與否: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跨性別免術換證 #性別平權 #政府 #跨性別 #性別認同
身分識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1月20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_dbke5VSyv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去年反修例風暴,香港陷入「街頭戰爭」狀態,網上「起底」頻頻,防暴警察執勤不展示警員編號,引起爭議,昨天高等法院裁定,有關做法不符合《人權法》。警員未有展示獨一無二的身分識別標記,有礙投訴處理制度運作,警方認為非常時期需要非常處理,高院認為即使情况緊急,亦不能凌駕《人權法》。過去一年,有關反修例風暴的案件,上訴裁決屢有反覆,法律程序一日未完,仍有變卦可能,警方和律政司會否就今次裁決提出上訴,有待觀察。無論如何,時至今天,暴力鬥爭已經走入死胡同,「街頭戰爭」告一段落,社會不應停留在當時的狀態,警方執法安排亦應「復常」,不展示警員編號是偏離常態的做法,至於現行監警機制不足之處,亦需好好檢視。
蘋果頭條
中大上星期宣佈將原定今天舉行的畢業禮改至網上進行。有學生發起校內遊行,應屆畢業生穿上畢業袍參加,其間高叫「一息尚存,抗爭到底」、「毋忘義士,釋放十二」等口號,聲援至今仍被扣押在內地的12名港人。校方就事件報警,警方指現場有人展示「港獨」橫額和旗幟、叫喊「港獨」口號,涉違反《國安法》,國安處已展開調查。該活動呼籲畢業生及學生自備文宣,從中大百萬大道遊行至「特定地點」為運動默哀,然後返回百萬大道。有關活動簡介提到,政府今年以防疫爲名打壓自由,大學生面對社會不公應「勇敢説不」,繼承在去年社會運動中傷亡者及12名被扣押在內地的港人的意志,表達訴求。中大學生會早前表示,不會干預同學自發的活動,望校方勿出手阻止甚至報警。
東方正論
早就說過,一時的平靜不等於永遠的平靜,黑暴就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果不其然,趁着中大一連3日舉行畢業禮,潛伏在校園內的百足之蟲終於按捺不住破土而出,身穿畢業黑袍的大學生高舉港獨標語,高呼港獨口號,高唱港獨之歌,將校園當成是宣獨場、法外地,黑暴回魂捲土重來,擺明視《港區國安法》如無物。直到晚上,教育局才發聲明譴責,警方國安處才接手調查,簡直姍姍來遲。中大向來是黑暴重鎮,去年11月爆發的「二號橋之戰」令人猶有餘悸,他們卻津津樂道,視之為一場勝仗。儘管國安法生效猶如一記重擊,黑暴被迫大大收斂,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並非心服口服,而是忿忿不平,隱忍潛伏,只待「適當時機」來臨便會大爆發。
星島社論
中文大學昨日舉行網上畢業禮,正值「中大風暴」一周年,約百名畢業生及學生發起遊行,其間呼喊及展示「港獨」口號與旗幟,校內多處更遭人塗鴉,校方兩度發聲明譴責並首次報警,教育局晚上發聲明,表示支持校方行動,而警方國安處即接手調查。據了解,中大認為今次事態嚴重,有人在未經申請下進行有組織遊行,加上涉嫌干犯《港區國安法》及刑事毀壞,故報警是為免學生以為校園是法外之地。中大把昨天起一連三日舉行的畢業禮改為網上進行,被質疑校方阻止學生在典禮表達訴求,有人在社媒發起「暴大2020我們的畢業禮」,號召畢業生遊行紀念反修例運動,並呼籲關注十二名被內地扣押港人,約百人昨日響應號召,不少人身穿畢業袍或戴上「V煞」面具,手持黑色氣球、「港獨」旗織及寫有「毋忘義士、釋放十二」等橫額。
經濟社評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多名重量級政治家開腔要求對華強硬,美國參議院更呼籲聯歐制華,皆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簽署後,美國深感威脅,急須聯合盟友重訂貿易以至世界秩序標準,求遏制中國發展。中國近期加力開放,進一步敞開大門,藉經濟實利突破美國圍堵。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報告,指中國已變成一個真正系統性競爭對手,美歐需要將此共識化為行動,建議取消中國在世貿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修訂世貿有關工業補貼的規定,並加強對中國的關鍵技術出口管制。
身分識別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原本10月要換發,但受疫情影響而延後。內政部最近指出,將在明年7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而且明年1月到6月會先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進行小規模試行換發。這個數位身分證跟我們傳統身分證有什麼不一樣?剩下不到三個月就要試行了,但仍有許多民間團體提出質疑,數位身分證究竟會是跨時代的便民服務,還是資安的破口呢?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到了,圓矩法律事務所的林煜騰律師,來加入我們的討論,歡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身分識別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數位身分證 #資安 #隱私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2 身分證的改版歷史
02:26 支持換發的理由
04:05 反對換發的理由
06:40 政府的回應
08:01 我們的觀點
09:22 提問
09:40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新一代國民身分證換發計畫:https://bit.ly/3aQjHTk
→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簡易問答集內政部108年9月版:https://bit.ly/2SfgKp6
→New eID資訊公開專區:https://bit.ly/35gXo80
→▌連署 ▌反對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https://bit.ly/2VJNlp6
→支持修法與公開數位晶片身分證規劃資訊:https://bit.ly/2SiYhIa
→內政部:數位身分證可選是否附憑證功能:https://bit.ly/3aLfFLZ
→內政部:因應疫情 調整數位身分證換發時程:https://bit.ly/3bOGY9F
→台權會回應內政部4月23日有關晶片身分證之聲明:https://bit.ly/3bOWYZ7
→釋字第603號解釋:https://bit.ly/2KF9zCp
→台權會針對「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之建議:https://bit.ly/3aLC3F7
→【聲明】立法院凍結eID部分預算:台權會籲內政部勿躁進發卡,隱私甩後頭:https://bit.ly/2KKBpNm
→【新聞稿】人民隱私要保障,eID預算不能放|在野黨應堅守提案,民進黨別恣意蠻幹:https://bit.ly/3aOv5is
→【新聞稿】民進黨莫一意孤行!30個民團籲「晶片身分證」33億印製案應暫停結標——民間團體及政黨聯合記者會:https://bit.ly/3cSyo9K
→【聯合聲明】我們拒絕晶片身分證!:https://bit.ly/2KMjUw4
→「數位身分證」即將上路,卻有百位學者專家連署反對:https://bit.ly/3f2JPh2
→為何我們反對內政部的數位身分證政策?:https://bit.ly/2KMjV36
→臺灣數位身分證換發將延後,因疫情無法引進高防偽PC晶片卡技術:https://bit.ly/2YbZvZz
→【十年大變革!數位身分證要來了】人權組織台權會:eID應訂專法,建立法源,也避免數位足跡遭濫用:https://bit.ly/3aK2AT1
→【晶片國民身分證計畫草案終於出爐】十年最大變革,數位身分證要來了:https://bit.ly/3cV6Ks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身分識別 在 戶籍、身分個資與國家安全|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 ...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 身分識別 研討會】 主題四:戶籍、身分個資與國家安全每月承受千萬網路攻擊的臺灣政府,如何避免數位身分證與T-Road 成為國安 ... ... <看更多>
身分識別 在 TWID身分識別中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WID身分識別中心以方便.快速.多元化.安全的身分識別機制與服務,支持金融科技,共創數位未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