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名校合併醫學大學 才是正途
鄭丞傑/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中山醫學大學董事(台北市)
行政院7月同意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兩校合併案,兩校預計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報系資料照
最近國內醫學教育的兩大新聞,應該是陽明和交大即將併校,另一則是清華、中山、中興、元智四所大學均申請新設學士後醫學系。
國內醫師人力是真的不足,還是問題在於分布不均而非不足,或是其實人力足夠,只是因為醫療環境欠佳而出走海外、出走他行、出走醫美,值得深入探討。如果問題不在人力不足,則增設再多的醫學系恐怕也無濟於事。
由於壽命延長和醫療科技進步,加上國內醫療照護品質提升,醫師人力需求增加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由於對抗新冠肺炎使得全民長期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意外造成今年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大幅減少,如果未來多數人養成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習慣,則新進兒科、耳鼻喉科醫師人數的增加是否需要管控更嚴?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影像醫學科、病理科,甚至有些臨床科醫師是否需要減少人力增加的速度?這些影響因素都值得主管醫學教育、醫療政策的公部門,和各專科醫學會深入討論。
另外,除了牙醫師外,台灣有五萬多西醫師,但是另外有七八千個中醫師,他們提供了許多民眾醫療的另類選擇,如果醫師與人口比例的計算不包括中醫師在內,則與實際狀況多少會有脫節。
醫學院教學設備昂貴,而國內的大學學費又長期偏低,如果只靠學生學費,全國的醫學院都是入不敷出的。為什麼大家一窩蜂搶呢?因為醫學相關系所就業率高,招生容易,抗少子化能力強。醫學研究論文影響係數高,可以大幅提升大學的國際排名。何況只要有附設醫院,日後自然會在經濟上回饋大學。
日前公布的下年度政府總預算,排名第一的國防預算比第二的教育預算多出一千多億。可以想見在國防預算極可能繼續攀升下,教育經費會日益捉襟見肘,因此繼續廣設醫學院是明智之舉嗎?一個小小的島國已經有十三所醫學大學或大學醫學院了,難道我們要重蹈過去廣設大學的覆轍嗎?
中國大陸在廿一世紀初,江澤民指示大學併校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以上海為例,上海第一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第二醫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名校有了醫學院,學術論文馬上暴增一倍,高影響係數的論文増加更多,世界大學排名提升。另外一個好處是醫學院和其他學院的交流合作,產生許多新領域的論文和研發產品,學生選課當然也是更多元。
中山大學有意併高雄醫學大學至少十多年了,中興大學和中山醫學大學雙方都有強烈的合併意願,只要教育部鬆綁公私併的法規,兩案都有機會水到渠成,都是一加一大於二。清華和元智也可以嘗試找醫學大學併校。併校之後,這些頂尖大學的世界排名都會大幅提升,學術競爭力也更強。
如果國內醫師人力的確需要增加,那麼可以在辦學績效良好的大學每校適度增加十個錄取名額,在目前每年只收四五十個醫學生的慈濟、馬偕、輔大、義大,以及高醫大學士後醫學系,各多招收十至廿名,教育部再給予適當的補助,這樣不是比新設醫學院簡單有效多了嗎?
馬偕醫學院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癌症新治療及免疫療法特別專輯系列(首播)
【趙坤山享譽國際放射腫瘤醫學專家 投入新醫療科技不止步】
趙坤山是全球最頂尖,享譽國際的放射腫瘤醫學專家。2008年,當美國康乃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兩大醫學院,決定共同投資8000萬美元,聯合發展<放射腫瘤中心>(Radiation Oncology Center)時,這所全美最大的醫院想到的是請Professor K.S. Clifford Chao(趙坤山),擔此重責大任的主席一職。
他手中發表具影響性的學術論文 超過100篇,兩本出自他手的教科書,是全球"放射線治療癌症"的專業臨床和學術界中,最廣泛使用的必讀書籍。
60歲,沒有我們想像中國際頂尖醫者的嚴肅和不言苟笑,四年前他從美國回到台灣擔任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以及中國醫大附設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在美國和國際醫學領域裡,他是人人都要他留下來的珍寶,趙坤山為什麼幾乎在人生最巔峰時,轉身落腳台灣。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母親有中風,然後不斷反覆的中風,然後我父親有開始有阿茲海默症,變成他沒有辦法互相照顧,我那時候幾乎是常常往來回這樣跑,我已經離開家鄉已經26年了,我決定說,還是回來好好的陪爸爸媽媽
他人生的每個決定都很純粹,他不是選擇最快 最捷徑的解決辦法,反而像海綿一樣是"求知若渴"的心,帶著他接下挑戰往前走。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啊 別人不會 我一定要學到會,我在高中的時候物理不好,所以那時候想說,啊 重來一次,搞不好有機會證明一下我沒有那麼笨,你知道嗎?
趙坤山說的是自己在25歲那年,對"高能物理"好奇又熱情的心情,那時,高雄醫學院畢業,他在長庚醫院任住院醫師時,腫瘤科林芳仁教授從美國最大私人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attering帶回來,用放射線精準殺死癌細胞的嶄新知識,而馬偕醫院著重整合照護的英國式醫療制度,這些教科書上沒有的最新醫療,都讓趙坤山著迷又大開眼界。後來,從澳洲回台的陳泓凱教授和趙坤山一起照護一位攝護腺癌擴散到骨頭的病患時,給了他當頭棒喝。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從書上講的就是,你要用女性賀爾蒙來把身上的賀爾蒙要壓下來,我馬上把那個賣癌症,那聖經那麼大本的書才剛剛出版出來的,我就 把這個書拿過來翻給他看,說這個就是要這樣治療,那時候很得意,然後他看看我 然後說 來 我告訴你,你查查看,它這個論證,後面的參考資料是什麼,我就查一下,然後看到說,它說這個參考資料,是五年舊的東西,那個時候是另外一次的震撼,他就說 "你需要走出去,更多的學習",一棒就敲醒了,那次我那時候決定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說,我需要走出去,第二件事是,有一天我要出版教科書來教導其他人,我要出去,但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寫教科書來教導更多的學生跟住院醫生
"到國外去","有一天寫出教科書",這是趙坤山的初心,是一位醫者渴慕為病人,學習到最好 最先進的治療。
到美國的第一站,趙坤山在全美排名前三大的醫學院Washington Uni. 修習M.D.(Medical Doctor),為了學最尖端的醫學常識和技術,他一邊做臨床,一邊進了最"苦"的實驗室。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們都是在run drill*,每天就是在養細胞,這條路還真的很辛苦,做研究的路
但就也看見了他的肯吃苦,當時的系主任(Dr. Carlos Perez)對趙坤山提出一個,從此改變他人生的問題,"想不想 留在美國當醫生"。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嚇了一跳,我說 啊 留下來是什麼意思,因為留下來我要重頭來,我說我已經走到這裡了,你還要再重頭來,他說這樣子,在美國的訓練一般來講要五年,第一年你要先去內科 做一個輪流學習,接下來才是四年的專業的訓練,你如果願意留下來的時候,我讓你五年的訓練 讓你兩年半就可以走完
一位30歲的博士若留在美國當醫生,就得一切從"小實習醫生"開始重來,或者回到台灣當主治醫師 繼續一路往上走,若是你,你選擇哪一條路?結果趙坤山選擇了最不容易的路。
他選擇在30歲時在美國重新接受醫生訓練,而且還自請將2年半延長到3年半,多花一年在內科當實習醫生,因為"我得知道美國藥怎麼開 怎麼寫處方"這樣還不夠,他晚上還上大學部的英文課學論文寫作,並和私人老師 上了整整兩年的英文發音,因為"有病人抱怨 聽不懂趙醫師的英文"。
他把身段和靈魂壓低,別人認為是挫折或羞辱的事,他認為是繼續學習的動力,後來,趙坤山捨棄了在外開業薪水多2倍的選擇,而是拿到華盛頓大學副教授職,一頭鑽進台灣當時還很陌生的"分子生物學"領域,八年後,趙坤山以"如何以非侵入性的生物影像","知道腫瘤缺氧狀況"的研究,不但一舉拿下華盛頓大學的終身職,更掀起了醫療界第一波"將生物影像用在癌症治療"的成果和趨勢。
他因此寫下了兩本教科書,第一本(Radiation Oncology Management Decision),至今是放射腫瘤領域最暢銷的書,第二本是IMRT為當時最棘手的頭頸癌,清楚寫下一步步 安全的放射治療流程。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IMRT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第一次我們發覺說,一個技術 一個放射計算的一個技術,可以改變了整個治療的一個生態,而且能夠讓全世界那麼多的病人去受惠,所以當它的技術出來的時候,Old school people 就是這些老教授,他覺得說怎麼可能,這種東西太危險了...一大堆的理由,當然現在回頭看,我們現在看說那時候是這樣,怎麼會那麼沒有遠見,但是你要知道,這放射治療 癌症的治療都是一種進化,都是要花上數十年,也在那個時候的整個IMRT變成一個趨勢,發覺說 哇 這次真的是有發展前景了
對的Timing,原來需要這麼久的等待和基本功的訓練,它需要趙坤山18年的時間"打掉重練"醫生訓練,不被高薪誘惑地留在醫學院和實驗室探索最新研究和技術,更不恥下問的 磨好英文寫作和發音。
(陳文茜\主持人vs.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你應該謝謝你當時願意),(屈身回去學英文的寫作對不對),的確因為那個抱怨,如果沒有那個抱怨,老實說我不會去把寫 聽跟講這件事情,好好的打好基礎,這個基礎在往後的日子 對我幫助甚大,因為到最後當你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你所需要的事實上是到各處去傳遞,(當時在)2001(年的時候),因為我做的這兩個領域,IMRT跟分子影像,剛好是那個時候 我們那個領域裡面最熱門的主題
(2001.09.11 紐約發生九一一事件)
(陳文茜\主持人vs.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本來就是要去紐約(Sloan-kettering)了,911發生了以後 就糟糕了,那時候我跟我太太講說,我從來沒有作過惡夢,不知道怎麼夢到說,紐約被放了核子彈了。所以最後沒有去Sloan-kettering,沒有去紐約,決定選MD Anderson,你太恐懼卻也太幸運,真的太恐懼,對核子彈太恐懼
九一一後,趙坤山到了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擔任放射腫瘤科主任六年,後來在康乃爾和哥倫比亞兩大醫學院聯合"挖角"下,他再擔任新成立的<放射腫瘤中心>的主持人兼系主任,2002-2014年的12年間,趙坤山44歲到56歲的年歲,他沒有停歇,還拚命三郎的完成兩項創舉。
一是使用MD Anderson在臨床研究的強項開設生技公司,讓治療技術能在短時間內 拿到FDA的認證上市,幫助更多的病人,二是他居然還當了"醫生工頭",跑工地看管線的,蓋好康乃爾和哥大醫學院斥資8000萬美元,為發展下一代放射腫瘤的新院區。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醫大癌症中心院長)
我蓋的那個地方(以前)剛好是Yankees的洋基隊,那個下面就是石頭,但是旁邊都是像這樣子的建築物,四面都是建築怎麼去挖這個東西呢?結果不是怪手 是火藥,我們那時候要用火藥,去把石頭炸掉,所以那時候必須要把所有的地方保護了,一炸的話其他的大樓都倒了就不得了。
趙坤山曾經這麼形容他所熱於研究的目前最新的質子治療,形容它"像焰火","焰火的特色是它可以控制在一定的高度引爆","還能默認引爆時候的顏色和亮度","質子治療也一樣","人類也可以決定在身體的什麼地方引爆它","同時控制它引爆後的顏色和大小”,於是達到更精準治療的目的。一如趙坤山的人生。
醫者三十年的歲月,所有的選擇都來自最原點的初衷,學習最新的知識,寫出教科書以幫助最多的人。於是他不疾不徐的預備能量,直到一定的高度才全然引爆,爆出對這個世界和患者 最大的貢獻,但我們不能忘了,集榮耀於一身的光彩背後,是多少個睡在實驗室的日子,或許還有他難以避免的低潮 沮喪 他人的揶揄。我們很期待趙副校長下一步對台灣的眼光,和對新醫療科技不止步的投入。
採訪撰稿/李怡慧 攝影剪輯/陸念勤
馬偕醫學院排名 在 攜手北大、馬偕醫學院!新北大學預修開課|三立新聞台 的推薦與評價
攜手北大、 馬偕醫學院 !新北大學預修開課|三立新聞台. 1.2K views · 1 year ago ...more. Taiwan SETNEWS Live Channel. 1.56M. Subscribe. ... <看更多>
馬偕醫學院排名 在 醫學系排名- 考試板 的推薦與評價
--- 基本上台灣醫學系硬要分類,先不討論BG、發表...,只分成台大跟台大以外。 大內招時代,申請哪一間PGY看校名看成績優先,除了寶山本院特定科比較愛收 ... ... <看更多>
馬偕醫學院排名 在 [討論] 醫學系指考排名:台北因素-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牙醫系不列入討論
台大牙、陽明牙、北醫牙鑲嵌在醫學系中的排序跟時代及議題有關
有時候牙醫系夯 有時候又退潮
每年不太一樣
國立私立不能比
因為學費資源就差一大截
4萬:7萬
國立
傳統排名
台大>陽明>成大
事實上陽明也只是因為「在台北」才會有這種排名
如果純粹學校論
應該是綜合大學>醫學大學
也就是就「大學」觀點而論
成大其實優於陽明
各方面資源及多元化程度都是
也就是說
台北因素大大加持了陽明醫學大學的身價
補充:榮總體系加持了陽明
但是未來分家。。。
私立
這幾年排序一直有變動
但是可以注意到的現象是
只要是位處台北的醫學系
排名一直往前
台北都會區:北醫、輔醫(北醫處於信義區 交通方便 輔大更在捷運站出口)
台北郊區:長庚、馬偕(遠離市中心 交通不便)
馬偕去年竄升到私校第一名
當然這個原因還有去年「他只收9個」
指考分發的通則:收的學生越少 錄取分數會越高
今年馬偕學測申請招生不利
招22人只來4人
一口氣吐出18人給指考
變成要招26人
接近去年馬偕指考招生人數的3倍
今年排名肯定跌下來
但不知道會跌到什麼程度
可以注意到的一件事是
馬偕醫學系歷史2009開始
卻一路打敗醫學系老校
中國 高醫等等
1:台北因素
2:馬偕醫院體系加持
3:指考學生收得少導致排名容易竄升
馬偕有一個致命傷
就是地點
喜歡都會生活圈的學生絕對會避開這個選項
北醫是老資歷的私校醫學系
長年來自詡為私校第一
事實上近年來被長庚壓著打
去年竟然又輸給馬偕
北醫其實輸在體系
一校三院敵不過馬偕醫院體系 長庚醫院體系
辦醫院起家的連鎖店就是有優勢
值得觀察的現象是輔醫
輔醫近年排序年年提升
以前6科時代就已經穩定幹掉慈濟中山
近年竟然幹掉中國以及北醫牙
現在差不多是追平高醫了
一旦幹掉高醫成趨勢
將會進入跟北醫、長庚、馬偕的一群
輔大醫學系歷史2000年開始
他的優勢是
1:綜合大學
2:台北捷運站口
3:附設醫院即將啟用
長久令人爭議的PBL近年也修正減少份量從善如流
我個人是比較推崇綜合大學>醫學大學
正妹多這件事情則不用太認真
未來幾年醫學系排名應該會變成
國立組:
台大、陽明、成大
台北組:
長庚、北醫、輔大、馬偕
其他組:
高醫、中國、慈濟、中山(逃離到含國文5科組避免長年墊底)
變成國立群>台北群>剩餘群
台北因素真的很殺
地點決定排名
不然慈濟空有醫院體系加持卻頻頻墊底就是因為地處花蓮(主因)
部份人又對師姐反感
許多新設的醫學系只要地處台北都會竄升
國立醫學系陽明也是這個因素壓過成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50.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69018480.A.844.html
加入這個
但是未來。。。。
※ 編輯: wsys (223.140.50.57), 07/20/2016 21:27:58
我修正一下好了
北醫的三張犁六張犁也不是什麼市中心XD
※ 編輯: wsys (223.137.47.53), 07/20/2016 22:42:18
我真的覺得綜合比較優
優在接觸到的人多樣性
※ 編輯: wsys (223.137.47.53), 07/20/2016 22:47:54
台北不是指台北市區而已
※ 編輯: wsys (42.73.99.99), 07/21/2016 16:58: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