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請我講解上一篇提到的「代價」。我以為這概念很簡單欸!迅速講一下。
年初我看了一位油土伯的影片,名字我忘了,但是他講的某段話很有道理:「我們總是羨慕別人享受的東西,卻忽略他背後的隱形成本。我們也很愛崇拜成功人士,同樣的也忽略了他們的隱形資本。」
後半句是我講過一千兩百萬遍的東西。成功人士講的話,聽聽就好。你的資本和他的資本,不是同一回事。你的風險和他的風險,也不是同一個等級。
那前半句呢?咱繼續以富二代舉例。我也不知從何時起,幾乎被富二代或他們的伴侶們圍繞。所以我才會不停明示暗示各位,錯過第一次投胎沒關係、還有第二次(婚姻)。
這年頭靠自己越來越難,你不能只看檯面上那些成功案例。被他們淘汰掉的人,這些人的聲音你是聽不見的。
富二代或當他們的伴侶的確過很爽,但是在他們享受人生的背後,是各種不自由。就說擇偶這件事,以前我覺得是富二代太沒出息,爹媽不喜歡你的男女朋友沒怎麼辦啊!直接跑去登記不就完了?囉哩叭嗦那麼多。
姐姐我當年力爭到底,還逃家。現在爹娘把他當寶貝。
可我忘了,我與他們之間的差異。我原本就和爹娘擠在一間舊公寓裡,離家後無論住哪裡生活品質都不會和從前相差太多。富二代不能。他們的消費習慣與物質享受,與我從來不在同一個天枰上。
以感受來說,我是從凡間掉入另一個凡間,他們是從天堂墜入地獄。我們或許做出同樣看似勇敢的決定,付出的代價卻是不一樣的。
富二代普遍聽父母的話,不是他們媽寶,是他們務實。
最後說說廢柴與上進青年的代價。一堆人只會看不起廢柴,我覺得很妙。廢柴佔有先天性優勢,是你那小腦袋瓜想不透的。
1. 安全。
2. 自由。
過勞死、意外死亡、謀殺案、癌症、精神疾病,通常都和廢柴無關。因為咱都躺在床上追劇,不做職場鬥爭、不熬夜擺攤、不玩時間管理同時劈多人。
蔡康永曾說,待在底層的小兵是沒有自由的,因為小兵失去了選擇的權利。此話不假,但那是他身在高位的認知。更多人還沒有爬到高位,一直被卡在瓶頸裡,除了焦慮還是焦慮。
上進青年普遍有個問題:喜歡用 5% 的勢力,解讀 95% 的族群。以為自己會像蔡康永一樣成為主角,其實你只是聞氫哥的調侃對象。
廢柴的生活,遠比你想像的快樂。
反過來再講解一個概念。我也難得想教育一番廢柴聯盟的同學。
儘管眾多上進青年卡在瓶頸動彈不得,但是這世界就是這樣,打一份工是一份薪水,打兩份工就是兩份薪水。這點數學不難理解吧?也就是說,上進的人無論他怎麼樣,收入比咱廢柴高的機率幾乎是鐵定的。
本宮覺得一直躺著還愛抱怨收入的廢柴蠻煩人的。
此時你要做兩件事:不嫉妒他們的收入那是他們賣命換來的、打不過就加入找他們當老公老婆榨乾他們的錢。
祝 愉快。
PS. 主圖這玩意,太多人愛找它跳。才蓋好沒多久,已有多人死亡,現不對外開放登頂。前幾天路過,看著挺氣憤的。本宮還沒上去過呢!每次有人從那兒跳下去的新聞出現,留言區總有人問:「幹嘛想不開!」我從來不問這道題。相信每個人的去留決定,都有他們的原因。人生短短幾個秋,是廢還是上進,都難逃生死大關。想清楚了便好,都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逾半世紀的婚姻會是怎樣?今集《港。故》的主角或許能給你一些線索。 早在六十年前的1958年,年輕的楊華應和許貞潔巧合下相識、相知繼而相戀。 賣水果老人為紅娘 「有個阿婆擔住擔生果問我結咗婚未,我答『未呀』,隔離油漆師父就叫阿婆介紹女仔畀我。」,今日85歲的華應耳朵雖然聽不清楚,但對如何認識老...
一次 打兩份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尋日一講我要全職寫野,除左讀者們好多人留言之外,親戚朋友同客都pm我問我咩事
其實想全職都係一直有既想法,只不過為生活,我一路都希望可以慢慢轉移,所以呢兩個月都係好似打兩份工咁過活
但我太低估我唔想再做依家工作既感覺
前晚我發夢有個大job衰左,然後我係面對唔到個客,呢種夢都唔係第一次,講真,我真係好唔喜歡做生產,只要其中一個step錯就全部都錯,我份人又唔係好仔細既性格,我用盡全力去試過小心小心,但都係會領野
好多客問我做到幾時,我話完成埋手頭上既野,年尾應該可以完全退場,依家當係打三份工,再搵多筆錢日後做全職作者都唔駛乞食住
星期六同朋友飲野傾計,一個識左我二十年都有既人,佢形容我係好知自己要做乜,然後聽佢講我一直以來亂咁黎而做既野,我覺得曾經既自己真係好不顧一切,但近幾年結左婚,真係變得保守
愈行愈覺得自己畏首畏尾,講得好聽就係有計劃
或者人生係需要多少少衝動,我年紀唔細,愈後就愈難改,愈多負擔同顧慮
作為一個三字頭既人,可能係最後一次講夢想
我都唔知得唔得,過程應該好辛苦,但比個辦大家睇,希望無論係好結果定壞結局,都可以令你地有多少少體會吧
btw,我已經正式成為foodpanda既派遞員,諗緊幾時開工好
一次 打兩份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呢篇文,唔配圖,以後唔配圖既,都會係關於我自己既野,只想睇散文同故事既讀者無時間可以直接skip,唔會有咩影響。
有唔少讀者都覺得最近好反常,出名爛尾任性斷更既蔣薇轉死性,日日出,愈出愈多,有人問我,你係唔係有病?我話無,佢話,如果你唔係有病,咁你應該好快就病。
啱,尋日,我寫左五篇文,個人覺得好唔妥,呆滯,想嘔等等,然後係凌晨三點,我終於可以訓。
講左先,我唔係想買慘,我咁努力,你俾下面like,俾下面subscrible啦!唔係,真係唔係。
N年前,我曾經發過一次全職寫作夢,去澳洲工作假期,同時寫作專欄出書等。
試過係露台飲住白酒打文,試過係真.黃金海岸發呆半日寫靈感,試過係路邊同陌生人吹足半日,試過係酒吧狂歡邂逅。
Well,作家的生活應該係咁,Chill and Relax,任性,隨心,充滿未知,加一點嬉皮士的感覺。
當然,事實證明,失敗!然後我陷入左一個作者常犯既誤區。
唉,香港係文化沙漠,無人會為文字埋單,靠寫字唔夠開飯等等。
返香港後,我認識左老婆,要腳踏實地,搵返份工,然後一切作家Chill既回憶,好似一場夢咁,但都真係幾令人回味。
三十有五,好記性同好彩既讀者應該睇過我有篇文講,我得68歲命,係,細細個就批,一直都好準,甚至連我會寫野呢件事都描述得出黎,神奇,所以我對於68呢個數字好敏感。
人生如果過左一半,下一半係點?
然後我寫多左文,發現真正令我會快樂既,係寫野,而每日正常工作開始形式,如果要衝破,就要付出更大努力,花更多心機時間,但工作上既麻煩同意外,令我一直都覺得好辛苦,有時唔係自己錯,都要負責,有時明知件事唔係咁做,都要照做。
性格上我真係唔太夾呢個行業,但為生活,頂硬上。
寫文養唔養到自己?傻的嗎?你知我知大家都知,有幾多個靠文字可以生活既作家?
直到一日,有個朋友問起我,一日用幾多時間寫野,我話兩三個鐘左右啦,佢話,咁你當係興趣無問題,我話我想全職既,不過太難。
佢話,全職的話,我依家一星期返五日,每日八個鐘,未計OT,如果你想全職,先要花咁多時間係呢件事上面,唔係要你八個鐘都打字,但你呢八個鐘係唔係全程投入去做寫書呢件事先?定係你花左好多時間係吃喝玩樂上面啊?
我諗起澳洲既Chill生活,我先發現,原來全職,唔係簡單,付出同努力係必須,至少我都要做到普通上班族每日工時先可以話,無呢個最低工資係唔公平,係市場問題,但連呢八小時我都無付出,學乜人去呻?返工唔辛苦咩?寫野又特別吃力啊?人地寫program既寫到無頭髮咪仲辛苦!
聽完後我改左自己既思維,想全職,我就先要付出全職既努力,放工後八小時,努力寫!當打兩份工囉!想進步想改變就係要咁,力不到不為財。
所以,第一篇既長傾不見,誕生了。
我唔係亂黎,你地有留意既,我係一直慢慢加上去。
《長傾不見》,《好久不見》,《Patreon獨家長傾不見》,《Patreon獨家兩個人的酒吧》,每次我習慣左之前既工作量,我就會加少少試水。
而尋日,我終於觸碰到心目中可以對得住「全職」兩個字既努力。
係攰,係辛苦,但事業有邊個唔辛苦?其實無乜野好慘,所有野都好正常,辛苦得黎撐到就係贏家。
我希望呢種習慣可以維持得愈耐愈好。
唔駛擔心我太多,留言/PM同我傾計,等我無咁腦閉塞,已經好幫到我放鬆。
講完,我又要做野喇,今日有唔少野出,有追開既就留意喇!
一次 打兩份工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長逾半世紀的婚姻會是怎樣?今集《港。故》的主角或許能給你一些線索。
早在六十年前的1958年,年輕的楊華應和許貞潔巧合下相識、相知繼而相戀。
賣水果老人為紅娘
「有個阿婆擔住擔生果問我結咗婚未,我答『未呀』,隔離油漆師父就叫阿婆介紹女仔畀我。」,今日85歲的華應耳朵雖然聽不清楚,但對如何認識老伴的故事仍然記憶猶新。
正值雙十年華的貞潔也不乏追求者,她說舊日在鄉下讀書時曾有老師寫信約她,「嘥氣啦,我係你學生咋嘛,當時我仲鬧佢。」而華應老實的特質,即是貞潔口中的「擔屎唔偷食」,就令兩人走在一起。
今日拍拖活動可謂多姿多采,但半世紀前又是怎樣?「無咩錢,就係行下傾下偈,最鍾意就係去維多利亞公園曬月光,唔需要去邊度行,好清靜,或者去大排檔食嘢,就係咁簡單。」貞潔回憶說。
為養家打兩份工終捱出病
就是這樣拍了拖六年,二人共諧連理,並生了四個小孩,舊日社會資源貧乏,他們生活就更艱苦。做地盤主管的丈夫負責煮飯,妻子就車衣,「我十八歲學車衫,車到後來結咗婚有BB,就買咗部摩打車日日夜夜喺屋企車,夜晚去交貨、拎貨又送貨,孭住細路都一樣咁去拎。」
兩口子為養家出盡力,但貞潔還希望多賺錢,於是再兼職清潔,最終卻捱出病來,患上了乳癌。及後她接受手術,很快又再工作,「做完手術個零兩個月,唔知喺屋企做咩,手又無力,『死就死啦』咁就出返嚟做,點知隻手做做下又有返力。」
抗癌成功卻喪愛女 一度患抑鬱
生活彷似重回軌道,但好景不常,二人疼愛的幼女突然在家中風去世,貞潔更因而患上抑鬱,「佢喺度好開心,家庭好歡樂,走咗就灰晒,好似沉咗落大海咁。」幸好有丈夫在旁照顧和陪伴,令貞潔慢慢走出陰霾。
遲來五十年的蜜月
捱了大半生,子女相繼出身,兩老子算是苦盡甘來。二人早前參加了救世軍長者服務的「夢飛行」活動,與一班老友記免費去台灣旅行,他們形容,是一次遲來五十多年的「度蜜月」,原來也是他們第一次搭飛機,「我哋都未度過蜜月,結咗婚之後就一路捱,去旅行梗係最開心,未試過嘛。」貞潔笑道。
愛情長跑半世紀 盡在不言中
甜酸苦辣手牽手渡過大半生,但到底另一半對自己有多重要?華應貫徹老實作風,二話不說答道「重要」,還多謝妻子一路以來的照顧,而妻子卻不置可否,「有咩重唔重要,夫妻係渡客船,都差唔多埋岸。」答案看似冷酷,但她對老伴的反應卻令人領悟更多。
「佢(華應)前排先入過醫院,去咗五次急症室你都唔知,到夜晚又唔得要打九九九入返去,緊張到連我都入埋醫院。」跨越半世紀的愛情長跑,味道是這樣。
今集《港。故》用7分鐘,帶大家參加這個遲來了幾十年的「苦盡甘來蜜月團」,感受這個平淡但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