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跟姐姐說:上次送走弟弟後,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經過他的房間都不敢看裡面,就算把房門關起來,我還是不敢看房門,連書房的門我都關起來,我覺得我這次進步很多,兩個星期我就敢進去書房了。
姐姐問我:那我去大學的時候你有這樣嗎?
我說:我沒有這樣,我只是在送走你後在回家的路上大哭,然後被你爸笑而已。
姐姐說:我常常打電話給弟弟,可是弟弟很忙常常沒接,我就一直打,弟弟就會回我了。
本來我以為只有歪嘴雞會騷擾陳董而已,沒想到姐姐也會。
可惡,是我草率了!等一下就來打電話騷擾陳董!
一直打電話算騷擾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進入35歲之後吧,我覺得自己刪朋友的速度遠比交朋友快😔畢竟平常玩樂、取暖壓根看不出人性,有時候還是得借助照妖鏡。
某年八月份的お盆假期我飛到華盛頓DC見當時交往的美國男友,同時當地的女性友人也約好一起聚會。
「妳竟然交了個住我附近的男友,這次務必讓我幫妳鑑定對方是否是個好男人,DC有些男人根本花花公子好怕妳被騙」朋友強調
女性友人已經認識十年以上,基本上是無話不聊的,雖然大部分時間我們分別住在不同國家,現實生活中沒甚麼交集。不過我想難得去趟DC,有朋友有男人的晚餐肯定會是美好回憶吧。
誰知道那頓飯徹底發揮了照妖鏡功能⋯⋯
我英文實在不好,平日和男人溝通他不但會放慢速度跟我對話,也會盡量用白話英語。晚餐時,朋友跟男人聊了幾句後轉頭用中文回報評價:「為什麼我住DC都遇不到這款的,而妳住在遙遠東京能透過網路遇見他就算竟然還開始交往,實在太不公平了!這男的不論工作或外表都不錯喔」
我一開始還為男人得到了朋友認證感到開心,結果接下來的晚餐時間我就被朋友當透明人了。她從頭到尾只顧著跟男人聊天,而且都是聊自己的事,壓根忘了旁邊還有我的存在😔
「我住哪裡,聽說你住某某區,我們其實住的不遠呢」
「所以你工作是科技業,我的工作基本上怎樣怎樣」
「某某博物館有什麼什麼展覽,你看過了嗎巴拉巴拉」
朋友雀躍聊了幾分鐘之後,男人表明「嗯,妳不要一直用快速英文跟我聊天,小羊會跟不上,我們放慢速度三人一起聊吧」那之後不管男人提醒了幾次,只要是朋友開的話題,裡面絕對沒有我可以插嘴的份(英文不夠強就是會吃虧😖)
那頓飯讓我內心陷入了交戰狀態,不知道是朋友粗神經還是我太小家子氣,畢竟當時的時間點,認識十年以上的朋友照理說應該比較親近才對,但為什麼對方老需要美國男人來提醒她聊天禮儀呢?
回程時我努力說服自己不要想太多,可是第二天傻眼的事來了。
離開日本時我因為太匆忙忘了在機場租wifi,來到美國後基本上出了飯店就是失聯狀態,朋友前一天晚餐就以這為理由和男人換了聯絡方式。
「我找不到她會很困擾,反正你們都在一起,不如給我你的聯絡方式吧,這樣打你電話就能找到她」
第二天早上朋友還真打了電話來,她劈頭就問男人
「等下你們行程是什麼?我在想要不要大家一起出去玩?或者晚上你們玩回來一起吃飯?」
我接過電話推辭了對方邀約後,男人為難表示「為什麼難得約個會還要被第三人打擾呢」
接下來幾天依然是電話和訊息輪番轟炸,我甚至懷疑「這難道是美式style?(朋友在美國住了十幾年)她和人交流都不劃界線的嗎?」因為電話太過頻繁,到後來男人看到手機好幾通未接來電全來自同一個傢伙時就忍不住爆炸了。
「我不覺得這人可以放身邊當妳朋友」男人攤牌
假期結束我回到東京後的一個禮拜,男人又給我看了未接來電。
「See!妳朋友又傳訊息又打電話給我,之前因為妳在這也就算了,現在妳都回去她還來騷擾我,妳應該清楚原因是什麼吧」男人報備
那之後與其說對朋友不滿,其實對自己失望更多,我覺得我好像不會看人,這件事到此刻我都還在學習。
有些我們定義為朋友、乍看之下定義為還不錯的人放在單一面向(比如吃喝玩樂)也許沒問題,可當你手中有對方覬覦的東西或有利益衝突時才是人性考驗的開始。
中年之後,大家有繁忙生活和工作得費力兼顧,所以放在身邊的人最好能通過人品測試。否則光是防這防那,以及相處後還要花莫大心理成本去消化不愉快情緒實在不值得。
生活中若有照妖鏡場合(比如我的那頓晚餐)那就是我們幸運。說到底,交朋友絕對不能任由命運和緣分擺布,還是要靠自己拿出判斷力確實篩選才行。
畢竟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仇人。
一直打電話算騷擾嗎 在 醫師。娘(隔壁張太、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的文可能會讓人有點刺耳,但是最近一連串疫苗之亂,真的讓一線接種的醫護人員瞎忙太久了!
開放殘劑施打對象,本是一件好事,也解決我每天到處烙人的窘境。但是很多人似乎誤會了殘劑真正的意義。擴大施打殘劑對象的主因是 #不浪費任合一支針,而 #不是擴大服務內容。所以殘劑的調控,當然是以 #施打醫療院所方便 以及 #符合醫學倫理 為原則。也因為這樣我想了很久,決定不提供線上預約。理由如下: 1.我們醫師還很多 #公費疫苗接種優先順序一到十類 的對象嗷嗷待哺,他們可能因為不善於預約、或是預約不到,因此當我們有能力先觸及到這群人的時候,當然優先施打他們。
2. 我不願意犧牲我的護理師或是掛號行政人員,增加他們的工作量跟延遲她們下班,只為了要一筆一筆打電話確認預約名單上的人“現在”是不是可以“馬上”過來打針。遇到太多次門診結束前確認病人是否會就診,對方回答「五分鐘內」結果五十分鐘才來,還生氣說你不是會等我的情境。也許您覺得就問診打針花不了多少時間,很抱歉,我的護理師在結束後,還要清點空瓶與注射名單數量是否相符,再將今日名單上傳到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掛號櫃檯人員也要進行結算動作。這些往往需要至少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再重申一次,殘針擴大施打的目的是 #不浪費針劑,#不是擴大服務 。當然是我怎麼方便就怎麼來。
我!就!是!要!先!找!第八第九第十類! 找不到才隨機找路人!不然CDC排這個順續是排心酸的逆?
另外,回答某個不知名的媒體人員,我們不建議民眾到現場一直等待是因為 #盡量不要群聚 #盡量不要群聚 #盡量不要群聚,並不是不公平好嗎!!! 另外也請你們不要再騷擾長者了!!!
#防疫措施好比打完兩劑兩週後 #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最後就會三個和尚沒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