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影日本夢】
日本浮世繪版畫於十九世紀飄洋過海來到歐洲,那些強調線條刻畫、平面色塊呈現、明亮鮮麗色彩、生動誇張構圖,以及取自民間生活的題材,都迥異於西方古典繪畫表現方式。對於自1830年代出現照相術後,便已大受刺激,極力追尋新穎藝術形式的畫家們不啻是個絕佳參考。馬奈、莫內、羅特列克如此,梵谷也是。
梵谷在1886年來到巴黎之前的安特衛普時期(約為1885年),就已開始收藏浮世繪,他與弟弟西奧兩人後來的浮世繪版畫收藏竟多達500~600幅之譜。這麼大的數量,不只是純粹欣賞,據說也有銷售目的。
為了追尋如浮世繪畫裡有著花草茂盛、流水小橋、飛鳥展翅與美人信步其中的美好畫面,也為了豔陽下呈現的豔麗色彩,梵谷在待了巴黎兩年後,1888年2月來到南法亞爾(Arle)。一到亞爾,他迫不及待等著春天來臨,一但果園裡桃花、杏花盛開,他開始拼命作畫,深怕趕不上花兒凋謝的速度,短短一個月內就畫下14幅果園中滿滿綻放的繽紛花影。
類似這樣在藍色天空襯托下的繁花枝頭,是梵谷喜愛的題材之一。
1890年二月,梵谷還待在聖雷米精神療養院時,為了向一直以來資助他幫助他的弟弟西奧(Theo)致喜,當時西奧喜獲麟兒,畫家畫下《杏花》(Almond blossom),以早春二月盛開的杏花象徵新生命誕生的喜悅,致上他對新生命最誠摯的祝福。兄弟情深至此,西奧不僅一直資助梵谷的畫家之路,就連兒子也以梵谷之名命名。
平塗湛藍背景中,杏樹枝椏曲折延伸,樹幹枝節部分以深色線條勾勒,花瓣則以淡色線條著墨,如此東方趣味便是擷取自浮世繪。這幅杏花看來既有東方禪意的裝飾效果,又溢滿了早春氣息與無限生機。光是靜靜欣賞,都覺得悅目且舒心。
然而這時候的梵谷,早已重病纏身,酗酒酗菸酗咖啡又極少進食,加上胃病、癲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折磨,讓他往往病發便數月無法作畫。這幅畫便完成於他去世前五個月。梵谷逝去後,西奧也在半年後病逝。
杏花自古被詩人吟詠, 無論是白杏或粉杏, 這幅《杏花》(Almond blossom)頗有宋朝梅堯臣筆下『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之風采。再對照梵谷與西奧兄弟情誼,以及梵谷始終追尋,卻一直停留於想像中的日本夢,總是難免唏噓。
幸好後來西奧的兒子夠爭氣,將梵谷去世後留在西奧遺孀手上的作品於1962年移轉給梵谷基金會,造就了現今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Van Gogh Museum),這也是當今世上最大的梵谷作品收藏地。
而梵谷為了藝術而燃燒的最後十年生命,因此燦爛不朽於世人眼前。
#第八屆歐洲影展 《梵谷:畫筆下的烏雲與麥田 》
#難得梵谷電影說技法
#已經滿座
#一起敲碗打里摺加場
https://www.facebook.com/TARITSI/
#密切注意這裡搶票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dnzeq-KgiP-3EDp…/viewform…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Search
一起敲碗打里摺加場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炫耀文】 由衷感謝大家支持,2021春季講座《名畫裡的盛宴》台中場,05/01(六)& 05/05(三)昨日開放報名後,兩個場次皆已額滿 ... 打里摺建築 ... 敲碗期待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