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unch|哇!便當】開團中: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coolunch?s=caitlin
說到帶便當這件事情。
其實一開始帶便當是因為偏食,想要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才開始帶便當,後來才慢慢的發現帶便當的美好,中午很省時間,而且不用想到底要吃哪間,有時候在一間公司待久了附近的東西都吃膩了,光想要吃甚麼就想半小時 (不好意思,我選擇障礙嚴重)。
而且自己帶乾淨衛生,有次買外食還看到老闆挖鼻孔,我崩潰到不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都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從疫情開始蔓延以來帶便當活動升級,不只帶中餐,還帶早餐,每天幾乎都帶兩個便當去上班。
因為帶便當的頻率高,原本對於便當盒不太挑剔的我,慢慢的也開始對便當盒的材質做研究。
我對於便當盒的要求是 #無毒 #環保 #夠輕
玻璃便當盒當然是很安全的,但是相較之下很重,如果每天帶兩個便當加上我的家當早晚通勤共三小時真的會重死,加上我這種粗魯鬼真的不適合玻璃這種東西,多番挑選後,選擇了由玉米澱粉綠色材質製成的【Coolunch|哇!便當】。
由日本設計職人精心打造的【Coolunch|哇!便當】外型很精美,有我最喜歡的分隔功能,讓飯菜不會黏在一起,而且是綠色環保材質 CPLA (聚乳酸),自己帶便當就是要安全無毒,如果選擇材料標示不明的便當盒,吃午餐的時候也把毒素吃進去就不好了。
而且上層便當蓋的設計很貼心,如果怕便當菜在通勤過程中變質壞掉,【Coolunch|哇!便當】在上層保留了一個空間,可以放保冰袋,或者是放你的餐具跟醬料,真的超級方便的。蓋上便當後,束帶可以把便當束得緊緊的,方便又安全。
如果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的便當的話,來看看【Coolunch|哇!便當】,這可是我目前遇過最適合帶便當的便當盒呀。
快來跟我一起來帶便當吧。
一間公司待 太 久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唐榮鐵工廠總經理張仲傑從鐵工變成總經理,原本應該是一則勵志的故事。
他學歷並不特別突出(屏東大仁科技大學肄業),民國73年就進入唐榮,從基層幹起,服務迄今36年。在一間公司待這麼久,從技術員開始幹,歷任七屆工會理事長,終於熬到最後,在三年前從技術員躍升為總經理(也許升官的幅度快了些?),這不是有為者亦若是、激勵人心的故事嗎?
但張仲傑卻在今天請辭了,而經濟部長也火速批准了。
如果真的如政府所說,本案查無不法只是社會觀感不佳,那為何又要請辭呢?如果張仲傑真是從基層幹起的少見人才,那不是應該慰留嘛?為何火速批准請辭呢?這些疑點,我想社會都自有公評。
針對唐榮事件,我認為許多案情環節尚待釐清,我希望外界能盡快看到完整的說明。
但個案之外,更嚴肅的其實是國營事業長期的酬庸問題,也就是所謂的「肥貓」。
國民黨打唐榮事件打得很開心,但說實話,國民黨根本沒有資格見獵心喜。全台灣最沒資格打國營肥貓的,不正是國民黨嗎?
早期黨國不分的時代,黨庫通國庫,黨政軍酬庸隨處可見,遍及中央及地方政府機關、國營事業甚至電視台及媒體。如果有一天國民黨重返執政,吃相一定更難看。
好在,國民黨一直不爭氣,重返執政看來遙遙無期。
這也是台灣要有第三勢力的原因,不是嗎?
時代力量堅持公平正義,過去針對國營酬庸豐厚年終獎金「編好編滿」的陋習早已在立法院公開質詢過。問題是,權力的誘惑真的太難抗拒,政黨一但取得權力,下面有太多人要養。
看到唐榮事件,我真的很痛心難過。
我真心希望它是一件激勵人心的故事,教導我們的下一代,英雄不怕出身低,學歷不是一切,只要肯做,一定會出頭天。
可惜,在台灣的政治結構底下,它永遠不可能是一則勵志的故事。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主席徐永明 發文:
https://www.facebook.com/639740132792138/posts/2619833578116107/?d=n
一間公司待 太 久 在 Mr. 6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個月,美國媒體報導一篇來自德國的研究,刊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科學期刊上。學者Armin Falk對一群大學生展開調查,讓學生「二選一」玩樂透:如果選了「自私方案」,可能可以抽中100歐元。如果選了「大愛方案」,自己得不到錢,卻會讓主辦單位送出350歐元給可憐的肺結核病人作醫療補助。
結果,大約六成的學生,善良的、選擇了「大愛方案」,而有大約四成的學生,選了可能讓自己中獎拿錢的「自私方案」。
然後,學者也馬上對他們進行訪談,結果發現,選了「大愛」的善心學生,果然覺得快樂,比那些「自私」的學生還要快樂多了。「助人為快樂之本」果然是真的。
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
但,接下來,奇怪的來了────
據說後來主辦單位發出了高達4萬多歐元給了參與的學生,並真的捐出11萬多歐元給了肺結核病人。另外,他們也隨機抽了一些原本選「大愛方案」的學生,讓他們也突然像「自私方案」一樣,中了100歐元,讓他們驚喜高興一下!然後,一切結束之後一個月,學者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事後調查,原本只是例行公事,沒想到,竟然看到極驚人的新發展──
他們發現,那些當時選了「自私方案」的學生,過了一個月,回想這件事,竟然比「大愛方案」還快樂!
而,原本「大愛」的學生,過了一個月,原本的快樂就消失不見了,一個月後,他們都說,沒有特別快樂──除了有一批當時「大愛」卻又意外被抽中「自私方案」拿到驚喜100歐元的,這些幸運兒,當時選了「大愛」卻意外再拿到100歐元,表達「很快樂」。
這告訴我們什麼?
學者表示,原來,收到錢的愉悅,會持續好久好久(儘管那100歐元早就已經花光光了),而,給出去錢的,無論那個錢是給出去做什麼,即便是給出去做了大善事、救了人,居然不會比收到錢還得到「持久的快樂」。
沒錯,實在難以置信,但,收錢的快樂真的遠大於捐錢,且,花完之後仍繼續快樂!
~ ~ ~
十年前,我還是一個上班族。身為上班族,沒有太多賺錢的快感,只有花錢的難受──每月領薪水,就花花花、花花花,每月房貸、定期定額基金、聽人推薦就買股票……全都「花」光光了。
為何,第一桶金,還沒來找我?
當時待過一間公司。待滿一年後,我才知道,那間公司,原來已經被下面的人掏空了。
更準確的說法是,好幾個人,包括了董事、總監、還有專員(我),似乎正在一起組成某種聯盟,在公司不知道的情況下,正在做些「項目」。
這位大哥,教著我,告訴我,跟著一個老闆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想賺更多錢,就得有「好幾個老闆」──這是一種藝術。
如果沒有這位大哥,我也不會在後來自己開公司,建立了一個小編團隊,我旗下的小編,最高紀錄是一人幫8個老闆工作,原本月入4萬元的她,後來月薪是13萬元。
這位大哥,就是「這招」的創始人。
而當年,我還不太知道,他要教我這個。我還在考慮是否要加入他那個奇怪的聯盟,這樣不違法嗎?萬一被大老闆抓到,怎麼辦?
一度,我們躲在總監辦公室開會,外面的同事都不知道。
開會的時候,大部份時間都是大哥在說話。他說話的聲音,低沉而有威嚴。不過我不確定我心中對他的景仰,是否有部份是因為他真的比我們都「富有」太多了,身兼好幾家上市公司董事,而且竟還願意在這裡,與我們分享他對「上班族如何富起來」的看法───
繼續閱讀:https://mr6.com/?p=1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