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香港,充滿自由與金錢的味道】
香港人是現實的,沒有錢什麼都不行,討論話題三句不離樓價、薪價跟物價。友人說:「在香港沒錢真的很難過活,希望以後能移民去其它地方生活。」我問:「為什麼現在就不移民呢?」他雙手一攤老實說:「香港賺錢還是比其它地方容易。」
路邊洗碗工一個月薪資等於台灣文員工作兩個月,普遍的工資是台灣的三倍,不過生活壓力可能是無數倍。友人一家五口都住在公屋,那是香港最便宜的住宅,小小的坪數只能用拉簾擋著彼此,呼吸聲此起彼落,雜物堆的房間到處都是,往上是三十層樓,下個樓梯要走十幾分鐘。朋友說他都坐公車,地鐵太貴了,吃東西都自己煮,香港最便宜是麥當勞,但是人人不會天天吃麥當勞。
曾經我在上班尖峰時從旺角搭車去中環,還記得地鐵下面人潮壅擠的模樣,一邊往左,一邊往右,人潮流動速度如湍急的溪水,我被前後推擠,不少白眼對待,這群人連話都懶得跟我說,不屑的表情彷彿在交代「別擋路」。出了地鐵,無數的電梯、天橋與一堆面無表情的人,這才是真實的香港。
有一年,我短暫跟朋友住在重慶大廈兩天,在這之前我沒看過「重慶大廈」這部電影,明明就在尖沙嘴地鐵附近,卻充滿了惡名昭彰的事跡。一進去彷彿可以聞道濃厚的咖哩味,這裡居住最底層的人,還有回不了家的人。住在青旅的隔板有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青年,他說離開中國後來到香港,返不回中國,也始終拿不到簽證回家,於是窩居在此快半年,等待時就做網頁賺點錢。香港友人一聽我住在這裡,每個人都勸我快離開,前幾個月才發生少女輪姦事件,這是香港的三不管地帶,很怕我遇到不測。但的確我遇到了不測,那晚我被床蟲襲擊到全身搔癢,一整個禮拜都活得很痛苦。
後來爆發了雨傘運動與佔中事件,我就再也沒去過香港。朋友告訴我:「你暫時不要來,現在很亂,我們也不太敢出門,很多人都莫名其妙死了。」我問:「一切還好嗎?」他說:「我們就是一般老百姓,沒錢移民,沒本事抗爭,上有老母,下有妻兒。誰知道會變成這個樣子,有機會我在去台灣找你,等安穩了你再來香港找我。」沒想到緊接著疫情就來了。
我並不住在香港,也沒有在這塊土地上長大,無法替這裡的人訴說太多內心的悲傷。昨天幾個香港朋友上傳了蘋果日報的最後一版,他說:「言論不再自由,生活不再太平,日子還是要繼續過。」每一次的抗爭到最後換來心死,如今已經沒有太多力氣去吶喊。
記憶中的香港,我去太平山看夜景,在維多利亞港欣賞整點燈光秀,開心在女人街買紀念品,喝著絲襪奶茶還有傷心酸辣粉。下午坐著天星小輪去香港島,搭上叮叮車閒逛大街,晚上去廟街算命,假日搭著纜車去大嶼山拜天壇大佛,吃上一碗素飯。
願香港還是記憶中的香港,卻也明白很多事一旦改變,再也回不去當初的美好。
✈ 香港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讓你找回自我肯定!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MOMO:https://reurl.cc/Xe1O4j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九龍城寨,一個見證了香港百年滄桑的地方,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沒有去過這個神秘的地方,但是通過港產黑幫片或多或少知道這裏的故事,在我們的印象中,這裏「生人勿近」,是黃賭毒的溫床、黑幫的天堂,哪怕是最英勇的幹探,也不敢輕易走進這裏,因為這裏只有賊,而沒有兵。追源溯本,當地原為「九龍寨」,大清官府駐兵於此,守...
「三不管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Re: [心得] 體驗到住在三不管地帶的好處:) - 看板Taiwan319 的評價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三不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網路上關於三不管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網路上關於三不管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 關於三不管電影 在 網路上關於三不管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評價
三不管電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片商發文說本片快下了,發文搶救一下這部傑作。本篇以歷史角度切入來談波赫的前世今生,幫助影迷看片更能入戲,看完片之後也能掌握歷史脈絡。或許與其它轉型正義電影不同,這部作品所帶來不是和解,而可能是國家進一步的分裂⋯⋯?)
.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Quo vadis, Aida?》(2020)在今年奧斯卡獎代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以下簡稱波赫)提名最佳國際影片,這是繼《三不管地帶 No man's land》(2001)之後,波赫電影再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也是相隔近20年,台灣再次有機會透過大銀幕聚焦九〇年代的巴爾幹戰爭,以及當時的戰亂對後世的影響。
.
這兩部作品若非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三不管地帶》當年成功獲獎),幾乎不可能在台灣獲得上映的機會。以《阿依達的救援行動》為例,觀者在欣賞過程中,很容易被塞族共和國、塞爾維亞人、聯合國、波士尼亞人、穆斯林等標籤給混淆,若未對該地區盤根錯節的歷史有基本理解,可能會需要花費多一點時間才能入戲。
.
誠然,若非執著於對情勢細節的認知,導演潔絲米拉.茲巴尼奇仍確保觀眾能夠理解《阿依達的救援行動》的基本架構。簡而言之,故事發生在1995年7月11日,塞族共和國大軍壓境隸屬於波赫的雪布尼查(Srebrenica,又稱斯雷布雷尼察),在穆拉迪奇(Ratko Mladić)將軍的領導之下,駐守在雪布尼查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退維谷。
.
穆拉迪奇聲稱只要當地居民不反抗,自己將會平和收復雪布尼查,並且將居民安置在其它地區。不過問題在於,塞族可能在安置過程中屠殺所有青年男性,不僅是復仇,也是為絕後患;但也有另一派選擇相信在聯合國的介入之下,穆拉迪奇不至於大開殺戒。
.
故事主人翁阿依達是聯合國的翻譯人員,她與丈夫、兩個兒子都是雪布尼查居民。電影一開始,便是成千上萬的雪布尼查難民包圍聯合國維和部隊所處的安全區,阿依達必須穿梭在難民之中,翻譯聯合國部隊所下達的指令。與此同時,她的首要之務則是⋯⋯(詳全文請點下列連結)
.
.
本文重點:
●為什麼南斯拉夫會走向分裂?
●「大塞爾維亞主義」何以造成區域不穩的原因?
●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是一個「畸形國家」?
●為何塞族戲院老闆不敢放映《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轉型正義」是否可能帶來分裂?
.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5446411
同床異夢下的轉型正義:《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將帶來和解還是分裂?
.
.
(圖為《阿依達的救援行動》劇照。)
#阿依達的救援行動 ifilm/傳影互動 #巴爾幹半島 #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 #波士尼亞 #塞族共和國 #塞族
三不管電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稿頭}
中東,這個位處歐亞非之間的三不管地帶,由於坐擁石油、宗教種族複雜,再加上以巴之間的紛爭,近百年來,幾乎成為戰爭和恐怖活動的代名詞,從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發動的兩場戰爭,到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葉門打得如火如荼的代理人內戰,都坐實了中東是個「火藥庫」的稱號,隨時隨地有可能爆發新的衝突,或是點燃燎原的戰火。表面上,中東的地理位置,距離美國或是東亞,都有一段距離,中東的問題似乎就只是中東的問題,與已開發世界的關係不大,但從911恐怖攻擊後,多數國家,尤其的美國華府的領導人就被深刻教育到:中東的問題,絕對不只是中東的問題,它所蘊藏的敵意和巨大的仇恨,往往一旦爆發,就是毀天滅地,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上個星期連續傳出了一系列和伊朗有關,但彼此間似乎又不相干的消息:首先,是伊朗一艘停泊在葉門外海的船隻,7號遭到了攻擊,這艘名義上是商船的軍用船艦,實際上就是伊朗革命衛隊的海上基地,用來支援葉門的民兵對抗沙烏地支持的政府軍;而在這起攻擊後的兩天,南韓政府又發出聲明,表示一月間被伊朗扣押的一艘南韓油輪和這艘船的船長,終於在9號獲得了釋放。乍看這兩則新聞,都是單獨的事件,沒有任何的背景連結,但其實攻擊那艘伊朗船艦的人,很可能就是以色列的特種部隊,而南韓的油輪之所以被釋放,關鍵就在南韓政府答應了要向美國爭取,解凍和返還伊朗被凍結的油款;仔細檢視這一連串事件共同的連結點,其實背後都是華府與德黑蘭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美伊關係,而這個僵持已久的敵對關係,上周二終於出現了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兩國都派出代表來到了維也納,展開多年來的首次「間接」接觸。
{內文}
好萊塢電影裡,屢試不爽,永遠讓人心跳加速,手心發汗的經典橋段:每個人臉上,都有一把槍對著自己,同時自己的手裡,也握著傢伙,指著別人的腦袋;這樣的場景,看似只在螢幕上出現,純屬虛構,但對照現實世界國際局勢,卻又無比精確呈現出外交賽局裡的參賽者心理狀態,像是美國華府,與伊朗當局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核武捉迷藏。
CNN節目主持人 阿曼波vs.伊朗外長 札里夫
我知道,核問題很多,而且複雜難解,所以我想先討論鈾濃縮這部分,事實上您自己最近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美國川普政府的「極限施壓」政策,促使伊朗提高了低濃度鈾的存量,從660磅,上升到8800磅,同時我方也改良了離心機技術,從舊款機型,換成了產量更高的新機型。您很清楚,美國極關切這個問題,其他盟國也一樣,所以我想單就這一點請問您──當然您已表明貴國的動作是在美國退出協議後才展開的,但我想聽聽看,您對美國國務卿說法的回應...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如果,伊朗肯重返協議框架,遵守JCPOA協議的規定,那麼美國也願意重返協議;但目前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伊朗當局在許多項目上都踰越規範,即使他決定重返協議,也要不少花時間調整;而且他們是否真的遵守規定,也要花時間評估,所以,目前還不到那個時候,還早的呢...
CNN節目主持人 阿曼波:
現在這情況,在我們美國有個形容詞,叫做「墨西哥對峙」,也就是雙方怒目相視,堅持對方先退,才肯退,所以你認為是否有可能透過某種機制,給雙方一個台階下,好讓你們能回到協議框架,美國也重返協議?
伊朗外長 札里夫:
很清楚的一件事,是伊朗至今所有動作都受到國際原能署的監看與驗證,而且我們已落實了我們所有的承諾,未落實的人是美國。如我先前所說,美國必須證明他們談判的誠意,因為伊朗已經展現了誠意...
這場對峙中,華府手中的槍,是各種禁運和經濟制裁:德黑蘭對準鄰境的武器,則是實力不明的核武力;雙方各擁利器,卻又各懷不能出手的苦衷:對拜登而言,核協議的破裂,明明白白是美國自己惹出來的無事生非,於情於理,都該立即撤銷制裁、重返協議機制;而對伊朗來說,至少在現任溫和派主事者的眼裡,核武計畫自始至終都是換取經貿利益的籌碼,過去幾年美國加重制裁,累計上兆美金的經濟損失,更加大了伊朗對外求和的誘因。
《辦公室風雲》影集:
好,所有人現在先先先先冷靜...我數到三,然後大家都把槍放下...我已經放消息出去了...屬到三的時候,大家就把槍放下...(好!)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一...二...三...啊...
都不想動手,都有意退讓,問題卻在:誰要當那個先退讓,先放下武器的人?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不只一次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管道,釋出願意重返2015年P5+1六國與伊朗的JCPOA核發展協議,甚至不排除與伊朗代表直接上桌會談的意願。但檯面上,雙方領導人都有不能示弱的面子問題,檯面下,美伊官員則是小心呵護現有籌碼,避免丟出籌碼,卻收不到回饋,反而助長對手氣燄。以至於這個原本在外界看來,拜登外交考驗中難度最低,最有機會輕鬆得分的中東考題,硬是拖到新政府上台兩個半月之後,才有機會首次接觸,並且由於彼此信任度不足,美國和伊朗談判代表並非直接見面,而是由雙方代表各自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兩家相距不遠的飯店,由其他簽約國居中傳話,穿梭在兩家飯店間,展開一場非正式、不直接美伊談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 普萊斯:
我們一直都強調,這件事不容易...我想我要再次提醒各位,談判困難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形式上的問題,因為不是直接談判,所以過程上就很麻煩。另外,討論的議題是複雜的技術細節,如我說過的,對話重點並非策略層面,因為雙方的策略目標,大致上早已確認,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對等重返」,這次維也納會談就是要討論如何達成這個目標。此外,談判困難另一原因,是大家都很清楚的:雙方互信不足,這當然是因為美伊近幾年關係惡化,但也有長期的歷史因素...
伊朗副外長 阿拉奇:
我覺得這次會談結果是正面的,方向是正確的,至於是否成功,現在說還太早,必須要等到工作小組協商完畢才知道...
扣掉美國的P4+1,英法德中俄五國外交官,六號在維也納與伊朗副外長領銜的代表團,進行了初步協商,各方達成共識,同意成立兩個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針對美國須解除的制裁項目,和伊朗要遵守的協議規範,分別列出清單,以便進行後續協商;對於核會談初次交手取得進展,美伊官員都表示謹慎樂觀,但也不約而同強調:困難的,還在後頭。
美國總統 川普(2018.5.8.):
謝謝各位,這項命令會讓美國更安全!謝謝大家!
由於伊朗在2018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退出核協議後,便逐步削減對協議的承諾,開始追加境內鈾存量、提高鈾濃縮純度,同時擴充離心機數量與產能,導致目前伊朗官方核研究的規模與能量,早已超越2015年合約制定時的技術水平;換句話說,六年後的今天,即便德黑蘭當局為了換取經濟利益而主動配合,把超出規範的存量與產能,送到境外,伊朗的核子技術know-how,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無法在彈指間,就回到6年前的原始狀態。另一方面,今天的中東局勢,相較於六年前,也已變得更加複雜詭譎,因此拜登政府與伊朗的談判算盤,是希望能夠在核問題外,一併處理伊朗劍指他國的飛彈計畫,以及德黑蘭暗中資助、長期潛伏大中東地區的什葉派民兵問題;不難想見,這些協議內技術爭議,和協議外橫生枝節,都令接下來可能登場的美伊對話,困難重重。
記者vs.白宮發言人 薩琪:
(...所以美方現在的立場,是伊朗必須先遵守協議,才會撤銷制裁嗎?)
這個嘛,我想目前現階段...如我昨天所說,會談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伊朗該做哪些事情,還有美國該做哪些事才能重返協議,但我一直都強調我們不會...暫時不會採取任何動作,先等協商告一段落再說...
民主防線基金會研究員 理查古柏格:
(華府)做出了讓步,提議讓伊朗在未完全回歸JCPOA規範的狀態下,先鬆綁部分制裁,只要伊朗開始縮減核活動,美國就會解除一些禁運項目。所以拜登政府已經調整了立場...
CNN主播vs.德黑蘭大學教授 馬蘭迪:
伊朗政表示要他們縮減核活動,前提是美方立刻取消「所有」制裁,但從現實上來看,拜登就算想這麼做,也不可能獲得國會支持,所以華府全面取消制裁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您認為,德黑蘭政府有可能退讓嗎?
不,絕不可能。伊朗簽署的是多邊協議,也就是JCPOA,所以美國有它的義務,伊朗也有我們的義務,如果美國不想再履行義務,伊朗當然也不可能承擔義務。這不是單方面的條約,所以你不能期待伊朗遵守規範,美國卻恣意妄為...
核會談前夕,有消息指美方願意階段性,先解除一部分凍結的石油收入,換取伊朗方面對等的核活動縮減,但此一口頭提議在會談第一天,就遭到伊朗談判代表的一口回絕,堅持美方必須一次就撤銷「所有」制裁,強硬姿態固然有談判策略的考量,但現實上,伊朗國內情勢變化,也不容雙方執政當局繼續觀望,一再蹉跎。
伊朗外長 札里夫(2021.3.15.):
一旦等到伊朗大選,政府就跛鴨了。一個跛鴨政府不可能做重大決策,不管你想做什麼都只能等六個月再說,新政府至少要到9月才會上台。從現在到九月可能發生很多事,所以我建議美國人加快腳步,事實上他們只須鼓起勇氣,把該做的事趕快做一做就成了。
六月即將登場的伊朗總統大選,極有可能選出強硬派、甚至是有軍方背景的新總統,取代原本改革派、在2015核協議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現任總統魯哈尼;如果美方希望在德黑蘭改朝換代前,與態度相對友善的伊朗當局白紙黑字,勢必就得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技術協商,排除各種歧見和障礙,才有可能趕在大選之前,取得伊朗精神領袖哈米尼對會談結果的背書,讓美伊關係儘速回到2015核協議框架之內;然而,這樣的樂觀情境,不只在時程上難度極高,更是建立在其他談判成員國,尤其是中俄兩國,也與歐美站立同一陣線,全力配合的假設之上;這一點,在美中俄霸權角力陰影,籠罩地緣外交主戰場的此刻,似乎是個奢侈的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XvAX1-LBU
三不管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九龍城寨,一個見證了香港百年滄桑的地方,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沒有去過這個神秘的地方,但是通過港產黑幫片或多或少知道這裏的故事,在我們的印象中,這裏「生人勿近」,是黃賭毒的溫床、黑幫的天堂,哪怕是最英勇的幹探,也不敢輕易走進這裏,因為這裏只有賊,而沒有兵。追源溯本,當地原為「九龍寨」,大清官府駐兵於此,守備張保仔等海盜。1842年,英國佔領港島。清廷在此寨築城防犯英軍,名為「九龍寨城」。後來英國進佔九龍,並於1899年驅逐城內清兵。直到二戰打響,日本人進駐後,城牆遭拆毀,石頭用來修築啟德機場新海堤。二戰後,這裏成為難民港,起初城寨只是寮屋區,後來還索性建起樓房。就算1950年發生火災,沒有嚇跑居民,換來只是重建和加建,最後成為針插不下的巨大聚落。這裏因為自歷史之上就備受爭議,因此成為實實在在的「三不管」地帶,也成為港產黑幫片的最大故事來源之所。不論是早期的《城寨出走者》還是近期的《追龍》,講述的都是城寨的真實點滴。城寨佔地約25000平方米,卻住了近4萬人之多。加上治權不清,各方「江湖人馬」一度劄根於此,黃賭毒等不法勾當蓬勃發展,這些惡名一直未能清洗。城寨中充滿無序、黑暗、密集、艱難。在底層,電線如樹根一樣盤根錯節。在天臺,電線又如蜘蛛網一樣到處亂鋪。小孩把魚骨天線當成遊樂場的支架,鐵制花籠則囚禁著疲倦的眼睛。訪談中的城寨,混雜著燒臘味、麵粉味、糕餅味,還傳出污水、爛肉、腐屍的惡臭。每隔幾分鐘,飛機從天而降,震耳欲聾。牙醫、工人、郵差、員警、牧師、道友在迷宮中或停或走,看似危險,「猶如置身恐龍的嘴巴裡」,卻又那麼稀鬆平常。沒到晚上,城寨的角落中燃起點點星火,各路「道友」(吸粉者)聚在一起飄飄欲仙的「追龍」,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人死在犄角旮旯之處,很是悽慘。
在這裏擁有自己的江湖規矩和準則,城外人不能插手,也不敢插手,更無權插手。哪怕是總華探長呂樂(雷洛)這樣的瓢把子,也要給城寨大佬們幾分薄面,因為得罪了他們,真的很麻煩,還要依仗這些人「賺花紅」,所以得罪不得。連帶槍的阿Sir們都不敢進入的地方,自然而然成了那些兇徒們的避難所。在外犯事,只要到了城寨,拜了碼頭,也就沒人敢進來抓人。當然,如果是阿Sir們必須要拿的人,也會要求大佬們將人交出來,雙方配合默契,坐地起價,互贏互利。城寨的文化和歷史,以及特有的規矩和制度,讓這裏成為一些人的神仙窩,也曾為一些人葬身地。不過,城寨確實也有被汙名化的嫌疑,很多城寨中走出的「籠民」,依舊成為社會棟樑和社會精英,包括一些大明星也是總這裏走出來的。雖然城寨現在已經變了模樣,早已不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老鼠窩」、「蟻洞」,但城寨的文化和歷史卻永遠保留下來。這裏當年成為香港電影或國際電影的故事取材地,如《重案組》、《城寨出來者》、《雷洛傳》、《O記三合會檔案》、《蝙蝠俠-俠影之謎》、《追龍》等。

三不管電影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車仔麵,從來都是香港人至愛,潮流更是不斷轉變。近來大熱的車仔麵店,不約而同都是標榜過去的情懷,有童星老闆,有古舊裝修,更有早已結業的老字號捲土重來,亦有車仔麵店以過往的抵食夾大件取勝。2019年的這一刻,讓我們回到過去。
一君士多
電話:9619 6877
地址:油麻地碧街39號D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2nn-8pm
詳情: http://bit.ly/2TO2QsH
一君士多,就是1993年主演電影《記得香蕉成熟時》的主角鄧一君最新開的外賣店,雖名士多,實際是車仔麵店,位於油麻地街角,賣$38起的三餸車仔麵,以及咖喱魚蛋、頭抽腸粉等小食。
演員出身,後來又從事保險及財務策劃的鄧一君,似乎和飲食業拉不上關係,原來早於兩年前的中環跳蚤市集,鄧一君已用一君士多之名擺檔,擺賣車仔麵。湯底特別,以牛坑腩、牛筋、牛骨等熬煮十多小時而成,牛骨湯底顏色深啡,入口香料味不重,帶點微甜滋味,和傳統車仔麵店的豬骨湯完全不同。
車仔麵配料,雖有有新派的南非鮮鮑、花膠、廣島蠔,但這些只是噱頭,主角還是傳統的豬皮、蘿蔔、豬腸、咖喱魷魚、紅腸等十多款配料,大多以清湯或滷水汁烹煮,洗得乾淨,入口亦頗入味,不過質感仍須微調,蘿蔔略硬,魷魚亦韌了一點。
個人認為最美味的,就是店中的辣椒醬及辣椒小食,全是自家製作,一款咖喱魚蛋相當狂野,加入大量指天椒,令爽彈的陳皮魚蛋辣得相當開胃。
35座車仔麵
電話:6679 1218
地址:牛頭角牛頭角道3號得寶花園得寶商場地下A1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9pm
詳情: http://bit.ly/2PPO0yR
35座車仔麵,既是去年尾新張的車仔麵店,但也是歷史感十足的舊鋪。
35座之名,來自已拆卸的舊秀茂坪邨的35座外的車仔麵檔,30多年前已經開業,因屋邨拆卸而結業。去年尾,車仔麵店在牛頭角得寶商場重開,以往主理麵檔的老闆娘雖然年齡不輕,仍然不時坐鎮店內,但入廚就交由下一代了。
環境有心思,紙皮石變成枱面,舊屋邨35座的字型寫在橙色牆上,還掛上當年車仔麵檔的照片,街坊來到,應該會帶點回憶的眼淚。
車仔麵配料都是老派風格,三十磅豬骨煮得濃香,配料傳統,腍滑的懷舊牛腩、入味滷水豬大腸、不死韌的五香牛肚及柱侯牛筋等、咖哩雞翼尖,真正是當年街邊檔的滋味。腩汁保持當年水準,濃郁惹味。
三不館
電話:5702 9420
地址:大埔墟廣福道88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BnwQ7M
三不管,以往是九龍城寨的代名詞,現在就是大埔這間車仔麵的取名因由。佈置懷舊,車仔麵店內,擺設全部仿製1950年的香港街頭,如懷舊招牌「輝記糧油乾貨」、「三囍押」等,很有本土風味。比較盞鬼的,還有仿製街邊招紙「收數輝」、「維修輝」。
原來三不館車仔麵的其中一位負責人Ken曾任職室內設計,花費大量心血親手佈置,是為了讓客人在吃麵時解悶。
強項是湯底,把火鍋湯底引入來做車仔麵,湯底落足豬骨、筒骨、雞腳、老雞和大地魚等材料,全日熬製,入口清甜,更有車仔麵店少見的番茄湯底,鮮酸開胃。配料傳統,都是豬紅、豬腸、豬手等,煮得入味;蘸一些自家製麻辣汁,麻香比辣味重,很惹味。有姿勢亦有實際。
寶泰車仔麵
電話:5702 9781
地址:大圍田心街1號隆亨街市4號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6:30am-8pm
詳情: http://bit.ly/2PKTEmh
寶泰車仔麵位於大圍去年翻新的隆亨街市內,雖然有十多間餐廳,但以這店最為人氣,不少街坊及中學生也經常來光顧。
雖然只是車仔麵店,但店主曾是米芝蓮三星食府唐閣廚師,因為老婆愛好煮食,決定放棄高薪厚職,所以價錢雖平,但質素有保證。四十多元的六餸車仔麵,有齊豬大腸、辣豬皮、牛筋、牛腩、魚蛋、冬菇,以牛腩最為美味,腍滑入味。
除了車仔麵,還有大量小食,重慶酸辣粉、生炸雞髀、潮州煎蠔餅等,三四十元有交易,能吃到車仔麵的庶民感覺。
笑麵虎車仔麵
電話:2327 3993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94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7:30am-6pm,星期六11:30am-8pm,星期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Potypj
笑麵虎是在灣仔開業的車仔麵店,裝修如同咖啡店,光管扭成的「豬皮蘿蔔」字體就掛在鮮黃色牆壁上,非常搶眼,更加入不同潮流元素,早陣子就請來咖啡達人,在車仔麵店內分享品嘗咖啡的心得,又曾在藍屋外擺賣市集,非常特別。
笑麵虎除了裝修,車仔麵主角的湯底亦非常特別,自家煲製的老火湯底清甜,彷彿回到家的味道;配料創新,分量十足的美式漢堡扒、軟滑入味的日式叉燒等都找得到,當然也有傳統配料如蘿蔔豬皮等。
編輯:楊志強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三不管電影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教九流 第三十五集 2019年01月06日
主持: 三哥 , Peter 仔 , 嘉賓: 老吳
第一節: 燒豬、台山黑棕鵝,天廚祕技
https://youtu.be/5-P90yD-J1M
第二節: 越南奶粉豬、打水鬆針,華達、大觀國家片場,三狼奇案點滴
https://youtu.be/Ak1Omv1QTVU
第三節: 城寨風情,初妓白粉升仙亭,小電影人蛇舞千奇百怪,蛇貓狗野味
https://youtu.be/IyhEBQ-e4C4
第四節: 翻攤、排九,城寨三不管由來,地下秩序,天下太平,求神問卜,江湖術士
https://youtu.be/iFuExWtzvvE
巴打台網址
https://badatoy.com/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三不管電影 在 三不管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三不管 專訪:《鍾雪瑩|鍾說事》 Happy Halloween 問答遊戲: @chungsaid 在演繹那套電影的角色?(難度十星,正考慮答中有獎 ... <看更多>
三不管電影 在 網路上關於三不管英文-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 ... 的推薦與評價
《三不管》(英語:Chaos)是2008年上映的香港末日電影。劉浩良編劇,邱禮濤導演,陳德森監製,林家棟、田蕊妮、連凱主演。全片以九龍寨城為藍本。 ... <看更多>
三不管電影 在 Re: [心得] 體驗到住在三不管地帶的好處:) - 看板Taiwan319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odoku (豆豆窟)》之銘言:
: 我家的地址是在台北縣五股鄉四維路上
: 不過從小跟別人說我家住五股,大部分的第一直覺是"觀音山"...O_O||
: 雖然頗常去那邊的啦 不過我不是住那邊啊
: 我國小在蘆洲讀 國中在三重讀
: 國中小有了這樣的經驗後 高中大學就直接跟別人說我住在三重
: 如果有發現我的地址的人在另外解釋我是住在三不管地帶 XD
: 不過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過舊的門牌 是寫三重市中正北路(?!)
: 可能這幾年行政區重劃過吧
沒有重劃過啦
如果重劃 被疏洪道切開的興珍及更寮兩村更不該仍屬五股
可能是鄰居的門牌吧
畢竟中興路四維路口離三重中正北路不遠
中正北路和中興路沒仔細看是不會知道分界線在哪的說
(有一塊小小的興珍村界 我也是偶然才發現的)
: 這個暑假班遊去礁溪 在宜蘭旅遊服務中心發現這本本子
: 覺得頗為有趣的便拿了一本 前面版友提過中永和新店可以很快蓋完
: (真的可以,我蓋花的時間大概30mins吧 我是騎腳踏車"刻意"順路經過 沒有用趕的)
: 我家附近也是很快就可以蓋完蘆洲三重五股的章唷~
: 昨天晚上去幫媽媽買東西 巷口一端出去過了高速公路下便是蘆洲
: 中山二路上便有一家7-11(蘆洲) 繞回來中興路跟四維路交叉口也一家7-11(五股)
: 沿著中興路往前走又一家7-11 不過它可能是算五股的吧在郵局旁邊
: 因為我要去麵包店 便往前到三重商工附近的7-11蓋了章
: 前後應該不到15mins 本來有想順便騎過堤防到新莊去
: 不過因為有點晚就懶的再騎車啪啪造了~
: 下下個禮拜要跟同學去花蓮東部走走
: 希望可以經過多些平常較少經過的鄉鎮 多蒐集些章 :p
: 感覺這是個有趣的活動 ^^
我的出生地(五股更寮村)和這位大大相當近似
也是三不管地帶
不過可能我不住在更寮了(我住三重很多年 所以一直覺得我是三重人)
所以這位大大所說他人對五股的第一印象為觀音山我較無法體會
話說我的出生地 更寮村 也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二重疏洪道的右岸堤防就從村子劃過
小時候回到祖父家 就常爬上堤防看著還在疏洪道裡養的鴨鵝、放鞭炮
雖然屬於五股鄉 但是隔著一條排水溝(鴨母港大排)卻就是蘆洲鄉了(今天的重劃區)
當年的蘆洲重劃區只記得是一片荒蕪 我叔叔還帶我去烤過蕃薯
但是從更寮村往外走 過了四維路就又回到了我住的三重市
與五股鄉隔著的是一道巨大的堤防「鴻溝」
不知何時蘆洲重劃區竟變成了房舍林立的都市化地帶了
而較靠三重的興珍村也早已都市化 7-11、工廠、公寓住宅...的出現
唯獨更寮村子裡 還有竿仔店 還有一座有小廟埕的土地廟呢
感覺還保有村落景觀樣貌
不過也有部分村人都搬到三重去了
奶奶隔壁一家子 平時也不住更寮都在三重生活為多
這次微笑活動
我也趁勢利用三不管地帶操作
從我家到更寮探望我奶奶時 回程時往後門走去 跨過鴨母港溝
到了蘆洲重劃區 蓋到了蘆洲的章
再由永安南路往中山一路騎 接上了五股的四維路 路口就有一家7-11
不過不幸他們家的章不見了 幸而前方不遠即有褒仔寮郵局旁的7-11
那店員還非常刻意的問我說 三重的章蓋了沒 這是五股的章喔
想必他有遇過誤將褒仔寮興珍村當成三重的狀況了
雖然我是真的是刻意 不過感覺上比較是「離家不遠」的選擇
選擇在家的不遠處留下一個截記的那種紀錄價值
而不是刻意利用這三不管地帶智取數個章
再由中正北路回到三重市區我的家附近 又得到了三重的章
這樣一個晚上 只是去探望奶奶 就便蓋了三個章 :)
至於大大前文提到的
提到五股 人人都問觀音山 有些曲解五股的感覺
對我這三重人而言 觀音山卻就代表著家鄉的一種象徵
住三重五股的人 沒爬過觀音山那也算是稀奇
不過我在三重恐怕也算是異數
因為三重有很多是從中南部縣市 尤其彰雲嘉縣市搬到三重的人為多
我雖然也不是「土生」在三重 卻也是種「少數」 少數由鄰近鄉鎮搬到三重的
但說也奇怪 明明三重有那麼多的彰雲嘉民
可我認識的同是三重人的朋友同學 卻個個是新住民或老三重
少遇上彰雲嘉移民的同學? 還真讓我小小懷疑這個「三重傳言」?!
--
車站一站一站過去啦 風景一幕一幕親像電影
公路一里一里過去啦 景色一景一景就像相片
青春一段一段過去啦 回憶一幕一幕就像電影
一陣一陣..一陣一陣..一陣一陣 過去啦 ~人生旅程~熱愛旅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00.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