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夥伴私心很喜歡的兩套搭配,
這個月沒有錄製影片的她,
還是想幫大家示範她想推薦的單品🤗
#
SEP#7 彈力疊領針織衫 三色
SEP#65 推薦款。腰封彈性雪紡寬褲裙 淺粉裸-黑
第一套夥伴覺得是秋季追小孩的不錯組合,
針織衫彈性非常好,穿起來活動自如,
毫無限制,且V領低點處有縫合,不需害怕曝光的問題。
而夥伴對褲子更是讚賞有加,
原本以為她會選擇黑色,耐髒又修飾,
出乎意料地夥伴選擇淺粉裸,
她說一來這樣腰封設計才看得清楚,
二來即便是淺色的修飾度也很不錯,
腰間的寬鬆緊設計穿起來很舒服。
小幫手 Model E錄完影片立刻淺粉裸+1 !
#
而第二套
SEP#46 自留推薦款。摺頁剪裁襯衫洋 駝灰
也是穿上後就難以割捨的款式。
布料的高級感與肩膀至腰線的完美剪裁太過優秀,
正面雖有三顆小釦子,
然而大家也可仔細看Model A的影片,
轉到側邊時,隱約的能看見釦子而已,
即便是淺色也不會讓腹部線條更加凸出。
此款很推薦給偏好素色有設計感單品的朋友們,
是一件到手後不會讓您失望的好質感單品。
#以上為夥伴的肺腑之言
#媽媽們覺得舒適自在的單品一定是品質保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三摺頁設計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線上旅行團 #龍馬之旅 002
坂本龍馬,是在土佐藩,也就是現今的四國高知出生的。
因此如果我們要進行一趟「跟著龍馬的人生」之旅,勢必要先前往高知市。
其實,最具有戲劇性的方式,應該是直接搭飛機,飛往高知的「龍馬空港」;但因台灣沒有定期的直飛班機,日本國內線班次也有限,從經濟上考量,還是買 JR Pass,以鐵道做為主要交通工具最好。(註:後來也曾搭乘巴士,各有利弊)
儘管到現在,我已經去過許多次高知,但印象最深的,始終是第一次。因為那不僅是初次去高知,更是初次跨海「進」四國。
正如地圖所呈現,從京都搭乘新幹線到岡山(藍線部份),再從岡山,轉乘特急「南風」(紅線部份),往南跨過瀨戶內海、穿越四國山地,抵達位於太平洋濱的高知市。
附帶一提,從本州經陸路前往四國,共有三條主要路線。分別是尾道今治路線(島波海道)、兒島坂出路線(瀨戶大橋)、神戶鳴門路線(明石海峽大橋/大鳴門橋),但如果採用鐵道旅行,則唯一的選擇,就是由岡山出發,經由瀨戶大橋進入四國。
岡山,是桃太郎傳說的故鄉,因此在車站購買驛弁(便當)時,特別挑了一個桃子形狀便當盒的「祭壽司」,準備在車上吃。這段車程,因尚未全線電氣化,採用柴油列車,約需2小時45分,可以想像,就好比從台北到花蓮。
原本單純只是一趟前往目的地的過程,並沒有太多期待,但出發不久,列車開上瀨戶大橋,彷彿是凌空「飛越瀨戶內海」一般的開闊景觀,就令人非常驚喜,相機按個不停。
經過大橋之後來到香川縣的宇多津,那是我第一個遇見的四國車站,特別記得它的名字。或許是心理上的錯覺,總感覺四國的景物,似乎都比本州小了一號,包括田舍建築,均更有鄉村感。
之後就循著「土讚線」(顧名思義,就是來往土佐與讚歧之間),南下穿越四國山地,中間也停靠知名的旅遊景點,如祖谷口、小步危、大步危等站,許多日本的長輩旅客,幾乎都在這幾站下車。
列車在山谷中續向南行,過「新改」驛之後不久,穿出山地,視野忽然遼闊,我們已經進入高知平野。
第一次看到龍馬故鄉時的激動,此刻回想,依然記憶猶新。
高知驛是一座小巧但美麗的建築,由內藤廣建築師設計的造型,有種簡潔洗練、傳統與現代並存的美感,市民暱稱它為「くじらドーム」(鯨巨蛋)。
從月台下到驛舍內,不用說立刻強烈感受來到了「龍馬之城」;無論是歡迎的大海報、導覽手冊、市內或縣內相關景點的簡介摺頁,在站內的服務台前都可以免費取得。
嗨,龍馬。我來了。
三摺頁設計 在 Glocke Bakery G貓甜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次客人私訊回饋,闆娘都超級開心,謝謝大家選擇G貓送禮,保證對方收到一定超級開心。
這次看到了一個問題,老人家要訂G貓不會訂購,線上訂單太複雜,沒有紙本或電子Dm
因此
這裡徵求廣大粉絲高手,有人有興趣來接G貓商業Dm嗎?
需求
有電子版+明信片式一頁+三摺頁
需要從拍照+設計+輸出全部完成喔
如果想挑戰的朋友
請私訊詢問
三摺頁設計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三摺頁設計 在 戰犯 WAR Convict Studi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黃介亭 JT「11號公路」mixtape預購
如果你是原住民、離鄉遊子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
這是獻給你/妳的禮物。
預購會附贈戰犯貼紙
預購表單:http://goo.gl/yG70kC
2/13「九零後小孩」派對首賣日
NT $ 300
還記得去年JT在「夏令營」當中一同在台東度過的暑
假嗎,JT在戰犯當中擔任著陽光大男孩的角色,有著
原住民天生渾厚的嗓音,歌詞率真不造作,這就是JT
一貫的天然作風,也因為這樣的特質,在競爭激烈充
滿暴戾之氣的台北饒舌圈中,這股簡單的力量更引人
注目,且撫慰人心。
「11號公路」名稱取自縱貫台東花蓮的一條海岸公路
台11線,全長178公里,是東海岸最美麗的一條公路,
專輯封面便是以這個概念做發想,除此之外,設計方
面也突破以往對於mixtape的設計框架,頗具巧思的摺
頁設計(連熊仔都不禁讚嘆),給拿到實體的人有更
多驚喜。然而在這張mixtape當中,JT除了維持一貫風
格之外,題材也延伸至他來到台北求學工作後的際遇
,尤其是每個獨處的夜晚,異鄉遊子獨自在狹窄的房
間內默默思念著家鄉的方向,在「想你的時候」這首
歌裡,JT娓娓道來一段和奶奶相處的美好時光,感動
指數破表,並且更加注重每一首歌的旋律性,其中擁
有超高詢問度負責詮釋副歌的美聲唱將Wayhigh,也
跨刀了兩首歌,在「驕傲」當中,特別邀請花蓮新生
代實力派新星BP,述說著身為原住民的驕傲故事。
這也是戰犯音樂在四個月內發行的第三張實體作品,
這也是我們做事情的一貫風格,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
內做出質量兼具的作品,也讓大家看見我們的企圖心
和誠意,因此我們決定2/13的「九零後小孩」派對進
行首賣,讓來參加派對的人可以搶先收藏。
1.台東站到了 (intro)
2.夏令營 Ft.Wayhigh
3.我們 Ft.春艷 小律 Dudu king 萬能麥斯
4.驕傲 Ft. BP from HLC
5.灰藍色森林 (skit)
6.城市日記
7.陽光旗艦店
8.喜歡妳的感覺 Ft.Wayhigh
9.想你的時候 Ft.瓦寧阿嬤
10.Bali style (outro)
戰犯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arConvictStudio
戰犯官網:http://taiwan.warconvic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