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資訊資産 讓物聯網飛起來
2013年10月28日 07:20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劉明宇
全世界的政府、企業都在尋找能夠帶領本國走出經濟調整週期,實現新一輪繁榮的引領産業和投資機會。在10月份矽谷舉行的華美半導體年會上,企業家們認為,物聯網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這對企業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後PC時代,摩爾定律仍然發揮作用,但是資訊的中心已經從PC機轉變到掌上設備、穿戴式裝備,更多的電子産品將會連接起來,從而産生無數難以想像的應用。著名的高速記憶體生産商Rambu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布萊克認為,物聯網時代將會不可避免地産生大數據,這正是未來各類商機的源泉。
這可以從我國資訊産業的快速發展中得到印證。工業和資訊化部10月24日發佈數據顯示,我國資訊消費快速增長,在第三季度工業增速止降轉升中貢獻明顯。前三季度,通信業完成業務收入8709億元,增長8.6%;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5萬億元,增長35%;軟體業完成業務收入2.28萬億元,增長23.7%。物聯網時代將會産生大量的資訊消費,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物聯網中的大數據並不僅僅是數據大,它與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有著顯著的不同。這要求我們充分重視資訊資産的保護,才能讓物聯網真正飛起來,引領産業的轉型升級。
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是一種産品或服務,實質是人與人的聯繫。微軟、英特爾、蘋果、三星、Facebook都是以資訊處理為核心,幫助人們更有效地交流,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産品和服務。物聯網的範圍遠遠超過網際網路,包括了三個層面的連接,即物與物的聯接、物與人的聯接、人與人的聯接。大量的資訊結合移動網路技術以互動、隨時隨地的形式出現,構成了海量的資訊。通過超級電腦和雲計算,人們能夠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産和生活,從而達到“智慧”狀態。但是這些數據具有資産的屬性,而不僅僅是一種産品。它會隨著數據的增加和處理,不斷實現價值的增值。大數據要成為資訊資産,需要眾多個體不斷提供更新的數據。以智慧交通為例,當每個人的行車計劃資訊沒有實時匯集的時候,只能是堵塞後的事後疏導,而不能提前優化行車路線,避免擁堵。因此,大數據的資訊提供具有外部性,即個體提供的資訊越多越充分,整體資訊資産的價值就越高。這種資訊資産應該如何保護和分享,是物聯網能否發展起來的關鍵。
目前我國的物聯網發展更多地關注硬體,對於資訊資産的界定和保護尚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資訊資産保護的基礎層次是資訊安全,高層次是産權保護。從人們日常不斷接到的廣告推銷電話,剛剛曝光的快遞公司用戶資訊洩露,以及查開房的網站等,説明個人資訊安全的基本保護尚未實現,這將對物聯網的發展形成巨大的制約。以可穿戴的健康智慧設備為例,其價值在於隨時隨地的資訊記錄和傳遞,才能形成個人完整的數據;眾多個體數據的集中處理,才能形成更有價值的健康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消費者個人而言,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用於其他用途呢?如果個體提供了自己的資訊,將會提升整體資訊資産的價值,那麼個體是否有權利分享資産增值的收益?在物聯網時代,個體不僅僅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消費者,也是直接的資訊生産者。不僅應該擁有消費者的權利,也應該擁有生産者的權利。對資訊産權的界定和保護,是物聯網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物聯網和網際網路相比,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創新空間。物聯網將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規模,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生産方式。物聯網的發展無疑為中國電子資訊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市場沃土。和歐美國家相比,我們在技術標準體系制定和資訊保護規則方面嚴重滯後,投資的方向更多集中在一些具體的示範工程和項目上。而物聯網的成長機會並不在這些分散的項目,而是當人們自願聯合起來後,如何通過發揮網路效應和長尾原理,開發所蘊含的無數價值創新可能。
(作者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復旦大學全球貿易與投資戰略研究團隊博士)
資料來源:http://big5.ce.cn/…/rolli…/201310/28/t20131028_1672405.shtm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