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潛能開發課下課後,跟同學A一家一起搭電梯下樓。
同學A的爸爸今天來接他放學,所以A顯得特別興奮,進了電梯也停不下來,在電梯裡蹦蹦跳跳,兒子也跟著跳,兩位媽媽立即開口阻止,電梯門緩緩關上的同時,我兒子已經停下,同學則因為太興奮多跳了幾下....
就在A媽媽繼續開口請A停下的同時,原本電梯裡一群阿珠媽的其中一位,突然冷不防開口射了一箭:
這個小孩是怎麼了?是過動兒嗎?
我想,在我們四周圍,真的不乏這類,失去地球人性溫暖又缺乏一般病理常識的外星球族人。
所以現在家長重視品格教育,因為希望孩子們長大後,能胸懷大器,而不是粗魯地在電梯裡,無知又刻薄地,在孩子面前輕薄地批判。
電梯裡,我們三位家長被「過動兒」的原子彈轟炸之後,一股沉悶、靜默的怒氣在狹窄的空間膨脹。
直到出了電梯,互道再見,A媽媽才忍不住說,那個人一定沒帶過小小孩才會這樣....
誰知道呢,也許她們家孩子,都很安靜,在她的經驗裡所有孩子都該如制式罐頭,一個乖樣,超出範疇就是過動兒;也許,她剛剛被客戶或上司糟蹋完,再也擠不出一絲包容;也許,有太多也許,當了三年七個月的媽媽,我學會用更寬廣的視野看這世界,但我不是聖人,仍會有許多凡夫俗子的怒氣。
我當然不開心,雖然被說的不是我兒子,但近距離遇見這樣的事情,總是令人不悅。
電梯蹦跳,自然有錯,然而我們並沒有放任。從他們還不會說話,我們就一直在教,但孩子是自由的個體,不是一具植入晶片的機器。育兒操作系統比駕駛一艘航空母艦還要複雜跟難以摸索。
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帶孩子為什麼辛苦,因為小小孩子不可能只教一次,就懂,不會因為被狠狠訓過一次,就打通任督二脈從此清楚明白,但外人總是一次,就判定生死.....,一旦不符規範,不用醫療評估,不需魏氏量表,直接在電梯裡就硃砂筆畫押:「他是過動兒」。
我一直很重視孩子情緒的表達,一個人無法好好梳理自己情感,就無法產生同理,無法包容他人,缺乏人類應有的溫度。
某天我帶孩子進入一家咖啡餐館,店裡有其他孩子跟家長,不知誰丟了顆球在地上,我兒子看見球+小孩,整個超hyper,開始玩起上拋接球。
因為原本就在店裡地上,應該其他孩子玩過,我心裡直覺這不是一件被制止的事,並且我兒子控制球的能力還好,所以一開始我並沒有太強烈制止他。
之後店裡老闆開口請他不要玩,我趕緊上前處理,請他不要再玩球。
空間裡許多孩子,很喧鬧,其他孩子與店家較為熟悉,喧鬧的方式經過長期引導懂得配合,我兒子此時開始在門口玩,被其他家長大聲制止:不要跑出去門口....
他們是好意,擔心孩子衝到路上,然而,他3歲了,我一路教到現在,我是相信他的,我知道他只是沈迷於當下那個遊戲裡,並沒打算亂跑。
但這種熟悉度無法與所有人同步建立,也無法立即解釋就讓外人信服,他真的不會跑出去。因此我們常常得為了陌生人的擔憂跟不解,制止孩子當下的快樂。
這時候我聽到背後傳來一句:都三歲半了,要教一下了!
so....
此題公式為:拋球+門口玩= 都沒在教。
you know.....
有時,中這種箭,就真的只能盡在不言中。因為長篇大論與理解度是零的陌生人討論教養理念,是沒有意義的。
孩子的同理,我們可以慢慢引導,等到凝固成成人,恐怕100萬噸TNT核彈能量也炸不動....,就像電梯阿珠媽.....(對,我就是小鼻子小眼好愛生氣無法原諒....🤣🤣🤣,我就是討厭屎她氣屎我....)
記者老梁:感謝那位阿珠媽不是我的婆婆,阿們!......,報導。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