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用正向教養,卻教出一個嬉皮笑臉、看不懂大人憤怒與臉色的孩子?】
羅寶鴻老師用直播回答這位家長以下問題:
1、為何正向教養會養出這種打叉的孩子?這麼小會知道這樣一直笑,媽媽就拿他沒轍嗎?
2、當孩子這樣一直笑回應你時,大人應該怎麼應對才能讓孩子認真?我要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孩子知道媽媽生氣了,他不應該再繼續開玩笑?我後來跟他秋後算帳他也是在笑、在開玩笑,我無法好好跟他說話
3、孩子被打完事後並無任何想要討抱、尋求關愛的行為,他是不是真的不覺得媽媽很生氣?
4、兩歲的孩子有可能完全無法分辨大人臉色嗎?
5、對這種完全不理會大人憤怒的小孩,是否真的不能一直正向教養下去?教養中做一些適當處罰是否可以幫助孩子知道自己錯了?
.............
影片筆記:(感謝家長分享)
不要錯把對大孩子的期待對待2歲小孩
讓孩子知道爸媽生氣? 你的孩子要夠大!起碼6~7歲以上
孩子被打完沒有想要討抱
>恭喜你,因為孩子還沒被打壞掉,他還保有內心歸屬感
打孩子會不會乖? 他不懂乖,他只是凍結了
打罵無法提供歸屬感和價值感,無法養成孩子正向品格
覺得2歲孩子不會看臉色?
洗澡完不願穿衣服,跑給你追是以為在玩,
嘻皮笑臉不是故意挑釁,是覺得好玩和有趣。
內在衝動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還強
內心渙散時,意志力無法控制自己服從外在指令
本來想收積木卻把積木撒一地後開心大笑,因為沒有意志力了
三歲以下沒有足夠意志力完成一個工作週期 (拿出>操作工作>收拾)
例子:
拿刷子刷桌子的動作讓他極度專注,刷完後已經沒有專注力再去聽指令收拾了
>請他收拾卻只想去騎車子
>嘻皮笑臉的只想扒住車子不想聽指令
>大聲罵沒用,甚至打他也沒用 (不夠抓住孩子專注力)
>直到拿走車子他才大哭大叫 "車子、車子" (他只專注在 "想騎車子" 和 "車子被拿走")
>因此無法發現媽媽變臉、大聲責罵和被打的痛覺
才兩歲,不會回來道歉,想秋後算帳跟他討論,他卻仍跑來跑去
>內在衝動比外在意志力強
不是故意不乖不聽話>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才兩歲
不是故意嘻皮笑臉>兩歲沒有那麼多心機>才兩歲
最後的反思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生氣嗎?
讓孩子知錯,一定要用生氣的方式嗎?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母子三人慘死出租房 一個暗示嚇壞承租客… 👉https://youtu.be/cAjKV4tdH-c 情侶AA制是蠢發明?黃益中說出男女真相 👉https://youtu.be/YK3Y3xV1Wkk 飲酒作樂害慘肝!營養師警告超標數據! 👉https://youtu.be/vKs35wxKykI ...
三歲孩子不聽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6當媽很難呢~希望我能對待好心思細膩的小孩
這幾天,突然覺得翔很愛對妹妹發脾氣,以前可以包容,甚至會在我們對妹妹生氣時打圓場的翔翔,最近一有什麼事情就對妹妹大呼小叫,要跟我們說妹妹非常不乖、非常不合作,有時還會哭,說非常生氣。
一開始我是覺得他不對,妹妹本來就不可能達成他的要求,畢竟三歲小孩跟八歲的程度就是不一樣,而且有些事情真的是他在無理取鬧,反而是妹妹很無辜。
但是講了幾次之後,有一天,翔突然跟我說「我小時候都沒有像妹妹那麼皮,對不對?」
我說「嗯⋯⋯可是三歲小孩都是有難帶的地方,皮的地方不一樣吧。」
他突然露出很震驚的表情—難道我三歲時也這樣嗎?!😱大概是這個樣子。
看他這樣我突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翔一直都覺得自己比妹妹乖,妹妹很皮,雖然我沒有想要把小孩培養成乖寶寶,總覺得從小沒給爸媽操心過的孩子內心其實很多壓抑,但是孩子不免還是會覺得,「我很棒因為我很乖」,翔好像也一直有種自己比妹妹乖,這是他的「自信所在」的感覺。(但這其實是我最不希望孩子有的誤解,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我也還在摸索,這說來話長總之先不提)
但是最近,應該是妹妹三歲之後,感覺可溝通程度提升很多,會願意合作,還會說「我很合作喔!」跟兩歲貓狗嫌的那個叛逆期很不一樣,當然我們跟妹妹的相處變得比之前和諧很多,妹妹又會撒嬌,翔八歲了有拉不下臉皮對爸媽撒嬌的感覺,總之,我突然覺得,被說「其實小時候也有難帶之處」的時候,翔好像很失落的樣子。⋯⋯
我就覺得,翔會不會,其實是因為妹妹變懂事了,開始常常跟爸媽有說有笑的,內心其實有點吃味吧🤔⋯⋯失去了「自己是比較合作懂事的孩子,爸媽比較愛我」的那種自信。(當然對我來講這是沒辦法比較的啦)
總之對待妹妹時失去了原本的那種餘裕。
因為吃醋,對妹妹的包容力也大幅下降,本來很有信心自己是家裡最合作的孩子,爸媽罵人多半是罵妹妹的他,是不是其實因為這樣的變化感到不安,所以才會一直對妹妹大吼大叫,動不動鬧脾氣跑來告狀,要告訴我們「妹妹有多皮多不聽話」呢?
如果是這樣,那我跟他講理,說他對妹妹的脾氣「並不公平」其實沒有意義,他其實是因為妹妹好像變乖了,跟爸媽關係很好,覺得內心沒有安全感,才會突然這樣吧?
當然一切都只是我的想法,這種事情好像也沒辦法確證,只是我昨天就跟翔爸說這件事情,然後決定就算翔比較靜態,我們也要主動去找他玩,不能總是讓妹妹黏著我們,然後翔自己在旁邊看書畫畫這樣⋯⋯
早上地震的時候也立刻抱著他,(一部分也是因為妹妹沒醒,翔嚇哭)但總之,覺得懂事的孩子其實心裡隱藏著更多彎彎繞繞的心事,要讀懂其實更花心思啊。
照片就是今天我找翔一起做的美勞~妹妹最後也來參一腳,她做的那張非常的藝術啊😂
#發現翔的日期都簽錯了😆
三歲孩子不聽話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寶寶10-12個月喜歡亂拿、亂碰東西怎麼辦??】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會爬會走,也開始讓人歡喜讓人憂;他開始逃離大人的掌控,爬到不該去的地方,拿不該吃的東西往嘴巴塞,時常製造驚慌;但太多限制,又怕限縮孩子的探索機會。對此,羅寶鴻老師為大家說明如何回應這年紀孩子的內在需求,幫助孩子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探索環境。
……………
小米媽媽
👩:「女兒快滿周歲,她已經可以不用扶著物品站立步行了。看到孩子學會走路,我們都很開心,但也多了一個煩惱。孩子現在可以隨著她的心意活動,開始喜歡亂碰家裡的東西,我們也曾當面禁止,但她總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放在心上。請問該怎麼教會孩子不要亂碰東西呢?」
……………
羅寶鴻老師
🧑🏻:「探索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本能,孩子不是『故意』不聽話。」
到這階段,孩子活動力又更增加一些了。身體平衡發展上,孩子已經能夠扶物站立、扶物行走,甚至能開始獨立走路;手部動作也更成熟,抓握能力越來越好了。隨著可以站立,孩子雙手不再需要用來支撐身體,因此能探索的範圍也更廣。
很多家長在這時候就會發現孩子開始「什麼都喜歡亂拿」、「講都講不聽」,十分令人困擾。在這階段我希望家長瞭解的是:
⭕️ 蒙特梭利觀點
🧑🏻:10∼12個月孩子愛亂拿東西並非「故意」不聽話或不乖
🧑🏻:探索環境是這時期孩子的本能,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孩子在3歲以前,「先天的內在發展衝動」會比「後天培養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強,你跟他說不可以做的事,他很可能還是會不斷去做、去嘗試。不要跟這年紀的孩子生氣,因為他真的不是「故意」。
但與其讓他漫無目的地亂抓、亂拿,什麼都跟他說「不行、不准」,不如有目標地幫助他找到一些對他發展有幫助的活動,統合他內心的發展能量。
蒙特梭利博士給予的建議是:「在沒有立即危險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探索是人類本能,唯有透過探索環境,孩子的心智才得以建構。
孩子這階段最喜歡探索的,就是他從出生到現在每天看到環境裡大人都在做的事。所以他最想要拿來「玩」的,就是每天我們使用的東西。
在此,父母應該牢記一點:0 ∼3歲孩子最喜歡的並不是玩具。與生俱來就擁有探索與適應能力的孩子,內心有著一股想要融入真實生活與文化的衝動,玩具是無法回應孩子這種偉大的內在需求的。
⭕️ 蒙特梭利觀點
🧑🏻:真實生活才能回應孩子的內在需求,豐富孩子心智
🧑🏻: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
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說:「教育,即生活。」每天充斥著各種玩具但缺乏真實生活經驗的孩子,無法培養出獨立、自主、自信等正向人格。玩具只能滿足孩子的欲望,真實生活才能豐富孩子的心智。所以,成人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要讓孩子接觸真實生活, 就必須從「允許孩子探索環境」開始。蒙特梭利博士說:「為了要滿足孩子探索與發展的需求,環境必須要預備好。」
我兒子在這階段,最喜歡玩的就是拖把、掃把、澆水壺等,為了讓他可以安全探索環境,每天早上我都會在他起床以前先把環境預備好。例如:每天用來掃地的掃把,我會換成他專用的新掃把;拖把的頭會拆下來換一個乾淨、消毒過的;等他醒了、喝完奶之後,我就會把他帶到客廳活動墊上讓他自由活動。
他那陣子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爬到放清潔用品的角落把拖把拖出來到客廳,然後坐在椅子上把玩。而且我觀察到在沒有人教他怎麼玩的狀況下,他也會自己玩得很有「心得」。
他會一隻手垂直握著拖把的柄,然後轉動手腕;在轉動時拖把的毛會張開,他就會趁這時候把拖把頭蓋在地上,讓拖把毛很整齊地呈現出一個圓形。若做成功,他會露出滿足的表情、眼神散發著「我做到了」的光芒,然後再將拖把拿起來、重複練習著。等到一隻手轉累了,他就會換另一隻繼續轉。
我觀察到:當孩子重複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開始產生專注;在當下他的身、心、靈能量會統合起來,同時導向一個工作目標。同時,他的眼神會非常專注,綻放著生命光采。
⭕️ 蒙特梭利觀點
🧑🏻:孩子看似不經意的重複行動=他正在自我建構各種重要能力
🧑🏻:孩子在探索的時候,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
不懂的大人會說「孩子只是在亂玩拖把」,甚至可能會中斷孩子的活動;殊不知其實孩子正透過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自我建構著各種重要的能力—專注力、意志力、手眼協調能力、秩序感、身體協調能力。透過他自發性的活動(spontaneous activity),他也正為以後更多的生活探索、獨立自主做準備—他正在預備他的生命能力與技巧。
成人總是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要被教;但其實我們不知道原來孩子生命有著一個祕密—只要我們提供良好、豐富的環境給他,並在環境中賦予他自由,他就能透過探索環境,藉由「內在導師」(inner teacher,蒙特梭利博士以此來比喻生命的本質、自然的法則)的指引,自我建構出健全、正向的人格。
⭕️ Follow the Child
為了允許孩子透過「內在導師」的指引,自我建構生命本有的發展藍圖,蒙特梭利博士告誡我們成人要「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其實孩子很多時候都比我們更瞭解他想要做的、能幫助到他的是什麼。當他在探索的時候,他會找到能回應他內在需求、對他身心建構有幫助的物品。問題就在於:我們大人是否願意給他自由。
如果我們能以謙卑的態度看待孩子探索,允許他自由,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展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做出許多我們不相信他有能力做到的事。一個1歲不到的孩子,原來能在沒有任何人教導他之下,透過不斷的重複練習,完美他自身的發展;原來在那弱小的身軀裡,正隱藏著一個神聖又偉大的靈魂。
這是我從事將近二十年幼兒教育親眼看到的事實,確實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很多家長、父母甚至幼兒園老師都「看不見」,主要是因為他們內心「不相信」,所以也間接限制了孩子許多發展的可能性。
⭕️ 蒙特梭利觀點
🧑🏻:這階段的自由與紀律拿捏原則:有限制的自由
🧑🏻: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我兒子1歲前,每天玩拖把的工作週期(work cycle,意指一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大約是半小時;換句話說,他當時的專注力已經有半小時。拖把活動結束後,他會拿掃把來玩,然後再拿廚餘桶。就這樣大概玩了三個月左右,他就逐漸不玩這些物品了,因為在這段時間裡,他內心已透過這些活動習得了各種相關的心智與技能,內在發展需求得到滿足,所以會往下一個目標邁進。因此,大人不用擔心讓孩子這樣做會養成「什麼都愛亂玩、沒有規矩」的壞習慣。
於是,他開始每天到戶外拿著澆水壺澆花、澆盆栽……重複練習著。到了1歲半,他每天在花園外面玩澆水,都可以專注一個多小時了。
在這階段,我們開始讓孩子瞭解有些地方他可以自由進出與探索,但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的,例如陽台、樓梯間、或者是正在開火煮飯的廚房等。
這正是透過實際生活讓孩子瞭解「自由與紀律」的開始,我們給予孩子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前提下,我們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摘自野人出版《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三歲孩子不聽話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母子三人慘死出租房 一個暗示嚇壞承租客…
👉https://youtu.be/cAjKV4tdH-c
情侶AA制是蠢發明?黃益中說出男女真相
👉https://youtu.be/YK3Y3xV1Wkk
飲酒作樂害慘肝!營養師警告超標數據!
👉https://youtu.be/vKs35wxKykI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4:04 才十四歲的孩子 為何會心灰自殘?
10:08 悲鳴!「毀掉一個孩子 先毀掉童年」
13:10 諮商師:「還好我爸不常在家」!
14:36 賭場女兒 怎麼變成中文名師?
20:59 希臘神話的鐵床 妙喻現代父母?
22:10 中文名師的記者夢 為何沒實現?
24:40 家中兩支電話 一支專給學生求救?
26:50 捨醫學系填化學 母親當場死諫?
29:35 醫學系念一半 跑去學佛?
33:18 家規多 但小孩為何都聽話?
38:22 媽媽情緒穩定 有助孩子成長?
39:59 成績可領獎學金 孩子認為不必?
42.:55 別人家小孩獎狀 多倒貼到廁所?
47:38 兄弟從小跟牛住 如何成家立業?
54:55 林龍小時候為何 躲著不回家?
01:01:57 童年太忙不講話 長大人際溝通障礙?
01:04:56 老師!我不想讀大學想去開怪手!
每周一到周五晚上10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三歲孩子不聽話 在 靚煮婦 PrettyMo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ay5
Pokemon Cafe - ay5
Pokemon Cafe - 新幹線 - 京都 - 伏見稻荷 - 奈良公園 - Mermaid Cafe - 道頓堀
數年前,看過一間保險公司的廣告,郭富城飾演的爸爸與女兒在台灣踏單車環島,故事裡有很多情節令我很感動,也很想有機會可以與孩子嘗試一下這裡深度相處的機會。
洅洅是個很需要安全感的孩子,特別是對著媽媽就像變成小樹熊一樣,總要媽媽在他身邊,由陪他看書、玩玩具,做功課,幫忙做菜,到睡覺也喜愛黏著媽媽,再年幼一點時更建立了一個很壞的習慣——要拉著媽媽的頭髮才睡得著。也因著這原因令到媽媽長期睡眠不足和肌肉勞損。雖然隨著成長,洅洅已經可以自己讀書、玩耍,也可以自己睡,但他嘴邊還總是會掛著一句:「媽咪,陪我!」
十一月初是格格的考試,女兒一向很緊張考試,也會擔心弟弟騷擾她溫習。這時,數年前的廣告畫面忽然在腦中閃過,想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一來姐姐能專心溫習、二來媽媽能好好休息、三來把握洅洅最後一年幼稚園比較容易請假、四來我最希望能透過一個旅程與洅洅建立一份更親密的父子關係(雖然他常口裡不喜歡爸爸,但我知道他心裡其實很喜歡我陪伴他)。
上星期日請了假,媽媽考慮了兩天,到星期二上午終於決定成行,馬上用積分換了兩張機票、訂酒店、火車票、景點入場券等,加上之前在書店「八卦」看過些旅遊書,只是用了一個早上便辦妥了交通住宿和行程(都有點佩服自己),然後便期待五天後出發這可能很難忘的旅程。不過其實上星期我也很忙碌,兩篇三堂道、婚前輔導、帶小組等,也令自己沒有太多心情去準備出發。
在這旅程裡,洅洅非常乖,很聽話,超出我想像地他只是第一二晚說過幾次掛住媽咪,而且半夜也能一睡到天光,沒有驚醒。每天拖著他小手,到處遊玩、吃東西,真的是個很開心的經歷。而我的學習是要調校自己急躁的性格,放慢腳步,遷就洅洅的步伐,計劃了但趕不到的行程便由它過去。
這六天裡,我相信洅洅很開心,當然我也很開心,但我開心的,是因為可以與他很親密地相處、陪伴他,玩他喜歡的、吃他喜歡的。而如燕也可以好好休息,看見她有機會睡晚一些才起床,彈彈琴輕鬆一下,真的感到這旅程的安排很值得。
昨天上飛機前,我問洅洅最開心是什麼,他沒有答只在傻笑,然後便說:「Daddy,我哋下次去東京吖!」看見他那麼開心,我也感到很開心。回到家,拆開行李箱,他倆姊弟翻箱倒籠地找禮物出來,毛公仔、機械人、火車、襪仔、餐具、文具,媽媽的藥品、食材、日用品,還有替家人、朋友買的東西和手信,便發現原來自己又沒有買東西給自己。哈哈,沒有關係,因為令我愛的人快樂,我便更快樂。
在旅程中,常收到不同朋友的信息,說我的行動激勵了他們也要想有一些親子計劃。今晚團契時,有姊妹說我這樣做,將會令洅洅很難忘,也鼓勵我要常常與他看些舊照片,令這份甜蜜回憶保鮮。對的,在旅程中有歡樂,當然也有激氣的時刻(睡到11時也不願起床、吃了四餐麥當勞、嫌搭地鐵好長時間)、有驚恐的時刻(洅洅在奈良公園被鹿咬了手指一口、被鹿踢了心口一腳)、有教導的時刻(有路人掉了東西,我拾起追上前,路人把錢硬要塞給洅洅,但我馬上婉拒)、也有哀傷的時候(摸著睡了的洅洅邊想,他22歲時會是怎樣的世界),這也是讓我看到自己性格裡的缺乏和作父親仍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深願這一切也成為我倆父子一個很難忘的共同經歷,深深收藏在我倆的心中。感謝天父。
也感謝老婆大人,在我出發前送我新手機,讓我可以拍很多漂亮相片、製作短片也能更流暢。
三歲孩子不聽話 在 靚煮婦 PrettyMo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ay6
道頓堀 - 大阪關西空港 - 香港
數年前,看過一間保險公司的廣告,郭富城飾演的爸爸與女兒在台灣踏單車環島,故事裡有很多情節令我很感動,也很想有機會可以與孩子嘗試一下這裡深度相處的機會。
洅洅是個很需要安全感的孩子,特別是對著媽媽就像變成小樹熊一樣,總要媽媽在他身邊,由陪他看書、玩玩具,做功課,幫忙做菜,到睡覺也喜愛黏著媽媽,再年幼一點時更建立了一個很壞的習慣——要拉著媽媽的頭髮才睡得著。也因著這原因令到媽媽長期睡眠不足和肌肉勞損。雖然隨著成長,洅洅已經可以自己讀書、玩耍,也可以自己睡,但他嘴邊還總是會掛著一句:「媽咪,陪我!」
十一月初是格格的考試,女兒一向很緊張考試,也會擔心弟弟騷擾她溫習。這時,數年前的廣告畫面忽然在腦中閃過,想這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一來姐姐能專心溫習、二來媽媽能好好休息、三來把握洅洅最後一年幼稚園比較容易請假、四來我最希望能透過一個旅程與洅洅建立一份更親密的父子關係(雖然他常口裡不喜歡爸爸,但我知道他心裡其實很喜歡我陪伴他)。
上星期日請了假,媽媽考慮了兩天,到星期二上午終於決定成行,馬上用積分換了兩張機票、訂酒店、火車票、景點入場券等,加上之前在書店「八卦」看過些旅遊書,只是用了一個早上便辦妥了交通住宿和行程(都有點佩服自己),然後便期待五天後出發這可能很難忘的旅程。不過其實上星期我也很忙碌,兩篇三堂道、婚前輔導、帶小組等,也令自己沒有太多心情去準備出發。
在這旅程裡,洅洅非常乖,很聽話,超出我想像地他只是第一二晚說過幾次掛住媽咪,而且半夜也能一睡到天光,沒有驚醒。每天拖著他小手,到處遊玩、吃東西,真的是個很開心的經歷。而我的學習是要調校自己急躁的性格,放慢腳步,遷就洅洅的步伐,計劃了但趕不到的行程便由它過去。
這六天裡,我相信洅洅很開心,當然我也很開心,但我開心的,是因為可以與他很親密地相處、陪伴他,玩他喜歡的、吃他喜歡的。而如燕也可以好好休息,看見她有機會睡晚一些才起床,彈彈琴輕鬆一下,真的感到這旅程的安排很值得。
昨天上飛機前,我問洅洅最開心是什麼,他沒有答只在傻笑,然後便說:「Daddy,我哋下次去東京吖!」看見他那麼開心,我也感到很開心。回到家,拆開行李箱,他倆姊弟翻箱倒籠地找禮物出來,毛公仔、機械人、火車、襪仔、餐具、文具,媽媽的藥品、食材、日用品,還有替家人、朋友買的東西和手信,便發現原來自己又沒有買東西給自己。哈哈,沒有關係,因為令我愛的人快樂,我便更快樂。
在旅程中,常收到不同朋友的信息,說我的行動激勵了他們也要想有一些親子計劃。今晚團契時,有姊妹說我這樣做,將會令洅洅很難忘,也鼓勵我要常常與他看些舊照片,令這份甜蜜回憶保鮮。對的,在旅程中有歡樂,當然也有激氣的時刻(睡到11時也不願起床、吃了四餐麥當勞、嫌搭地鐵好長時間)、有驚恐的時刻(洅洅在奈良公園被鹿咬了手指一口、被鹿踢了心口一腳)、有教導的時刻(有路人掉了東西,我拾起追上前,路人把錢硬要塞給洅洅,但我馬上婉拒)、也有哀傷的時候(摸著睡了的洅洅邊想,他22歲時會是怎樣的世界),這也是讓我看到自己性格裡的缺乏和作父親仍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深願這一切也成為我倆父子一個很難忘的共同經歷,深深收藏在我倆的心中。感謝天父。
也感謝老婆大人,在我出發前送我新手機,讓我可以拍很多漂亮相片、製作短片也能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