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苗栗縣徐耀昌縣長的邀約,這是我第一次走訪美麗的苗栗!縣長介紹我們參觀三義謝家父子的木雕珍藏館,年輕的謝洧銘老師熱心的為我介紹2000多件用台灣檜木榴、檀香木、肖楠、牛樟、沉香等等精緻的木雕作品,還說媽媽是我的忠實粉絲,每次看到有我的報導都會剪下收藏,令我感動🙏💞
中午品嚐了我最喜歡的道地傳統美味的客家菜👍🤪
下午參觀了遊客最多的苗栗舊山線鐵道旅遊景區。
當然到苗栗如果有幸一定要拜訪收藏家江敏吉老師,江老師的千金~辛丹耶瑪親自為我講解八萬多件西藏寶物、佛像、人骨舍利塔、巨型沉香木雕等等傳奇的寶藏珍藏令人嘆為觀止。
😜我們一行所到之處全程大家都帶著口罩,只有拍照時才短暫的取下口罩😷😷
這是一次愉快難忘的苗栗一日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
「三義木雕作品」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木藝軒三義木雕藝術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三義木雕達摩-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評價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三義木雕達摩-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評價
- 關於三義木雕作品 在 三義巧雕名人堂-木雕師洪崇耀 - YouTube 的評價
三義木雕作品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欣賞木雕文化之美!
2021臺灣國際木雕裝置藝術大展與木雕競賽作品大展,即日起至10月17日在三義木雕博物館盛大展出,策展人—邱泰洋老師,擅長將藝術生活化,歡迎鄉親前來細細品味木材的芳香,感受創作大師「虛實‧對白」的意境。
#2021臺灣國際木雕系列活動 #木雕故鄉 #木雕之美 #三義木雕博物館
三義木雕作品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際木雕大賽冠軍!來自咱們台灣三義!主題叫做(春夢)
#哥睡覺了但弟才醒
#很棒的作品
#WHH
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總覺得戶外一點都不有趣,處處綠意盎然卻讓雙眼不知在哪停留。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山對現在的她而言,不論是山腳或山腰,乃至山頂,心境因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放鬆自在,寬曠無盡的遠望,使她心緒暫時獲得解放。
物盡其用的獨特創作
多數創作者會選擇平面創作,她卻選擇了立體創作。她偶爾會在紙上畫草稿,但她更愛木頭給予的觸感。在木雕創作路上,黃靜萱會嘗試不同方式創作,木頭是基底,她嘗試使用木屑、樹皮這些被丟棄的等素材來呈現。此次展出的作品,有部分選擇以樹皮來創作,許多創作者幾乎都是把樹皮捨棄不用。黃靜萱在運用樹皮製作作品前,必定把它們仔細處理乾淨,因為樹皮裡多少會有蟲住在裡面,為了不讓作品受蟲的影響,清理樹皮這道手續是不可少的。因為比起沒有樹皮的木頭來說,樹皮表面的紋路肌理,能讓人貼近大自然的原貌,因此她決定讓「它」成為作品的一個特色之一。
創作之心不滅
六年學習木雕創作的日子,吉田敦老師對黃靜萱來說無非是最重要的貴人,
對於創作,老師總是給予相當大的空間讓學生去發展,一點都不干擾他們對創作的思想與表現方式,希望學生能去找尋自己的風格,教學上僅會在造型、技術給與相當多的建議及實際的示範,有時圖文並茂簡單易懂,實際示範完全盡心不含糊敷衍,久之也因此影響到黃靜萱對自己的創作,抱持同儕間互相合作,創作態度更負責與堅持的精神,即使再忙,環境空間再貧乏都要不怠慢鬆懈的堅持創作。
畢業後黃靜萱來到三義的工作室持續創作,除了本身的工作室創作之外,她也參加三義木雕薪傳營,不斷的增進自我,讓她的作品更趨成熟,也讓她克服許多技術上的疑問。
大自然是她的心靈導師
黃靜萱的作品裡,有許多大自然的元素,「山」往高處移動雖可以讓眼界、思想放的更遠,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寒冷與無奈,回到平地雖視覺變得較狹隘難受,但卻又溫暖;在我所創作的山中,是象徵著如父親般堅實又能小小逃避,讓心能重新出發的存在。 「雲」如同在看漫畫時,腳色在腦中思考的話語會出現在雲框中,也如同在我的創作上,那些未脫口的思緒,禁錮在雲中,也環繞山拖制創作中人物的行動。 「樹皮」即是樹木的最外層,也同於比擬我心中的邊疆角落,將不被自身所接納的事物都推至於此。
木雕是一種減法雕塑,在有計劃地使用各類刀具削減下,心中所預想的成品模樣也漸漸清晰可見。這過程,當刀子一刀一刀落下,就像是把她自身的負面情緒帶離, 一件作品的完整,必然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漫長的創作也是她療癒自身的另一種方式,像是一場經過衝突、不適,最後達到和解的儀式。
巧手創造多樣人物
〈頓時居所〉系列中有一不斷出現的虛構角色,被她統稱為王子。王子是擬人化的生物,從正面看時,具有半飛鼠半禽類的特徵,從背面看,則具有恐龍般的背脊與尾巴;紮著長長的辮子,面容無畏中又隱含一絲的膽怯。〈頓時居所〉作品中敘述著,長期對自身感到厭惡排斥的我,樹皮中的小王子也如同是自身的化身,總感到有無形的壓力一直伴隨著他,令他感到疲憊,所以他只能不斷的移動,企圖找到一個不會令他感到不適的境地能夠久居,時至至今他要來然還在尋找著。〈雲裡霧裡哪裡〉系列思緒的釋放與整理的過程,跟隨著我心境改變,造型上也一直有有些微的變化。
藝術創作無形中引領了黃靜萱改變、相信、了解,開始創作後,她與人的連結變得更頻繁緊密,自我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與自身對話,與現實暫時抽離,讓她意識到許多過去沒思考到的地方,這些衝擊或許帶給她多少的失落或悲傷,但是她知道,換個地方繼續探險,離開熟悉的環境,學習接觸新的經驗,才能有新的故事能與人分享,並填補這些失落。
黃靜萱簡歷:
2016畢業於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造形藝術組
2012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9/02-2017/10/29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三義木雕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三義木雕作品 在 三義木雕達摩-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國際二手貨中心------三義木雕大師名家黃榮洲作品栩栩如生牛樟飛天達摩. 58,000. 買家自付. Yahoo!奇摩拍賣- 國際二手貨0800-000530(885個評價). ... <看更多>
三義木雕作品 在 三義木雕達摩-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國際二手貨中心------三義木雕大師名家黃榮洲作品栩栩如生牛樟飛天達摩. 58,000. 買家自付. Yahoo!奇摩拍賣- 國際二手貨0800-000530(885個評價). ... <看更多>
三義木雕作品 在 木藝軒三義木雕藝術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位於國際木雕城的三義木雕博物館附近,店內木雕藝品種類眾多,木雕佛像、木雕關公、木雕彌勒佛、 ... 【作品名稱】大展鴻圖鵬程萬里【材質】台灣檜木【尺寸】高44公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