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本周三氣溫溜滑梯,即將急速降溫至10度以下,,
台灣將要變成一顆凍番薯惹!❄️❄️❄️❄️❄️
這次元旦連假要出門露營的朋友們勢必要面臨嚴峻的考驗了!
在出門迎戰之前,有些事情是你一定要知道的…
那就是你所在露營地的氣溫!!!!
大家都知道的…當海拔高度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會下降....
(((遞麥克風🎤🎤🎤🎤...大家一起大聲說~~~6度!!!!!!!❄️❄️❄️❄️
對!!!!當海拔高度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會下降6度,
接著,就是發揮你數學能力的時候了!
若你的營地是在北部地區海拔1000左右的山上…
北部平地低溫來到10度時,你在營地就只剩下( )度..
(我怕冷,不敢算,你們自己算~XD)
不過好在這次多數地區是乾冷,僅僅北部東北部偶有雨...🌧
但這次的低溫仍然是不容小覷,
在風寒效應下體感溫度還是會非常寒冷的!❄️❄️❄️❄️
即便如此,在跨年年假這樣的大日子,很多朋友一定都排好露營了!
頭都洗下去了,還是要洗完!💪💪💪
常言道:露營怕風不怕雨,怕熱不怕冷!
要出門露營的,做好保暖措施就免驚啦!!!
快快快,快去把露營取暖的雞絲頭都搬出來….
什麼柴爐、焚火台、煤油瓦斯暖爐、汽化燈什麼的…
只要是能取暖的通通去搬出來!
備好裝滿熱水的史丹利,隨時喝熱湯熱飲都是客廳帳裡保暖的撇步喔!
客廳帳裡的保暖功夫做好了,那睡帳裡呢?那該要怎麼保暖呢?🤔
常常有朋友問,邪惡的長毛蓋毯夠不夠暖啊??🧐🧐🧐
恩...這個問題真的很攏統,,而每個人對溫度的感受不同,
我也只能依我個人在低溫時使用長毛毯保暖的經驗來分享給大家...
來來來,,,有長毛蓋毯的朋友們,看過來看過來!!!
你有將長毛蓋毯的毛海面向上鋪床過嗎?
因為這兩年的冬天常有睡在合歡山或雪山登山口的機會,
為了抵禦海拔2-3000公尺高山夜裡有如冰箱般的低溫,
我們便將長毛毯的毛毛面向上來舖床…
這樣舖之後,果然整夜睡得暖~暖~暖!👍👍👍
還有還有還有......
夜裡大家一定都不喜歡穿著厚重又束縛的保暖衣物睡覺吧!
有長毛隨意毯的朋友們,不要忘了喔!!!
在10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中露營,
可以將長毛隨意毯塞到睡袋裡加速升溫,
今年3月我們登志佳陽大山時露宿3100公尺的瓢簞營地,
那一夜氣溫預報6度,體感溫度只有1-4度!!!
相當接近這次的低溫特報!
我就是將長毛蓋毯塞在睡袋中再束起來,
真的非常暖和還睡到熱醒!!!!
將長毛毯塞到睡袋不但可以加速升溫,
還可以不用穿著束縛又厚重便能睡得暖暖暖喔!!!!!!!😁😁😁😁
最後一定要切記的是,再怎麼冷,,,
明火不能進帳篷!!🚫🚫🚫
明火不能進帳篷!!🚫🚫🚫
明火不能進帳篷!!🚫🚫🚫
明火絕對不能進帳篷!!!!!!!🚫🚫🚫🚫
好幾年前搭帳露營時,在營地裡曾目睹有露友將汽化燈放在睡帳裡..
結果不慎引爆了充氣床墊,造成多人燒燙傷的憾事....😞
露營睡覺時是沒有辦法有緊戒心的!!!
所以,所以,所以!!!!!!
再怎麼冷,明火就是不能進帳篷!!!!🚫🚫🚫🚫
一定要採取最安全的方式來做好保暖喔!!!💪💪💪💪
#邪惡的雪芙蓉毯何時開團又被問爆了
#一樣_週三早上會貼出開團前公開說明書_晚上9點開團_下周到貨唷😉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上升1000公尺溫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美少婦的生活小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美少婦的生活小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天氣小觀:加拿大哈德遜灣強烈冰風暴- 看板TY_Research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Fjällräven Taiwan -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公尺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各位大大請問一下南橫溫度?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期末考高二基礎地球科學試卷卷別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每上升100公尺氣壓下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每上升100公尺氣壓下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一個空氣塊每上升1000 m,其溫度會降低約10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討論] 關於露點溫度遞減率- 看板TY_Resear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物推坑] Garmin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複合式GPS腕錶
話說我是 Garmin 鐵粉很久了,汽車上的GPS導航不知道幫我度過多少個Google map沒有的小徑,手錶Garmin Fenix 3也用的多年,營火部落幾乎每一次的戶外活動都靠Garmin Fenix 3記錄跟協助。
經過多年的澆花日曬,終於升級成最新的Tactix Delta Solar太陽能系列,這一款基本上就是Garmin Fenix 6x的軍規版本,經過幾週的配戴,實在是非常滿意。
----------我小小介紹一下,其實以下還可以再寫5000字,結論來說就是這錶適合軍宅,戶外玩家,熱愛運動,覺得市面上智慧手錶都不夠粗獷,有電量恐懼症的你-------
軍規版本的專屬功能:
通過美國軍規MIL-STD-810G標準測試:這是美國軍方的採購標準,也就是說在耐用度,防摔、防水性能都是通過認證,這涵蓋低壓、防水(10ATM)、高溫、低溫、沙和灰塵、振動、砲擊震動、結冰/冰凍雨、酸性空氣.....等超多的測試項目。
夜視模式:關閉所有的顯示燈號,背光、光學心率感測器,就跟當兵的夜戰訓練一樣,消除所有的光線,反光,之前還要把皮帶扣、槍上面任何的光亮面塗黑,這樣可以避免得人發現,也可以方便夜視鏡下閱讀,雖然筱筱太太還沒讓我買夜視鏡,但是在拍攝螢火蟲、夜景、銀河的時候也很好用。
潛行模式:簡單來就是關閉任何無線訊號的接收與發送,包含GPS,避免被敵人偵測到,其實我覺得當作飛航模式也可以。
一鍵即焚模式(Kill Switch):遵照軍事準則開啟模式後倒數10秒,手錶將永久刪除使用者資料與位置紀錄,我覺得可以稱做防抓猴模式,例如偷跑去買露營裝備,還買到心跳加速,避免被老婆抓包,可以馬上銷毀軌跡跟各種記錄。
跳傘模式:之前去過關島飛小飛機,當時本來想去玩跳傘,不過當時孩子還小,很怕小孩沒有爸爸,下次去關島一定要去跳傘挑戰一下。
其實功能太多,我來說說我常用的功能。
太陽能充電鏡面:以往的太陽能發電版無法顯示畫面,現在用的是最新技術,透明的太陽能板,就是讓整面畫面都可以太陽能發電,但是又不會影響顯示,依照官方的數據,大約可以增加10%的使用時間,智慧手錶模式可以使用21+3天,GPS開啟的導航記錄模式可以60+6小時,對我這一個對紫外線過敏的人來說,這等於是一個過敏警報器,每當我看到錶面在發電的時候,就要提醒我防曬。
高度記:這高度記不需要跟手機連線,獨立的透過氣壓跟GPS偵測,對於爬山,開車露營來說都很方便,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低六度,對於氣候的預判也很方便。
氣壓器:這也是手錶獨立的功能,我常常會到沒有任何收訊的地方,氣壓計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幫助預估天氣,當氣壓突然下降的時候,手錶可以設定主動警報,救代表可能快要變天了。
GPS導航與紀錄:可以透過手機內建的地圖設定導航,也可以匯入登山的GPX軌跡點導航,或者只記錄你行走的軌跡,然後幫助你導航到出發點,避免迷路,跟用手機導航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一直拿出手機看路線,也可以節省手機的電量,不需要在滿身汗水的時候操作手機,只需要抬起手就可以,當偏離路徑的時候,也會主動震動提醒,GPS更是內建美國、歐洲、俄羅斯三種系統,準確度一定比手機準確。
外部細節更是沒話說:
藍寶石防刮鏡片:這一定是高級錶才有的功能,更耐刮,更耐用。
黑色 DLC 鍍膜白鋼錶:黑色帶著金屬研磨的紋路,DLC 鍍膜更是高級的錶面處理,接近鑽石的特性,低摩擦系數,絕緣性好,耐酸鹼,主要用在半導體模具跟醫療器材上。
新款式尼龍錶帶:原廠尼龍錶帶我也用很多年了,最大好處就是可以透氣,避免皮膚過敏,這對我來說真的很有效,我是對金屬汗水都容易過敏的體質,我這幾年都用尼龍錶帶,狀況好的許多,這次尼龍錶帶增加的快拆結構,快拆上面還多了有形的金屬組件,更符合軍事風格。
智慧功能:
1.4"超大錶面:有人說手錶再大都手機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手機太大,訊息太多,以前一個訊息來就要掏出龐大的手機來看,現在只需要抬起手腕就可以,更大的螢幕對於常常要偷看訊息更是方便,對於我這種邁入40,眼睛有點老花更是貼心。
Garmin Pay:可以把信用卡登錄手錶中,這樣出門運動,不用帶錢包也可以再超商買補給品啦。
內建KKbox跟Spotify:可以把音樂下載到手錶離線播放,搭配藍芽耳機,就可以運動不帶巨大的手機。
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美少婦的生活小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之前是誰說…
今年冬天到1月左右都不會再冷了蛤!😤
阿今天早上打開房間門像是打開了冰箱門是怎麼回事啊!😨
其實不管今年到底是不是暖冬,
對於餐風露宿在山林裡露營的朋友來說…
每個露營夜都能感受冬天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這個周末有冷氣團!
這周要出門露營的朋友們勢必要面臨嚴峻的考驗了!
在出門迎戰之前,有些事情是你一定要知道的…
那就是你所在露營地的氣溫!!!!
大家都知道的…當海拔高度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會下降....
(((遞麥克風...大家一起大聲說~~~6度!!!!!!!
對!!!!當海拔高度上升1000公尺,溫度就會下降6度,
接著,就是發揮你數學能力的時候了!
若你的營地是在北部地區海拔1000左右的山上…
北部平地低溫來到13度時,你在營地就只剩下( )度..(我怕冷,不敢算XD)
冷就算了,這次的冷氣團還可能夾帶著風雨,淒風苦雨下體感溫度更是寒冷!
即便如此,頭都洗下去了,還是要洗完!
露營怕風不怕雨,怕熱不怕冷!
要出門露營的,做好保暖措施就免驚啦!!!
快快快,快去把露營取暖的雞絲頭都搬出來….
什麼柴爐、焚火台、煤油暖爐、汽化燈什麼的…只要是能取暖的通通來!
備好裝滿熱水的史丹利,隨時喝熱湯熱飲都是客廳帳裡保暖的撇步喔!
客廳帳裡的保暖功夫做好了,那睡帳裡呢?
明火不能進帳篷,那該要怎麼保暖呢?
來來來,,,看過來看過來!!!
雖然冷,但你一定是不喜歡穿著厚重又束縛的保暖衣物睡覺吧!
有長毛隨意毯的朋友們,可以將長毛隨意毯塞到睡袋裡加速升溫,
這樣就不用穿著厚重又可以睡得暖暖暖喔!!!!!!!
#邪惡的雪芙蓉毯溫馨聖誕團今日已全數寄出
#請跟團的朋友們留意快遞送件通知喔
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Fjällräven Taiwan -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公尺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平均下降6度,城市裡高達36℃蒸騰的熱氣,到了高山就成了一道清涼的徐風。合歡北峰的紅毛杜鵑正值盛開,妝點山徑兩側的草 ... ... <看更多>
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各位大大請問一下南橫溫度?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ticoosuni wrote: 請教各位大大以這個時...(恕刪). 給您參考~大白天有陽光時.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下降六度.. 南橫最高點.大關山隧道..海拔2722.. 請自己算一下囉~~ ... <看更多>
上升1000公尺溫度 在 天氣小觀:加拿大哈德遜灣強烈冰風暴- 看板TY_Research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小觀:加拿大哈德遜灣強烈冰風暴
(這篇是隨興打的,主要是看到加拿大的哈德遜冰風暴。)
冬季的大氣比起夏季大氣複雜許多,
除了西風帶的變幻萬千外,還要同時考慮對流層和平流層的大氣。
在夏季,對流層升高,
不管是南亞高壓、太平洋高壓等活躍夏季系統都是觀察對流層大氣,
但到了冬季,極地進入永夜,從平流層下來的冬季大魔王一雙大手壓入對流層,
極地溫度直降對流活動減弱,對流層高度整個下降,這麼一來,大氣就變得複雜許多。
對流層和平流層的區別就是溫度的垂直遞減率,
在對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低,且遞減率很大,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下降6~7度。
在平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高,且遞減率極小,每上升1000公尺溫度只升1度多,
甚至同溫。
因此,平流層又叫作同溫層,也因為平流層非常穩定,大氣幾乎沒有垂直運動,
對流層中發展旺盛的積雨雲到頂後,
開始受到平流層抑制只能往水平展開,雲頂如被削平般成為砧狀雲結構。
由於高緯度溫度低,低緯度溫度高,
因此極地對流層高度低,只有6000~8000公尺,熱帶對流層甚至高達1萬6000公尺。
如此一來,在100百帕~300百帕的高度場就同時存在對流層大氣活動和平流層大氣活動。
在夏季,
平流層在100百帕以上,這裡只有微弱的極渦與平流層反氣旋控制,
南亞高壓100~200百帕、太平洋高壓500百帕、西南季風700百帕、
颱風1000百帕~等活躍的大氣系統
通通在大氣對流層內活動,於是各天氣系統都在大氣對流層裡對流著,交互影響。
但在冬季,
高緯度地區300百帕以上高空就轉為平流層大氣,
而北極渦旋與周圍的西風帶活動都同時存在平流層和對流層大氣的活動。
也就是說冬季大氣系統的活動同時存在於對流層和平流層,
於是大氣對流層和平流層互為影響,這麼一來就有趣了:
對流層溫度隨高度降低,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緩升。
在某一個高度場或等壓平面來看,
1. 對流層大氣主要為北冷南熱,平流層大氣卻為北熱南冷。
主因不難想像,南方大氣對流層高度高,溫度一直隨高度降低。
但對北方來說,早已轉為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緩升了。
因此極地上空的平流層溫度高,熱帶地區上空的平流層溫度低。
2. 對流層高層的冷槽、暖脊,到了平流層卻表現為暖槽、冷脊
對流層是正溫度遞減率,溫度降低,形成冷槽;
平流層是負溫度遞減率,溫度降低,形成冷脊。
對流層 ------- 1 => A變成1,冷槽 V
---A--- 2
------- 3
平流層 ------- 3 => A變成1,冷脊 /\
---A--- 2
------- 1
3. 對流層中的冷、暖可代表冷氣團、暖氣團;
平流層中的冷、暖不代表冷氣團、暖氣團。
強烈高空冷渦旋發展出來,往往在平流層會對應暖中心。
平流層的冷暖只是極地氣團上空對流層頂特別低的反映。
原因當然因為該中心處溫度特別低,則對流層大氣高度低,
因此該處的上空溫度在很低的高度就反轉為平流層大氣,
溫度隨高度增加,與周圍相比,當然會相對為暖中心。
4. 最後就是北極和熱帶地區的溫度和位溫,
一般取200百帕的高度場來看,
熱帶地面溫度最高,熱帶高空溫度最低;
極地地面位溫最低,極地高空位溫最高。
常數
位溫 = 溫度 * ( 1000 / 氣壓 ) => 氣壓越低 位溫越高
常數一般為0.286,
位溫就是把乾空氣團絕熱膨脹/壓縮到1000百帕時的溫度。
在對流層中,
一般大氣溫度的垂直遞減率小於位溫公式後者氣壓下降的增加率,
所以位溫隨高度增加,也就是高度越高,位溫越高。
而極地平流層甚至溫度反轉,造成極地高空有最高的位溫。
從大氣的垂直面來看,隨高度增加時,
對流層的溫度和氣壓作對,等位溫線比較稀疏,
平流層的溫度和氣壓同向,等位溫線非常密集。
位溫是用來衡量大氣垂直對流穩定度的重要指標;
首先,把溫度換成相當溫度,即為相當位溫;
相當溫度即透過絕熱過程將空氣團移除水汽後的乾燥空氣溫度。
因此,
相當位溫即空氣團經絕熱膨脹/壓縮到1000百帕且
所含的水汽全部凝結為水釋放出潛熱後,所具有的溫度。
相當位溫可作為飽和氣團所處的大氣穩定度指標。
如果相當位溫隨著高度而上升,即表示氣團身處的大氣是穩定的;
反之,若相當位溫隨高度下跌,即表示所處的大氣並不穩定。
不過冬季看的北極渦旋不需要看相當位溫,夏季熱帶氣旋才需要看。
冬季看的北極渦旋是要看"位溫"。
從"乾燥"絕熱大氣來看強極渦和弱極渦:
強極渦:等位溫面在北極地區比較高,向中緯度向下傾斜。
弱極渦:等位溫面在北極地區比較低,向中緯度向上傾斜。
因此強極渦情境,北極平流層高位渦冷空氣支援中緯度。
對比弱極渦情境,北極平流層高位渦冷空氣不支援中緯度。
5. 附帶一提的就是位渦,
不用說,很容易理解的:冬季極圈內的高空位渦值非常高->北極渦旋
另外,中高緯度出現的強烈高空冷渦旋由平流層極渦延伸的切斷低壓,
也會在高空顯現出高位渦值。
而低緯度地區高空的位渦值約為零。
位渦是動力學和熱力學混和的參數,主要由渦度和位溫垂直梯度所決定。
位渦近似於:-(重力加速度)*(渦度+地球自轉渦度)*位溫垂直梯度
位溫梯度主要集中在平流層(等位溫線非常密集)
因此,位渦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平流層,隨平流層高度增加而增加。
...(時間關係來看,來看北美冰風暴)
正當東亞降溫,冷氣團南下之餘,
未來一週北美加拿大哈德遜灣面臨強烈冰風暴,
模式預報高空冷渦旋持續在此徘迴。
原因和美西-東北太平洋維持暖脊有關,
從平流層100百帕高度場來看,
美西-東北太平洋的暖脊到了平流層變成暖槽,
https://tinyurl.com/ya2q8fco
但同時,對稱波動,白令海又有西風脊深入北極,
造成平流層升溫,平流層升溫影響北極渦旋位置。
因此,北極渦旋往亞洲遠東地區偏。
模式也顯示負北極震盪,當然就開始這波冷氣團影響嚕。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22.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48061090.A.6F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