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智慧,如何保育和活化?
上年年尾,古物諮詢委員會正式將上環蘇杭街百年老店「源吉林」列入一級歷史建築。如今樓宇兩旁換上了LED電子招牌,暫代維修中的木製對聯。這幢戰前唐樓屬本港最早期的「背靠背」唐樓,沒有後巷,至今仍以下舖上居的方式使用中。店面本身儼如一個迷你博物館,展示昔日各種製藥及包裝器具外,最為人注目的,要數傳統用以舒緩感冒的「盒仔茶」。
不知道多少人飲過這樣的式的「盒仔茶」?小時候每逢感冒初起,又怕西藥燥熱兼眼瞓,母親總會焗一杯「盒仔茶」,加幾片薑,務求飲後出身汗逼出寒氣,讓身體自然恢復。
「盒仔茶」其實是涼茶一種,始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源吉林甘和茶,由源吉林藥廠發明。打開包裝盒,乍看下內裡藥茶與一般茶葉無異,只需要用熱水泡浸,便能將茶葉吸收了的藥汁溶解,變成一碗藥湯,儼如即食杯麵般方便飲用。也沒有涼茶的苦澀,入口味甘而性和,故名「甘和茶」。除了醫治感冒發熱,還可用於頭痛、骨節疼痛、食滯飽脹、腹痛吐瀉等不適,用途多元。
涼茶在廣東嶺南一帶,傳統以來都是民間普及的保健方式一種,尤其在暑熱的夏天。從前本地街頭巷尾都不乏傳統涼茶舖,如今卻是買少見少。天時暑熱,路過上環,不妨到訪源吉林飲杯「盒仔茶」解暑。當然,療效及適合飲用與否,也要視乎本身體質而定。
源吉林
上環蘇杭街112號地下
#源吉林 #上環老店 #盒仔茶 #涼茶 #戰前唐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冒煙了,在氤氳的熱氣下,這鍋滷水散發出誘人的芬芳。陳勤記的滷水就像傳統的潮州人,經歷七十年歲月的洗禮,濃縮成精華。性格低調沉實,絕對不會鋒芒畢露。一道滷水鵝最能吃出滋味。味道甘香沉厚,各種香料互相平衡,不霸道不搶喉,一字記之曰醇。還有,別忘了這鍋滷水歷年來,孕育出千千萬萬隻滷水鵝,肉汁與滷水互相融合...
上環老店 在 飲食男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鍋滷水就像傳統的潮州人,性格低調沉實,絕對不會鋒芒畢露。一道滷水鵝最能吃出其滋味,味道甘香沉厚,各種香料互相平衡,不霸道不搶喉。
「爸爸視這鍋滷水為寶貝,日夜無微不至地照顧。」第三代陳佩玲陳惠玲說。陳媽媽也曾笑說,他這生人就像跟滷水談戀愛。
滷水要做得好,沒有甚麼大秘密。依靠的,就是年年月月,每天從不間斷地付出的時間和心血。
【70年醇厚芳香滷水 上環老店第三代姐妹花守住爸爸心血:唔可能再有第二個70年】足本訪問: http://bit.ly/2IYZP7Y...
See More
上環老店 在 飲食男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十年的歷史,兩代人的傳承。䇄立在香港最早發展的土地上,從大牌檔到茶餐廳,和這裏的人和事共同創造了半世紀的香江歷史。
時代變遷,上環的舊樓慢慢改變成現代化的商廈,客人也由街坊和工人,變成了西裝靚裙的上班族。
懷舊的熱潮令招牌打得更響,但瘋狂的樓市卻像海嘯一般席捲一切。在現實的環境下,舊東西逐漸消失,孖沙也只會隨着這股巨浪慢慢離去,因為梁老闆說不會將生意及鋪頭傳給下一代,不想女兒辛苦,退休時只會把它賣掉。
【#情味茶記系列|上環老店叉燒三蛋飯 第二代老闆:退休就賣鋪】足本訪問: https://goo.gl/mYyCNB
#飲食男女 #人物專訪 #茶餐廳 #港式 #上環 #叉燒三蛋飯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Instagram: http://goo.gl/KwjNOE
上環老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冒煙了,在氤氳的熱氣下,這鍋滷水散發出誘人的芬芳。陳勤記的滷水就像傳統的潮州人,經歷七十年歲月的洗禮,濃縮成精華。性格低調沉實,絕對不會鋒芒畢露。一道滷水鵝最能吃出滋味。味道甘香沉厚,各種香料互相平衡,不霸道不搶喉,一字記之曰醇。還有,別忘了這鍋滷水歷年來,孕育出千千萬萬隻滷水鵝,肉汁與滷水互相融合,令味道昇華。
陳勤記早於五十年代扎根於文咸西街的潮州巷,歷久不衰,近年更屢獲米芝蓮推介,皆因當中糅合了三代人的心血。第一代陳適勤由家鄉潮州揭陽來港,於當時最多潮州人聚集的上環三角碼頭內的潮州巷開店。兒子陳國良自九歲開始,就跟爸爸一起看檔,日復一日地照料滷水。「爸爸視這鍋滷水為寶貝,日夜無微不至地照顧。」第三代陳佩玲陳惠玲說。陳爸爸近年已退下來,由兩姊妹接手。「陳勤記是我們另一個家,以前亦經常回來,除了幫手,亦可以跟家人見面。」姊姊陳佩玲為人內斂,師承爸爸滷水的廚藝。妹妹惠玲長袖善舞,負責營運。二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她們於2010年把餐廳重新裝潢,又加添新菜式。但對於店子的靈魂,這鍋陳年滷水卻沒有半分改動,「我們聽從爸爸的話,他說這樣做,就這樣做。」
每天早上,姊姊陳佩玲回到店子,就要把滷水加熱翻滾。一方面要隔去肉渣,煮滾殺菌。另一方面要添加新的香料來添味。那專注的眼神跟爸爸很相似。「以前店子星期日休息,爸爸都會回來煮滾滷水,從不鬆懈。每次去外遊都掛心,回來也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趕回店子探視滷水。」陳媽媽也曾笑說,他這生人就像跟滷水談戀愛。滷水是寶。1997年潮州巷清拆,混亂中卻倒瀉了半鍋滷水,陳老先生心痛得不得了。現時僅存一鍋滷水,姊妹二人更格外珍惜。謹守爸爸配方,只用桂皮川椒八角沙薑京葱等七八種材料,沒有半分更改。只用高粱酒,不用紹興酒。「爸爸說下紹興酒會變酸。」亦不下鹽,而是用魚露。「爸爸經常說,下鹽會死鹹。」佩玲說。當她看見滷水煮熱了,冒煙時,就一勺一勺舀走面層的鵝油。「不舀走的話,一陣滷鵝就不入味。」大約加熱個多小時,就可以放進平頭鵝。
別以為這樣工作就完了。只見佩玲在廚房進進出出,經常金睛火眼地察看。「如果滾瀉了,就太浪費。」果然是滴滴黃金。當看見鵝滷得差不多,她就拿起鋼鈎,勾進鵝頸內,再奮力抽起,一隻隻不停吊上吊落。「為甚麼要這樣做?我也不太清楚,總之爸爸是這樣做的。」佩玲一時間也說不出所以然。倒是妹妹從旁解釋,「我曾問過爸爸,大概是因為鵝的上樁或下樁不同厚度,吊上吊落才受熱均勻。」滷水要做得好,沒有甚麼大秘密。依靠的,就是年年月月,每天從不間斷地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不可以半途而廢,亦不能偷工減料。「爸爸如此看待滷水,現在我們照樣傳承下去。」所謂的最強滷水,沒有標奇立異,沒有革新。而是一種傳統,一種像親情的細水長流。
陳勤記鹵鵝飯店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西11號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00am-10:00pm
電話:2858 0033
詳情: https://goo.gl/mDv7pG
採訪:關廣恩
攝影:關永權、關永浩、鄧廣基、葉天榮、魯雋華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9sJYrHZOsY/hqdefault.jpg)
上環老店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全港最大活蛇供應商、上環有118年歷史的老字號「蛇王林」,見證六、七十年代蛇店最風光時期,創辦人羅大林在1900年開始在上環街邊賣蛇起家,賣蛇膽、蛇肉、蛇酒及蛇藥等批發代理為主,招牌蛇羹只於秋天至清明,日賣百多碗予熟客。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r9trWPuSW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sY604X7phZcVXEhb59ZFOYpw4ag)
上環老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五十年的歷史,兩代人的傳承。䇄立在香港最早發展的土地上,從大牌檔到茶餐廳,和這裏的人和事共同創造了半世紀的香江歷史。正如孖沙茶餐廳的老闆梁志雄引以為榮地說:「我的店是信得過的老字號,是真材實料的 。」不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說法,但午市時候等着光顧的人龍,卻是最好的公投結果。
從孖沙街的大牌檔,走進禧利街成為了茶餐廳,他們仍保留了孖沙作為餐廳的字號, 熏黃了的老招牌固然有懾人的魅力,但梁志雄的「情意結」,卻更加令人尊敬。二十多年前,梁志雄還是一個身光頸靚的珠寳店售貨員,直至父親年邁沒有能力再打理業務,梁志雄明白老父希望兒子繼承自己事業的心意,他便毅然放棄自己的工作 ,全身投入打理孖沙,繼續令父親的「傑作」發揚光大。
經歷了半世紀的孖沙,仍保留着一些舊作風,他們仍堅持舊大牌檔不用紙落單、只憑口呼叫的傳統,而這個既快捷又簡便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時代的巨輪下,依然運作如常。而孖沙的港式ABC早餐,除了一貫的通粉三文治外,也罕有地出現了炒意粉,炒意粉放在早餐餐單,一直是孖沙的傳統,梁志雄這麽多年來,都保留着父親這份細意心思。
經營茶餐廳是辛勞的事情,梁志雄每天早上五時多便開始工作,直至黃昏五時多才收鋪,甚麼崗位也要兼顧。 客人要求食物既快且靚,餐廳的出品也要長期保持平穩的質素,更要有自己的特色,由員工創作出來的叉燒煎三蛋飯,一直為孖沙贏盡了客人的口碑,也擦亮了孖沙的招牌。
時代變遷,上環的舊樓慢慢改變成現代化的商廈,客人也由街坊和工人,變成了西裝靚裙的上班族。懷舊的熱潮令孖沙的招牌打得更響 ,但瘋狂的樓市卻像海嘯一般席捲一切。在現實的環境下,舊東西逐漸消失,孖沙也只會隨着這股巨浪慢慢離去;因為梁老闆說不會將生意及鋪頭傳給下一代,不想女兒辛苦,退休時只會把它賣掉。
採訪: 伍自禎
攝影: 馮啓成
剪接: 伍自禎
監製: 何少忠
孖沙茶餐廳
地址:上環禧利街23號地下
電話:2545 902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6:00am-6:00pm;星期日及勞工假期休息
========================================
飲食男女App大革新!立即開App寫食評,下一個食神可能就係你!✍
?iOS App 下載:http://goo.gl/ZNVWFd
?Android App 下載:http://goo.gl/MrW6YE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D1NPCWiswc/hqdefault.jpg)
上環老店 在 香港尋味神級古早味厚西多(#土炮#興記咖啡#上環#上環美食)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時下的西多士,口味多多,餡料千百樣:花生醬、抹茶醬、鹹蛋奶黃醬、紫薯芝士醬、阿華田流心醬⋯⋯ 開業超過半世紀的 上環 興記,一於懶理潮流, ... ... <看更多>
上環老店 在 香港老店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大家支持我們早前舉辦的3場「上海街非遺導攝活動」,這個月我們將會帶大家遊走港島區的中上環老店,邀請著名文化攝影師隋彪先生帶領大家到這一帶探索不一樣的香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