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一新生與媽媽的五味雜陳 🙎♀️20200831
依稀記得第一次踏進小一的班級,一樓陰暗的教室配上地上碎石子的大塊石子地板,每塊鑲著金色的四邊,讓原本就黑暗的教室倍感壓力。鼻子嗅到濃濃的潮濕木頭味,和隔壁廁所偶不時飄過來的尿騷味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除了新課本的味道,其他都讓我害怕。我的肚子在翻轉,聽著老師的敦敦教誨:老師拿出一根粗粗的棍子,教我們該如何做一個「好」孩子,不然就吃棍子。
我吞下喉嚨那塊硬硬的東西。胸口就像有顆大石頭壓著,下課去廁所,關起門來,擦了濕濕的眼睛。
就這樣開始我在台灣兩年半的小學生活。
那個情境,那種味道,和心裡的緊張害怕,我永遠都記得。
2020 年 8 月 31 日
全台灣國民小學開課,我們家的也是這其中一員,轉眼間,上小一了。爸爸媽媽陪他一起上學去。在家穿起阿姨燙好的制服,背起帥帥的書包,我的小貝比就這樣長大了。
媽媽還沒抱夠你、親夠你,更因為媽媽的身體我們錯失了好多出去玩的機會。這六年多一切歷歷在目;我想讓時間暫停,寶貝和媽媽在靜止的時間裡一起跑跳碰,創造我們遺失的時間,讓我當個正常可以走路的媽媽,陪你上山下海。
到了學校,算是早到,教室空空無人,只有年輕,說話語氣溫柔的女老師。她發了學號牌子後,要 Andrew 去找找自己的座位。一眼望去,他的位子在第一排最後一個。教室沒有特別的味道,明亮,算寬敞。
上課時間到了,其他學生一一入座。一群等著九點半開始的家長座談會的家長們,就在教室聽著老師要孩子們需要注意的事項。
沒有恐嚇、沒有棍子,就只有溫柔的老師慢慢的要小朋友檢查已放在書桌上的書本。 Andrew 是個怕生、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新環境的孩子。他緊緊拉著媽媽的手,一邊專心聽著老師講解。
爸媽去聽座談會的時間到了,大人們紛紛離開教室,孩子們繼續上課。我跟安築保證十二點就會回來接他。 Andrew 每堂下課都去上廁所,我問他有喝這麼多水嗎?(還是他在廁所也在偷偷擦乾眼睛?)
座談會另我失望,學校除了一直強調自己很優秀,卻答不出「實驗」雙語學校是實驗什麼?英文嗎?哪邊優秀?每個主任的標題下得跟幾十年前一樣八股,讓吃了藥的我更昏昏欲睡。
第一天,就有課後班,但我們想讓孩子慢慢適應,於是我們領他回家。但在一片混亂之中我看到他的課後老師,是位年紀頗大的阿姨,我當時直覺就是完蛋了。
星期二大家都全天,Andrew 回來告訴我們,他好喜歡一年級,更喜歡他的導師。媽媽心裡偷偷放了鞭炮,畢竟這是很好的開始。
我和山姆多次為了小孩是否該上課後班而意見不同:他需要認真上班,不能一直被打斷。而且他說出重話:我堅持!
我從沒有小孩開始我就不希望我的小孩上安親班或留課後,回來我可以幫他看功課,山姆一樣可以出去找地方工作。我氣他完全沒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他問我,小孩回來,妳要怎麼安排他的生活?我說玩啊!一、二年級的小孩不就是玩嗎?
而山姆另一個「攻擊」我的地方就是我的身體。他不希望我太累,希望我把自己先照顧好。
就這麼不巧,在開學前兩個禮拜,我的肺莫名奇妙的發炎了,吃了一個禮拜的抗生素,照片子,幾乎痊癒了一半,醫生要我再吃一個禮拜的抗生素,抽了感染指數的血。安築上學的第一個星期四,我回診,發炎指數很低,沒問題。但是我的血氧一直在掉,從 85-94 上上下下,一直到現在 78-85 徘徊。於是我的製氧機又得帶起來。
星期三,中午接到老師的電話,背景是我兒的哭聲,他害怕上課後班。他跟我說了電話,止不住的啜泣,他的那股害怕,媽媽完全能體會。爸爸把他接回家。我安慰他,告訴他媽媽懂得他的害怕,要他明後天再試一次。星期四,因為老師出教室,他害怕,趴在枕頭啜泣,但勇敢的上完一天的課。
星期五,中午又接到老師的電話,他抗拒去課後班,課後班老師居然說,叫他不要來了或是去安親班。這個課後班的老師果然貌如其人。
我選了朋友推薦的一間安親班。
我跟他們說:平時上課只要寫完功課就可以,不要給他寫評量,更不要帶回家做,除非是考試複習。小孩考不好,我絕對不會怪老師。我更不會像其他家長說一套做一套。老師們都笑了,說妳真的很懂我們老師的心聲,很多考前說沒關係,考後又來秋後算帳。他們問我會介意小孩寫字好不好看嗎?我說不會,真的,一、二年級小肌肉都還在長,你要他寫得正正方方,也不代表他以後寫字就是好看。
經過前面不捨的陣痛期,我放手了,饒過自己。之前不是我沒有替山姆想,是我一直想當我心目中的媽媽。我心裡很難過:我在家休息,放小孩在安親班。
我希望陪他久一點,身體好一點,我只能放手。身體目前又是非常虛弱,問題好多。
我想當好媽媽好太太,但老天卻給我這個大難題。有時候我會想,生安築,是我的自私。但他又是我的小太陽,常常是他給我動力向前走。我沒什麼高標準,沒什麼一定要最好的給他,這一切都只是因為我自己做不到,所以看起來是理想化而非實際的作法。
Andrew 今天試上安親班,把拔伴隨著路隊一起過去,順便看看他的老師。把拔要離開前,Andrew 哭得唏哩嘩啦,邊喊著:I want mommy!
I want my baby too!
我想,母子倆的內心都憤怒著:明明有條件上完課回家,為什麼回不去?
答案很簡單,就是仍躺在床上吸氧氣的媽媽太沒用。
四點山姆去接小孩,打了通電話給我,孩子說:I love xxx (安親班), and I made a new friend.
媽媽的胸口的硬塊,這次沒吞下去,而是讓眼淚爆走。
委屈你了,寶貝。
媽媽不敢去醫院,一直想等你一切都穩定再去。這是沒用的媽媽,目前唯一能替你做的事:回家看得到媽媽。
不過只是小一生開學,我們家裡怎麼會演出這麼多劇場。
下下星期五英文 在 YC Lew - 17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次都那麼巧合
之前去摩洛哥恰巧碰上宰牲節。
去澳洲剛好碰上國慶日。
在土耳其也碰上國慶日。
而這次來到俄羅斯居然也碰上謝肉節。
世界太大了,我們要學習的太多。
而我覺得我們總是那麼的幸運。
俄羅斯太大了,從伊爾庫茲克飛到莫斯科居然也要6小時半。
現在我們和馬來西亞終於有時差了。
放置行李後就往紅場方向閒逛了。
沒想到異常熱鬧,也有聖誕節的氣息。
可是現在明明是三月啊!
就上網查一查今天究竟是什麼日子。
原來今天是東正教的「謝肉節」
相當等於我們華人的農曆新年。
怪不得那麼熱鬧。
我覺得我們很幸運,每次都誤打誤撞的到別人國家和他們一起過節。
上次在土耳其也是不知情的狀況下和他們過國慶日。
很開心,我終於來到莫斯科了。
也終於看到那個大洋蔥了!
至於「謝肉節」是什麼?
我剛剛上網google了一下。
下面有詳細的資料。
謝肉節(俄文Масленица, 英文Maslenitsa),俄羅斯傳統節日,為期一週,之後就展開為期四十天的大斎期(四旬期)。謝肉節的狂歡活動在大斎期的前一個星期舉行,所以它的日期隨著大斎期開始日期的不同而每年各異。
謝肉節名稱的緣由是,在大斎期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人們與親朋好友和平相處、在謝肉節最後一天的「寬恕星期日」(Quinquagesima Sunday或是Shrove Sunday)請求對方寬恕自己一年來的過錯、準備迎接大斎期。因為在大斎期不得吃肉,所以這一星期便成為人們向肉類食品告別的日子,所以稱為謝肉節。
謝肉節,又稱為送冬節,是象徵迎接春天、送走冬天的節日。謝肉節是發源於古俄羅斯多神信仰時代春耕節的傳統節慶,之後由於俄羅斯民眾開始信奉東正教,該節日便與基督教的大斎期前的狂歡節結合。
在俄羅斯,人人狂歡的謝肉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是:烹飪並食用象徵太陽的金黃色圓形薄餅(blin),在節慶的最後一天焚燒Maslenitsa的稻草人,送舊迎新,以此表示春天的來臨,因此俄羅斯人經常將這個節日當作新年的開始,相當於我們的農曆春節。
星期一:迎春日
這一天大人小孩會在街上堆雪人,架秋千,用布條和稻草綑綁成一個個稻草人Maslenitsa,之後放在雪橇上在大街小巷遊行,然後在謝肉節的最後一天將象徵冬天的Maslenitsa稻草人燒掉,寓意送走冬天。家裡則是開始烹製薄餅,傳統上第一張薄絣會送給窮人,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
星期二:始歡日
謝肉節的第二天是始歡日,開始狂歡作樂,節慶漸入高潮‧這一天未婚的青年男女到彼此家作客,聊天、飲茶、吃薄餅,或是一起滑雪溜冰,談天散步,透過親友媒婆的介紹,尋找自己的對象。事實上所有的謝肉節活動,無一不是在為未婚的青年男女遷紅線,締造良緣。希望在大斎期之後,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邁向婚姻的殿堂。
星期三:宴請日
這一天重要戲碼登場,是女婿帶著老婆回娘家拜訪岳父岳母,岳母會大顯身手,親自下廚準備豐盛大餐,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烹製薄餅。親朋好友共聚一堂,談天說笑,唱歌跳舞,其樂融融,很像我們農曆春節大年初二回娘家。
星期四:狂歡日
從這天起開始大家放下所有的家務操作,沉迷在五花八門的玩樂之中,節慶活動進入狂熱的巔峰。大街小巷充滿狂歡的氣氛,歌舞昇平,觥籌交錯,三輪馬車雪中奔馳,大人拳擊摔角,孩子們雪仗方酣。整個謝肉節的意義,藉著節慶的狂歡活動,釋放儲存一個冬天的能量,解決人與人之間各種衝突和矛盾。
星期五:岳母上門
還記得星期三女婿帶著老婆回娘家拜訪岳父岳母嗎?今天星期五禮尚往來,岳父岳母登門作客,女兒主廚,盛宴款待,當然其中少不了謝肉節的主角─金黃色的薄餅。
星期六:小姑(大姑)日
新婚妻子邀請丈夫的姊妹和其他親戚到家中吃薄餅,聯繫姑嫂(大姑弟妹) 之間的感情。如果丈夫的姊妹尚未結婚,妻子會邀請自己未婚的男性朋友,介紹認識。這一天新婚妻子理應送給丈夫的姊妹禮物。
星期日:寬恕日
整個謝肉節週的高峰,在謝肉節的最後一天,親朋好友之間相互乞求寬恕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犯下的過錯,希望在大斎期前夕擺脫所有罪孽。寬恕星期日的晚上人們懷念死去的親人,去到墓園和親人告別。傳統的習俗包括到澡堂洗澡,燒掉節慶食物的殘餘,徹底洗淨碗盤。節慶的最後,人們隆重地焚燒象徵冬天的稻草人Maslenitsa,寓意送走冬天,並將灰燼灑在田野,祈禱來年豐收。
下下星期五英文 在 倫敦人妻先生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常生活小品系列
有乜野可以驅使我明明星期五,可以在家工作都走返公司?
當然,係約左人食飯啦!
自從上次同法國仔食完晚餐後,似乎好感度提升了不少,他老是找我吃午餐。其實食飯我真係唔會拒絕,但佢下下都走澱粉質同埋走糖,實在健康得太過份。我甚至開始懷疑,我會唔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因爲俾仔溝而成功減肥的死肥仔。
Anyway,今日我地唔講同佢午飯呢一場,我講放工呢一轉— 我那個來自美國的前任男友,找我下班後喝咖啡。
「別來無恙!」甫見面,當然是例牌的一個抱抱,然後又開始說著聖誕節到了哪裡玩這類的熱身話題。
「最近怎麼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問,無事不登三寶殿,召喚我出來,大概也不是說這些廢話吧?
「我跟男友吵架了,你知道,我們這幾年來,都是遙距戀愛,難得我來英國跟他住了幾星期,他跟我說”想要多點私人空間”」他帶點沮喪地說。
「我倒是同情他的,誰對著你這討厭鬼也會想要多點私人空間吧?」面對他,先挖苦、後治療是必須的。沒辦法,他就是不吃軟,你溫柔地跟他說,他就會不自在,我跟他相處多年也慣了他這一套。
「說到令人討厭,你的打呼聲才令人討厭吧?」他眉頭一揚。
「廢話!我從不打呼的,那是天使的嘆息,你這種凡人不會欣賞而已。」
「那是末日審判的號角吧?」
「閉嘴、閉嘴,我沒批准你發言!」這傢伙真是超令人討厭的。
「話說,也不是每個人也適合同居的,再者,你比我年輕、他比你更年輕,你想想,要是你廿一、二歲開始拍了幾年的遠距離戀愛,一個人生活慣了,你突然跟他共處一室,他不習慣也是正常吧?」我再次回到正題。
「更不用說,一個人到了廿七、八歲,來到社會工作五年,正是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的時間。有些人會轉行、也有些人會開展一段新關係,我和你都經歷過那一個迷失的階段,你應該懂的。」我繼續發表我的看法。
「我想像不到分手了會怎樣,事實上,又似乎不會怎樣,可能我會難過幾個月,暴飲暴食死去活來,然後又會繼續再找下一個伴侶,像是我們當年那樣。」他開始自說自話地給自己分析了。
「你倒是厲害啊,我們分手後沒有兩個月,你就跟那傢伙在一起,還結婚了。」他有點不服氣的跟我說。
「是你跟我說分手的,我能怎樣?分手了我還親自幫你搬遷、抬了250磅的雜物到郵局,我也太好了吧?」
「是的,那時候挺好玩的,我有時候也會想起我們在中環同居的日子。」
「當然好玩,我還記得那服務式住宅,一個月租金八萬,怎會不好玩?」如果真係有樓有高潮,那間半山大宅還真是令人高潮迭起。
「不,是你給我下廚,你記得那意粉,還有那牛排嗎?好好的二三百元一塊的和牛排,被你煎成垃圾了... 我還給你全都吃了,哈哈哈哈...」我人生裡最青澀的歲月都給了他,在他的記憶裡,充滿我的黑歷史。
「那時候我才第一次煎嘛!現在我進步多了,有空你帶你男友上來我家,我給你們兩個弄一頓好的。」我表示需要一雪前恥。
「不要,我不會讓你平反的。我喜歡當年那個你— 雄心壯志,總是碰壁,卻又從不服輸。」
「我現在也沒差嘛...」
「現在,你也替人打工了,還要做銀行,有夠沉悶的。」
「我結婚了,也得穩定下來吧?」
「我猜,我是因為你,才害怕結婚的。」
「我沒有那麼恐怖吧?再者,我現在的生活也沒差啊。」我應該沒有給他留下什麼青年陰影吧?
「不是因為你過得差,相反,是你過得太好了。要是我結了婚但沒有你那樣的生活,怎麼辦?又或是,真的那樣好了,我又會有動力繼續向前突破嗎?」我不知道他是在問我,還是在問自己。
「他待你好嗎?」他當然是指我老公。
「好,非常好,無以復加的好。」我笑著說。
「我就是知道他會對你很好的,他是個幸運的傢伙。」然後他又裝德國人說英文的口音,說些完全不好笑的冷笑話。
臨別。
「我們會再見吧?」我問。
「會的,我五月會再來,要是他還未跟我分撐的話。」
「一言為定哦,來!抱一個!」我給他用力的擁抱。
「呃... 再來一個,你有空多找我喝咖啡啦!」我意猶未盡。
「這是因爲我比你老公好抱一點吧?是不是德國人除了說話外,連擁抱都是很悶,一板一眼那....」
「閉嘴、閉嘴... 我沒有批准你發言,我抱夠了就放手不行嗎?」我的頭靠在他的肩膀,一手抱著他的腰,另一手掩著他的嘴。一個香港人人和一個白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以這種溫馨而又奇異的姿態道別。
有一些人,沒有成為法律上的伴侶,但倒變成了家人那樣的熟人,我們的愛情早在歲月裡風化,但所幸的是,那個名為「愛」的核心並沒有受損。我們換了個形式,繼續當彼此的家人。
#你說過牽了手就算約定
#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
#就像來不及許願的流星
#再怎麼美麗也只能是曾經
#感謝咸池桃花
#給我愛過的男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