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山 成為山】
不知道自己這輩子是跟垃圾怎麼扯上關係的,但垃圾為生命帶來的莫大轉折,是再清楚不過的。
早已忘了是在什麼機緣下報名淨灘種子志工的培訓,在2014年附近的一兩年裡,為了抵抗在企業工作的乾枯感受,便做了各種當時可以在精神上澆水和施肥的事情,例如週五下班搭火車到台東、週日再搭跨夜火車回到台北,也例如參加淨灘志工培訓。
淨灘一年多之後,在臉書上看到一位環保團體的朋友募集隊友到印度淨山的貼文,心想從海濱撿到山巔,應該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習慣獨自旅行的我,竟然沒有太多猶豫就加入了這支成員高達10人的淨山團。
在印度北方的喜馬偕邦,我們如期拜訪當地環保組織「Waste Warriors」(垃圾戰士),換上他們提供的綠色T-shirt,沿著主要村莊和山徑撿拾人類留下的垃圾。適逢紀念甘地生日,印度放大假,據說假期之內有千人入山,我們來得正是時候。
戰士們各個目光炯炯。從一開始互相告誡「注意安全,撿路徑上的垃圾就好,山坡上的不要去撿。」但後來忍不住下切或攀爬緩坡,呼喚著附近的隊友:「幫我接住垃圾」、「那邊,樹枝下面還有寶特瓶」。旅遊指南裡說四小時就能抵達的Triund山屋,我們卻走了八小時,到達山頂時,已經接近日落時間。
領隊的Sanam語帶疲憊地說:「你們對垃圾太執著了。」
回到台灣這座年輕的島嶼,陸陸續續走入一些山域,2019年我又重新回到戰士之列,繼續與各種垃圾肉搏。
下山本來應該如釋重負,淨山的人反而負重如石。
第一次正式淨山的路線是加羅湖四季林道,我竊喜沿途垃圾並不多,11月沒雨沒風沒高溫,正是登山的好日子。垃圾戰士們正打歪著不務正業,一路拍照留念,直到我們進入人聲鼎沸的加羅湖畔。
至少有60頂帳篷的人共享這場秋日好景。晚來沒得選營地的我們,在邊陲地帶搭完帳篷之後,一行七人陸續進入與戰鬥狀態。
貼著加羅湖的輪廓走了幾圈,很快就把垃圾收服了。自然而然,我們轉戰外圍一點的地帶,在隱蔽處發現大量的衛生用品。台灣的山友習慣把衛生紙暱稱為「小白花」。總覺得這種可愛,無疑指涉著它的不可愛,此地無銀六百八十兩。
那日遍地開滿白花,有些含苞待放,有些恣肆盛放,花了一點時間克服心理障礙,我們便進入花叢作戰模式,撿出不少衛生紙、濕紙巾和衛生棉。
布農人邦卡兒曾說,在傳統文化中,打獵的成果是上天給的,獵人出門前從不張揚、也從不設定「這次要獵到多少動物」的目標,心中不帶任何盤算,就只是把自己交給山林、交給祖靈。
垃圾戰士也有點像這樣,淨山的成果是前人給的,我們把自己交給山林,從不預先設定要清運多少垃圾下山,心中不帶有任何盤算。基本款的寶特瓶、各式食物包裝袋、高山瓦斯、衛生紙,奇特款的男用內褲、開口哈哈笑的登山鞋、霰彈槍子彈、八成新的Outdoor Research手套⋯⋯我們統統都會撿起來。
淨山也無疑一場場精彩的路上觀察兼垃圾考古,我們會看到這個世代沒見過玻璃瓶,猜想那可能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以前說不定裡面裝的是清酒;鏽蝕的食物罐頭或許是救國團時期留下的,塞在七卡山莊附近的草木裡,聽說那裡的垃圾量保證永續淨山的可能性,多到撿不完啊。
經常擔任淨山領隊的雲天大哥曾對我說,淨山就像警察巡邏一樣,「我們就是要撿給大家看,山友知道有人在淨山,代表有人在乎這件事情。」
收拾丟垃圾的破窗效應,在印度也是同理。那時確實沒人好意思在T-shirt正面印有「Waste Warriors」的人面前亂丟垃圾。有些人會問「你們在做什麼?」「你們是什麼組織?」,有些人一起幫忙撿垃圾,或者說聲「以後有機會我也想響應。」至少至少,遊客會客氣遞來手上的垃圾,然後說聲「謝謝」。
爬山人都知道熱量之於體能的重要,當熱量從糖果紙被取出,一個失神,裝盛卡路里的紙,就像樹間落下的桐花——失重,在空中多次並隨機旋轉,無聲降落在樹的腳跟上,降落在土壤之上,降落在松針鋪滿的植被上。淨山的人捨不得這份失落,於是拾起那不足一公克的輕,使之成為可以承擔之重,帶著它一起往低海拔位移。
我相信,若有人以鹽分、以油份、以糖份,以各種化學式測試山野的耐受能力,也必定是場無心之過。如果有人讓他們知道,那些對山和山裡的生命來說都太難以承受,他們可能會牢牢抓緊那鹽那油那糖,不讓它們輕易落地。
劉宸君在《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寫下,「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事物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我的經驗也幾乎如此:山能入心。
即使山裡的垃圾令人感到憂傷,也只會令人更別無選擇地想要成為一座山。在年輕島嶼身上,造山運動還兀自進行著,隱喻著我們在推推擠擠之間,還能偷偷長大。淨山,向山學習、向山致敬,哪天我們也能摺曲成一座新高山。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BubbleJane in the Teahouse )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2319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在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的鏡頭下,抹茶山的名氣不脛而走,成了最近火紅的拍照熱點🔥,其實這座山(五峰旗山)在山友的口中並不陌生,一直以來都是宜蘭礁溪的熱門踏青首選。 聖母山莊國家...
「下山 熱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莎朗的旅居生活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I'm Terry 泰瑞19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討論] 有關登山的熱量消耗-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下山熱量、打籃球的好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遊攻略 ...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下山熱量、打籃球的好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遊攻略 ...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登山迷路失溫起火烤肉補充熱量助他平安下山-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爬山外加重訓是否有減肥效果呢???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Re: [閒聊] 一周瘦四公斤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Re: [新聞] 登山迷路失溫起火烤肉補充熱量助他平安下山消失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問題] 超長時間運動的熱量消耗? - FITNES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下山 熱量 在 Re: [討論] 跑步vs爬山- 看板FITNESS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下山 熱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晚餐吃個來自五湖四海的風味餐🤟
上海大娘賣的獅子頭麵、四川人麻辣拌涼皮、台灣人取經回來的天津煎餅粿子,老鹽埕的南部粽
.
飲料就覺得是心囍清爽的甘蔗清茶啦✨
.
*煎餅粿子
*獅子頭麵(前鎮瑞和街徐記醬鴨)
*麻辣涼皮(瑞隆路四川成記)
.
當爬山復健完就是好好補充營養啦💪
感覺這餐補回爬山兩次的熱量了,真心覺得賺很大,本來還想買個新疆孜然烤羊排的😌
.
還好今天上山的早不然摸黑下山又遇上大雷雨肯定非常刺激!!!
.
#高雄美食 #高雄異國美食 #天津美食 #上海美食 #四川美食 #自強夜市美食 #KaohsiungFood #TAIWANFOOD
下山 熱量 在 莎朗的旅居生活札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瑞士雪朗峰一帶」
德國的年假也滿多的,但不像義大利基本上是集中在八月放掉,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行程安排,所以我們就安排七~九月各休息一週,前陣子也打完了第二劑,上週就決定到瑞士山裡走走。
本來是因為看到網上一個瀑布鎮Lauterbrunnen的短片,為之驚艷,決心要去看看。找住宿時只找到在更上面、位於半山腰、禁止車輛進入、只能搭纜車和小火車前往的小鎮米倫Mürren的旅館,擔心會有點不方便,到了之後才發現是人間仙境,再往上有各種不同的登山路線,無敵美景,根本不想下來,待了四天,直到最後一天下山才拍了幾張瀑布鎮的照片。以下是此趟重點心得:
1. 好美、好美、好美!多希望眼睛就能捕捉眼前的畫面,瑞士的大自然風景真的得天獨厚。
2. 好多牛,每隻脖子上都掛了牛鈴,某天還被牛群跟了一段路,好有趣。
3. 每天都是好漢坡,日爬三萬步,健康健康。
4. 旅館老闆很會做飯,手工香腸、燉飯茄牛肚、舒肥豬五花、炸半雞、Rösti,太好吃了,爬山消耗的熱量又被補回來啦!為了他的菜,我還想回去住!
5. 瑞士登山路線很美,但爬的人不多,我們猜因為這邊比較多國際遊客,大家都搭纜車上去看一圈就走了,整個山谷我們獨享啊!
6. 瑞士德語完全聽不懂...口音好重。
7. 腳好痠,但眼睛好滿足,好好玩!
最後附上米倫旅館的資訊,位置方便,房間簡單乾淨,老闆娘親切好客,附設餐廳必須去吃,住宿還贈送我們鎮民運動中心的游泳券,而且我們還真的去了!覺得好融入山裡的村莊生活啊!運動中心游泳池有豪華的山景,感覺住得比四星級飯店更棒啦👍
🏡 Hotel Alpenblick, Ägerten 1078A, 3825 Mürren, 瑞士
下山 熱量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芮芮IG 👉🏻 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
在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的鏡頭下,抹茶山的名氣不脛而走,成了最近火紅的拍照熱點🔥,其實這座山(五峰旗山)在山友的口中並不陌生,一直以來都是宜蘭礁溪的熱門踏青首選。
聖母山莊國家步道,又稱「聖母登山步道」,位於宜蘭礁溪五峰旗風景區附近。從五峰旗瀑布風景區進入,須先步行4公里產業道路,才能抵達通天橋登山口,以及後段上行1.6公里的山徑,才會抵達聖母山莊及聖母峰。
前段產業道路路況相當好走,地面區段鋪設柏油、水泥或碎石;但是後段的山徑路況就比較難走些,除了爬升陡峭,部分路段有點泥濘,路面溼滑易摔跤,建議穿有抓地力的鞋子。
以下整理懶人包資訊:
👉飲水:至少1000ml,沿途會大量喝水,無其他補水處,只有天主堂有飲水機,水要帶夠!
👉裝備:防水防滑好穿耐走的登山鞋或雨鞋、通風防曬的服裝、遮陽帽、擦汗毛巾、登山杖。
👉糧食:整趟來回需花6-7小時,需自備午餐和沿途補充熱量的點心。
👉注意事項:過中午後山頂容易起霧,建議8點前開始爬山,早點下山。
👉貼心提醒:只想拍美照者切勿輕易嘗試,這是一場體力、耐力、耐熱的艱困考驗。
👉適合月份:怕曬或擔心道路溼滑者,建議秋末冬日的時候來爬山,春夏季降雨量多,易造成地面溼滑。
👉路程和交通:
📍【一般路程參考時間】(Walking reference time)
五峰旗風景區→25分鐘→聖母朝聖地→70分鐘→通天橋→35分鐘→涼亭(0.7K處)→55分鐘→聖母山莊→10分鐘→聖母峰,單程約3.5小時(來回約7小時,含休息) Wufengqi Scenic Area→25 minutes→Holy Land of the Virgin Mary→70 minutes→Tongtian Bridge→35 minutes→The pavilion (at 0.7K)→55 minutes→The St Marian Mountain Villa→10 minutes→The St. Marian Peak, about 3.5 hours one way (about 7 hours round trip include rest time)
📍【交通資訊】(Traffic Information)
✨大眾運輸:從礁溪轉運站或礁溪火車站搭乘台灣好行巴士至五峰旗風景區。
✨自行開車:Goolge 衛星導航「五峰旗停車場」(收費停車場),步行600公尺至五峰旗風景區步道入口。非假日時,可以行駛至風景區入口左側下方的得子口溪溪岸空地免費停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vVgyPZ1dj4/hqdefault.jpg)
下山 熱量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
這次的溫泉民宿,可以在我們的 #專屬訂房網站 預訂!!!
東戀民宿 ► https://reurl.cc/av0YZ3
這裡不但被山林環繞,而且可以泡半露天的冷熱溫泉~
單車環島第五天
這天本來設定的是
蘇珊那組要去吃喝玩樂不管彼得
但爸爸現在有了助力車
好像也慘不到哪裡去
於是就有了壞壞的想法
想要來個計中計
硬是要過得比他們快樂
他們伯郎大道
我們偷偷去看熱氣球
於是我們這組決定ㄍㄧㄥ下凌晨四點半起床
五點半要騎上腳踏車
趕上七點前看到熱氣球
拍玩的比他們開心的畫面
殊不知...
今天天氣狀況不太好
我們一路狂衝六點四十抵達時熱氣球已經收光了
就在我們感到難過沮喪時
一陣大雨狂掃而來
就這樣嘴巴不對顫抖的衝下山
一路靠著不段踩踏增加熱量
前往知本找便利商店
吃泡麵批毛巾保暖
這故事告訴我們還是心存善念
不要有一些怪怪得想法😂
#東戀民宿 #瑞穗 #單車環島 #親子挑戰 #台東到瑞穗 #壽卡 #96自轉車 #單車 #配件 #太陽眼鏡 #八天環島 #台灣 #一家四口 #200小時 #105km #親子飯店
=========================================================
Youtube官方為了避免小朋友看到不該看的留言
所以把我們的留言區鎖起來拉
歡迎大家可以到我們的IG、FB分享你們想說的內容唷
=========================================================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蘇珊媽懷孕日記Ep33|Kyle真的來了|水中生產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0kszriBAaA&t=1s
蘇珊媽懷孕日記Ep25|孕婦肚模DIY|Belly Casting|彼得爸與蘇珊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37mDnZt5No
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Ep87|帶kyle出院兄弟倆被迫分開了:
https://youtu.be/v43QC1tMB3M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 Osmo Action Sony rx100m7 Gopro6 canon 70D iphone 8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空拍機:dji mavic pro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7x4RND_WKI/hqdefault.jpg)
下山 熱量 在 I'm Terry 泰瑞19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西進武嶺 #攻略 #棄賽 #海底撈
高山吃火鍋是什麼滋味?
用盡全力騎上武嶺後,讓海底撈把血補滿就是過癮,
溜下山再騎一次!! 別鬧了,兄弟!
知道近期武嶺賽事即將開始,給騎士們一點經驗分享。
依個人經驗而言,我會以體力分配比方式,並透過幾個小目標為休息據點,以免提前爆掉,殘念收場。此篇分享參考適用於沒有測過FTP,也沒有裝功率計的車友(我個人就是)
✊第零段/地點:地理中心騎乘距離0公里。
出發前建議吃1條香蕉或鹽錠,讓待會騎乘時有足夠的熱量跟糖份可以燃燒。拉拉筋、熱熱身、跟隊友或其他不認識的騎者聊天,因為等等在路上還會遇到,相互打氣,有助分散痛苦注意力。
👆第一段, 從地里中心碑到霧社小七霧社門市,騎乘距離約21.9公里,體力分配10%。
出發時不用搶快,在抵達霧社小七以前,都是屬於熱身階段,慢騎、輕踩,讓肌肉醒醒,調整呼吸,每20分鐘喝小口水或補給,每30分鐘補一顆鹽錠或能量包。千萬不要等口渴、有抽筋感、飢餓感才補充,因為那個時候你所吃的都來不及吸收,你可能會提前爆掉。
✌️第二段,從霧社小七到最高小七富嘉門市,騎乘距離約約11.7公里,體力分配約15%。
從起點至今已騎了33公里,海拔已經來到2050公尺,身子會明顯感到疲憊了。這一路上建議還是不要搶快,因為更陡的在後面,稍為用力踩一點即可,把體力留在後面的三大魔王。接下來的路不僅是腿力的考驗,也是心肺強度的考驗。依據以往賽事的經驗,有很多騎者比我早抵達到這裡,但因為要追前面的集團,提早爆掉,加上休息過久,後面就真的很難上去了。
最後的20公里才是決勝關鍵!! 從霧社小七一直到這裡為止,可以的話保留多一點體力,並在這邊做適當補給和短暫休息,切記別休息太久讓身體冷掉,後面的騎乘會更痛苦。
👌第三段, 從最高小七騎到鳶峰,騎乘距離約12.5公里,體力分配20%。
這一路上會有一種騎不完的感覺,爬坡一個接著一個,真的虐人也虐心,而且路途中還有一個25%以上陡坡,絕對能咬下大部份的騎者。所以在此之前,請一定事先在前一段做好補給,盡量保持輕踩,踏頻能拉高就不要裝逼,穩穩的踩到鳶峰,你就離完賽不遠了。
🖖第四段, 從鳶峰到昆陽雖然只有5公里,體力分配15%。
過了鳶峰之後,一路上比較沒有如此虐人的坡,整體平均坡度下降許多,也相對好騎一些,不再感受到這麼痛苦。整個路段真正具有挑戰的只有一個,就是在上昆陽前有個25%以上的陡坡,那邊也是知名的攝影師取景點,專門拍「牽車達人」。所以在那之前,坡度還算平緩,一樣輕踩保留體力,等到昆陽前的Z坡,再發動攻擊,然後在上昆陽時像一陣風一樣刷過「牽車達人」,在鏡頭前留下抽車英姿。
🖐第五段, 離武嶺剩最後2公里,剩多少體力,就全梭哈。
最後的天堂路,以8%以上陡坡組成,加上空氣稀薄,體力耗盡,只要關門時間還沒到,有事沒事停在旁邊休息一下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最後50公尺,要騎進去才帥。
💪最後要提醒大家,身體不適不要勉強,你敢挑戰就是一種榮耀,大山永遠會在那邊等你,祝大家都能順利完賽!
補充一提,有朋友共騎比較好玩,如果沒有朋友要跟你瘋,現場認識車友也是不錯的方式。
喜歡別忘了訂閱、分享及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TERRY👈--
TERRY IG:https://reurl.cc/xDqAjz
TERRY FB:https://reurl.cc/vnNAOe
【裝備參考】
安全帽/手套/外套/眼鏡 POC Taiwan
輪組/ KAISH輪組
碼表/Bryton 台灣
工具置物袋/Topeak Taiwan
車襪/titan
🚵♀經典單車路線🚵♂
★雪見:https://youtu.be/ZMBiMwOhP7s
★神山:https://youtu.be/3Y3zYTcrXGk
★ 藤枝:https://youtu.be/UFB81q0glQk
--👉運動類經典影片👈--
2018KOM單車挑戰:https://youtu.be/eBDhr67J34E
2019敦煌極地超馬挑戰:https://youtu.be/ApkMsmE4ehA
--👍廣告拍攝影片👍--
Volkswagen:https://youtu.be/-kK3jadH_0M
★ 攝影器材
GoPro 台灣粉絲團 GOPRO HERO 7
--💝初次使用Airbnb折扣💝--
https://reurl.cc/1Q5gOV
--🤙商業合作請寄信件至🤙--
►alicextalk@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BikqrIMZFA/hqdefault.jpg)
下山 熱量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有山友分享,帶了我們的豬肉條上山,登頂休息後,可以補充熱量,超適合登山健行攜帶的! 而且每條都是獨立真空包裝,不用怕手會髒,吃完直接放入夾鏈袋再帶下山丟, ... ... <看更多>
下山 熱量 在 下山熱量、打籃球的好處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手遊攻略 ...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下山熱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hipinb也提到日期:110/12/18 人數:2人(me, ellie) 天氣:晴時多雲風大、起登約-1~2度負重:3kg (裝備、水500ml、 ... ... <看更多>
下山 熱量 在 [討論] 有關登山的熱量消耗- 看板FITNE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陣子和閃光迷上爬山,爬的都是可單日來回的中級山
從登山口到山頂的垂直爬升高度在1000~1300m之間
路程的話來回不一定,有的比較陡的來回才7k,有的14k
來回的時間在6-8小時不等,中間會休息30分鐘煮麵喝茶(有背攻頂爐上去)
負重還好,加水約4-5kg這樣
有的路況比較好,下山時挺輕鬆
有的路況就很差,又很原始(只有大石頭、樹根+繩子),尤其是陡上陡下的那種
下山時就要手腳並用、小心翼翼,不然一打滑扭到腳或摔下去就等別人來救囉~
(其實有些路段真的挺危險的,一不小心就山難....海鷗直升機很貴的)
所以有時下山比上山還累,登山杖是好物~~
更不用說山路總是會有下坡+上坡+下坡這種的
每個週末都要來一座這樣的山
然後就會酸痛休息好幾天......
我們爬山幾乎不休息的,要是太喘,頂多停下來1-2分鐘
等不那麼喘了就繼續攻
比較好奇的是,之前有人說有氧時間最好控制在1-1.5h間
要是超過了,身體就會開始吃自己的肌肉
那像這樣長的登山時間,雖然中間有補給食物
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嗎?因為最近每週都會去這種山玩耍個一次
頻率不算高也不算低,所以開始關心這個問題
另外這樣爬山,能減脂吧?效率如何?
麻煩專業人士替我講解一下囉!感謝~~~
題外話,開始挑戰中級山以後
以前那些大眾化的步道我都不太想去了
我都已經挑比較難的去走,但人還是好多
有一堆老人小孩狗......爬個山還要東閃西閃的
(步道狹小時都要讓對方先過或對方讓我過)
去爬山就是想親近大自然呀~還要碰到一堆人,整個就很沒自然的feel~
所以第一次去爬中級山時(還不小心挑到比較難的一座)
雖然真的爆累!但那種幽靜的感覺真的超級讚!
(我們從登山口起登後,約爬了3小時才遇到第一批人)
可以在爬山的時候很大聲的聊天,無聊的時候就直接放音樂出來聽也不怕吵到人
不想聽音樂就聽蟲鳴鳥叫,超適合我和閃光這種不喜歡親近人群的人啦~~~
當然人比較少的缺點就是...路況很原始,沒什麼人在開發
有的路段甚至要跟著前人綁的步條走,不然會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好處是自然,壞處當然就是不好走啦!尤其是下山的時候...
只是裝備也要帶齊
從我第一次爬過中級山以後,就開始陸續買了很多裝備
淘寶是好物,都好便宜而且很好用
覺得跑操場跑膩了的人
可以去挑戰中級山喔!記得頭燈和登山杖必備~~~
北部就是北插天山,苗栗鹿場的加里山
中部有谷關七雄(共七座,我已經爬完其中三座了,想全部蒐集起來)
不然也可以去挑戰合歡群峰(要小心高山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223.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TNESS/M.1398393468.A.86F.html
馬崙山我爬過,路況很讚,下山算輕鬆了
我第一次是爬波津加,那個路況有夠爛,下山時大腿超酸,比上山還累
至於八仙山這個大魔王還在口袋名單中,等體能好一點再去...(抖)
很多人跟我一樣,看到波津加單程只有3.6k,應該還好
結果就踢到鐵板..........XDDDD
東卯山雖然來回有14k,但爬完比波津加輕鬆太多了~~
※ 編輯: nonwash (106.107.56.186), 04/25/2014 13:31: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