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推時動作不穩怎麼解決?讓我們來喚醒你的肩部小肌群來優化動作!】
💪🏻肩膀周邊有許多的肌肉協助作用,幫助完成生活中許多舉起、抬高的動作;
🤨但是當你在做肩推時,是否會有以下動作發生?
像是「過早」聳肩、槓鈴位置向前(不在中立位),或是舉起過程歪斜等動作問題?
✨沒關係,今天將分享一個喚醒肩關節肌群的動作,
幫助你的肩膀更能正確發力哦!
【動作分享:手臂爬牆運動】
動作步驟:
1.將雙手舉起呈投降姿勢後,轉身面對牆壁。
2.接著雙手前臂貼牆,我們將身體推離牆壁,這時前臂會垂直地面。
3.維持前臂垂直地面,將手往上舉起。
4.將手慢慢一階一階往上爬至頂點,再慢慢往下回到原位,全程全身維持推離牆壁的力量,上下為一回,做大約五回就可以囉!
【⚠️動作注意事項】
1.動作過程,全程不拱腰。
2.你可以搭配其他運動(比方說 #練健康胸椎伸展)協助優化動作及周邊肌肉。
3.如果產生疼痛,請找專業人士如醫師、物理治療師協助!
這個動作很適合當做肩推前的暖身,將訓練動作做正確,並喚醒小肌群正確發力,才能讓訓練效果事半功倍!
😍😍將這個動作收藏並分享給需要的朋友,一起在把肩膀練起來時,也讓動作品質更完善哦!
【😀💪🏻好健康時間—我還有問題想知道!】
如果你有任何動作上的問題,除了留言私訊詢問外,
也可以加入「練健康」官方line好友,直接傳動作影片、或是問問題,請相關專業人士幫你解答!
或者你想知道其他更詳細訓練動作或是動作改善解法,加入官方line就能直接收到更多,讓我們一起越練,越健康!
影圖製作|文編
動作示範、審核|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總編輯|農經金正恩
#肩推 #南瓜肩 #健康是練出來的 #肩膀訓練 #肩膀 #三角肌 #飛鳥 #槓鈴肩推 #臥推 #深蹲 #練健康動作資料庫 #shoulderpress #militaryshoulderpress #肌力訓練 #物理治療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Podcast #居家健身的12個方針 #何立安 本集節目由美國止滑訓練衣【A7 Bar Grip】贊助播出 折扣碼:【CHIOUGRR】享優惠折扣! 🔗 A7官網傳送門:https://www.a7tw.com/ 🔥 A7夏日免運節,官網即日起至8/1,消費滿$1,000,全台超商免...
「下胸雙槓」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練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下胸訓練》雙槓撐體Dips |私人健身教練Francis Lam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雙槓撐體Dips完整解析!別破壞自己的肩關節!|阿姆訓練教室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下胸該怎麼練? dips or cable 分析動作差異以及如何刺激下胸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星球器材小教室】 CH39:機械輔助雙槓下胸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問題] 想用雙槓撐體練下胸臥推要有多少的水平?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扶地挺身練下胸?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Re: [問題] 雙槓撐體沒什麼感覺-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下胸雙槓 在 [問題] 想用雙槓撐體練下胸臥推要有多少的水平?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下胸雙槓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練!!
為什麼臥推槓鈴碰胸線,但是肩膀感覺壓力很大
最近發現蠻多有訓練經驗的學生,在我一開始帶臥推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個好像問題一直存在,趁著中秋節最後一天假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我覺得就像是在討論深蹲膝蓋可不可以超過腳尖一樣,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大家都是這樣教的,但隨著對於人體力學的了解之後,慢慢網路上大家都知道了,會因為軀幹、大腿和小腿長度比例的不同來決定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
同理,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臥推時,我們的上臂(肱骨)距離軀幹側邊大約30~45度,會對肩膀前側的壓力最小,我覺得這個是不會變的
可以想想看,NBA的籃球員在看身體素質的時候,也會把“臂展”加入考量,來評估在球場的是否有先天的優勢,所以在臥推時,槓子是否要碰到胸線(乳頭連線),也必需要把”臂展“考慮進來,這樣大家應該就會比較能了解,不可能每個人臥推,槓子下放的位置都一樣了
如圖二可以看到,像飛教練手臂長度比較長,所以如果要我臥推槓子碰到胸線,又要保持前臂適度的跟地板垂直,手臂就會離軀幹比較遠,這樣就會對肩膀前側的壓力比較大,等到重量慢慢加上去,對於受傷的風險也比較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把重點放在手臂距離軀幹45度左右,而不是槓子碰到胸線,去調整雙手握槓的距離看看,如圖三,當然在調整握槓的距離之後,也有可能會因為不習慣導致重量突然下降,記得循序漸進的微調喔
這邊先不討論透過加寬握槓距離來減少行程的技巧喔,當然如果目前感受度很好也無痛,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練法去練,沒有對錯的
#飛教練
#基隆台北上課請私訊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分享並Tag我喔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線上課程 #動作控制 #矯正運動 #肌力與體能 #無痛訓練 #運動工作室 #基隆健身教練 #台北健身教練
下胸雙槓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累積小小的成就感,讓人生習慣「勝利」
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小挑戰:
壺鈴一萬下Swing計畫。
在研究體能訓練,翻閱資料時,
看到自已非常敬佩的兩位大神Dan John跟Pavel Tsatsouline不約而同提過這個訓練計劃,
也都對計畫的成果抱持正面評價,
(體態更精實、肌肉量增多、瘦體組織增加、
握力進步、核心訓練動作進步、腹肌更明顯、
臀部肌力大幅提升…等)
而且因為幾個月疫情居家期間,
重新燃起對壺鈴訓練的喜愛,
(在自已身上確實看到看到顯著的改變和進步)
所以決定完成這個一萬下盪壺挑戰。
我用32公斤跟24公斤的壺鈴搭配,
做兩天休一天,每天500下,
分成五個循環,每個循環100下再切成四組,
每個組中間搭配一個動作,
然後連續把五個循環做完,
每個循環中間安排30-60秒休息。
我自已平均完成五個循環的時間是29-33分鐘。
(詳細菜單會分享在文章最後)
決定開始這個計畫前,
評估了一下自已的身體狀況,
覺得一天「區區」500下,應該輕鬆愜意,
但是,開始之後,發現自已太低估這個訓練…
前兩個循環(1~6天)
每天500下身體雖有輕微的疲勞感,
心裡的想法:「500下真的還好,可以負擔」,
沒想到,不過從第三個循環(7~9天)開始,
就像溪水無預警暴漲一般,心裡壓力大幅上升,
因為為了在三十天內完成十個循環,
所以不論身心狀況如何,訓練都要進行,
雖然做二休一,
但是前四個訓練日一共2000下累積的疲勞
開始疊加在持續進行的數量上,
做完第三個循環的時候心底浮現了小小的懷疑,
覺得一萬下還很遠,會不會做不完中途放棄…
第四到第七個循環(10~21天),
真的每次都是咬著牙做,
每天要開始之前,會盯著壺鈴發呆5-10分鐘,
「要不要晚一點再做?」
「累累的,要不然今天多休一天?」
「重量要不要換輕一點?」
諸如此類的聲音一直從腦子裡冒出來。
雖然每天乖乖完成進度,
不過對於自已的意志力這麼薄弱有點不敢置信,
剛開始時信誓旦旦滿腔熱血,
但居然在第十天就動搖…
不過最後三個循環(第22~30天)
反而身心感覺都輕鬆了起來,
雖然疲勞累積的程度比前面七個循環更多,
不過因為精神上意識到
挑戰剩下最後30%就能完成,
(也可能是身體適應了這個訓練節奏)
狀態明顯反彈,
反而可以用比之前更短的時間完成每天的份量,
(每天500下加上組間動作,
大概都能在30分鐘內完成)
最後一天甩完的時候,神清氣爽,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挑戰,
完成之後心底仍然浮現濃濃的成就感與滿足,
這個時刻,
其實我發現這個訓練除了有形的成果之外,
更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勝利感」,
雖然微小,但不容忽視。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出現那種希望自已能夠有所突破的時刻,
或是某一天醒來,希望自已可以變得跟昨天不一樣,更強壯、更有智慧、更勇敢、更有信心…等等,但是我們常常也就是想想而已,
我們會為沒有採取行動找到千百種原因解釋,
但透過這次的經驗,我突然想到,
會不會是我們在面對這樣的期待的時候,
往往給自已太大的壓力或是抱著太高的期望?
從一個不愛運動的人,
變成每天不運動身體就感覺不對勁;
從一個把書本當成安眠藥的人,
變成手不釋卷的書痴;
從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變成表演大師溝通專家;
這些改變對我們大部份的人來說,
都不是短時間能達到的,
會不會其實不是因為我們懶散,
而是其實我們都對自已太嚴厲,
給自已太少的時間去完成太大的轉變,
所以才沒辦法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到我們想要的那個地方?
其實我們不必祈求有瞬間移動的能力,
可以彈指之間從A點飛到B點;
其實我們不必希望自已一覺醒來就變成超人;
其實我們不必苛求自已在很短的時間就要達到心中的理想目標。
改變需要時間,成長需要堆疊,勝利需要累積,
我們是不是能從一些小小的挑戰跟計劃開始,
讓自已一點一點的品嘗勝利的美味,
即使只是小小的一口也好,
然後一次一口,但每次份量多一些,
讓勝利的美好成為生活中的常態,
讓追求勝利(不論大小)成為人生中的習慣,
就像這次的經驗,
其實只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挑戰,
雖然途中對自已產生懷疑,
但是在合理範圍內要求自已堅持下去,
然後在完成的時候,
我對自已一樣多了一些認同跟肯定,
然後我可以運用這份勝利感,
去面對下一個目標,
讓成果可以一個疊著一個,
如果一次沒成功,沒關係,
告訴自已,下一個小目標我可以扳回來,
接受自已會有失敗的時候,
不需要否定自已的努力,
就像對待孩子們一樣,
帶著有期許但不揠苗助長的態度餵養自已,
是不是就可以慢慢的看見自已的轉變跟成長?
要求自已要一次瘦15公斤,
或是一公斤一公斤慢慢減;
要求自已可以一擊必殺,
或是一拳一拳打好慢慢進步;
要求自已一個月看完十本書,
或是一次挑一本自已有興趣的慢慢看;
要求自已很快可以舉起自已體重兩倍的槓片,
或是一片一片慢慢加;
一步登天V.S.按部就班,
以自已的經驗,我覺得好好的跨出第一步,
然後鼓勵自已可以一步接著一步堅持下去,
對自已的人生是比較良善,也比較溫暖的要求,
而良善溫暖不代表胸無大志或是放任,
而是選擇用更有感情的方式,
去愛你自已跟提升自已,
也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心態,
走得更久,走得更遠的,
甚至走到自已沒有想像能到達的地方。
人生很短,但不代表急躁苛刻會改變結果,
就像我最近聽到一句感覺很深刻的話:
「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
我們可以一點一滴的累積成就感,
讓我們的人生習慣「勝利」的滋味。
完整一萬下盪壺訓練的菜單:
選擇適合自已重量的壺鈴
(實際做看看,你會知道哪個重量最適合自己)
一個循環的份量
第一組:10下
組間動作
第二組:15
組間動作
第三組:25下
組間動作
第四組:50下
休息30-60秒,
進行下一循環,共五個循環
組間執行的肌力訓練動作建議:肩推(槓鈴肩推或單手肩推)、雙槓下推、酒杯式深蹲、反手引體向上、前蹲舉、倒立肩推、寬握引體向上等,多數動作建議使用1-2-3的次數。
舉例:10下盪壺,1下肩推,15下盪壺,2下肩推,25下盪壺,3下肩推,50下盪壺,休息30-60秒,開始下一循環
想挑戰的話值得試試看哦!
下胸雙槓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BD怪獸Podcast #居家健身的12個方針 #何立安
本集節目由美國止滑訓練衣【A7 Bar Grip】贊助播出
折扣碼:【CHIOUGRR】享優惠折扣!
🔗 A7官網傳送門:https://www.a7tw.com/
🔥 A7夏日免運節,官網即日起至8/1,消費滿$1,000,全台超商免運!
📍下單U Bag運動後背包,全台宅配免運!滿額再享A7好禮
📍滿$3,000贈A7手工香氛皂1個
📍滿$6,000加贈A7運動帽1頂
.
#46 心智訓練《全面啟動?》居家健身的12個方針|Part 5.【SBD怪獸Podcast】最重要!
📍 10. 心智訓練|心智工具
➤ 心智訓練是具體可操作的一套技術,也可以向上適應。
➤ 增強心智之前,需要先取得增強心智的工具
➤ 先學習使用心智工具,才可藉由心智工具變強壯。
➤ 直銷團體喊口號,擁抱大會:沒用~~~~
➤ 心智工具:【目標設定】【自我對話】【意象訓練】【情緒策略】動機/注意力控制...等等
➤ 【目標設定】短期目標與規劃,策略性訂定目標。💪
➤ 『恆心』與『毅力』是稀缺資源,容量有限,不能隨意浪費。
➤ 目標設定,關鍵在於:『有挑戰性』&『可控管』的目標。
➤ 遠程目標設定討論,與目標設定失敗舉例,小女生學游泳破奧運紀錄?
➤ 自我效能,【可控因素】與【不可控因素】
➤ 可控因素:成功為成功之母。不可控因素:失敗為成功之母。重要!🔥
➤ 一年的平均,三年的平均之進步設定與觀察。
➤ 可控因素要以『目標設定』來控制。👍
➤ 學習判斷:可控因素 / 不可控因素,再以目標設定來執行。
➤ 目標設定,練習編排。
➤ 虎爸虎媽?保加利亞式訓練?
➤ 動機策略?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差別在哪裡。
➤ 自我決定論的內在動機:自主性,勝任感,歸屬關係感。
➤ 【意象訓練】:在腦海裡重新複製經驗。
➤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差異在哪?
➤ 腦海重複經驗的意象引導訓練要點:
1. 【意象清晰度】👍 靜態
2. 【意象操控度】👍 動態
➤ 以上兩點的深入解析與解說,重要!🔥
➤ 主觀角度,旁觀者角度,對於意象操控度的重置?
➤ 意象訓練經驗,回饋到真實表現的討論與具備要件。
➤ 成功運動員在競技舞台上的高超表現與欣喜歡呼,其實已經在他腦海裡重複千遍?
➤ 『心理疾病』(憂鬱/躁鬱症或其他),需要諮詢心理醫師尋求協助。
➤ 『心理狀態功能不佳』,則可藉由運動心理學提供學習與進步。
➤ 需要『心智高功能表現』的相關領域:商場,戰場,考場,競技場....等,都可藉由心理學來強化。
➤ 考試的覺醒策略?Arousal
➤ 最佳功能區,不一定是最高覺醒區?最低最高狀態說明。
➤ 舉重與健力選手所需要的Arousal程度不同?越高越好?
➤ 倒U理論?個別差異,工具掌握度。
➤ 比賽結束的那一刻,絕對是人生最特殊寶貴的經驗。
➤ 何博士在運動心理學的相關經驗分享。
📍 11. 【伸展】
➤ 伸展發展到極限,會與力量相衝突?BUT你的柔軟度已經到極限?
➤ 可開發之活動度/柔軟度:『髖關節』,『肩關節』。
➤ 【不建議伸展腰椎】體操選手?討論與說明
➤ 臥推拱腰:縮短行程,斜下推,自然拱腰之相關討論。
➤ 健力臥推世界紀錄的變態觀察?肢段比例
➤ 因為健力競賽規則的引導,成為某種程度的柔軟度競賽,與力量相違背?
➤ 籃球選手的肢段比,爆發力相關討論。力量 v.s. 速度。
➤ 力量表現,與槓鈴成績表現的偏差觀察。
➤ 想在某項運動出類拔萃?重點是慎選爸媽?
➤ 坐姿體前彎?NO!!!不要弄這個!
➤ 柔軟度的動作選擇?如果還想做重量的話,不要選擇伸展脊椎的伸展動作?Why?
➤ 腰椎自然活動度:保存,但不增加?胸口碰腳尖?那是什麼。
📍 12. 【睡眠】
➤ 新冠失眠?作息不正常,晝夜顛倒?
➤ 訓練恢復,最重要的手段是:睡眠!
➤ 睡眠劑量 7~9小時的連續睡眠,1~2小時的補充睡眠(或半小時),有規律訓練者所需。
➤ 監控HRV心跳變異率?晨間血糖高低?反應睡眠品質。
➤ 肌力訓練,需要睡眠來收割。
【自我對話|自我書寫】心智訓練補充:
➤ 隨筆書寫,列舉問題,找出精準關鍵字。
➤ 化繁為簡,整理脈絡。
➤ 提出逆轉自我對話,將負面轉成正面,舉例。
➤ 雙瓢飛舞?滿滿的正能量?三小.....
➤ 需利用書寫,而不是隨想式的掉回負面思考的漩渦.....
➤ 【情緒策略】未來有機會再聊。
➤ 12個方針總複習。
#SBDTaiwan #邱個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PO0pRp704/hqdefault.jpg)
下胸雙槓 在 workout_ku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倒立俯臥撐的差異性
母畫面:前鋸肌從離心至向心保持肩胛前引的張力。
子畫面:前三角從離心至向心都為主要肌群,前鋸肌在向心時才有少量參與,因為肘屈角度小肱三頭參與度也高。
練俄挺的人常常在講的前鋸肌,影片所呈現的就是在講述,前鋸肌發力與前三角發力的差異性。
母畫面呈現的就是前鋸肌發力為主的倒立俯臥撐,我自己感覺推一下大概可以抵3下正手倒立肩推,因為大家常常看我一口氣可以推10幾下那種的倒立俯臥撐,是比較偏向正握的槓鈴肩推感覺,因為雙臂幾乎在額狀面運作,能夠參與的肌群較多,個人感覺因為肱骨外展+一點點內旋,所以中三角的參與也較多,力矩也比較接近垂直,還帶有些許胸腰椎的前凸以及骨盆前傾所以也可以讓更多上胸參與其中,操作所以會比較簡單,這種類型的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錄製起來就會比較有肌肉發力的張力,也會讓看得人覺得哇靠倒立在做肩推很屌的感覺,但是從側面看就好看起來比較醜一點。
而這種保持肩胛前引加上骨盆後傾的倒立俯臥撐就會困難許多,因為肱骨幾乎在矢狀面上運作+一些些外旋,所以中三角幾乎很難參與,再加上只要肩胛前引上胸肌的參與也少很多很多,而且在離心到底的階段還會因為肘屈角度變大增加力矩,所以整體難度變高,這種類型倒立俯臥撐從正背面看比較會讓人覺得很沒難度,但是如果從側面看這種倒立俯臥撐就可以發現他的動作美感以及視覺效果!有在練的人也會知道這種推法的難處。
小結:
動作上沒有對錯
我想拼次數時就用正手推,想練動作美感以及加強俄挺時就用前鋸發力為主的推法。
個人心得:練習這種倒立俯臥撐對於併腿俄挺的核心控制以及操作併腿俄挺時的軀幹骨盆位置絕對會有有大大的提升幫助!
街頭健身&徒手訓練:線上課程招生ing
如果覺得影片對你有幫助請幫我+分享
謝謝大家🙏
#倒立
#俯臥撐
#伏地挺身
#倒立俯臥撐
#倒立伏地挺身
#俄挺
#分腿俄挺
#前鋸肌
#三角肌
#前三角
#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街頭健身
#競技體操
#體操
#雙槓
#bboy
#街舞
#瑜伽
#火箭瑜伽
#上水平
#handstand
#handstandpushup
#hspu
#calistenics
#bardancer
#槓上舞者
#小郭
#健身教練
#科學街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n_k3mccgs/hqdefault.jpg)
下胸雙槓 在 關韶文 關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要跟我下戰帖,因為班主任我激不得!」
-
每個禮拜都有固定上健身房的我,從討厭運動的人變成喜歡運動的人,甚至最近還主動和教練要求「我要加強訓練強度!」希望可以讓重訓和健身變成我的日常,也能成為我的「有感項目!」
-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班主任之前收到了「UA武裝擂台賽」戰帖,於是我來到活動現場與Team UA的簽約教練恬恬,挑戰專業運動訓練項目的關卡考驗。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體壇盛事,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特地打造了《UA武裝擂台賽 誰敢來挑戰》,召集運動愛好者一起來突破極限,並且透過實際感受Team UA運動選手訓練強度向台灣頂尖運動選手致敬!
-
這次班主任共挑戰了四項訓練關卡,包含10公斤槓鈴深蹲5次、連續出拳15秒、過肩摔30公斤假人及棒球挑戰,不過Team UA運動選手平時訓練的強度可是比這個還要強更多,連有在積極健身的我也忍不住當場崩潰,真心高度RESPECT和支持每位運動選手與教練!而大家平時健身運動時,也別忘了穿上機能性強的裝備,才能讓自己的訓練更加有感喔!
-
【UNDER ARMOUR台灣官網正式上線】www.underarmour.tw
-
#UA武裝擂台賽誰敢來挑戰
#underarmourtw
-
【減肥列車】脫到剩內褲!一整包在晃!居家「 雙人甜蜜運動」教學feat.黃欣元
https://youtu.be/AQ-TpjpvhRA
【減肥列車】關韶文、焦凡凡「嚇死人真實體重」公開!宣示重啟新的減肥計畫!feat.焦凡凡
https://youtu.be/PZ9w-cpNRT8
【20分鐘減肥法】教練六塊肌、大胸肌!脫衣教你「在家運動」甩肉
https://youtu.be/X7x6PW1BOfU
【職業訪談】寫真男星都有「一大包」嗎?現場脫掉給你看!feat.企鵝
https://youtu.be/trIwfjZJwPg
【全台灣最帥游泳教練】錯了就脫一件!六塊肌超帥猛男「只剩一條褲褲」feat.Yilianboy
https://youtu.be/Ow9AabpLV2c
【減肥列車】教練脫到剩一包內褲!在家「3個動作」教你練出腹肌!feat.威利教練https://youtu.be/g6Fu4e--AIg
【一年瘦45公斤】人生最後一次減肥,關韶文長期抗戰成功! feat.朱姐
https://youtu.be/lvZBOiujrW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人生勝利組,要當人生努力組!📣】
職業訪談、工作vlog、減肥列車、美妝保養、聰明消費、投資理財、美食旅遊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thanreporter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than_kuan_kuan/
LINE ‣ https://lin.ee/e1ebDrI
Podcast音檔 ‣ https://linktr.ee/ethanyoutube
Podcast節目 ‣https://linktr.ee/kuan_choo
合作邀約Mail ‣ ethankuanku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n_dIVW8-ic/hqdefault.jpg)
下胸雙槓 在 雙槓撐體Dips完整解析!別破壞自己的肩關節!|阿姆訓練教室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00 阿姆訓練教室上課囉!0:56 用Dip練胸?2:11 用Dip練三頭?2:48 做不起來怎麼辦?3:50 總結#雙槓撐體#Dip-訂閱我們的 ... ... <看更多>
下胸雙槓 在 下胸該怎麼練? dips or cable 分析動作差異以及如何刺激下胸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看到有網紅分享用cable取代dips雙槓撐體的時候,有粉絲詢問身體被拉走怎麼辦 ... 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方式這邊分析兩個動作差異後,再分享如何有效刺激下胸。 ... <看更多>
下胸雙槓 在 《下胸訓練》雙槓撐體Dips |私人健身教練Francis Lam 的推薦與評價
《下胸訓練》雙槓撐體Dips 1. 手肘慢慢彎曲,身體下降,在最低位置時,頭部向前引,兩肘稍向外展,這時應該感到胸肌拉長伸展。 2. 用胸肌的力量,收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