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的腳步不能停下!】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5條,已經明文規定必須清除、轉化權威象徵,並逐步去促成社會之和解,但促轉會2020年10月的最新處理進度,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已經進行處置的部分,都不到一半,且 #中央機關只有一成 11%,其中,進度較為緩慢的三個部會,分別是:#國防部、#教育部、#退輔會。
‼#讓威權象徵離開教育環境‼
我理解各部會有自己的狀況與文化,也瞭解國防部和退輔會有軍人文化與歷史意涵上的考量,但轉型正義應從教育環境做起,應該 #讓孩子們在民主自由的校園中成長。
消除威權象徵,並非全數拆除,而是有更多元的作法:
➡️對於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權威銅像,教育部應和文化部確認文化資產定著範圍,跨部會處理;
➡️透過公民討論機制,納入校園空間營運規劃,做為轉型正義的教育場域;
➡️讓全校師生都有機會參與,延伸討論、投票,深化民主教育。
轉型正義是一個極龐大的工程,但中央機關須率先承擔責任、以身作則,主動跨部會協調,將態度做出來。否則未來推動轉型正義,也會遇到困難。而 蘇貞昌院長也現場答應,逐步清除威權象徵是他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會盡力來和各部會協調。
‼#不義之財應盡速歸還人民‼
針對「#不義財產返還」部分,過去在威權時期有許多人民財產被國民黨政府沒收,過去遭執行沒收財產的人數為145人,總共有279筆土地,總值高達347億元,而這些不義之財,沒有隨著促轉會撤銷有罪判決而被歸還。
今年1月13日的「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草案,其中關於沒收財產賠償金的比例計算方式,我無法接受。
當年威權政府以不法手段去沒收人民的財產,擅自使用了近七十年,若沒有辦法原物返還,給予金額補償,不但沒有加上70年的不當得利,還需要去打折原本的價值,政府應拿出誠意,盡力補償。
而 #蘇貞昌院長 也已承諾,將進行了解,去討論法案上是否有調整空間。
#總質詢 #行政院 #促轉會 #轉型正義
#銅像離開校園
#不再崇拜威權
不再崇拜威權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導覽路線多樣化
#威權空間民主化
#民主國家不再崇拜個人
上週與持續關心 #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 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們,一同討論發想如何推動這個 #全國最大威權象徵 的 #民主轉型。
蔣中正於1975年過世後,國家傾全國之力在台北市中心興建了紀念他個人的中正紀念堂,並在1980年落成開放,至今已超過四十年。
反對威權統治的朋友們,常會戲稱中正紀念堂是 #中正廟,因為一個民主國家,本來就不該立廟來崇拜一個威權統治者。
但至今中正紀念堂不只屹立不搖,園區內還設有 #蔣中正總統文物展視室、 #蔣中正總統辦公室展廳,緬懷蔣中正的「用功勤勉」「勤儉愛民」、「收復山河之心」。
蔣中正的文物、用品當然是重要的文物史料,但應該呈現蔣中正的真實樣貌。現在日漸解密的政治檔案、軍法判決,已顯示蔣中正在威權時期積極透過情治機關箝制社會,更介入、主導軍法判決結果高達三千次以上。
陳列在蔣中正文物展視間、辦公展廳中的硃砂筆、筆架,不只被蔣中正拿來批註唐詩三百首、聖經,提升淨化他的心靈;也曾用這些硃砂筆,勾決政治犯的生命、批示情報機關的公文,阻撓了台灣的民主化,葬送了很多家庭的幸福。
來到民主與轉型正義的時代,不論是這些展品、園區導覽方式或整個園區空間的定位,都應該完成 #民主轉型,展現更多元的價值與觀點,啟發來訪者對民主價值的思索。
2018年起文化部就啟動了 #中正紀念堂轉型之社會討論計畫,很可惜至今還沒有結論。很高興還有 永和社大 等民間團體,持續在努力維持對這個議題的民主討論,培訓 #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 的導覽員,豐富這個全國最大威權象徵的空間意義。
後續我將持續努力、監督,推動中正紀念堂的 #導覽路線多元化,扭轉中正紀念堂的空間意義,讓遊客們、市民們能看到中正紀念堂的打造過程、曾經在這裡發生過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如何見證了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歷史。
當然,我也支持 #威權空間民主化,轉型方案一定不會只有拆除這個選項,更重要的是如何善用這個全台最大的威權象徵空間,解除空間的威權意涵、不再崇拜威權領袖,並且啟發我們對過往威權歷史的檢討、銘記過往的傷痛與民主化過程,提醒我們該珍惜難能可貴的民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