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有注意到嗎?新的校園政策悄悄上路了--也就是「 #學雜費電子支付」。教育局宣佈從這學期開始,除非家長有紙本的需求並且各自提出,不然學雜費的繳納全數以線上為主,以推動校園的無紙化。
政策的目標或許是好的,但是在 #缺乏溝通 的情況下就草率推動的結果,以下問題無可避免、更是正在發生:
1️⃣ 為求綁定率好看,強制家長全面改用電子支付、不給選擇
今天才有人跟我反應,在家長座談會上校方挑明的說,不希望學雜費電子支付綁定率低,以免引起教育局的不滿。
這只是一所學校的例子,但是政策倉促上路之下,難保其他學校不會出現「#拼綁定率、#只求數字好看」而忽略溝通的情況,甚至是只給家長電子支付的選項、不讓家長知道還是可以紙本繳費。
2️⃣ 說不清楚法源依據,就要家長吞下新的政策
跟我反應問題的家長也提到,有人現場請教校方強制改用電子支付的法源依據為何,校方卻說自己沒有資格回答,說來說去就是說不出來, #全面改用電子支付的法源在哪裡。
這兩個問題顯露出的,是教育局對各個學校政策溝通的不確實、讓校方第一線面對家長的質疑還無法回答;是學校為了討好主管機關而呼攏家長,強硬要求家長改變付款習慣。
更可怕的,是再度展現了台北市的教育主管機關, #繞過家長、不尊重家長意見、只為了達到柯文哲市長所追求的「智慧城市」而一意孤行的態度。#校園智慧販賣機 爭議的殷鑑不遠,沒想到教育局還沒能學到教訓。
一個政策的推行,如果只是為了追求漂亮的綁定率、只是為了讓主管機關滿意、只是為了讓市長滿意,而 #不去落實與家長及民眾的溝通,政策怎麼推都不會順利。
教育局應該要加強與各校溝通,先 #採紙本與電子支付並行 的方式、 #放寬學雜費電子支付的試辦時間,不要讓良善的政策方向,因為溝通的不足,而造成更大的歧異。
(photo credit:蘋果新聞網影片截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的網紅田雅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內心有溫度的人 #學校社區資源共享 最近看到有關陳清圳校長的採訪介紹,感觸良多… 想起第1次當選議員被冤枉解職後,雅芳去到教會、走入校園帶領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族群,並給予幫助。 在沒有議員的身分下,做義工之事反顯清淨,不會有人...
不去落實與家長及民眾的溝通 在 田雅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教育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內心有溫度的人
#學校社區資源共享
最近看到有關陳清圳校長的採訪介紹,感觸良多…
想起第1次當選議員被冤枉解職後,雅芳去到教會、走入校園帶領一群又一群的學生,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族群,並給予幫助。
在沒有議員的身分下,做義工之事反顯清淨,不會有人又找藉口來抹黑,企圖模糊焦點,讓許多原本美好的事蒙上陰影。
當時透過桃園民意代表和記者,連接到深山裡的高義國小,高義國小是大車無法直接到達的,只能開到離學校最近的點,讓大家各自扛著行李,用如登山的方式進去學校,當時高義國小的 #王連進校長,也是讓雅芳非常敬佩的校長,在看到很多孩子因家庭因素無法得到完善的照顧,王校長更是開啟了住宿型學校。
藉由住宿生活來讓孩子得到妥善照顧,也讓家庭負擔減少,並教養、啟發孩子的品格教育、基本能力與學科成就表現。
王校長更將資源整合共享,落實學校、家庭、社會及政府資源;校長更將觸角延伸至社區部落,先後創辦了復興鄉社教工作站和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讓原住民阿公阿媽、爸爸媽媽能夠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跟陳清圳校長一樣讓學校和社區連接,以品德教養為教育核心,用心讓那裡的孩子在課業上的展現不輸都市的孩子,但內心多了主動關心他人的溫度。
雅芳接觸過很多學校,也當過很多學校的志工,知道不是每個學校校長都願意和社區資源共享的,即使教育部給了很多資源及補助,但倘若無應用在相關補足之運用上,恐怕也是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直在關注雅芳的朋友都知道,有關育賢國中停車場的提案,雅芳當初是因校長主動提及學校停車空間有不足的問題,雅芳才為了學校提案應增建地下停車場,但提案後校長堅稱無停車不足的問題,校長公然引發了家長來抗議等問題,甚至隔天就出現以假帳號在雅芳粉絲專頁抹黑攻擊之違法事宜。
但今年4月卻收到議會函文,竹市府對該育賢國中校舍興建工程第二次變更設計,要追加預算,原因是育賢國中學校停車空間不足,要增加經費增設停車場。
這些事實證明了校長恐怕僅是不想讓社區也有可能可以使用停車場而說謊的吧?雅芳覺得真的是非常遺憾。
大部分都市的學校都是座落於社區之中,且社區就包含了家庭,所以 #學校跟社區的關係本應該要同心協力,而非形同競爭對手,應在協助學生學習、成長與發展的共同任務下,進行「真實的」連結, 因為這樣的連結可以包括彼此關懷、雙向溝通、彼此相互參與、資源互惠互享、彼此合作,進而得以相互服務等功能共享。
教育部早在十幾年前就積極推動「 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但如陳校長所說的教育界過於保守傳統, #只要你做的跟別人不同就會被批評的一無是處。
雅芳認為資源共享是可以透過分享機制讓社區民眾都能體會公共財之益處,及 #強化學校及社區之緊密合作聯繫關係,擴大資源運用之最大效益,才能 #創造資源得以永續。
🎦陳清圳校長完整採訪
https://www.pts.org.tw/DevotedPeople/ep27.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vJecWV0MPY/hqdefault.jpg)
不去落實與家長及民眾的溝通 在 [新聞] 竹市教育處長閃辭震驚地方傳新處長將由- 看板HatePolitics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