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之葡萄乾核桃吐司 🍞」
聖誕假期間都忙於製作應景麵包,感覺是時候找回些原始簡單的味道。
2021第一發麵包就來做個最百搭的吐司吧。
◎材料◎
▻中種麵糰◅
高筋麵粉 180克 (註一)
溫牛奶 110克 (不超過40度)
酵母 3克
▻主麵糰◅
高筋麵粉 70克
冰牛奶 55克
鹽 3克
砂糖 30克
奶粉 20克 (我喜歡奶香味重一點)
無鹽奶油 30克
葡萄乾/核桃 少許
◎步驟◎
❶先將中種麵糰材料均勻混合,可選擇:
-當日室溫發酵(我發了快四小時到2.5倍大)
-隔夜冰箱低溫冷藏發酵(麵團成形後先放溫暖處長到一倍大再入冰箱,花一小時長大)
❷將發酵好的中種麵團撕成小塊狀放盆內準備,將主麵糰除了奶油以外的材料都入盆內一起攪拌,我喜歡用刮板幫忙混合
❸從軟趴爛泥狀手揉至團狀我大約花了15分鐘,拉出較粗糙的膜後放回盆內再拿進冰箱冷藏20~30分鐘
❹冰箱出來後麵團更軟一些,這時加入無鹽奶油,瘋狂搓揉麵團,一樣15分鐘內可揉出手套膜,麵團整一整拉圓面之後就放到溫暖處發酵到兩倍大(我用不到1.5小時)
❺發酵完成後手指沾麵粉在麵團中心戳一個洞,不會瞬間塌陷或快速回彈就代表發酵完成;將大氣泡壓扁後,拿出來秤總重為465~470克左右,再均分為成三塊麵團,滾圓鬆弛,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
❻鬆弛完後,光面朝下,用桿麵棍往四個邊角桿平+排氣,桿成橢圓或長方形都可以,均勻撒上葡萄乾和核桃碎,再捲成長條鬆弛一下(註二)
❼鬆弛完後把長條搓成大約40公分長,編成辨子狀放入吐司盒內等待二次發酵
❽麵包表面刷上全蛋液後送進預熱好的190攝氏度的烤箱,烤32~35分鐘左右,我家烤箱大約十分鐘後就會表面上色,這時記得蓋上錫箔紙才不會烤焦
❾出爐後震一下脫膜(我在吐司盒內有墊烘焙紙,完全不會沾黏),放涼後包起來隔天早上切片即可享用!
註一:
關於高筋麵粉,台灣高筋麵粉通常筋度沒有到非常高,我在英國最常使用的是加拿大超高筋麵粉,蛋白質有14.9%。
我嘗試了三種不同麵粉比例的吐司
1. 普通高筋麵粉(蛋白質12.4%) 1/3 + 法國麵包粉T65 2/3
2. 加拿大超高筋麵粉 100%
3. 加拿大超高筋麵粉 45% + 法國麵包粉T65 55%
2號選手的內部組織比較鬆軟綿,加了T65粉的1.3號選手的口感相較Q彈許多,如果家裡有多的T65不知道該怎麼辦,直接用下去,你不會失望的。
1.3號都走彈牙有Q度路線,我個人私心偏好3號選手一點😂😂 老公試了花生醬、nutella巧克力醬和biscoff餅乾醬來抹,還是花生醬最對味🥰
註二:
我嘗試兩種加入葡萄乾和核桃的方法
1. 在揉出手套膜後均勻拌入葡萄乾核桃,再送去第一次發酵
2. 滾圓鬆弛後桿成長條再均勻鋪上葡萄乾核桃捲起
比較推薦二號選手,因為做一號選手時比較無法避免核桃戳破麵團的狀況;但二號選手是將核桃包入,所以搓成長條時只要小心搓,就不太會有核桃戳破麵團的情況出現,麵團有沒有被戳破會關乎辨子最終整形,如果不介意核桃外露也是可以的 (但在烤時可能會焦掉)
天哪!麵包食譜有夠難打,難怪大家喜歡拍影片來呈現XDDDD
看過一個影片講到關於發酵到幾倍大、麵團是否揉到位的問題,一切最終都還是需要靠經驗去感受。
其實這些要點都很難用文字或影音來量化表達,食材牌子不同、麵粉吸水性不同、室溫不一樣、用來發酵的容器/空間也不同,太多變因會影響麵團的實際狀態,所以烘焙這條路真的要跪著用心走完啊~~~🥲🥲
-----
我不看漫畫也不是個喜歡看動畫的人,連紅遍全世界的冰雪奇緣我也是最近才看XDDD
相反的,老公很喜歡看動畫,以前約會還會帶我去看長髮公主、馴龍高手之類的。
但這幾個月的改變除了烘焙之路以外,就是看動畫這檔事。
先前我默默和他看完了鋼之鍊金術師全集,前幾天還被推坑看了日式麵包王;應該是自己也開始做麵包,看得津津有味,他說我真的變很多XD
看了日式麵包王之後,我想我可能有小太陽之手吧(超敢說) 體溫偏高這件事原來在揉麵領域這麼有優勢啊哈哈
#和馬有61種日本麵包
#那我也想開始幫麵包們編號了
#倫敦廚藝訓練學院日記
不同牌子奶粉混合 在 酮享生酮低醣小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介紹一下我常自製的兩種優格
基本上做優格都會用鮮奶去發酵(成本較高)
也有可能會一半鮮奶,一半用奶粉泡成牛奶,混合後來發酵(成本較低)
但自己要吃的就不管成本了!
我在意的是熱量跟碳水含量,
所以用無糖豆漿來代替牛奶。
液體中的固型物不同,所以豆漿發酵的成品口感就像豆花那樣,很軟嫩!
我有三種菌種,分別是:
1. 克菲爾優格菌,有分深藍色及淺藍色,
深藍色成品的味道會比淺藍色略酸,
這牌子可稱是懶人優格吧!
因為它只需要把粉倒入豆漿(牛奶)中,
放室溫發酵即可,
夏天約18小時,冬天約24小時
2. 普羅優菌:
這就跟一般優格菌一樣要用保溫發酵了!
一樣的液體量,它會比克菲爾的口感再硬一點點
如上述,因豆漿的固形物較低,
所以加的液體量不能像外包裝建議的那麼多,
像克菲爾建議是一包粉配500cc牛奶
用豆漿的話頂多只能加300cc,
再多的話你只會得到一杯微酸的豆漿😆
普羅優菌建議一包配1公升牛奶,
豆漿的話500cc是緊繃,
再多....嗯,你知道的😂
通常我都會前一晚將普羅優菌+豆漿放進電鍋,
鍋蓋蓋一半,電鍋要加水,保溫模式,
隔天早上就有溫溫的優格可吃囉!
再撒上些燕麥、藍莓,
你說 是不是方便又健康😆
#自製優格
#低醣飲食
#增肌減脂
#無糖豆漿優格
不同牌子奶粉混合 在 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養不是依樣畫葫蘆,父母要找出親子相處最自在又健康的方式
每個人的個性和能力都不同,當了父母之後,也要面對各個不同性情的孩子。教養不是依樣畫葫蘆,而是找出親子相處最自在又健康的方式。
長子剛誕生時,因為沒有經驗加上還要回職場工作,光是孩子的奶粉就換了三個牌子。在長子四個月時,選擇回家做全職媽媽,就母奶跟奶粉一直混合混養到一歲多,但次子出生後,他是全母奶親餵的養到兩歲才斷奶,不管是喝母奶還是喝牛奶,孩子都會長大,只要母子覺得舒服自在,不需要太在意外人的眼光。
現在教養會讓父母焦慮,就是父母太在乎外人的評價,卻沒有回首審視你們親子需要的是甚麼?
因為養兩個男孩,一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陪他們運動與玩耍,所以在餐食準備上,只要有蔬果、有肉類蛋白質,只要孩子是在快樂和諧的氣氛下用餐,我不會讓餐廳變成戰場,逼著孩子吃不喜歡吃的東西。孩子知道準備好的食物都是他們會吃的,到了學校,即便遇上他們沒吃過的東西,也會願意嘗試,因為吃飯對他們來說,一直是一件快樂的事。
由於決定讓長子滿四歲才念幼兒園中班,在進入幼兒園前,我陪他上過半年的親子鋼琴課程,後來因為老師不繼續開班而停止。
長子進入幼兒園就讀之後,我帶幼子參加文化局開設的課程,一周上一次聽故事玩創意,除了這些課程,我們有空就會去公園運動,去圖書館看書、借書。圖書館還會準備集點兌換小禮物,鼓勵孩子閱讀。
父母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要做自己喜歡做也擅長做的事,孩子才會在舒服的愛中安心的長大。
教養是孩子透過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後,並經由模仿與內化,而慢慢建立起自己人生的價值觀與處世原則,而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也從孩子說出的話或透露出的訊息,學會慢慢放手。
如果你是全職在家帶小孩,不要整天關在家裡,這樣大人跟小孩都會不健康。可以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孩子要多活動與多接觸外界,才會發展出良好的社會性,才好融入群體生活。
長子上幼兒園一段時間後,有一天跟我說:「媽媽,老師說我已經長大了,不要讓媽媽送進教室了!」我問:「那你希望媽媽送到哪裡?」他說:「送到大門口就好!」他念小學幾天後跟我說:「媽媽,老師說我長大了,不要讓媽媽幫忙拿書包!」所以當幼子也念小學時,我就讓他自己揹書包。
我們常常會心疼孩子,想多幫他們做一點事,但是孩子其實有能力做很多事。當孩子開口想要自己嘗試時,請不要忽視這個訊息,應該要欣喜孩子在逐漸長大與勇敢。
孩子比你還希望證明自己在長大。
長子念小一時,學校徵求很多樣的志工媽媽,他問我:「媽媽很喜歡說故事,為什麼不當晨光的故事媽媽?」我說:「因為媽媽不想一大早就要到學校去,你們去上學時媽媽還要做好多家事,而媽媽選擇去圖書館當志工,這樣你也可以在圖書館看到媽媽,而其他媽媽也有機會去當志工。」從小就告訴孩子,做選擇要量力而為,選了就要努力做好。
因為幼子希望我去當老師,在長子讀小二時,我開始在學校當代課老師。但是為了配合幼子和長子的上學時間,我不接第一堂課,不接下午的課,不接帶班的工作。孩子們學習到要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別人才能跟你做良好的配合。
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學習的最初樣板,父母要謹言慎行,尊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
從小就要教孩子學會做選擇,不委屈也不勉強自己,在量力而為後要全力以赴,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做到,不能輕信寡諾,也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
孩子每年小學運動會我都會去參觀,但從來不參加親子趣味競賽。孩子好奇的問:「媽媽,您不是喜歡跟我們一起玩嗎?為什麼不參加趣味競賽?」我說:「因為媽媽曬太多太陽會過敏出疹子,要在大太陽下滾大球或是玩兩人三腳的遊戲,對媽媽來說,是競賽但沒有趣味,還可能造成身體過敏出疹子。」
不要因為孩子而去做自己不擅長或是不喜歡做,甚至不適合做的事。有些父母覺得自己養孩子養到滿腹的辛酸委屈或是犧牲,這些其實都只是自己不了解自己而做了不適合的選擇,不該怪在孩子的頭上。
孩子沒有逼迫我們做什麼,父母自己要畫出能力的界線,要承擔自己做選擇後的結果。人生沒有所謂的如果,只有結果和後果。
在用心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我們會愈來愈了解自己,藉由教導孩子生活的習慣,引導孩子學習思考與選擇,其實一步一步的修正了我們生活中不良的小毛病,因為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父母也會變得愈來愈好。
廣泛的閱讀與參考別人的教養經驗和想法是必要的,但是要找出適合你們親子的溝通與相處之道,讓親子的緣分在有限的相處時光中,為彼此的人生增彩與加分,而不是在互相猜疑與嫌惡中,不斷的耗損與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