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講治療,只分享故事。
上週有一位初診患者來看月經失調合併肥胖的問題。
她說,她大概從兩年前,因為家庭經濟因素,開始日夜班交替工作之後,月經就開始失調。
一開始只是晚個幾天來,到後面變成2個月才來一次,最後則是什麼時候才會來月經也不知道了。
而在月經開始亂掉的幾個月內,
體重一下子就胖了10幾公斤,
後來又繼續上升,2年過去已經胖了20幾公斤。
在婦產科檢查,果然也有多囊性卵巢的問題。
因為被診斷這樣的情況,剛好又在臉書上看到有許多類似案例的治療,於是她來到門診希望尋求幫助。
詳細問診、把脈之後,發現她的脈相明顯虛弱不足,這是身體長時間代償耗損的表現。
人的身體在一整天活動就像電池消耗電量,晚上充足的睡眠則是把電力重新充滿。
很多日夜班交替的朋友,因為長時間睡眠品質不佳,導致體力沒辦法完全恢復。
就像是電池總是充不飽電,最後蓄電力逐漸下降,變成怎麼休息補眠好像也沒辦法修復疲勞的情況。
依照我的治療模式,「改善睡眠品質、重新調整生理時鐘、控制體重、調理月經」是必要的環節,畢竟這是依照最符合人體自然生理的方式來治療。
於是我向她講解,她的身體是為何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以及告知我能夠幫上忙的地方。
「醫生,沒關係,我知道我的情況比較複雜,如果需要自費用好一點的藥材,我也可以接受。」她聽完我的解說後如此表示。
聽到她如此回覆,反而讓我沈默了。
過去她以健康換取更多的收入,
今日她卻需要付出成本來贖回健康。
如果搭配自費的水煎藥,
比起健保給付一天37元的藥粉,
藥物的有效濃度更高、選擇性更廣,
確實能夠更加提高治療的效果。
但是究竟什麼才是對她的情況是好的呢?
是應該請她減少過多的日夜加班、工作時間,多休息、花一些時間運動、挑選一些健康飲食?
還是盡醫師能做的—「把藥開好」,做好能做的事情就好、別太過度關心干預她對生活的選擇?
造成她月經失調、體重上升的原因,
正是來自於日夜作息的失調、缺乏足夠休息與正確的飲食習慣,長時間代償下來,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如果請她調整這些部分,勢必會影響她現有的收入。
同時如果不處方治療,恐怕再過幾年她的身體便可能失去還能挽回的治療時機。
好像怎麼選擇,都很難讓患者「不用付出代價」的「恢復原狀」。
有時候看到一些「漸進性」的健康問題在患者的身上發生。
我都會想,要是她/他能夠早一點發現這件事情對於未來的身體會有多大的影響,那就好了。
很多情形之下,「給予治療」或許不是「逆轉身體健康」,而是幫患者找到「新的平衡模式」。
但是如果不珍惜對待自己,
新的平衡依舊會被打破,
之後又勢必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換取健康。
當然,有很多人其實不是不想要愛惜身體,而是沒有這麼理想的條件。
所以,只要還能夠擁抱健康身體,
絕對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
#身體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週末腳踝扭傷有感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不孕 門診 初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今天下午,
很高興能和洪副院長稍微聊了一下
-
洪副跟我說
未來的醫療從業環境
已經過去大相逕庭
但人與人的本質沒有變
無論網路發展再快
人心還是一樣的。
-
洪副很忙
雖然只是簡短的會談
卻藏有許多人生深刻的經驗
-
會談結束之後
洪副送給我一本書,
《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
《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
是由天下文化出版的,
紐約大學的歐芙莉醫師所著
-
今天下診回家
我就開始閱讀此書
一共兩小時二十分鐘
我已全部閱讀完畢。
-
其中
這本書中赤裸裸的刺穿了目前病醫之間最大的問題
就是病人好多話想對醫生說
但醫生一點都不想聽
-
根據統計
在美國,醫生平均會在12秒鐘
就打斷病人說話。
-
在美國的醫療環境之下
每一位醫生每一個時段的看診人數大概只有台灣的五分之一
如果美國醫生只能聆聽病患12秒的談話
那麼在台灣的醫療環境下,
恐怕醫生只有2秒半的時間留給病人吧
-
我完全同意這本書中所講的
無論醫療儀器再怎麼樣的發達進步
最有利的診斷工具
仍是病醫之間的對話
-
問題是
病患準備許久才對醫生說出的話語
跟醫生聽見的內容卻可能是南轅北轍
病患總是急於鉅細靡遺地告訴醫生自己到底怎麼了
但醫生卻在看診的有限時間壓力下
又必須同時處理不少事情
因此
醫生常常以為聽見了病情的key point
但卻往往錯過了病人真正的key point
-
我是一個不孕症的醫生
當面對初診患者帶著一整疊病歷來諮詢的時候
我總是會一頁一頁地看完
或許不是每一頁都藏有影響到未來療程的資訊
但每一頁卻都是患者一路走來的艱辛
-
洪副贈我此書的用意不言而喻
真正的對話
從來不是各說各話
而是應該真正地聽見對方的聲音
-
為了提升看診品質
為了改善門診的匆忙
為了更多一秒鐘,
去聆聽病患的聲音
我決定認真地開始尋找一位我個人的診間醫師助理
幫我完成門診中那些瑣碎的事務
讓我可以把眼睛、耳朵、體力、跟有限的時間
通通都留給病人吧
-
“我是一頭猛虎,現在,我需要找到合適的翅膀。”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不孕 門診 初診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位好朋友我從101年就認識她了,當時她因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深受不孕的困擾,來到新光醫院掛我的門診,在經過試管療程的努力下她成功生下一對雙胞胎,現在可愛又健康都已經上小學了,不禁感嘆時光過的真快。
在今年初,他們夫妻決定要在為家庭增添新成員,因為距離上次療程也經過八年的光陰,所以為她安排了一系列縝密的檢查。
這次的試管療程她很順利的再次懷孕成功畢業了,在畢業這天她很有心的在2021年1月1日當天去準備「大肚→成功車票」,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的開始,抱著滿滿的希望及好孕,能夠早日懷孕成功順利得子(女),以及花朵形狀的好孕糖,希望大家能夠美夢成真早日「開花結果」。
很謝謝她的用心,祝福她孕產期一切順利、全家平安健康。
==========內文如下==============
在101年時經由朋友的介紹,找到我人生中的貴人,就是當時還在新光醫院擔任婦產科主任的黃醫師, 總難忘他的初診比五月天的演唱會難搶到,幾經辛苦才順利掛到,因有多囊體質要有一個孩子也是結婚後拚了好久都沒有成功,好在黃醫師的好手氣,讓我一次得雙胞胎,心中除了感動還有感謝~現在雙胞胎也已經7歲上小學了。
因和先生都喜歡小孩,雖已沒有庫存的凍胚,我們還是決定在今年找黃醫師在衝一波,雖所有療程全要重新檢查,也要重新取卵,但黃醫師及團隊總不時的溫柔關心著,讓人感到溫暖以及不那麼緊張不安,雖這次開獎時指數才101,但黃醫師還是密集幫我安排回診追蹤,並鼓勵著我不要太擔心,真的很感謝總顧前顧後的黃醫師,及團隊的照顧讓我們家又多了新成員,也祝福其他正在療程路上的姊妹們,大家都能順心畢業。
2021.1.8 佩君
不孕 門診 初診 在 王家瑋醫師不孕症生殖醫學暨試管嬰兒|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很多新病人詢問,再次將初診資訊重覆!(有點長!) 王家瑋生殖醫學暨試管嬰兒中心採初診網路預約掛號,為維持本中心所提供之專業、服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