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感嘆道 :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因為從小在藍綠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我們學會了仇恨的觀點,然後以二分法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
我曾聽過某個媽媽很驕傲地說他小學低年級的兒子跟自己說 :「媽媽,我覺得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
看著她神采飛揚的得意神情,我想她大概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這麼小就這麼懂事!! 這麼明事理!!! 才小學幾年級就能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 "
我心裡所想的是 : 「我在這個年級,心裡關心的好像是今天的連續劇男女主角會不會冰釋前嫌? ........七龍珠Z第二代的第四關怎麼打?......今天不寫功課,明天要編什麼理由給老師(當然,我每次都老老實實挨打了)?..........又或者是,輪到我玩電動時,我三國志裡面要攻下哪一座城?」
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像我一樣愚昧愚蠢的只知道玩樂才正常,我當時也是有很正經的文藝活動的。(例如 我在馬桶上把"老人與海"看了兩遍,我跟我哥哥、弟弟會比賽誰能背出最多的梁山泊好漢的星宿、姓名、外號,例如天雄星 豹子頭 林沖)
問題在於,我都無法請一個成年人,具體的敘述韓國瑜(或任何一個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中心思想、政治傾向與政見政績,然後總體評論這個人物的政治作為跟表現。
所以當時我聽到她說,她兒子知道"韓國瑜不是一個好市長".........這件事,是不是很詭異?
(她想表示的是 : 你看,我兒子這麼小,也知道韓國瑜不是好市長...............但我看到的是,你兒子這麼小,就被洗腦到能在所知不多的情況下,堅定說出這種話了..........)
要是我聽到一個這個年紀的孩子跟我說這種話,我會很訝異的問他 :
「是嗎? 那你可以說說你為什麼會覺得他不是個好市長?」
因為,我關心的不是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傾向,而是他為何會有這種表現?
在我小時候,我可以清楚告訴你曹操是壞人,劉備是好人;但當我長得越大,甚至念了歷史系後,我越無法回答這樣的問題。
毛澤東或蔣中正是不是好人?..............嗯.........我無法回答;因為一個人的一生很長,所做的事情多、做決定的時空背景也都不同,所以很難以一個結論,就概括一生。
(只有在某些條件下,狹隘的領域中,才有可能。例如,李斯對法家理論的實踐,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對他的為人跟生平,就不好說了........)
但我可以針對他的所作所為逐項討論,把我所知道的說出來,把我的看法說出來;然後彼此交換討論後,得出一個當下的看法。
所以,當一個孩子說出顯然不是他這個年紀可以"理解"的話時,我關心的是"成因",而非話的本身。
(就如同如果今天五歲的孩子跟你說 : 媽媽我尿尿的地方痛。
你不會說 : "痛就去擦藥,等下就不痛了。",而會問 : "為什麼是那個地方痛? 發生甚麼事了嗎?"........因為重點不是他哪裡痛? 而是,因為什麼所引起的?)
他說這種話是甚麼原因造成的? 他是真的觀察過而產生的見解,還是單純耳濡目染下被影響? 又或是只是覺得講這種話,會讓爸媽覺得自己跟他們同一國,既然得到好評?
如果是自己觀察的。我會聽看看我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有什麼可以反面思考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或誤解的? 又或是,哪個有心人士的挑唆?
這樣能帶來的,是一種腦力激盪、觀點補充,來訓練出多面向的思考;重點是他要能在蒐集資訊跟思考後做出喜惡的選擇與原因,至於最後他到底是喜歡韓國瑜還是蔡英文,則無關宏旨。
------------------------
但教育歸教育、養成歸養成、忍者龜忍者、傑尼龜傑尼,這件事反映出來的還是我一開始說的"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如果從小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沒有理由的去愛或恨一個你根本不認識、了解不多的人事物,我們怎麼期待以後他能在其他面向中理性思考後權衡利害?
這其實就是一種台灣政治上的悲哀,造成人民的悲哀。
-------------------
今年是2021年,也就是說,陳水扁當選時出生的孩子,今年21歲了。
這二十年間,民選總統後的台灣玩政治已經爐火純青的玩出很多花招了。
大大小小的選戰,讓大家花樣百出、機關算盡,且藍綠仇恨已經根深蒂固、不問黑白;不需要百年樹人,在20年中養成的孩子,其實已經造就了我們下一代的溝壑,而且他們會將這樣的政治撕裂,繼續交給下一代。
就像我在上一份工作的同事們,很認真的在韓國瑜罷免開票的那天,興高采烈的停下手邊工作(反正生意很爛,沒什麼工作),聽著開票,然後確定韓國瑜被罷免後,很開心的慶祝。
但當對此不解的我問他們 : 「你們對韓國瑜有哪些認識?他有那裡對不起你們? 可以說給我知道嗎?」
身為彰化人、竹南人、苗栗人、後龍人(竟沒有任何一個是高雄人)的他們,看了看我、看了看彼此,想了幾十秒,最後說 : 「反正他就是白癡阿,看他被罷免就是爽。」
身為一個住在苗栗縣的萬華人,我基本上不關心韓國瑜是不是高雄市長,但我想知道他們這麼痛恨韓國瑜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今天有個人跟我說他討厭民進黨的某人,我也會想聽看看原因)
-------------------------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納悶這跟我分享的影片有甚麼關係?
(會這樣想的人,大概跟我不熟;熟悉我的人會知道,我文章看到後來常常會有髮夾彎.....感謝你們包容我這麼多年啊)
這個影片裏面的街景跟過去的舊東西,我經歷過一點點,現在看來很懷念、很感傷,也覺得很有趣。(雖然後來唱起"中華民國頌",我有一點傻眼;看到老兵唱到流淚,也為之動容。)
我是個念舊的人,這些情緒也正因念舊而起。(就像我會常常看著"英雄本色"裡面的小馬哥,在西門町天橋上看報紙,藉以懷念當年那個我還沒漲記性的台北...........也會聽著"東京愛情故事"的片頭曲,看著東京機場整排有人排隊使用的公共電話,遙想那時候忙碌東京的樣貌.....)
我也會去翻老廣告,聽著郭元益喜餅廣告中"末代皇帝"(坂本龍一作曲)的音樂響起,而覺得百感交集又鼻酸的緬懷童年中的某一瞬間。
但在幾年前,有一天我也是看到類似的影片,講述著幾十年前的台灣,我記得我留言說 : "好懷念那個時候的台灣,街道好乾淨;還有國慶日,熱得要命去看閱兵大典.........."之類的話。
然後幾個小時後,有人標註我的名字,回覆我 : 「是喔,所以你很懷念國民黨威權時代喔?! 這麼奴?」
我當時看著這種留言,想了一下,難道那個人在聽他爺爺談論當年迎娶他奶奶的逸事時,會反問道 : 「是唷,你在台灣娶老婆爽,但你有想過日本人當年在中國屠殺中國人嗎?
還是當他朋友看到老照片裡的貼著“追夢人”老機車,兀自懷念幾十年前單純的民風時,也會指責他追懷黨國高壓政治?」
但我又不能這樣說.........是以面對這種留言,我後來回覆 : 「我懷念的是過去某些生活的氛圍。像你這樣滿腦子政治癌的人,過生活不覺得可悲嗎?生命中沒有更重要的事可以記得了嗎?」
我心裡想的是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而這種人怎麼來的?
台灣人民,不管是否自願,都會被迫搞政治。
政治癌末期的人,看著這樣的影片,不是懷念過去的美好(過年的熱鬧、逝去的街景);而是鄙視國民黨在當年對台灣人民的迫害.........這種角度,深入骨肉、終其一生地充斥在他生命中的每個角落。
我不是不能聊政治,至少要有個前因後果、有一些佐證資料跟若干事件,然後綜合評估後,彼此交換一下觀點看法;就如同其他話題一般。
但面對某種政治癌的患者,我只能說 :「欸~ 有病要去看醫生捏。」
.
.
.
#我知道很久沒貼文
#我也很多話題想跟大家聊
#但是為五斗米折腰後真的只想睡覺然後工作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不念舊惡英文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歡迎莫德納
美國贈送250萬劑莫德納
應該熱烈歡迎
尤其蔡英文政府和綠色蟑螂
去年挺川普挺到失心瘋
給拜登吃了不少拐子
現在拜登難得不念舊惡
還願意慷慨捐贈真的難得
雖然有人說是為了挽救
蔡英文政府崩塌的支持度
但250萬劑莫德納
表示有250萬的台灣人
不必打高端疫苗
這絕對是好事
就如同中國大陸願意贈送疫苗
那也是符合WHO認可的疫苗
雖然蔡英文政府拒絕接受
那是民進黨的事
咱們台灣人還是可以把感謝放心上
日本贈送124萬劑AZ疫苗
雖然是日本人不要的疫苗
也讓老年長者副作用的致死率偏高
改給青壯年施打應該較沒問題
剩下的AZ疫苗打完就不應再採購
如果蔡英文政府真的有本事
就把採購500萬劑莫德納的支票兌現
再加上郭台銘和台機電
總共1000萬劑BNT疫苗
納稅人就不需要採購高端了
蔡英文政府應該要求高端
做完第三期臨床試驗
拿到歐盟和美國FDA許可後
再採購高端來送給窮國家
當然有綠色蟑螂發誓要打高端
也不要辜負蟑螂們的美意
就把未經三期臨床試驗的高端
保留給民進黨幹部和綠色蟑螂
如果有誰看到這些人或蟑螂
去施打BNT和莫德納
請向本版臉書舉報
讓台灣人好好欣賞這些綠色虛偽
不念舊惡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真奇妙
這個專訪是在2019年底的時候在京都做的
(在京都發生的事還可以寫一篇長文,等下一個影片出來後再補)
時差,或許說沒有時差(詳情請看上一篇PO文)地在這個時候剪好了
跟大家見面
一切都剛剛好
台灣有很多朋友知道『零極限』(這系列在台灣是暢銷書)
知道這是一個夏威夷療法Ho’oponopono
又或許你只是知道這是一個四句話的清理方式『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我在2010年的時候看了我的第一本『零極限』
然後開始走上清理的道路
下面的長文是我接觸了『零極限』後認識的朋友平良愛綾寫的
她工作於荷歐波諾波諾的亞洲辦事處
我們總是互稱彼此是靈魂姐妹
只能用英文溝通的我們幾乎無所不談
因為她我也得到了許多夏威夷帶來的美好
或許在故事裡,你也能體驗『零極限』的美妙
~~~~~~~~~~~~~~~~~~~~~~~~~~
這次有幸專訪到在台灣以主持人及作家身分活躍的曾寶儀,內容將會分五篇在電子報上連載。
整理對談的過程中,想起了我和身為荷歐波諾波諾實踐者的寶儀在台灣見面的陳事,在此同各位分享。
──荷歐波諾波諾亞洲辦事處 平良愛綾
在台北,有一條我特別喜歡的街道,那是從松山機場徒步不久即可抵達,行道樹並排成蔭的住宅街區「富錦街」。
回到東京後,我在書店讀到自某個時候開始,時髦的咖啡店與雜貨店陸續選在這裡展店,多本雜誌也介紹這裡是台北的熱門觀光景點。
我初次到訪富錦街,是為了跟曾寶儀一起喝下午茶。
當時我剛開始在台北定居,要去距離沒那麼遠的地方時,經常搭乘計程車。在台北搭計程車不但便宜,遇到複雜的巷弄,只要把地址秀給司機看,也都能順利抵達。
一旦司機知道我來自日本,他們往往會努力地用日文向我搭話,或是獻唱自己會的日本歌給我聽。平常總是親切又活潑的計程車司機,那天不知道為什麼,特別讓我感到厭惡。不管是飄著各種味道的計程車,還是唱著我沒聽過的日本歌的司機,就連窗外配色鮮豔的廣告、悶熱的天氣,以及剛剛才離開的自宅,還有早上因小事小吵架的老公,一切都讓我厭惡極了。
台灣新朋友難得約我喝下午茶,我卻一點都不覺得期待。總之,為了遵守約定而前往那條新街道。
我和寶儀是在台灣舉辦的荷歐波諾波諾課程上相遇的。
2011年,修藍博士首次來台,定期開辦課程不久後,寶儀就報名參加。我們在課程上見過幾次面,自然而然地開始聊起天來。後來我結了婚,開始在台灣生活,期間我們有時會連絡。某天,她主動約我一起喝下午茶。
那時的我正好很想家。或許是因為婚後憂鬱症,又或許是某個不知其名的症狀⋯⋯「好像不小心來到了個遙遠的地方」這句話,總會在傍晚時不經意地浮現在我心中。
日本跟台灣,明明距離不算遠,但不知是因為陌生環境,還是新生活的關係,總之常有「好像不小心來到了個遙遠的地方」的走投無路感。
在那當下,我會想起荷歐波諾波諾,努力清理我的情緒,但它就像泥濘般越積越厚。我感覺心情很差,變得愛批評,即使清理了好幾次、好幾次,不知為何濃稠如泥的情緒仍持續不滅。
因為跟寶儀是透過荷歐波諾波諾認識的,說實話,我想要先清理好自己再跟她見面,可是現在的我早已變得神經質,連司機停車的地方跟地址差一點點都讓我感到絕望。當我看到寶儀時,費盡一番力氣才對她擠出個苦笑。
那次是我們兩人第一次單獨見面。寶儀在朋友開的咖啡店裡等我時,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寫了些東西。
「你在寫什麼?」我問她。她告訴我,她在寫給內在小孩的信。
「我想把在荷歐波諾波諾學到的潛意識,每天盡可能地多回想、對談幾次」她說,「不然感覺會迷失自己。」
我不禁覺得:「啊,現在的我就像迷路的孩子一樣。」
因為感到迷失,所以即便能跟家人住在新家,即便街上的人對我再怎麼友善,即便附近的阿姨願意借我雨傘,都仍令我覺得現在不能停留在這裡,無法享受這裡的一切,一直急躁地想往下個地方前進。
然而現在的我,家就在這裡,無論想往前或往後都動彈不得,結果就變得走投無路。
在跟寶儀聊到近況的時候,或許是察覺到了我的心情,寶儀對我這麼說:
「我跟妳一樣,也是不好好清理的話,就會變得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會忘記回家的路。而明明我就在這裡長大,就在這裡生活。」
接著,她從包包中拿出一本書。那是我專訪完修藍博士後,將內容整理而成的書《阿羅哈!Aloha》。她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面的標題:「愛或恐懼,你在每一瞬間都只能選擇其一。」
「因為有很多恐懼的事,所以想回家,而荷歐波諾波諾告訴我方法。無論身在世界何處,它都能指引我回家的路。」她說。
我一邊回答著「對啊」,一邊感受到直到剛剛都還緊繃著的頭、臉、脖子、肩膀和後背都開始放鬆下來。
兩人說著是時候該離開了,一走出店門口,就看到靜謐的街道上那排看不見盡頭的行道樹,樹皮被前一天的雨淋濕,正綻放著光澤。對面那條一樣被雨洗滌過的水泥街道上,有著準備開店的人們、放學回家的孩子、漫步的小貓小狗、緊貼著樹幹的蘭花植株、還有被曬在街道上的香腸香氣。
直到剛才為止,雖然都一樣張著,但那雙原本只能看見基本事物的緊張眼睛,現在變得能真正看進各種顏色和事物。原本漂離到了遙遠地帶的脆弱心境,些微變成了既能念舊也能喜新的平靜內心。
「就連現在這個瞬間也怕會忘記自我。可是,我知道回歸自我的方法,所以沒關係。」寶儀邊摸著樹,邊這樣對我說。
因工作關係必須經常往返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寶儀,說起這句話特別有說服力。
最後,她看著我並對我說:「Welcome to Taiwan, this is your HOME! 」(歡迎來到台灣,這裡是你的家喔!)
目送走搭著計程車趕往下個工作地點的寶儀,我拿起手機查了一下這裡離家的距離。地圖顯示走路大約30分鐘。我不經意地眺望四周,很快就看見台北的共享單車Youbike,只要用悠遊卡註冊之後,就能隨地借車、隨地還車。反正難得,就騎這個回家吧。
一定到得了家,因為我知道回家的方法。而且台灣是我的家。台灣不是一個遙遠的地方,而是一個讓我感到心安,讓我看到、體驗到至今難以放手的各種情緒,一個溫柔的所在。
每踩一次腳踏車踏板,我心中某處早已熟知的愛憐、安心與感謝,都在景色中逐漸明朗。
~~~~~~~~~~~~~~~~~~~~~~~~~~~
#零極限 #夏威夷療法 #hooponopono #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aloha #平良愛綾 #清理 #京都
#這訪問還翻譯成日文版
#訪問地點在祇園的高級料亭
#東西好吃到哭出來
#下一個訪問快出來我好說故事
#不要再等兩年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