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怎麼有邏輯的認識自己
前天,
帶孩子到屏東卡悠峰瀑布踏青,
路程有點遠,
很快的孩子就在後頭睡著,
到達枋山前已經中午,
於是我繞進去枋寮裡面,
打算找個地方打打牙祭飽餐一頓。
屏東的交通,跟人一樣熱情,
大家都往路旁隨便臨停就下車,
也不管是否阻塞了交通,會車時險象環生。
為了找個適當的停車位,
我跟老婆繞了很久,才終於在全聯旁,
找到一個停車格。
停好車後,老婆叫醒兩個孩子,
好夢正酣的兩寶被喚醒後,
通常沒有起床氣的她們,
很難得的大發起脾氣來…
女兒先帶頭發難:「我一點都不餓,不想吃飯」
兒子緊接著說:「那我吃一粒米就好了,這樣總行吧?」
「一定又是吃難吃的東西!我不要~」
「幹嘛帶我們來這種地方啊!!?」
就這樣,一人一句的頂嘴著,
看到了站在車旁的老婆臉色開始不悅,
我趕緊轉頭掃了她們一眼,示意她們先下車。
牽著她們的手,我知道她們起床氣還未消,
其實在陪伴孩子多年的旅程上,
常常會發現一件事,
當孩子突然將情緒性的言語丟過來時,
往往並不是針對爸媽,
而是她們的內心,有某各角落需要被愛療癒,
而新手爸媽最常犯的錯,
是受氣後將更多情緒,當面砸回去孩子的臉上,
只是今天,我不打算這麼做。
#不希望每次成功但求少失敗一次
到了簡餐店,老婆很快的點了三份餐送來,
坐在椅子上的她們餘怒未消,
硬氣的女兒托著腮幫子,擺個苦瓜臉,
把餐點推開一點表示不吃,
而見風使舵的兒子,
也跟姐姐抱成團一起擺譜..
我看了看女兒,又轉頭看了看兒子,
懂了!!打蛇還得打七吋,
化解這道題目,還得從老大下手..
#接下孩子的情緒不是低頭示弱
於是,我先把餐盒拉近,給他一個肢體暗示
溫柔而堅定的對女兒說:
「我知道你現在很火大,
我不曉得你們在生氣啥,
但我不會因為這樣生你的氣的,你放心。」
#協助孩子改變事件的位置找到折衷
「你們或許不餓,但爸媽一路開車到這,
我們需要用餐,你們想吃多吃少,
我們都尊重你,
但衝著我們說什麼都不吃,
你若是我們,難道不傷心?」
#不批判改教孩子怎麼溝通
「下次可以說~
我們不太餓,等下我們想吃少一點。
至於吃多吃少,那是你們自己決定的,
這樣子的結果,
你可以接受,我們也聽得進去。」
拍拍肩膀後,女兒的表情放鬆了,
伸手接過手中的湯匙,
自己拿起筷子慢慢吃起來,
而鬼靈精的弟弟,很快地也大口扒起飯來,
很神奇的,
當父母不讓負面情緒像顆網球,
在親子關係中相互揮拍~
跳過暴怒與威脅這段程序,
接下孩子的情緒,給予溫柔的撫慰,
孩子情緒穩定了,
真正的核心問題,往往才會浮現。
飯後,與女兒牽手散步在瀑布旁,
她突然若有所思地的說:
「爸爸,我終於想通了,剛才為何發這麼大的脾氣了,
因為今天你開的是小轎車,不是休旅車,
我跟弟弟在後頭,其實睡得很不舒服,
所以才會莫名其妙的發了好大的脾氣啊!」
她一邊勾住我的手搖啊搖,一邊靦腆地抬頭看著我。
蹲下來~我抱了抱她,香了臉頰說:
「沒事!我們是一家人~不是嗎?」
看到她高興地跑開去追逐蝴蝶,
真的很慶幸,能忍了一時之氣拆掉了地雷,
協助孩子拿掉情緒,去理解了自己的脾氣,
也讓他們回饋了意見,
避開了下次再次莫名吵架的機會。
#教孩子怎麼跨越情緒一起找到幸福的核心
#最懂彼此的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
不批判改教孩子怎麼溝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今天跟你分享一位社會心理學家,他在2007年提出來的一個理論,這位社會心理學家叫做~哈里賴斯;他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想我對於很多朋友來說,親密良好的關係,無論是跟自己親近的人,還是跟自己的朋友,都是我們的共同需求。
然而這裡面的兩個元素,「開放」加「響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的「開放」哦,就是互相不設防。
這個部分呢,也可以理解成彼此相互的自我揭露,把那些比較隱私的事情,跟彼此之間多去透露一點,像這種不設防的感覺,能夠快速的拉近兩個人的親密程度。
然而如果有這樣的親密的起始點之後,兩個人接下來要怎麼樣長期維持親近的關係呢?它的關鍵就是,下一個元素叫做「響應」。
「響應」是什麼?響應有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理解」。你瞭解我,而且你還瞭解我自己是怎麼看待我自己?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些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是「接受」。你想要什麼,我是什麼樣的人,你要對這些表示你的尊重;而第三個是「關心」,就是在各種場合裡面,一旦我需要什麼幫助,你會幫我。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不知道心裡有沒有一個疑問?就是有時候心理學家蠻無聊的,就是把那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還煞有其事的弄一個理論、弄一個公式出來。
其實它就是說一個,平常大家都完全能夠理解的東西嘛!可是如果放到真實的關係裡面,我們真的知道什麼叫做開放加響應嗎?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哦,在美國有些地方的公立學校,教學品質是非常差的,而最差的學校會到一個什麼程度呢?
比如說,在華盛頓有一個公立小學,他們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的出席率只有12%。
這就等於每一次來開家長會的時候,一個班只來了兩三個家長;在這種情況底下,老師跟家長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從老師的觀點,就會覺得我開家長會你不來,說明你這個家長根本不重視教育;可是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問題是在於老師不重視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孩子根本就不關心,所以我為什麼要來參加你的家長會?
你聽出來了吧?老師跟家長之間,沒有最起碼的信任,而學校為了改變這個狀況,痛定思痛覺得必須要做一些改變。
他們把大部分的老師辭退了,去找新的老師,結果還是一樣哦!後來他們終於意識到,必須跟家長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於是想了一個方法!
他們要求老師在暑假的期間,挨家挨戶到學生家裡去做家庭訪問,而且還設計了四個家庭訪問的問題,這四個問題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問題,你的孩子在學校的體驗是怎樣?你對於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而第二個問題,你的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跟夢想?
第三個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四個問題,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聽下來好像這四個問題,沒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可是呢,這四個問題你仔細體會一下,它正好呼應了前面所說的,親密良好的關係,等於開放加響應。
我們回顧一下,第一個問題是去理解,你的孩子在學校體驗如何?你對於他的體驗你覺得如何?這就是「理解」。
而第二個跟第三個問題,是去接受孩子跟家長,他們的主觀世界的狀態;分別是孩子有什麼期望?你對於他有什麼樣的期待?
而第三個問題是,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關心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你希望我做些什麼?
我邀請你特別感受一下這個問題,是「你希望我做些什麼」?而不是說「我希望你做些什麼」?
只光這樣的一個調整跟改變,經過了一個暑假的家庭訪問,在接下來開學時候的家長會的出席率,就從12%提高到了73%。
你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只有家長願意跟老師溝通,才能夠有進一步合作跟進步的可能啊?
當我們談到這裡的時候,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創造親密良好的關係,你不妨想想,你是不是有足夠的開放,接下來你是不是要去響應對方呢?
尤其是響應的部分,理解、接受、關心,如果你不是理解而是去批判;如果你不是接受,而是去下指導棋;如果你不是關心,而是一種控制;那麼你想要的親密良好的關係,怎麼可能存在呢?
所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思考跟啓發,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運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內容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在這邊要特別跟你預告一下,我們在7月6號,即將上線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接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程是由~哈克,黃士鈞博士所講。
你會透過這門課裡,學會怎麼創造出親密良好的關係,用最溫暖、溫柔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去靠近別人。
哈克是我這麼多年以來所認識的,最懂得怎樣溫柔的靠近一個人,相信這一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Pzf3YJc0z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