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運動找對方向了嗎?瞭解訓練跟舒緩的不同】
王先生退休後,常出門旅遊。但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他,也就是「足底筋膜炎」。王先生上網查找了許多適合足底筋膜炎患者適合的運動,但是市面上這麼多運動,如果時間不夠的話,該怎麼取捨呢?像神農嚐百草,通通試過一次嗎?
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不過,我們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思考方向。
👉我們已知的事實,是運動百百種,每種運動的效果都不同。
有些人想要增肌減脂,有些人想要提升心肺耐力,有些人以運動來當作社交活動,有些人喜歡競技,或是進一步成為職業級的運動員。
對於一般人,「運動」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從事起來會流汗的那種活動,不會流汗的話,好像就沒有「運動」到。而人只要活著就要動,勞動也是動,運動也是動。根據國健署的定義,在討論「運動」之前,我們可以來釐清以下名詞:
1.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任何透過身體骨骼肌肉消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也就是人類只要還活著,在任何狀態、任何情境下,都會從事的行為。就算是在睡眠中,只要有在呼吸,那也算是在「動」,呼吸也是一種身體的動作,最主要的一條跟呼吸相關的肌肉是橫隔膜,當橫隔膜收縮的時候,產生吸氣動作,而橫隔膜放鬆時,則是呼氣。題外話,通常我們對於能量消耗的評估,會以大卡(千卡)來計算。
2. 運動(exercise):是上述「身體活動」的一部分。兩者不同之處,是「運動」一詞,偏向有一定的架構的行為,例如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而且通常有重複性。
👀我們可以說,運動是一個人以其自由意志,選擇,或決定要去做的行為。
👉因此,運動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手段。
😉根據每個人的目的不同、需求不同,就算是同一種運動,也會有不同的從事方式。
讓我們把主題重新聚焦回王先生,跟他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日積月累形成的毛病,足底筋膜是一種可以伸縮的組織,就像是黏在腳底的吊床。人類的足部由許多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骨頭組成,這些骨頭在人們走動過程中,每個瞬間其排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有時較為鬆散,有時則較為堅固,這是為了因應人類步態的不同需求:當要推進時,骨頭的排列較為堅固,有利於乾淨利落的步伐推進,而骨頭的排列較為鬆散時,則有利去適應不同材質或坡度的地面。
我們的每一步,是交替在「腳著地、腳離地」的循環中,當腳著地的那些瞬間,身體的重量將足部的骨頭下壓,吊床(也就是足底筋膜)會略為延長,當腳離地時,足底筋膜會回彈,幫助我們更輕鬆省力的一直走下去。
這個省力的前提,是足部的骨頭排列,要吻合每一個步態瞬間的需求。如果在腳著地時,骨頭來不及排列成堅固的格式,那麼足底筋膜的受壓就會變多。一步兩步還好,但日積月累下來,足底筋膜就會因為過勞,產生小破壞,這些小破壞積沙成塔,久而久之就發炎了,也就是變成我們熟知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因此從開始治療到康復,也會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足底筋膜發炎了,人們就會遇到很多症狀,例如每走一步腳底都會痛、足底覺得僵硬、走路一拐一拐、沒辦法走太久...。這些症狀,如果要得到舒緩,伸展類的、自我按摩類的「運動」,都可以做。但是這些運動的效果,其實沒有辦法解決「足部骨頭排列即時吻合瞬間步態需求」的問題。因此,我們才會常常遇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做伸展、做自我按摩,或是其他很多屬於「紓緩症狀」的行為,但是卻避免不了足底筋膜炎在好了之後,又復發的這一個惱人的過程。
這不代表大家的運動做錯了,而是如果我們做運動的目的,在於「治療」的話,其實光做舒緩運動是不夠的。
👉如果運動的目的是治療,那麼選擇的運動項目,就要包含那些可以矯正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的運動。
👉簡而言之,這時候的「運動」,不需要流汗、不需要做到肌肉很痠,因為這時候我們運動的目的,是要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怎麼使用肢體,白話來講就是不再用原本的方式走路。
如果人可以投胎再生一次,當然這個目的不用花什麼心力就可以達到...不過在還有大好人生的狀態下這個方式我們不考慮。那麼要怎麼讓積習難改的大腦,去選擇用一種對自己身體比較善良、不那麼容易累積傷害的方式走路呢?
打個比方,如果要學英文,希望將英文講得順溜溜,我想大家都同意,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強迫自己多講英文,養成使用英文的習慣,練得越多、越有決心要改變,那達成目的的可能性當然就越高。
😏養成一個新的動作習慣,也是同樣的概念。
舒緩運動無法矯正大腦。我們要練習的,是一套特別設計過的動作,這些動作不是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會接觸到的,對大腦來說,就像是動作類的「英文」。需要強迫自己重複練習、用心修正,並且累積一段時間,最後才會變成一個新的習慣,人體才有機會選擇用跟原本不一樣的、相對比較健康的方式走路。這種治療方式,目的是「養成大腦的新習慣」,只是我們用的手段,剛剛好是運動罷了。
其實不只是足底筋膜炎,人體很多肌肉骨骼類的傷病,都可以依此類推。
👍 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而不是只有去舒緩它。
我想這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疑問:為什麼我上網找了很多「適合XXX病症的運動」,然後也花時間成本下去,認真的做了,但症狀好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
因為這跟你的身體強不強壯、敏不敏捷、肌肉有沒有力...都不是直接相關,頂多間接相關。假使我們的大腦還是一直用老方法去控制身體,那問題還是會復發。
對研究動作分析、動作控制的物理治療師來說,我們擅長處理的,就是這些因為日積月累的動作引發的肌肉骨骼問題。建議大家,如果你,或週遭的親友,有遇過類似的問題,先不要因為花了很多時間但看不到成效而沮喪,可以自我檢視一下,你的運動有沒有針對你的「動作控制」問題而設計,去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假以時日,才有機會真正好起來。
原文連結:https://itinalin.com/?p=1499
圖片出處: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的網紅林銘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受到全球極端氣候影響,近幾年夏天高溫的日子越來越多,新北市許多學生在炎熱的教室中學習,甚至發生中暑的案件,不分黨派,多位議員都向市長建議應全面性對轄區內學校裝設的裝設冷氣,但是市長總是以經費不足為理由,讓各校自行籌募。 許多社會資源較多的校長很努力的向議員、民間募款,相對的偏鄉、小學校、不擅長社交的...
「不擅長社交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林銘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傅健穎官方專屬頻道 Jyin Poh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討論] 有人成功從不擅社交變成會社交的嗎-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英語島English Island - #這句英文怎麼說她不是個擅長社交的人 ... 的評價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social butterfly意思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討論] 有人成功從不擅社交變成會社交的嗎-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如何把YOUTUBE英文影片翻譯成中文或各國語系字幕 的評價
- 關於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寶寶] 不擅長社交,對陌生人很抗拒 - PTT推薦 的評價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he Guardian 英國衛報》
英國衛報在7日以「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為何台灣未能設法因應大規模新冠疫情爆發」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how Taiwan failed to plan for a major Covid outbreak為題,評論報導點出儘管台灣先前有250天沒有發生任何本土案例。
但近期在台灣發生逾1.1萬例感染案例中,超過90%是在5月中以來染疫。台灣主要受三大因素,而在抗疫中失敗:
1)疫苗訂量不足、
2)錯估全球疫苗短缺形勢
3)和地緣政治影響。(指因中國大陸復星集團代理權爭議買不到輝瑞疫苗)
而且,因為疫苗不足,台灣全國接種疫苗的人口比率,不到3%。(指施打一劑)
●未能及時防範兇猛的英國病毒株
多位公共衛生專家表示,在病毒於全世界一波波擴散之際,台灣當局未跟上有
關新的變種病毒株的新知識、包括對抗空氣傳播必須通風的重要性。
*尤其大規模檢測的有效性。
一些人士認為,台灣已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公衛專家、前副總統陳建仁表示,當局原先以為他們靠著接觸史追蹤系統和精確篩檢就已控制住疫情,但英國病毒株傳播速度更快,帶來挑戰,而且5月9日母親節又釀成超級散播事件。
●不願採取嚴格封鎖措施
衛報也指出,台灣當局顯然反對採取激烈的封鎖措施,而且屢次重新界定引發必須封鎖定義門檻。
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表示,從疫情大爆發以來,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他仍希望台灣能基於感染數和風險水準制定明確定對應的封鎖限制措施。
顏慕庸說,他仍擔心加護病房被增加的病患數壓垮,進而導致外溢至社區的風險,「這曾經發生在紐約市、義大利北部。你必須要停止傳播,就是要採用封鎖。一個必要、精心規劃的封鎖」。
●疫苗仍是當務之急
衛報指出,全球應對疫情的焦點仍是疫苗,但台灣在取得疫苗方面也面臨問題。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how Taiwan failed to plan for a major Covid outbreak
Once a poster child for blocking coronavirus, Taiwan failed to fully prepare a pandemic response or vaccination rollout
Coronavirus – latest updates
See all our coronavirus coverage
Helen Davidson in Taipei
@heldavidson
Mon 7 Jun 2021 09.19 EDT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Share via Email
While most of the world suffered through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ases and millions of deaths from Covid-19, the 23.5 million people in Taiwan largely lived a normal life, thanks to a well-documented strong and early response that saw it go 250 days without a single local case. It lobbied for inclusion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decision-making body off the back of its undeniable success and expertise under the slogan “Taiwan can help”.
But now the tables have turned and the island itself is in need of assistance, after an outbreak that started among airline staff in April spread across the island. The government appears to have been caught short by something it thought would never happen: the poster child for outbreak prevention had apparently failed to fully prepare an outbreak response.
It has so far recorded more than 11,000 cases and 260 deaths, more than 90% of them since mid-May. Affected by inadequate orders, global shortages and geopolitics, it has vaccinated fewer than 3% of its 23.5 million people. The president, Tsai Ing-wen, on Monday gave a broadcast address from her office to assure a population at its second-highest alert level that 750,000 vaccine doses promised by the US would arrive soon.
‘We thought maybe we could contain this’
Multiple health and social experts told the Guardian that as the virus spread in waves worldwide, authorities hadn’t kept up with new scientific knowledge around virulent new strains, the importance of ventilation to combat aerosolised spread, the effectiveness of mass testing, or the examples set by some countries of locking down hard and early. Some felt Taiwan had become “a 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 even complacent.
* 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台灣如何未能為大規模的 Covid 爆發做好計劃
台灣曾是阻斷冠狀病毒的典型代表,但未能為大流行應對或疫苗接種做好充分準備
冠狀病毒 - 最新更新查看我們所有的冠狀病毒報導海倫戴維森在台北
@heldavidson
2021 年 6 月 7 日星期一 09.19 EDT
雖然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因 Covid-19 感染了數億例病例和數百萬人死亡,但台灣 2350 萬人在很大程度上過著正常的生活,這要歸功於有據可查的強有力的早期反應,該反應在 250 天內沒有發生一個本地案例。
憑藉其無可否認的成功和專業知識,它以“台灣可以提供幫助”為口號,遊說將其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機構。
但是,在 4 月份航空公司工作人員爆發的疫情蔓延到全島之後,現在情況發生了轉變,該島本身需要幫助。政府似乎被它認為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弄得措手不及:預防疫情的典型代表顯然未能充分準備好應對疫情。
迄今為止,它已記錄了 11,000 多例病例和 260 例死亡,其中 90% 以上是自 5 月中旬以來的記錄。
受政府疫苗採購不足、全球疫苗短缺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它的 2350 萬人口中只有不到 3% 的人,接種了(一劑)疫苗。
週一,蔡英文總統在她的辦公室發表廣播講話,向處於第二高警戒級別的民眾保證,美國承諾的 75 萬劑疫苗很快就會到貨。
“我們想也許我們可以控制它”
多位公衛體系和社會專家告訴《衛報》,隨著病毒在全球掀起波瀾,當局沒有跟上關於新變種毒株的新科學知識。
*通風對抗霧化傳播的重要性、
*大規模檢測的有效性或示例。
一些國家早已地採取了嚴格的封鎖措施。但一些人認為台灣已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甚至自滿。
⋯⋯
在國內,黨派也攪渾了水,幾位專家告訴衛報,他們對公開批評廣受歡迎的政府和衛生當局(包括陳時中)必須持謹慎態度。
一位公衛專家說,他們覺得政府不願複製在中國看到的任何事情——比如野戰方艙醫院或封鎖——政治已經為判斷蒙上了陰影。
對於台灣以外的人或密切關注疫情的人來說,今天的台灣令人不安地懷舊,彷彿現在是2020年6月,而不是2021年。
全球防疫現在是關於疫苗。
但台灣也在這方面苦苦掙扎。 “我認為政府開始認真考慮 [疫苗] 太晚了,”全球臺灣醫學聯盟總幹事、前國家監察員委員Peter Chang 博士說。
“他們認為我們很擅長戴口罩,人們在保持社交距離方面非常自律,所以沒關係。”
許多早期在該病毒上取得成功的國家也一直在努力獲得和分發疫苗,但台灣面臨著額外的併發症,包括指責和中國地緣政治干預的實例。台灣聲稱中國阻止了與德國疫苗生產商 BioNTech 的交易,中國予以否認。
台灣防疫指揮中心CECC 告訴《衛報》,它正在盡最大努力控制疫情,但“公平獲得有效疫苗是結束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的最終解決方案”。
日本已提供超過 120 萬劑疫苗,美國參議員周日飛往台北,宣布美國的捐贈,並強調美國兩黨對台灣的支持。
進入第 3 級警戒兩週多後,病例數並沒有顯著下降,週一警報再次延長,直到 6 月底。
陳時中部長認為 3 級已經足夠嚴格,並質疑政府實施更多措施的能力,但表示沒有足夠明確的信息,告訴一般人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高比例的無症狀感染者和所謂的“隱形感染”者。
“你必須假設任何不與你同住的人都是潛在的攜帶者,”他說。 “在接下來的兩週左右的時間裡,不要與不和你住在一起的人在室內聚會。”
https://amp.theguardian.com/world/2021/jun/07/a-victim-of-its-own-success-how-taiwan-failed-to-plan-for-a-major-covid-outbreak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林銘仁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受到全球極端氣候影響,近幾年夏天高溫的日子越來越多,新北市許多學生在炎熱的教室中學習,甚至發生中暑的案件,不分黨派,多位議員都向市長建議應全面性對轄區內學校裝設的裝設冷氣,但是市長總是以經費不足為理由,讓各校自行籌募。
許多社會資源較多的校長很努力的向議員、民間募款,相對的偏鄉、小學校、不擅長社交的校長募款能力較差,造成有的學校已經裝了冷氣,有的學校卻沒有的差別狀況,市府卻無心處理。
感謝蔡英文總統及蘇貞昌院長,在前瞻計畫中納入校園全面裝設冷氣,解決各校資源落差的問題。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傅健穎官方專屬頻道 Jyin Poh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Jyin Poh 傅健穎《花開十》
詞:傅健穎 曲:伍家輝
等春暖花開時 陽光靜靜灑著
有一種任性的固執
一切剩下堅持 豁達說沒事
留不住 的故事
當花開花落時 陽光在花兒刺
美麗得讓人咬牙切齒
幸福珊珊來遲 告訴你我沒事
只是眼 進沙子
你的愛走了又回 填不滿破碎滋味
沒完沒了享受著愛的迂迴
盛開在花園徘徊 守候悲傷的滋味
心很寬 有時夢很長
放肆後 一切 還是一樣
心很寬 有時夢很長
放肆後 最後 還是一樣
當花開花落時 陽光在花的刺
閃爍得讓人忘了堅持
幸福珊珊來遲 告訴你我沒事
或許我 是傻子
Producer製作人 : 伍家輝 Jiahui Wu
Music Arrangement 編曲 : 罗世承 @ InnerVoices Productions
Acoustic guitar木吉他/electric guitar電吉他/bass貝斯/drums鼓 : 罗世承 @ InnerVoices Productions
Clarinet木蕭/String arrangement弦樂編寫 : 何福权 @ InnerVoices Productions
Cellist 大提琴手: Shiraz O
Backing Vocals 和聲: Jyin Poh傅健穎
Recording engineer : Hanz郭文翰 @ Vocast Studios
Recording studio : Vocast Studios
Mixing/ Mastering engineer 混音師/母帶處理:Hanz郭文翰 @ Vocast Studios
Mixing/Mastering studio : Hanz郭文翰 @ Vocast Studios
OP: SmallBox Music
OP :Warner Chappell Music Taiwan Ltd Taiwan
SP: Warner Chappell Music Taiwan Ltd Taiwan
簡介:
Jyin傅健穎於2007年參加《ASTRO 新秀大賽》五強出道,被前經紀公司簽下當歌手,從此開始她的歌手生涯。期間,她一面打工一面完成大學課程,並於2010年發行個人首張創作專輯《你知道我在等你》,翻唱张洪亮的《你知道我在等你吗》里的4句歌詞,廣獲大眾的喜愛。在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後,她更是不斷嘗試各類曲風並積極參與樂團表演來提升自己的表演經驗。苦等6年的時間,她終於在2016年的尾聲把籌備已久的第二章創作專輯《雨天,後》推出,正式和大家見面。她除了擅長中英文流行樂之外,也擅長爵士及R&B的曲風。同時也時常在音樂上和其他的音樂人 Crossover。希望在未來的日子,可以繼續創作及演唱更多的好歌。2017年是她出道的第10年,希望未來的日子大家可以記住她只是一個抱著初心單純愛唱歌的暖心女孩。
Jyin Poh 傅健穎的《花開·十》: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花開十的概念不衹是想呈現花開時的絢麗,同時隱喻花開前經歷的寒風徹骨,才能成為一朵引以爲傲的花朵。苦盡甘來的,才會感恩現在的美好。即使不燦爛盛開,過程已讓人成長,也更瞭解自己和自己往後想要追尋的東西。
花開代表美麗,堅强和希望。懷抱正能量追夢,生活才會滿足,花開才會美麗。十年來健穎的心路歷程,將會在音樂會上和大家分享。除了唱自己的歌,也會配合主題演唱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情歌,讓大家介紹十年後的一個新旅程,十年後的新脚印。
Jyin Poh 傅健穎《花開·十》音樂會:
《花開·十》音樂會即將在 Socialmex, Glenmarie於12月2號的晚上8點及3號的下午2點展開一連兩場的音樂會,票價為RM 85.00。预知购票详情请联络:012-6782925 (Debbie) 或私信Jyin 傅健穎的臉書。
傅健穎官方社交媒體 | Jyin Poh Official Social Med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uJianYing/
Instagram: https://https://www.instagram.com/jyinpoh/ | @jyinpoh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合作對象:@AlexG Magic & Production
【YouTuber 學校 - Youtube賺錢沒難度】
http://goo.gl/msrnP5
追蹤chacha
♥ INSTAGRAM @chachaxxtv
♥ FACEBOOK https://goo.gl/yA5of7
♥ EMAIL chachaxxtv@gmail.com
1:48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擅長社交
3:17 為什麼馬來西亞人那麼幽默
4:09 馬來西亞人為什麼經常帶金鑰匙
5:19為什麼馬來西亞人會那麼多種語言
7:20 馬來西亞教育制度的問題
Hello 大家好,我是chacha,歡迎大家來看我的影片!
今天,非常開心能邀請到Alex同學來跟我們做這個影片。
為什麼我做這個影片呢? 因為我在新加坡待了那麼多年,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馬來西亞人,也發現了他們有一些共同點。其中一些讓我非常的不解,所以這次我們就讓Alex來解答關於在新加坡做工的馬來西亞人的問題!
♥Chacha超~~級~~愛看喜歡的 YouTuber♥
Shenlim TV
Maomao TV
Sanyuan 三原慧悟
Ryuuu TV
미라 Mira's Garden
蔡阿嘎
笑波子
魚乾
香格拉 Shangrilayt
Jason(大J)
LimBigYong
放火
人生肥宅x尊
6yingwei
ErnestDoCrazy
mandies kwok 肥娃
chacha的關鍵字:
新加坡過年|新年|春節|新加坡過節|首家|組屋|新加坡|英語|英文|新加坡必吃|新加坡零食|新加坡人|新加坡式華文|華語|中文|中国女孩|中国留学生|广东人|广州|试吃|推荐|星加坡|星加坡零食|星加坡人|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新加坡旅行|新加坡美食|新加坡分享|新加坡自由行|新加坡好去處|新加坡分享|新加坡必去|新加坡必食| 新加坡必买|新加坡必知|新加坡必玩|广东话教室|新加坡生活|Singapore, Singdarin|singlish| traveling| Singapore must go|Singapore must eat|food| must try | Singaporean| guangdong| guangzhou|chinese| chinese girl|study abroad|english|chinese new year|cny|celebration|activities|guangzhou|singdarin
推薦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3CJ1hfKuj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yDw38EKG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VZ8gP7Cc14&t=18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Zsh35WEiE&t=61s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英語島English Island - #這句英文怎麼說她不是個擅長社交的人 ... 的推薦與評價
【解釋】要描述一個人性格外向、擅長交際,用outgoing較為合適。若說She is not a friendly person.意思會變為「她不是個友善的人」。 \ 每天重 ... ... <看更多>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討論] 有人成功從不擅社交變成會社交的嗎- 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想問有人是從這種封閉不擅長社交沒幾個朋友的狀態 變成會社交的例子嗎? ... 79 F 噓ll1117: 有人從不會英文變成會英文的嗎? 05/16 09:43. ... <看更多>
不擅長社交英文 在 [討論] 有人成功從不擅社交變成會社交的嗎- 看板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安安偶泡芙阿姨啦
就我一直不會社交
也不喜歡參加多人聚會 唱歌聚餐慶生之類的
尤其知道都是陌生人的情況
根本不會想參加
覺得自己不太會講話
很尷尬怕尷尬
或是出席之後晾在一邊自己吃東西
還會怕有人過來要搭話
不過這些應該都是惡性循環?
越是不跟人互動社交能力只會退化?
像偶現在都是在女版其他版跟大家喇賽而已
出去外面根本不敢講什麼就默默邊緣
現實生活朋友也沒幾個
也不會有想找人一起看電影吃飯的念頭
因為根本沒有人選就自己去吃
閨蜜這人物沒有出現過
覺得自己自帶很冷的氣場(?
學生時期很少同學會對我開玩笑
可我又不是長得冰山美人@@
是上台報告台下沒人在乎的路人那種
有時候單獨約男或女鄉民出去還會很緊張
沒錯就算同性我也很怕對方覺得我表現是異類…
可能是缺乏自信這點一直沒有改善吧
有時候就自暴自棄認為
阿我就是個性差才會沒朋友
阿我就是長得醜又肥才會單身
有人建議我多去社交
可是又覺得那樣好痛苦
沒辦法打開自己的心
因為不笑的話臉很臭所以乾笑著
緊張著要怎麼應對
被說是不踏出舒適圈啦
只跟鄉民推嘴砲文就舒適多了
躲在鍵盤後面吃泡麵多爽
參加聚會只想逃離那些場合
應付那些心好累寧可自己去健身房跑跑步
連離職時主管給我的建議也是
要多融入團體…
最近跟前同事們聚餐我也覺得吃到心很累…
交情沒有不好也不是特別深
但就是好累
後面其他人再聊我吃著甜點看她們聊
這種心態真的好邊緣喔…
想問
有人是從這種 封閉 不擅長社交 沒幾個朋友的狀態
變成會社交的例子嗎?
也不是說變成交際花
就可以跟大部分人輕鬆聊天搭話
擁有幾個真心好友或閨蜜
還是大家對於"會社交"有其他定義呢?
認真希望有人可以回文分享
謝謝
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會被噓爆了啦
女版的風向一直以來都是
妳不改變是妳家的事
繼續魯繼續邊緣繼續怨天尤人繼續領低薪繼續抱怨家人巴拉巴拉
跨不出去我就繼續這樣就好
--
「平日在其他人面前裝不吃飯,假日都是去吃大餐,每天在喊要減肥,體重永遠逼近65公
斤。一個人可以吃一個部隊鍋,虛偽矯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163.1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89564756.A.18B.html
連在健身房都不太有人搭話
可能臉臭指數不是普通人等級
可能就健身房一點點重訓
會看美妝版化妝還在摸索期
不會追劇很少看電影
除非你是烏龜專家(?
不熟的就完全乾笑想逃
※ 編輯: sodahaini (39.10.163.161 臺灣), 05/16/2020 02:14:01
早早洗洗睡
不喜歡在健身房時被別人打斷攀談
都有發文啊 但我也想單純交友
有時候把天聊死
有時候晾在一邊看別人聊天
以後就不知道了…
可是一般不是都建議年輕人多認識朋友
可是認識的人太少
覺得自己眼光很差
不善社交
所以在節日前就會單身焦慮症發作
別人想聊還會被我聊死
也沒有人帶我喝…
偶爾在超商翻雜誌
有時間閒錢時很喜歡一個人去環島
但我完全沒有印象…
那真的有用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