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厭世,你只是 #不會呼吸」
⠀⠀
你也經常這樣嗎?
△ 在非工作時間,也不自覺 #唉聲嘆氣
△ 明明還沒到就寢時間卻 #哈欠連連
△ 白天起床覺得兩頰、太陽穴 #痠痠的
△ 整天工作下來覺得 #後頸和肩膀很緊
△ 身體越來越 #疲勞,假日怎麼睡都補不回來
⠀⠀
你知道嗎?這些可能都和 #你的呼吸方式 有關。
⠀⠀
⠀⠀
「我活了50多年,怎麼可能不會呼吸?」這是我許多患者的第一反應,的確,人在出生爆出哭聲那瞬間,就學會了呼吸,那是我們的本能。
⠀⠀
然而,呼吸不只是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這麼簡單,呼吸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周遭人、事、物的態度,正如日本沖道瑜伽大師龍村修先生所觀察到的:
⠀⠀
#呼吸短淺急促的人,脾氣較暴躁、容易衝動;
#呼吸短淺又微弱者,常因小事煩惱、心思細膩敏感;
#呼吸深沉緩慢的人,通常個性比較樂觀。
⠀⠀
也就是說,呼吸的方式造就 #性格。
其實,呼吸的方式也註定了你的 #生活品質。
⠀⠀
⠀⠀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這些 #微困擾 其實都與呼吸方式有關,別小看它對生活造成的負擔。
據說,平均每人每日呼吸 22,500 次,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經歷了 22,500 次 #不自覺的呼吸練習,幾秒之間的輕微吐納,在龐大次數下,對身體與精神都是極巨的影響,更何況是錯誤的呼吸方式。
⠀⠀
到底呼吸錯誤,會對身體與精神造成哪些影響呢?英國南丁格爾醫院的生理心理學家瑞姆拉漢(Nerina Ramlakhan)就指出,當出現以下狀況,很有可能是呼吸錯誤了:
⠀⠀
▐ #打哈欠
打哈欠是正常行為,然而經常性打哈欠可能是呼吸太淺。當正常呼吸無法獲得足夠氧氣,大腦就會透過無意識的哈欠來進行深呼吸運動,以緩解缺氧狀態。
⠀⠀
根據臨床實驗,打一次哈欠,吸入的氧氣量是 #正常呼吸的5倍之多。所以經常打哈欠,有可能是為了彌補不正確呼吸造成的缺氧。
⠀⠀
▐ #嘆氣
當人只用到三分之一的肺呼吸時,另外三分之二的肺便無法交換到氣體,底下充滿著二氧化碳,最後只能以嘆氣的方式,每隔一段時間 #把二氧化碳呼出來,因此經常唉聲嘆氣的人不一定是因為煩惱,而是因為呼吸太淺。
⠀⠀
▐ #後頸與脖子酸痛
當呼吸不正確時,為了吸入足夠的氧氣,肺周圍的部位如脖子、肩頸、背部會 #不自覺錯誤發力,因此這些部位的肌肉經常出現僵硬、痠痛的現象。
⠀⠀
▐ #身體疲倦出現毛病
慢性疲勞可能由長期呼吸不正確所致,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是不能幾分鐘不呼吸。尤其是睡著的時候,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缺氧,會使醒著的時候身體疲累,並出現連帶性傷害,比如頭痛、頭暈、高血壓、糖尿病、記憶力衰退等等。
⠀⠀
▐ #磨牙
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中,呼吸會變得又快又淺,同時還會伴隨著不自覺咬牙切齒的磨牙狀況,而這樣的人又容易養成脾氣暴躁、衝動的性格, #心理與生理相互影響,需要從壓力源根治。
⠀⠀
⠀⠀
想知道自己呼吸是否正確?有個簡易的方式:
⠀⠀
現在試著吐納一次,如果 #只有胸部起伏,代表你用的是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只能將空氣送到肺的上半部,底下肺泡沒有徹底擴張與收縮,就不能充分送到身體所有部位,長期下來就會缺氧。
⠀⠀
相對的,是現在最推崇的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在吸氣時,可使橫膈膜下降,把臟器往下壓,肚子漸漸膨脹;在呼氣時,橫膈膜上升,將肺底部的二氧化碳吐出。
⠀⠀
——#腹式呼吸小撇步——
① 輕鬆坐著、肩膀放鬆,剛開始可躺著練習,對氣體的感受比較明顯。
② 舌頭輕輕放在門牙背面,這樣可以協助你閉好嘴巴,接著鼻子緩慢吸氣 5 秒,想像氣往下 #沉到腹部,練習時可摸著腹部感受氣體,吸氣時肚子往外頂,呼氣時縮起肚子微微用力,過程緩慢,直到所有氣體吐出,時間大約 8 秒。
③ 每天練習5分鐘即可,慢慢養成習慣即可,#不需要有壓力。
⠀⠀
呼吸很簡單,但要 #改變呼吸習慣 不簡單。然而,就因為呼吸是每分每秒的事,只要每天改善一點點,長久下來就能感受到生活品質的巨大改變。
⠀⠀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hoppinglin歌唱教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換了新的麥克風還沒時間調整,請大家先忽略一下音色的詭異感。 今天要講的是關於捲舌咬字僵硬的問題,例如 二、而、之、吃、誰、然,等等 有時候我們需要貼近舌頭與上顎的咬字 像捲舌、鼻音 會不自覺的舌根僵硬、咀嚼肌、嘴唇跟著僵硬 這時你可以嘗試透過英文的rose rabbit red去感覺 其實卷舌...
不自覺咬舌頭 在 小小兔大戰情緒怪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TMS Day 1 >>
今早去了做TMS(腦磁激),希望能提升和平穏情緒。
每一天,我也要笑著上班。愈抑鬱,就愈要多説話,就愈要特地用搞笑的形式來掩飾和保護自己。我的功力深得有時連自己也被騙過。倔強的我要向別人證明,正常人做到的,我也做得到。
每日放工後,一陣可怕的失落和恐懼感會狠狠地把我吞噬,因為我要獨自面對最赤裸的自己。原來,我的傷並不如表面般,它一直也沒有痊愈過,所以每日反覆爆發。
多了𠝹手臂和大腿內側,也有用指甲刺自己、咬舌頭、抓自己丶用頭撞牆、暴食。經驗告訴我,這是一條不歸路,你只會越𠝹越深和頻密,我希望自己仍未成癮。但我不要,戒掉的過程,實在痛苦。可惜失去理智和衝動的時候,什麼也做得出。
我希望,TMS可以幫助我,不用如此痛苦地渡過每一天。做治療的時候,你會覺得頭皮被敲打,最初有點痛,但很快就習慣了,畢竟我很能忍痛,這是每日鍛練的結果,有好有不好吧!有時會太過堅持但不自覺,到最後崩潰,甚至入院。比起內心的痛,身體上的實在太微不足道。坦白説,𠝹手更痛。
治療大概三十次,每星期五次。明天會再去,可以為我代禱/祝福嗎?謝謝!
不自覺咬舌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戴口罩,已經變成日常必需行為
多數人戴口罩很簡單
但對我們需要持續講話的人
戴口罩變成是一種限制
限制了講話時
下頷骨自由活動的能力
為了追求口罩密合
講話得時候不能把嘴張大
(否則口罩會滑動)
下顎也無法順勢向前推
發音改變、舌頭活動改變
長期下來都會改變顳顎、喉嚨與頸部的定位
這幾週下來,講課時喉嚨容易發癢、想咳
甚至講話會有點講到氣喘將被誘發
這陣子還發現早上起床時
會不自覺得咬緊單邊牙根
這都是顳顎失調的現象
這些現象只要拿掉口罩一陣子
就不會出現
讓我必須把顳顎關節、頸部活動、舌頭訓練
放入每天早上的訓練課表中
口罩是必須的
但口罩對呼吸、講話產生的障礙
也必須嚴加監控
戴著口罩
為了增加通氣量改用口腔呼吸
口罩限制下顎在講話時的活動
戴上口罩改變舌頭在發音時的運作
或是大聲發音為了讓對方聽清楚
這些影響
不是一兩天,而是一兩年
肯定會出現更多慢性肌骨失能的現象
大家不得不謹慎注意
口罩一定要帶
戴上口罩時,盡可能避免使用口腔呼吸
講話還是要把嘴型做出來不能讓舌頭與嘴巴偷懶
早晚的肩頸活動、呼吸調息都要補上來
(過陣子等我有空再來拍相關的影片)
口罩是必須
口腔要照顧
#believetraining
#信念功能教育學院
#玩人體 #玩骨盆 #玩呼吸
不自覺咬舌頭 在 Shoppinglin歌唱教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換了新的麥克風還沒時間調整,請大家先忽略一下音色的詭異感。
今天要講的是關於捲舌咬字僵硬的問題,例如
二、而、之、吃、誰、然,等等
有時候我們需要貼近舌頭與上顎的咬字 像捲舌、鼻音
會不自覺的舌根僵硬、咀嚼肌、嘴唇跟著僵硬
這時你可以嘗試透過英文的rose rabbit red去感覺
其實卷舌,不應該影響你原有的發聲吐氣的運作,
而是在可控制的狀態去擺放停駐舌頭的形狀。
而非一邊想發出聲音,一邊又用力僵硬舌根來同時製造吐氣和捲舌感。
鼻音也會是類似的狀況,下次我們用別的練習來嘗試改善看看。
=======
關於我:https://bit.ly/2K7pKcx
開課資訊:https://bit.ly/3bfeXIn
教學、講座、評審、其他服務請洽粉絲頁
FB粉絲頁: ShoppingLin歌唱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shoppinglin.f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DYAZkPb9c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