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救護哥哥個page分享他對不負責任的COVID病人或反疫苗的人不滿,認為他們沒有考慮過醫療系統,只在乎自己,沒有想過對社會其他人的影響。之後被瘋狂圍攻,更甚指控他其實想做少點個案才這樣說。
真心,不用對這種大放厥詞的人太上心,往往無事是講說話最大聲,覺得自己有交稅就有資格有權利盡情使用醫療服務,認為醫護well paid for it,即使工作期間感染都是”You made your own informed decision”,打得份工就預咗。
我不知道謝婉雯醫生泉下有知,仍在生的家屬們聽到自己寶貴的親人,為了治療照顧病人而不幸殉職,卻被說成是「打得份工就預咗」,到底會有何感想。大概沒想到才過了18年,竟然做醫護要立下「預咗會感染」的決心,而新一代一些市民更進化成
Oh sorry,我有交稅我要自由,I couldn’t care less about your or other people’s safety
這種心態大概解釋了為什麼每年打風暴雨都總有人要去行山看海被困,而要消防救護冒險去救人。
But you know what?有人有交稅嘛,應份享有緊急服務的權利,前線緊急服務說要「預咗」。
這些「應份」享用醫療服務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可大安旨意透過「交稅」理所當然地換取醫療服務。但醫療服務和資源是有限的,世界各地都向世人展示了當醫療系統崩潰時,影響的不單止是感染的人,其他病人如癌症、外科疾病需要手術治療、突發性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肺阻塞/肺炎/肺栓塞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澳洲自爆發後已將所有non emergent and non urgent surgeries/procedures延後。這代表什麼?就是很多不會死或嚴重影響生活的疾病並無法「享有」被治療的權利,因為資源有限而COVID卻佔了大部分寶貴的ICU資源。
很多術後要去ICU的手術因為無床而要延期,例如器官切除的手術、開腦手術、心臟手術等等;一些原本應該去ICU處理的嚴重疾病因為無床而要在一般病房處理。
一些非緊急但對生活質素有影響的治療或手術要被延期,例如腎石、割膽、照腸胃鏡、換關節等等,結果就是其他病人要繼續承受疾病的徵狀影響。
就是因為有人有交稅,覺得自己應份享有醫療服務的權利,認為戴口罩或打疫苗是侵犯自由,如果不同意就是歧視,質疑為何糖尿病或痴肥的病人不需要遵守Public Health的指引或要求,他們一樣佔用醫療服務。
講得出這種說話的人對醫療系統接近零知識,糖尿病和痴肥的人並不會一夜間爆發再逼爆ICU和呼吸機和氧氣需要。在糖尿病或痴肥病人身邊的人不會因為在相處超過15分鐘而被定義為close contact而要隔離,在旁邊的人不會因此要擔心感染,感染後day 7-12會不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或需要ICU。
The magnitude of implication is not the same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如果你肚痛盲腸炎去急症,剛好遇著旁邊的人是感染者,你便可能需要被隔離14天,在醫院內如果你是close contact,差不多大部分重要的檢查都會被延期,特別是入侵性的檢查或手術。你想照個transesophageal echo?你想照scopes?如果不是生與死的分別,會等到14日後clearance後再照。會不會有臨床影響?大概不會令你死,但多少延誤了治療和outcome not as optimal
你知道嗎?在爆發國家中,每日都有人因感染或醫院因太多感染者而令醫療服務延遲。急性血栓塞性中風,黃金4.5小時大家都知道,但當COVID爆發時會怎樣?就是照掃描會好麻煩,中風病人想照CT Angio 放射科要做precaution、運送感染者時要清走廊、照照完後要進行深度清潔,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和因種種特殊需求而延遲的檢查都令一些本身可能可以有更好的outcome的病人miss個黃金window而無法接受治療。
如果中風的是你親人,因為太多人受感染而延遲照CT到最後即使有血塞都無法用溶血針,你又會不會可以大放厥詞話自己有交稅,「應份享有」醫療資源的權利?
的確,你有權享用醫療資源
But you can only access what is available
當醫療系統爆煲時,很多日常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醫療服務都會變成奢侈品。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很多人會說疫苗只研究了一年多,不夠臨床數據,一般藥物需時幾年。的確,一般藥物研究時間較長,但這次疫苗的研發亦是史無前例的多資源和人口數量的數據。
的確如果你不相信疫苗可以自行決定不打,但如果你的理由是疫苗太新的話,那麼感染後為什麼又突然不擔心新藥的潛在副作用?為什麼又可以接受類固醇、新的抗病毒藥、免疫療法和monoclonal antibodies?
人總是這樣,無事無幹就話你玩弄恐懼,just a weak flu,有事就第一個跪地要用最新治療和藥物。
And yes, we are well paid
But not paid to entertain your selfishness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梗你報新聞 2020-JUNE WEEK 2 種族議題延燒!《亂世佳人》下架HBO max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biuybbgjotw0873zdsoxuxk 美國黑人佛洛伊德因遭白人員警執法過當死...
不被定義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剛剛才看到那個唱歌,到底在唱些什麼,實在傻眼。
台灣政黨輪替後,藍綠相互攻訐是常態,選民互相怒罵也常見,說真的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就算罵的很難聽,亂貼標籤扣帽子,也是民眾自家事,罵過頭被告上法院就去,沒事就沒事,該罰錢就罰,這都不是新聞。
不過嘛,那個塔綠班稱呼就真的很扯,一般而言我們說這種人跟賓拉登沒兩樣,或說這組織行徑很像蓋達,都要有一些可類比的地方。但,拿的多是行為跟手段上可類比,不會取諧音。
好比我罵共匪、赤化,甚至痛罵這就是匪,但我用的定義,你們都可以在反共復國年代中找到,翻一翻過去的政戰教材,都完全可以套用,我可沒重新發明輪子。
之前罵綠共我就覺得很扯了,除了泛綠內的進步派很信共產主義外,其他手段上跟共產黨的關聯小的可以。真要拿現在小粉紅的民族主義,跟台灣這幾年民族主義覺醒的風潮比,還是跟共產主義拉不上邊。說實在的,會覺得左派提倡民族主義,這思維本身就很奇怪。
但好吧,某種程度上,互貼標籤這檔事,硬要講也不是完全不行,只是完全去脈絡,比過去的三合一敵人更扯一百倍就是。
就我來說,我是不在乎你怎麼說綠共還是塔綠班,就算你天天說啥綠畜我也沒感覺。因為,去分析說這些話的人,屬於哪些群體,追這些人的言論出自何處,拉出那個關係網,這才有趣。
有趣在哪?你可以知道,哪些人是正牌共匪,哪一些人又是潛伏匪諜,試圖要撕裂台灣內部造成對立,而其他人只是單純搞不清楚狀況跟著講。
但是喔,一般民眾,名嘴愛講是一回事,政治人物下場唱歌表演,這是另一回事。這代表,高立委自己承認,他就是這樣認為,並覺得這應該當作政治用語,並引以為傲。
政治走到這一步,才是徹底綜藝化,塔綠班的由來純粹只是找個負面名詞亂類比,跟其他藍綠民眾互相辱罵的情緒用詞比,連去脈絡的等級都稱不上。
這只有在過去的下流綜藝節目中可以看到,反正好笑可以圈粉拉高收視率就好,被人提告更棒。
你們可曾見過各方政客,拿下流梗去當競選廣告嗎?
政客私下講話更難聽的可多著,沒品的也很多,但至少都曉得檯面上的斯文要保持著。為何?各位可以多想想,這可不是故做清高。
若我們民眾自己,看到公開拿下流梗嘲弄選民為樂,還沾沾自喜的政客,可以不以為意,甚至覺得喊出自己的心聲,這問題遠遠比亂講話大得多。
不過嘛,我猜他們大概也是冷笑故做清高,然後派人到處留言,說別人也一樣,拿著支持者與政客層次有別的發言,全部混在一起。
不被定義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不被定義梗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梗你報新聞 2020-JUNE WEEK 2
種族議題延燒!《亂世佳人》下架HBO max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biuybbgjotw0873zdsoxuxk
美國黑人佛洛伊德因遭白人員警執法過當死亡,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示威暴動;這也讓不少觸及到敏感種族議題的影視作品,再度被搬上檯面討論。而華納旗下的電影串流平台HBO max,因1939年的經典老片《亂世佳人》,內容有鼓吹蓄奴之嫌,涉及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種族議題,因而暫時下架。
此外,經典影集《六人行》,也因主角群缺乏多元族群而成為網路熱烈討論的對象,製作人瑪塔考夫曼也因此事做出道歉。不論如何,影視業在這次美國種族議題風波中不免受到波及,到底種族歧視的那把尺該如何定義?或許藉由這次的事件,我們能夠好好思考該如何做。
隨著事件越演越烈,大家對於則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或是有哪些新聞想要討論的呢?
都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 Jericho聊電影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種族歧視 #佛洛伊德 #亂世佳人 #飄 #六人行
不被定義梗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閱讀完整影評:
【方格子】https://vocus.cc/@XXY2018/5e0421c8fd8978000165f71f
【幕迷影評】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68403
當「天行者的崛起」副標題一出,我真的很好奇這真的是最終章嗎?在觀賞完之後,我還是臣服於星戰這個世界所帶給我的感動,也再次讚嘆JJ亞伯拉罕能夠完全理解影迷們心中的想法,也完全掌握到星戰世界所帶給影迷們的是什麼啟發與感動。
想想這42年期間,《星際大戰》的故事一直離不開探討「原力」的本質,實際上正是回歸探討我們「人」為何存在的真正價值;「崛起」在本部曲中被重新定義,不再只是像過去三部曲中的最後曲,描述反攻後的勝利,而是在於星戰的精神有沒有被「傳承」。
你也有看過《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Star Wars: The Rise of Skywalker
片 長 | 141分鐘
分 級 | 普遍級 0+
上映日期 | 2019.12.18
導 演 | J.J.亞伯拉罕
演 員 | 黛西蕾德莉、約翰波耶加、亞當崔佛、奧斯卡伊薩克
產 地 | 美國
發 行 | 博偉
語 言 | 英文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以行動贊助我持續創作: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影評 #電影 #點評
不被定義梗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介紹三本書:《來貘新定義》、《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小編開講》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臉書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來貘新定義》
博客來 https://goo.gl/cBRSNv
金石堂 https://goo.gl/VUqddC
讀冊 https://goo.gl/P32nBX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博客來 https://goo.gl/JPMqmJ
金石堂 https://goo.gl/oAPwD8
讀冊 https://goo.gl/wsTFLi
《小編開講》
博客來 https://goo.gl/aGZVpZ
金石堂 https://goo.gl/mfXtpq
讀冊 https://goo.gl/uN56V3
加入「冏說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yonbook/
👉 每週一三五晚 20:30 有空就來說書
👉 直播記錄 24 小時內可重播
加入「冏星人Kyon」個人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支持我的頻道運作,你可以:
★ 參加冏說書「嘖嘖」付費專案
【訂閱每月 NT$ 248,至少聽六本書,早鳥價199】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kyonbook-premium?r=0ed1f155a4
★ 贊助支持囧說書
您若覺得內容不錯,願意支持這個沒有任何業配盈利的節目,點下面連結小額打賞一下,我會深感榮幸
■ 綠界 EcPay → https://p.ecpay.com.tw/83yhc
■ 歐付寶 Opay (信用卡可) → https://goo.gl/bsJ2su
■ PayPal → https://goo.gl/qEdZU7
__
更多的囧說書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y59GO9
更多的囧知識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Fmuvvb
更多的電影點評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IyJAsz
喜歡看輕鬆逗趣的東西,可訂閱第二頻道 ▼
▶ 囧星人今天沒吃藥 → https://goo.gl/KuTUok
__
本頻道只有簡單的聊天規範,犯以下行為者直接封鎖:
1. 打廣告的 2. 來吵架的 3. 侮辱其他觀眾的
4. ……我覺得以你的智商不適合待在這裡。
為免你被其他人霸凌,我要保護你,所以你不要再說話了。
就這樣啦
__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法條聲明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美國法律】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中華民國法律】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次制訂。現行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六十五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六十五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
第52條
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