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零用錢-下】
上集在這兒👉https://reurl.cc/e89zGK
上集提到前6點,這裡要列出最後的2要點
是我在讓小子習慣規劃自己金錢時會注意的地方
每個孩子天性不同,
有的孩子天生物慾比較強
有的孩子天生就有憂患意識
錢是人一生中一定會碰到的
要有使用才會有觀念,才懂得取捨
這是為什麼我從小子中班開始慢慢讓他練習花錢
想想我們第一年工作的薪水會拿去做甚麼
是不是也有過報復性消費
是不是也有過亂花以後比較知道怎麼省錢?
當收入變的困難,又想存錢時,就要調整支出狀況
孩子沒有真的花錢過,很難會懂得這道理。
#先會花錢才會懂得存錢
#會存錢才會懂得規劃自己的錢財
7️⃣不管孩子如何胡鬧絕對絕對不要跟孩子追討大人在孩子身上的花費
故事中智冠的媽媽,有跟智冠算補習費、醫藥費。
其實不一定每個孩子能懂大人在小孩身上花得這些「巨額」費用的意義。
畢竟很多錢是我們大人自己決定的,孩子不一定有感覺那金額對等的實質意義。
我小時候就常遇到這種狀況
自從我念高職以後,我媽常掛嘴邊的就是要我還她以前養我的費用
(因為我念高職她不滿意)
後來我曾經因為零用錢不夠還要走路上學(跨縣市)
所以我自己很不喜歡用金錢來作關係勒索。
我們在孩子身上所花的,其中包含義務
孩子沒有實際感受,是因為大部分還是大人的決定
並不是孩子的決定,不是孩子自己出的錢
如果需要孩子體認
就必須讓孩子參與家中的規劃
孩子才能把金錢上的數字對實際的行為去做連結
8️⃣要讓孩子體認家用花費
我是每個月發薪水時,會跟小子講一下我要繳哪些錢,就這樣習慣每個月講,也已經實行了要兩年了。
他現在聽到上千、上萬的費用,可能只覺得好多。
#家中發生變化時要讓孩子一起參予討論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我一直都把小子當個小大人看待,覺得他是可以跟我討論的
我們家前段時間,要變換環境,
我找房子(租屋)時,如果時間可以,我也會帶著小子一起看,跟他講一下費用。
畢竟那是家中要發生的事情,要一起住的。
也有跟他說明要換的原因
也聽聽看他的意見
小子聽到自己的安親費用時有說過怎麼這麼多。
有跟他討論過:要不要留學校課後班,還是要去安親班。
討論最後,小子有說要去安親班,但他自己也說,小三的時候我們可能可以換另一種方式看看。
這篇的主圖,是今年開始我和小子會一起規劃一起列的項目
用反推的方式讓他知道我們要完成一個目標,要存多少錢
表格其實大家可以照自己需要的方式列
如果有需要原檔再敲我(這應該自己用word拉就可以了)
==🤔最後是小子這次暑假遇到用錢相關的小狀況,家長也可以想想看🤔==
小子這次暑假,去過夜營隊,也有幾次是跟著不同營隊出遊。
老師都會交代,孩子出遊時身上要準備一點點費用,但不用太多。
例如:悠遊卡裡只能存多少錢,因為要坐車,現金頂多帶一百兩百,因為餐點老師都會準備。
因為跟著營隊出遊,小子遇到好幾次要自主使用零用錢的情況。
我覺得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家長們也可以想一想。
💰◎事件一:遇到沒有帶錢的孩子跟著要物品◎
像這次過夜營隊回來,小子就跟我說,隊裡有個孩子,看小子投販賣機時,要小子也幫他投一罐飲料($25一罐),因為他媽媽不給他錢。
小子就投了一罐飲料($25一罐)給他。
後來這孩子又說,要買餅乾,看著小子。
小子說,其實當時他覺得壓力很大,因為他自己怕帶去的錢不夠用,而且感覺對方想要東西就找小子買。
我問他,營隊老師有在旁邊嗎?
小子說有講,但是那孩子說老師會跟媽媽講,所以不肯找營隊老師。
後來我在其他社團也有遇到有家長分享到類似的事情
其實我們都不確定對方家長為什麼這麼做
但我相信,孩子在父母這得不到的東西
又不理解的狀況下
會在其他地方去得到他所要的
#不給錢 或是 #給太少 真的對孩子的用錢觀念是好的嗎?
我覺得大家都可以想想自己的孩子的個性,也想想看這問題。
💰◎事件二:想要用超過預期金額的錢◎
過夜營隊老師,在最後一天下午時打來問
有幾個小孩想玩卡丁車,要兩百,小子錢不夠,老師可以借他嗎?
我問了營隊老師,沒有全部孩子要玩,同隊只有三個男孩要玩,想玩的孩子都是跟老師借錢。
我就跟營隊老師說,在準備錢包時,我是讓小子自己準備的,所以帶去的費用是他自己準備好的,我們也有講好只能花帶出去的錢。
老師就說他知道怎麼處理了。
原以為,小子回來時會因為這件事不高興,
可是當天接他時也沒任何情緒。
過了幾天以後我才問小子這件事,
小子說,覺得沒玩到也沒關係,覺得200元只能玩一下下,就沒了,好貴。
💰◎事件三:出遊同隊裡的大哥哥們都帶很多錢◎
有一次要跟安親班同學一起去動物園,那次老師只有大概交代說[不要帶太多錢,大約200的現金就好]
我知道是去動物園,所以悠遊卡裡有幫他存200(等於我贊助的),小子現金帶150。
晚上回家時,小子說,有大哥哥帶了500,希望以後去玩也能帶500。
我就看著他,等他繼續講下去。
他一直說動物園裡有熊貓、企鵝,好多想買的。
我看悠遊卡的消費紀錄,買了一隻小熊貓、買了吊飾、買了一罐飲料,
裡面還有剩一點點。
帶去的現金沒用。
其中一個吊飾,是我們去九州時有買過類似的爆眼動物,就是捏一下眼球會爆出來。
我問:這吊飾多少。
小子說:125。
我:那你記得我們去九州時,爆眼鯨魚花了多少嗎?
小子:200(日幣)。好啦,我知道了,動物園的東西都好貴,只是太可愛了,所以好想要。
===========
#鄰家小書蟲 #小子的書單 #零用錢 #生活養成
#采實文化
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采實童書
🔖我想要零用錢
出版社:采實文化
書在這兒👉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761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2的網紅精算媽咪珊迪兔 小家庭翻身手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關心國際大事嗎?你知道自己現在過的生活並不是唯一個一種嗎?你知道自己認知世界其實不足萬分之一嗎?你知道自己有多少不知道的事情嗎?珊迪兔一直都認為「認知到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學習廣度才是無邊無際的。 國際觀不只是學會講英文而已更要深入文化,真心去理解,國際觀跟學英文真的沒有絕對關聯,不會講英文...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鄰家野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精算媽咪珊迪兔 小家庭翻身手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學障學會討論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討論] 有些父母真的是不適合當父母PTT推薦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從小習慣吃苦、忍受不舒服,孩子才能學獨立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精算媽咪珊迪兔 小家庭翻身手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關心國際大事嗎?你知道自己現在過的生活並不是唯一個一種嗎?你知道自己認知世界其實不足萬分之一嗎?你知道自己有多少不知道的事情嗎?珊迪兔一直都認為「認知到自己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學習廣度才是無邊無際的。
國際觀不只是學會講英文而已更要深入文化,真心去理解,國際觀跟學英文真的沒有絕對關聯,不會講英文也可以很有國際觀喔!
今天榮幸可以採訪到Lara老師,Lara老師真的是非常專注而且熱情的在推廣國際觀,並且成立了Lara國際觀頻道,也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上過一堂Lara老師的課就被吸引了,這是我在市面上第一次看到有人認真的把幫孩子拓展國際視野做成教案,珊迪兔認為我已經是很用心教孩子的媽咪了,從沒想到用這樣的方式拓展孩子的廣度, Lara老師的內容非常適合親子共讀,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起動動腦,親子連結度也會變高喔!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極力推薦這集一定要聽,肯定讓你大開眼界。
Lara國際觀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CMoEJMUC6uMNflUHM19dg
Lara的多語繪本世界-英俄日德
https://www.facebook.com/LaraGlobalpedia
….我是聊天線….
上完老師的課一回到家,我又忍不住買了幾本繪本(珊迪媽=我的母親大人)下通牒說家裡的書可以念到小學畢業不要再買了,但是珊迪兔又覺得我之前都沒買過國際觀類型的繪本咩~看世界的故事真的好有趣,很多媽媽都不知道的知識,媽媽也想看很值得耶~~(珊迪媽很怒的拿棍子在後面瞪我….哈哈哈哈哈)
追蹤珊迪兔的音頻(每周一、四定期更新)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8yKZN
「Spotify」 https://reurl.cc/204lZv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GVWaRv
「KKBOX」https://reurl.cc/g7LNA4
「Youtube」https://youtu.be/wnaWdyYsfWk
追蹤珊迪兔的社群:
FB: https://www.facebook.com/Sandytwo2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dy2family
BLOG: www.sandytwo.com
【談錢不現實,有話坦白說】我要用銅板贊助精算媽咪持續創作!
https://pay.firstory.me/user/sandy2…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呢,因為我們推出了【人際斷捨離】這門課的季節限定優惠,所以很多朋友就趁這個機會加入了學習。
然而對我們的老學員而言哦,也因為近期的「一天聽一點」都在談相關的主題,所以很多人都跟我說,再給他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凡是學過的東西,溫習蠻重要的!
讓他們回去再次溫習【人際斷捨離】的時候,他們都告訴我,其實讓他們想到的,不只是關係上面的議題,更是一種全面的、人生的自我價值的重新定位。
怎麼說呢?我們的老學員常告訴我,其實有時候,那些人就是長在我們的生命裡,而且呢,一時半刻你也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切割。
但至少在心理上,我們可以拉出一段距離;我們可以讓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並不是建立在他人,或他人的反應,更不是建立在他人的嘴巴裡。
我每次聽到這樣的分享回饋,我都覺得很感動,因為這正是我們推出【人際斷捨離】這門課,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它並不是要你跟任何人切八段,因為呢,有很多關係,你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切八段;反過來說真正的你要去做到切八段,它一定是比較健康的嗎?
反而我們應該要的態度,就像是面對陽光一樣,如果陽光真的太大,至少我們要做到防曬,至少我們要做到戴上太陽眼鏡;而不是一直討論怎麼樣把太陽消滅。
你想想看,當太陽被消滅了,那請問對地球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其實有很多關係都像是這樣的存在,它會有讓你辛苦的部分,可是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怎麼樣去調整自己的位置,尤其是找到自己的價值跟定位,這就是關鍵中的關鍵了!
然而談到價值跟定位啊,其實它還蠻呼應,我最近在一個網站,叫做「換日線」這個網站上面,看到的一篇專欄文章,我個人非常有感哦!
這個專欄文章的標題,叫做「你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副標題是「不依附他人,當自己人生的主角」。
其實呢,回顧我自己使用電腦的經驗,除了我人生當中第1台286的桌機之外,那如果比較年輕的朋友,你大概不知道286指的是什麼,那自己去查吧!我也不想要多解釋,因為解釋多傷心,好像我很老一樣。
除了那一台286的電腦之外,我從那之後所有的每一台電腦,都是筆記型電腦,那你只要有跟我同樣的經驗就會知道,其實筆記型電腦,它的設計就是為了我們攜帶方便,可是它畢竟是3C產品。
所以呢,它在移動的過程當中的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伴隨著筆電這樣的產品,它應運而生的周邊商品,就是筆電包。
那這一篇文章呢,就用這樣的隱喻來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到底是那台筆電還是筆電包?
只要你有用筆電,你可能都會買一個保護它的筆電包,筆電包有些是功能導向,有些是視覺系導向的哦,可是呢,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筆電變得越來越輕薄。
像我自己使用的MAC的電腦,一台13寸的螢幕,這樣的電腦非常的輕,所以呢,它可以很容易的被塞進一般的。
不管是後背包啊、公事包啊,甚至於大一點的女性的那種手提包裡面,都可以放進去;而這些背包、公事包、手提包裡面都有很多的夾層,在夾層裡面都有軟墊可以保護筆電。
所以因為這樣子筆電包這個產品,就慢慢的被時代淘汰了,然而筆電包這個產品為什麼會被淘汰,是因為它的價值,其實是依附在別的產品上面,是依附在筆記型電腦上面。
所以你想想看筆電包的生產設計,它的大小厚度,其實都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它只能跟著瞬息萬變的筆電市場走,一直到市場不再需要它,這讓你想到什麼,其實現在手機殼不也是這樣嗎?
可是呢,當你面對特別是面對自己,不管是職場價值,還是生命價值的時候,你究竟是筆電,還是筆電包呢?
在這篇文章裡面就點出,所謂當一個筆電包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核心價值依附在另外一個個體上面,並且完全仰賴這個個體,然而當這個依附的個體改變,或者消失了,那麼它的價值也會從此消失!
比如說吧,在工作裡面,如果你只學用自己公司的某個特定的系統,那麼是不是到哪一天這個系統換了,或者是你換了一家公司,這個技能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價值。
可是如果你只會某個公司的某個專案的某個程序,那麼哪一天,這個專案改變了客戶消失了,你的專長也就會消失了!
這裡特別危險的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某個特定的範圍,某個特定的人,或者是某個特定的任務。
這樣子就會讓我們,沒有辦法去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模式;甚至於是面對很多事物的應變準則,一直到哪一天整個環境變了,你的價值就會跟著被消滅。
所以你可以想想看,假設在你的生命裡面,你的所有的喜怒哀樂,你看待自己的價值是依賴他人。
比如說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會把自己生命的價值,或隱或顯的建立在,他要證明給他的父母親看,或者她希望成為父母親心中的好孩子!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其實你就很容易變成那個筆電包,這並不是父母親的錯;尤其是當你已經邁入了成年的階段,這裡面的關鍵在於第一個,父母親的期待,是你認為父母親對你有期待,還是你有真正跟他們核對過他們的期待?
而第二個,如果你真的核對過他們的期待,那麼你有沒有去區辨他們的期待,是建立在他們的時空背景,還是適合你此時此刻的時空背景?
而第三個,如果他們的期待,並不符合你現在的時代,或者是你的主客觀因素的要求,那麼你能不能在心裡去畫出一個界限、一個最起碼的界限,叫做什麼叫做「孝順」的定義?
孝順,並不是讓你活成一個不符合時宜的人,而且也不快樂的人;孝順是找到適合自己快樂的方法,並且交給時間,讓父母親感覺到你很認真的,而且很圓滿的,在自己的生命軌道裡面前進。
所以呢,在這裡哦你就發現了,我們要斷捨離的並不是斷捨離親子關係呀!而是要把心中那個把自己的價值,依附在他人的認定,或他人的標準,儘管那個他人是你的父母親。
你要把這個信念斷捨離掉,因為你如果沒有把它斷捨離掉,就算你百分之百的按照父母親的期待,去過你的日子,請問你會快樂嗎?
然而回到一個更原本的源頭,如果你一直不快樂下去,你的人生會活成什麼樣子?而你把自己的人生活得很辛苦、很糟糕,這時候對父母親的意義跟角度而言,這算孝順嗎?
孝順是要把自己搞慘,還是要把自己搞好呢?那更不要說很多人,在感情裡面的受傷跟挫折了!
你想想看,多少人談了感情之後就沒有自己,也就是說他因為進入一段感情,把自己所有的價值的認定,都依附在另外一個人,或者是另外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上面。
再衍生來看,在教養的議題裡面,為什麼有很多的父母親,很認真的把自己全部的身心、精力都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是孩子跟他的關係,和孩子的表現,始終是讓他很傷心又挫折的?
你知道嗎?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他們不夠用心,在於他們太用心,他們用心到他們的生命裡只剩下孩子,而沒有他自己!
所以我們常說小孩的成長是透過模仿而來的,他們見證了自己的父母親,活出一個沒有自己的生命,那麼在這樣的狀況底下只會衍生出兩種結果,一種結果就是它全然的模仿父母親。
再不然另外一個結果就是,他對父母親這樣的行為產生了很大的叛逆,然而不管是這兩個極端的哪一個極端,我相信親子關係遲早會出問題的。
所以呢,我們回身來看,你在面對自己人生當中,不管是關係還是生涯的哪一個層面哪一個議題,其實真正需要斷捨離的,並不是誰或者是哪個環境,哪個工作,而是你要先從斷捨離自己心中的「信念」!
什麼樣的信念呢?就是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他者;甚至於是別人說的話,你的價值並不是這樣子被建立的,想一想,你要當筆電,還是要當筆電包呢?
或許你要讓自己變成是一個獨立自主,像筆電般的存在,那麼第一步,你可以開始學會跟那些傷害自己的信念,進行斷捨離的工作。
而我們推出的【人際斷捨離】這一門線上課程,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希望你能夠趁著季節限定的優惠,跟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打開小鈴鐺,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我們之外,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的【人際斷捨離】季節限定的優惠,即將在3月13號的晚上12點就結束了,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
期盼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夾腳拖劇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辦:國家人權博物館
執行:夾腳拖劇團
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人權日」,此節日創立源於1989年聯合國大會於該日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確立兒童和所有人一樣需要被尊重和保障並享有人權,而其中包含了「社會參與及表意權」,小朋友們也可以自由參加集會活動、討論想做的事或交換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就是「社會參與及表意權」,大人們不可以認為小朋友什麼都不懂,因而不尊重小朋友的意見,甚至認為可以不顧小朋友的意願而任意自作主張的主宰小朋友的生命、財產及其他生活中的相關權益。
2019年的今年適逢《兒童權利公約》30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夾腳拖劇團將在11月15至17日演出人權主題兒童劇,藉由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 - 陳欽生先生的生命故事,帶領孩子們了解民主故事,認識自由的可貴。
大手牽小手,讓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們走進曾經的受難之地 -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一起貼近台灣的歷史傷痕,一起推動轉型正義的齒輪。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討論] 有些父母真的是不適合當父母PTT推薦WomenTalk 的推薦與評價
cat042907/26 13:23坦白說,你列的那些你認為別人認為的'正常'父母,在別 ... wwwwm707/26 15:10不懂有人在爆氣什麼,原po的重點不就只是要注意孩子 ... ... <看更多>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從小習慣吃苦、忍受不舒服,孩子才能學獨立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人生的少,孩子在整個家庭中備受寵愛,幾乎所有大人都以孩子為中心,盡可能配合孩子、給孩子最好的。但陳珮芬夫妻都認為,「孩子是來到我們的生命, ... ... <看更多>
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討論 在 學障學會討論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父母或老師可能會開始懷疑小孩的學習動機認為他只是懶惰、不用功、就愛玩、不仔細「我們每個人都不懂為什麼我不會…」 在求學過程中一再經驗到未知的挫折將導致個人感到絕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