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接納自己的悲傷,才是真正的堅強!】
悲傷難過的時候,你是否會哭出來呢?
很多人因為小時候父母一句又一句的「不要哭」、「不準哭」
最後,長大變成了「不會哭」的人......
🌟從小學習覺察自己感受,學會真正的情緒調節!
👉https://cplink.co/vlyOeJQd
居家防疫育兒神隊友!《小行星幼兒誌》免費索取💥
數量有限!動作要快🔥https://cplink.co/DwR7oPK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蕙敏:「「試過幾次不成功就算了,不想逼自己,因為心理上和身體上都辛苦,每日都要在肚上打針,今日左邊,明日右邊,我是打針會哭的人,所以要很大勇氣。」全文:https://bit.ly/2KEZOFy -------------------------------------------------...
不 會哭的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小男孩到大男孩的最大變化,就是從「直接大哭」變成不輕易掉淚】
【長大的男孩終於願意走向我的臂彎~好好哭泣】
前一陣子,面臨挫折的小子之一、之二在深夜時敲了我的房門,說想要跟媽媽我講一些事,
我睡眼矇矓地打開房門,小子便叨叨絮絮,沒多久,竟哭倒在我懷裡,我一時之間湧上非常複雜的情緒。
是驚,是憂,但說實在的,也有很多的寬慰。
其中有個最奇怪的感覺是:哇,小子們溫熱的淚水竟是如此陌生啊!
將近十多年有了吧,我怎麼也想不太起來三小子的哭哭臉了!
曾何幾時,這幾隻幼時「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大內高手早已不練武功,甚少掉淚。
反倒是我,早已淪為全家最會哭的人。
被臭男生激怒到極點時當然是潸然不止,「3+1無感男生」卻呆頭楞腦一旁涼快;
看電影時,我的淚珠一滴接一滴無可自拔,攪亂「男生宿舍」裡一貫的理性氛圍;
當幸福感湧至極致,我更按耐不住地眼眶泛紅,淚水的鹹澀轉成神馳的甘味。
我找得到太多理由、太多情境流下悲苦的淚、欣喜的淚、同情的淚,感動的淚。
淚水釋盡時,靈魂在寸步難行中獲得了釋放,靈性在悲天憫人的更深處滋長;淚水是療癒的神藥,是潤澤的聖水。
然而,曾經哭起來能驚天地泣鬼神,任我威脅兼利誘也莫可奈何的三枚重磅炸彈,怎麼現在一個一個都難以引爆?
忘卻「淚水」這上天恩賜的聖物與武器?
「為什麼現在都不哭了?」我問其中曾經淚腺最發達、卻也轉變最劇烈的小子。
「男生哭什麼?要哭也要躲到棉被裡哭!」小子理所當然地回答。
原來咱家小子們慢慢長大之後,也難逃所有僵化固執男人的想法:男兒有淚不輕彈!
不僅不流淚,我也發現,三小子不太常談到自己的悲傷、憂愁、挫折,
我唯一能判斷的,就是他們的沉默無語、黯然的表情,以及如洩氣皮球的肢體語言,然後揣測他們大概遇到了難題。
然而,他們似乎也不太樂於別人插手。
從小男孩到大男孩的最大變化之一,就是從「直接就大哭起來,而且比女生哭得更慘烈」變成不再輕易掉淚,或者不再輕易的在別人面前掉淚,
這正是因為隨著長大,他們發現男孩在真實的世界裡掉淚會被別人恥笑,於是就收斂起傷心的淚水,更不可能隨便張揚自己被感動的「明證」。
而當男孩不再掉淚,是不是就表示他從自己的根本問題跳開,並不打算真正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男孩子表現情緒的方式確實與女孩大異其趣。
不論小女孩、大女孩、少女、熟女,女性在任何年紀情緒震盪,幾乎都會出於本能的四處尋找「垃圾桶」傾倒苦水,直到自己心情舒坦平復,
然而「打開自己的心房」卻是男孩們普遍感到困難的習題。
男孩處理自己情緒的典型模式有:忽略感覺、拒絕表達、自我隔絕;
而激進的方式則有:肢體發洩、破壞物品、攻擊別人。
但最不會選擇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把來龍去脈訴說一遍,更遑論表達自己內心複雜的感受。
男孩善於解析具體有形的物體,但卻很難體察看不到、摸不著的「心情」,
或許他們感到不舒坦,但覺察與分辨自己的心情,就像是刁鑽考題一般,令他們傷神。
於是,個性溫和的男孩寧可選擇逃避自己的感覺,避談任何細節,或者躲到自己隔絕的空間裡,悶不吭聲,
或者故作瀟灑,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極力把自己抽離事件,逃開情境。
個性激烈的男孩則藉由摸得著、掌握得到的人或物品來發洩情緒,以粗暴的肢體動作、凶惡的眼神,再配上洩憤式的惡言惡語,把壞情緒轉移出去。
畢竟轉向內心去感受自己的心緒實在費神。
因此,不少媽媽向我抱怨她家的小野獸一發起脾氣,就亂丟玩具,用頭撞牆、捶胸頓足;
大一點的男孩則打沙袋、踢牆、掀桌子、找人打架、霸凌弱小;
即使已經長大,卻仍然無法使用精確的言語,好好說明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心情低落。
有的媽媽甚至看到兒子發怒,還會連忙躲到一旁,因為兒子踢牆甩門,失控到連媽媽都不放過。
然而,倘若負面的情緒沒有被處理掉,反而會以不健康的形式呈現:
上課不專心、破壞公物、騷擾別人、說話無禮、行為脫序;
而到了情緒高張衝動的青春期,倘若仍然以掩飾、忽略的方式來處理低落的情緒,則很可能轉移以藥癮、酒癮、混亂的性關係作為情緒的出口,甚至傷害別人或殘害自己。
根據統計,大約九十五%的少年殺人犯都是男孩,在十個煙毒少年犯中,有九個是男孩。
更令人憂心的是,青少年試圖自殺者當中,成功者大部份都是男孩,自殺已成為青少年男孩第二大死因,
十五歲男孩的自殺率竟比女生多出七倍。
這些恐怖的數據顯示,比起叨叨絮絮不斷抱怨訴苦的女孩,不會表達、不願表達的「不傷心男孩」才是真正苦不堪言、痛不欲生的弱者。
不論逃避感覺或是轉嫁怒氣,都是不健全的情感表達方法,因為情感的表達原則是:
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傷害別人的身體與財物。
不過,很不幸的,長此以往,人們對於男孩情感的表達也侷限在錯誤的認知裡,多半認為「男孩子都是這樣表達怒氣」,沒必要大驚小怪。
對於男孩欺負弱小的弟弟妹妹或鄰居同學,也可能扭曲為「陽剛男子氣概」的表現,因而忽略了在關鍵時刻去幫助男孩認識自我的情緒,與健康的紓解方式。
很多父母的態度也不樂於看到男孩哭泣,甚至不免疑惑起自家男孩少了點骨氣!
其實,男孩非常容易偵測到這一點,因為多數男孩非常在乎自己看起來是否堅強,最怕被別人批評「娘氣」,正像每個女孩都在乎自己看起來漂不漂亮,討不討人喜歡。
比如,我家三小子從中年級開始就拒絕穿紅色外套,拒絕使用粉紅色物品,拒絕與有雷斯花邊的物品有瓜葛,因為心靈深處就是害怕與「女性化」有任何牽扯,
於是,「哭」這個被定罪為很「娘」的動詞就此從他們的生活中隱退,渾然不覺的,我已想不太起來他們哭泣的表情。
當我意識到這樣的轉變,我必須提醒自己要反其道而行,讓三個收起「哭」功的「武裝」分子不要以自己珍貴的「淚水」為恥,
引導他們真實接觸自己的悲傷,習慣自然的表達情緒,把哭泣當成正常的身心反應;
同時,男孩也能學習柔軟自己的身段,在承受不住時,願意大方接受別人真誠的撫慰與關懷。
孩子在心理渾沌不安的時刻,確實需要他人的傾聽、安慰與指教,尤其是自己的父母,確實是幫助他們從磨難中復原的最大支柱。
因此,我們要設法讓男孩不害怕表達傷心,甚至哭泣,讓他們從釋放情緒與獲得慰藉中理解到:
人們展現憂傷並不丟臉,心情可以低落但不表示從此一蹶不振;
掌握到自己的憂傷,但不代表就一定會焦慮緊張,而是真正面對問題,在同理與支持中,得到激勵,想出對策,重新屹立,這才是處理憂傷的健康模式。
另一方面,在生理上,男孩的痛覺觸覺較為遲鈍,自己覺得不痛不癢,當然就無法進一步理解粗暴的行動對別人會造成深重的傷害。
對於心裡的感受亦是如此,對於轉向自己的內心去察覺自我,男孩確實不及女孩靈敏,更缺乏興趣,
因為無法精確、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歡喜傷悲;相對的,對於別人的喜怒哀樂,便無法有對等的感受力。
要調教出一個健康表達情緒、體貼別人的好男孩,勢必要從引導他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增強自我覺察力做起,
懂得表達情感,再將自我的感受投射到別人身上,才可能進一步培養出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觀照別人需要的貼心男孩!
當大男孩毫不隱瞞地在我面前哭泣、並願意試著整理自己的思緒,好好坐下來、試著用愈來愈豐富的詞彙描述自己糟糕的情緒時,
我知道,他的自覺能力與同理能力也正在滋長!
【延伸閱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不 會哭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哭出來!第一次的海外演唱會/
你是一個看演唱會會哭的人嗎?我是。
剛剛看到一個DREAMS COME TRUE官方編列的演唱會影片清單,回想起2007年第一次去東京,為的就是和住東京的朋友會合,我們要一起去看DREAMS COME TRUE四年一度的「史上最強の移動遊園地 Wonder Land 2007」演唱會。
2007約莫是我喜歡DREAMS COME TRUE差不多20年的時間,當時一個人第一次自己出國、第一次去東京,各種體驗都是僅此一回的人生限定版,從訂機票到自行出發,一路到東京落地感受東京迷人的城市氛圍,然後到身處擠滿6萬人的國際競場時,各種夢幻的情緒約莫就是一種「DREAMS COME TRUE」的實感。
這個樂團成軍以來,歷史悠久且累積動員人數以百萬計的演唱會無比巨大,若非身處現場根本很難想像。記得當日下午三點多就得入場等待,看見現場歌迷扶老攜幼、攜家帶眷前來,深感樂團老少皆宜的經典地位,最後隨著開場前的倒數而心跳加速,最後終於在夕陽西下時刻迎接吉田美和身上綁著氣球從舞台下方飛躍現身時,內心的激動難以言喻。
巧合的是,開場前和朋友閒聊「在演唱會中最想聽那一首歌呢?」我笑著說「我想聽〈うれしい!たのしい!大好き!〉」結果,伴隨吉田美和凌空飛行,第一首開場曲前奏一出我就尖叫,因為正好就是我最想聽的歌,於是我在吉田美和開口唱歌時,我便哭了出來。
一邊哭一邊想著怎麼會有這麼美妙的人事時地物,怎麼可能我會在這裡,怎麼可能一開始就是這首我想聽的歌,第一次遠赴海外參戰演唱會的心情,第一次感受日本演唱會的震撼,在淚眼婆娑中,濃縮成的心情就是:高興!快樂!超喜歡!能看著喜歡的歌手唱著自己愛不釋手的歌並哭出來,真是太好了。
你曾在海外參戰過演唱會嗎?你也是一個看演唱會會哭的人嗎?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XfxmiFda5sBg7C_9lBw9ZU2yVfbTF-u
推薦曲目:
開場的〈うれしい!たのしい!大好き!〉
點聖火的組曲〈何度でも/LOVE LOVE LOVE〉
不 會哭的人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李蕙敏:「「試過幾次不成功就算了,不想逼自己,因為心理上和身體上都辛苦,每日都要在肚上打針,今日左邊,明日右邊,我是打針會哭的人,所以要很大勇氣。」全文:https://bit.ly/2KEZOFy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不 會哭的人 在 Owen Y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時候不表達就是最好的表達
不說話就是最好的說話
最近被這首歌扎著心 翻唱一下
唱功不好 感情搭救
可能個人感性 情感會易投入
因為我是一個連看Toy Story 3 都會哭的人
不 會哭的人 在 媽媽讀不獨- 有聽過阿牛的【哭】嗎? 你會如歌詞講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愛山野,#我愛我的童年生活環境即便貧窮,#永遠都不會忘記白楸被風吹起來帶給我銀浪的想像#2020第31週#趕上了又落後了#得調整一下方式#會哭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對生活 ... ... <看更多>
不 會哭的人 在 看板BabyMother - [寶寶] 寶寶一直哭找不到原因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目前21天,剛出月中
從一開始就喝啟賦,沒什麼問題
回家後奶量有維持
但這幾天會開始一直哭
喝完奶,也換尿布了,包巾也包了,冷氣也開了
食慾跟活動力都正常,就是找不到原因
有時候媽媽抱會安撫一下,爸爸抱是完全沒用
哭得好像要被賣掉一樣
爸媽都快要崩潰了,請問這個階段是正常的嗎
是不是只能熬過去
感覺心情都變差了,變得好負面情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239.5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91330620.A.3A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