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樟湖、後棟山」烏龍不知春(4月2日、3日採收)
1斤1700元 4兩的1包425元
買進4月2日180斤(4月5日上架)
買斤4月3日180斤
這支茶的實力喝到就知輸贏
我文章說過,過年後(大年初五)到清明節前採收的都叫「不知春」,雖然這支茶採收日離清明節只有2天但只要沒過清明節就是稱「不知春」,清明節或者是清明節後採收的才能叫做春茶,這樣採收季節的定位點才會清楚明暸,茶友藉由我的茶葉真空袋上面貼的那一張小標籤就可以判斷是什麼季節採收的。
每到茶葉採收的季節(尤其春、冬茶),新茶友常常會問:『將來XX茶有沒有?』或『會有XX春茶嗎?』遇到一個問我我就要重覆說:『茶葉是天然農作物,沒有喝到之前都不知道!』或『採收不等於買進』,搞到我好累,現在我終於知道會這樣問的根本原因了。
許多人在來斟茶緣這裡之前都是向別人買茶,而很多賣家的貨源其實很單一,更有賣家貨源是來自『製茶工人』(啼笑皆非),這賣家都『固定』只賣A、B、C三種茶所以A、B、C這三種茶不管好壞都一定要買來賣,每次茶葉的季節一來這些賣家就預先通知客人ABC茶什麼時候會來,固定的客人根本也沒幾個所以一個一個通知也簡單,早早就預先與客人連絡好要試泡的時間,因爲賣茶的早就已經通知好了所以客人根本也不必問,而無論試泡滿不滿意就只能從ABC裡面挑一種買(不滿意也只能接受),假設這一次泡到A比較滿意那下一次一定會先問「今年有沒有A茶?」
「固定」只賣ABC三種茶或五種茶的人貨源固定,貨源固定也有好處就是『很輕鬆,都不用四處奔波』但也意味『無選擇性』,很常聽到賣茶的人說:「我都跟固定的茶農配合」言下之意好像聲勢壯大,其實這種話內行人一聽就知道『是幼幼班的』,貨源單一的人跑去產地也沒用,去也只是去拿香跟拜而已,因爲買的人根本也喝不出好壞才會變成「固定交貨」,也因為分不出好壞所以不論茶葉好壞都會買,喝不出好壞所以品質就只有『差』與『很差』的不同而已,而賣的人總是「很努力」在賣茶(捧客人LP的一堆)但奇怪的是『客人永遠不會增加』,因爲總有走不知路的所以也不會關門。
也許茶友會說『怎麼可能分不出好壞?』我要說的是『在遇到斟茶緣之前各位買的是什麼茶連續買多久?後來為什麼離不開斟茶緣?』
沒比較就只能傻傻的買可是也真的買不多,有比較後才知道好壞(請不要囤斟茶緣的茶)。
隨著時間越來越久一定會有客人不滿意,原本的客人之中有人就會離開到別家買,當然也會有別家的客人跑進來,從別家跑過來的客人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新的這家跟原本買的那家模式其實都差不多,跑出去的客人也會發現他現在買的這家與他原本買的那家模式也差不多,就這樣一直循環,然後就造成我說的:『台灣人在台灣買台灣茶是一種困擾』或感覺『要買到合理的好茶有難度』
其中有一位跑出來流浪的客人流浪到斟茶緣這裡,第一次買到了A很滿意,過了一年或換一個季節這個客人買茶時就會套用原本的模式問:『今年會不會有A茶?』但是斟茶緣的茶並不是每年或每一季都是固定賣哪幾種(註),所以就變成我要重複的解釋 :『茶葉是天然農作物,沒有喝到之前都不知道!』或『採收不等於買進』,原來是這樣!
『註』:就單論「2020年阿里山春茶」,2020年光阿里山春茶總共有13種
2020春沒賣的:大凹、小凹、口湖、湖底、塔山、寒溪呢、九層龍、全仔社、哈里味
2020春新增的:「十字路、特富野、樟林坪、公田、奮起湖、頂湖」
斟茶緣的練功房:https://www.youtube.com/user/air1190
===========
Google表單連結:https://goo.gl/forms/A3DhyeL0ZF7VVV3C3
『樟湖後棟仔烏龍』全家(好賣+)賣場:https://famistore.famiport.com.tw/236391/index.php?action=fmall_p23639108911116
『樟湖後棟仔烏龍』 7-11賣貨便: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3174601019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不 知春 茶 全家 在 斟茶緣茶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斟茶緣】2021年竹山『神農牌江西林』金萱『不知春』(3月20日採收)
1斤1300 4兩的1包325元
神農牌江西林金萱⋯喔!我的天
喝起來不太像金萱的金萱,不像金萱像什麼?我感覺有一點像烏龍,因為茶湯有夠細緻
我的影片裡面有說過:
『最好的烏龍喝起來有很清爽的奶香味有點像金萱』
『 最好的金萱喝起來反而有像烏龍的感覺』』
『劣質金萱喝起來才有很濃、很悶的奶味
這一支金萱如果流落到別人手中會怎麼賣?我心中一清二楚
價格:1斤2200元
名稱:『杉林溪高山茶』
因為說竹山賣不到2200所以就要一定要說是『杉林溪』的
如果客人追問是杉林溪哪裡的?就說是『羊仔灣』的,因為很多人只知道『羊仔灣』,這樣價格配上名稱就合情合理了,誰會知道其實這是竹山的金萱
而且『竹山』這個產地名稱只有那個很笨的斟茶緣老闆才會用。
對了,聽到一些小道消息,我沁玉一斤賣2200元聽說有不少人在幹譙斟茶緣
其實我也滿腹委屈,因為我已經盡量賣貴一點了,還要幹譙我我也沒話說😭😭😭
買進:3月20日採收295斤(梭哈的)
~~~~~~
茶友們看我Po的茶葉名稱或照片也許已經習以為常
但是請各位去看看別的賣家po的,比對一下才會知道差多少
爲什麼很多人說茶葉很黑暗?這不是沒原因的
以下我就來比對一下我跟別人差異在哪裡?
我告訴大家看我的照片與介紹文的『眉角』在哪裡?
我的品項開頭就會寫『賣家名稱』『採收的年』然後『產地』、『小地名』『茶種』『季節』然後括號裡面寫『採收的月、日』
例如我寫:2021年杉林溪『三層坪』烏龍『冬茶』(10/31採收)、買進90斤
別人:杉林溪高山茶
有沒有差很多?以上簡單的一行字透露了『賣家名稱』『採收的年』『產地』、『小地名』『茶種』、『季節』『採收的月、日』
這些資訊都是『缺一不可』該提供給消費者知道的,而且不能因為消費者不知道要要求就不說
不說可能就是『有意欺騙』,光一個品項名稱就差那麼多,這些人還是一樣在賣、在欺騙。
1、「採收年」能不說嗎?2018與2021的沒差嗎?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2、「產地、小地名」能不說嗎?只說是高雄市的房子要賣你3000萬,結果房子在那瑪夏有沒有差?但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3、「茶種」能不說嗎?金萱、翠玉、四季春都叫『新品種』,各位知道嗎?新品種的價格比烏龍種一斤至少便宜500元,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4「季節」能不說嗎?碧綠溪的春、冬茶一斤我賣4300元,而秋茶一斤賣2500元,一斤價差1800元,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5 「採收的月、日」能不說嗎?10月10日採收的叫冬茶、8月10日採收的叫秋茶,冬、秋的價差那麼大,沒有採收的年、月、日怎麽推算保存期限?
買一包餅乾是從買的那一天算起嗎?當然是從製造日期開始算,但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我的介紹文有時候會說一下買這支茶買進的過程或者我喝的感覺但是我都盡量說的很保守
但一定都會清楚的說明『買進斤數』
如果有不同採收日也一定會說明不同日的進貨斤數與上、下架的日期
好像全台灣就只有我這樣做,也許是我太閒太無聊了
是我認為這些資訊都必須提供給消費者知道才能符合『誠信』兩個字
以上,報告完畢
斟茶緣的練功房:https://www.youtube.com/user/air1190
===
Google表單連結:https://goo.gl/forms/A3DhyeL0ZF7VVV3C3
『江西林金萱不知春』全家(好賣+)賣場:https://famistore.famiport.com.tw/236391/index.php?action=fmall_p23639108869395
『江西林金萱不知春』 7-11賣貨便: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3174601019
不 知春 茶 全家 在 斟茶緣茶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斟茶緣】2021年『樟湖』金萱『不知春』(3月20日採收)
1斤1300元 4兩的1包325元
愛金萱『不知春』的茶友們,『樟湖金萱』準備好了
3月20號採收的樟湖金萱真的是『優秀』
很難想像要吃多少的『養份』才能達到這個品質
~~~~~~
茶友們看我Po的茶葉名稱或照片也許已經習以為常
但是請各位去看看別的賣家po的,比對一下才會知道差多少
爲什麼很多人說茶葉很黑暗?這不是沒原因的
以下我就來比對一下我跟別人差異在哪裡?
我告訴大家看我的照片與介紹文的『眉角』在哪裡?
我的品項開頭就會寫『賣家名稱』『採收的年』然後『產地』、『小地名』『茶種』『季節』然後括號裡面寫『採收的月、日』
例如我寫:2021年杉林溪『三層坪』烏龍『冬茶』(10/31採收)、買進90斤
別人:杉林溪高山茶
有沒有差很多?以上簡單的一行字透露了『賣家名稱』『採收的年』『產地』、『小地名』『茶種』、『季節』『採收的月、日』
這些資訊都是『缺一不可』該提供給消費者知道的,而且不能因為消費者不知道要要求就不說
不說可能就是『有意欺騙』,光一個品項名稱就差那麼多,這些人還是一樣在賣、在欺騙。
1、「採收年」能不說嗎?2018與2021的沒差嗎?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2、「產地、小地名」能不說嗎?只說是高雄市的房子要賣你3000萬,結果房子在那瑪夏有沒有差?但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3、「茶種」能不說嗎?金萱、翠玉、四季春都叫『新品種』,各位知道嗎?新品種的價格比烏龍種一斤至少便宜500元,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4「季節」能不說嗎?碧綠溪的春、冬茶一斤我賣4300元,而秋茶一斤賣2500元,一斤價差1800元,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5 「採收的月、日」能不說嗎?10月10日採收的叫冬茶、8月10日採收的叫秋茶,冬、秋的價差那麼大,沒有採收的年、月、日怎麽推算保存期限?
買一包餅乾是從買的那一天算起嗎?當然是從製造日期開始算,但就是有人故意不說 我的介紹文有時候會說一下買這支茶買進的過程或者我喝的感覺但是我都盡量說的很保守
但一定都會清楚的說明『買進斤數』
如果有不同採收日也一定會說明不同日的進貨斤數與上、下架的日期
好像全台灣就只有我這樣做,也許是我太閒太無聊了
是我認為這些資訊都必須提供給消費者知道才能符合『誠信』兩個字
以上,報告完畢
斟茶緣的練功房:https://www.youtube.com/user/air1190
===
Google表單連結:https://goo.gl/forms/A3DhyeL0ZF7VVV3C3
『樟湖金萱不知春』全家(好賣+)賣場:https://famistore.famiport.com.tw/236391/index.php?action=fmall_p23639108837193
『樟湖金萱不知春』 7-11賣貨便: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31746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