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潯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是中國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在家鄉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東大街的出生地和故居,由其父南潯巨富張寶善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共三進,均為五開間,現正廳尊德堂為復原陳列,二廳、三廳用於展示張靜江生平。1990年代南潯鎮政府轉請寓居台灣的陳立夫題寫了大門外側門額。尊德堂與一般江...
不 讀書 的名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入門橋樑-文科篇】
之前介紹了這次「讀書共和國團」的幾套橋樑,都是稍微偏”理科”或”動感”一點的,今天就來談談這次靜靜又低調的待在書單裡,但在文學意義和文史素養上非常不可忽視的【小手大經典系列】及【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
📚📚📚📚📚📚📚📚📚📚📚📚📚📚
【小手大經典系列】包括收錄西方五位傳奇兒童文學作家名著的「世界篇」;和在日本家喻戶曉甚至被國小課文收錄的經典兒童文學短篇故事的「日本篇」。
經典之所以能被喚作經典,首先必需結構札實又能有創新領先的故事題材,再來就是高度的「文學價值」。這十本不論是世界篇或日本篇,作者都是一時之選,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話大王、世紀文豪、國民作家、文學之父…等等,但,再怎麼豪華的作者群,啊他們…就都是歪國人吶~~。
所以,步步出版找了一群黃金陣容的翻譯及改寫作家。
本系列請到國內知名的兒童文學家及翻譯家,將最原汁原味、最流暢好讀的故事帶到孩子眼前;不只文字的編寫要做到:#符合台灣兒童的文字適讀能力和習慣及喜好,插畫也找到許多本土備受肯定的創作者操刀,讓孩子與經典文學的第一次接觸,就能體驗最高規格的精品級橋梁書。
全系列每冊皆約6000字左右,中等篇幅節奏輕快,字級適中全書注音,咻咻幾下就能讀完一本,孩子在閱讀上獲得了成就感,就不會排斥再往下讀另一本,可以無痛的讓他們滑進文字書的世界,這就是一本成功的橋樑書最大的功能和價值。
#小手大經典系列
另外要介紹的是王文華老師的【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系列。目前只出到二集(期待第三位名人)包括了「長不高大人晏嬰秀機智」以及「結巴貴公子韓非說故事」,這兩本,在我們的YOUTUBE音享版裡也做過了總共六集:
🎧https://reurl.cc/8396Dg
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事蹟和經典語錄那麼多,如果是老師給學生上歷史課,那大概一考完試,這些人名哪、金句啊就會立刻被忘光光了,但像王王文華老師這樣,巧手改編一位人物成一本故事書,先確立了這個名人鮮名的個性和能力,比如:
因為身高太矮走到哪都會被欺負的晏嬰,但他那張罵人不帶髒字的嘴,被他刺到渾身來氣又不能砍他的頭…;因為容易結巴上不了臺面所以求職處處碰壁,但其實學富五車又深暗法家治國之道,最後變成各國爭取的貴族公子韓非。
王老師讓一位名人在一本故事裡盡情發光,把他們名留青史的輝煌編成小朋友看了會哈哈大笑拍案叫絕的一則則小故事,再搭配無法用錄音故事演繹其奧妙的有趣的主題漫畫、和古話今說的文字對比分析,展現出了只有透過閱讀才能達到的文字深度。小讀者看完一本就功力大增,不但學了歷史、讀了文字、還吸收了強大的戰鬥力,以後吵架的時候都能引經據典了有沒有好豪華~~。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
✅以上兩套橋樑書都在我們的團購書單裡,大家這裡請:
👉 https://pse.is/3kjz9x
(進入官網後請先加入會員再開始選書)
不 讀書 的名人 在 親子天下‧悅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可能聽過有些閱讀障礙的名人,例如歌手蕭敬騰、作家謝哲青,但你知道什麼是 #閱讀障礙 嗎?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呢?復健科醫師提醒,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早期徵兆:
☑幼兒階段:生活中常用句持續出現顛倒句子
☑低年級:怎麼也分不清注音ㄇㄈ、ㄛㄜ...
更多分齡指標與改善作法,點進文章一次瞭解⬇
👉用「朗讀」幫孩子跨越閱讀瓶頸
>> cplink.co/8lQhUpuY
不 讀書 的名人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南潯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是中國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在家鄉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東大街的出生地和故居,由其父南潯巨富張寶善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共三進,均為五開間,現正廳尊德堂為復原陳列,二廳、三廳用於展示張靜江生平。1990年代南潯鎮政府轉請寓居台灣的陳立夫題寫了大門外側門額。尊德堂與一般江南大宅院格局類似,而以眾多的名人題字著稱。大門、二門內側的磚雕門額上分別為周夢坡題寫的「世守西銘」和「有容乃大」,正廳上懸掛有張謇題寫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中堂畫系謝公展所繪,兩側是孫中山題寫的對聯「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四十州」,前抱柱聯為譚延闓題寫的「立德踐行當四科之首,懿文碩學為百氏之宗」,後抱柱聯為翁同龢題寫的「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二廳、三廳陳列著張靜江手書贈給陳立夫的兩副對聯:「鐵肩擔道義,棘手著文章」、「樹好頻移榻,謝傅已登山」。
浦東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的一個副省級市轄區,範圍包括黃浦江以東到長江口之間的區域,西南面與奉賢區、閔行區接壤,西面與徐匯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寶山區等六區隔黃浦江相望,東北面與崇明區隔長江相望。全區面積1429.67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518.72萬人,是上海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1990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出浦東開發開放的決策,並於1992年10月11日批准以川沙縣為主體設立浦東新區,並在浦東進行了一系列大型開發建設項目。2005年,上海浦東新區獲批成為中國首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9年5月,南匯區併入浦東新區,使得浦東新區成為上海市第二大的行政區。當前,浦東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副省級區和國家級新區,也是中國大陸經濟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場區設在浦東,更推動了周邊地區的跨越式發展。而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浦東新區的經濟和文化地位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並擔當起了推動上海經濟、文化轉型的重任。另一方面從2007年至2012年,國家的政策中心放到了天津。上海經濟發展速度逐漸減緩,經濟成長從兩位數一直跌至全國倒數第一,且許多發展優勢也趨於減弱,與此同時浦東的改革發展也受到不利影響,經濟雖仍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但較以前有所放慢,多項經濟指標也被另一個國家級新區——天津濱海新區超過。

不 讀書 的名人 在 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佑群老師的私房書單Day1
#時尚寶典FASHIONBOX
讀書,是最愉快的事。我的書房有一大片的書櫃,滿滿都是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珍藏的書籍。從時尚、藝術、設計、歷史、攝影集、旅遊、文學到小說,我發現自己對喜歡的書種類沒有侷限,唯一一致的可能就是喜歡美與文化這件事。
最近身邊的朋友開始吹起一股潮流,每天和大家分享自己一本推薦的書,所以我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該分享一些口袋書單給大家。於是今天開始,「我的私房書單 My Reading List」會介紹一天一本,我珍藏的書籍。希望藉由這樣的分享,讓你也一同享受閱讀的樂趣。
既然是第一天,先介紹本行的書吧!《FASHION BOX》,一本我非常喜歡的時尚寶典,我不但有它的英文原文版,還收藏了它的日文版。
書中利用不同的經典單品做分類,介紹從60年代、70年代到現在各個電影雜誌中出現的名人與其經典畫面,身穿黑色小洋裝的奧黛莉赫本、灑脫白襯衫的搖滾詩人派蒂史密斯、天生性感的夢露女神等等,她們詮釋的時尚成為了永恆的風格。看完你會發現這些穿著怎麼現在看還是這麼好看?原來,真的有風格的單品是永遠不退流行。
《FASHION BOX》像是時尚的時空膠囊,封存了百張經典畫面、分析了十六種衣著,比起流行雜誌,這本書更像是衣櫃裡永遠需要的那件白襯衫,風格永存值得珍藏。

不 讀書 的名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有一門課的課名叫做『高難度對話』,很多人喔一聽到這課程的名稱,會以為就是怎麼樣去解決衝突,或者是爭執就這樣子而已。
但事實上呢,「高難度對話」不只是衝突跟爭執,包含的是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立場,或者是你面對在乎的人處理你在乎的事,那這個時候你怎麼樣用一個更聰明的方法,不管是化干戈為玉帛,還是能夠站在合理的位置,幫助自己反敗為勝。
那甚至於呢,不要用輸贏跟勝負的角度來想的話,那我怎麼樣可能是在遭逢誤解,或者是別人惡意的侵犯的時候,我要怎麼樣讓在這個局面裡面相關的人,心中形成一個印象,叫做願意跟我「合作」。
而不是用一種命令、說服,甚至於發脾氣,那講了這麼多,其實剛好我最近讀到一篇馬克吐溫的故事,還蠻呼應這樣的一個狀況。
我們知道馬克吐溫是美國的大文豪哦,他在有一次愚人節的時候,有人故意要戲弄他,在一家裡紐約的報紙上面,刊登了馬克吐溫過世的消息,結果這消息一上報喔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馬克吐溫畢竟是一個美國的名人嘛!很多親友都來到馬克吐溫的家裡,要進行弔唁。結果當他們到馬克吐溫家裡的時候,發現馬克吐溫還活得好好的,在書桌前面讀書寫作,才知道被耍了!
那一時之間呢大家都炸鍋了!想說這種事情怎麼可以拿來開玩笑破口大罵,說一定要把那家報社告倒,那如果在這樣的情況底下,你是馬克吐溫,你會做什麼樣的反應呢?
這一位苦主喔被寫死的馬克吐溫,他沒有發任何脾氣,他反倒是很幽默的說了一句話,他說:「其實他們的報導也沒有太大的錯誤,我真的會死,只是他們把日子寫的早了一點!」。
你聽到這邊,你會不會很佩服馬克吐溫的氣度?他連自己的生死,都可以看得這麼開,都可以拿來開玩笑。那跟你分享馬克吐溫的故事,跟我前面提的到底有什麼關聯呢?
你反過來想想喔,馬克吐溫在他的高度、在他的位置,其實所謂的「高難度對話」,其實也不一定是明擺著要跟他作對的人,反而是這些在暗處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來這麼一手,然後呢會造成你的困擾、會造成你的名譽,或者是你的各種狀況的損傷。
那馬克吐溫的呈現,他不是糾結在自己的本位、自己的出發點,他不是用自己的感覺,自己覺得應該要怎樣的角度,去面對這樣的事情。
他是把這整件事情,放到一個更大的前提跟背景來思考,就像他的回答一樣,前提是這個報導沒有錯,只要是人都會死,而這個報社更深入的背景是什麼呢?
他可能就是要造成馬克吐溫的困擾,馬克吐溫如果真的跟這個報社去進行訴訟,真的去告了。那有沒有可能是上駟對下駟,搞到最後呢惹得一身腥,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會被別人落為笑柄。
可是呢馬克吐溫他沒有去告,他在整個背景的思維底下,他有那個高度,他不需要跟別人打這泥巴仗,於是呢他用一句很幽默的話化解。
你相信我,在那個情況底下,他這一句幽默的話被報導跟被渲染放大的程度,一定會比那個惡作劇的死亡消息,來的更有效多了!
所以如果你是馬克吐溫,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今天有這麼無聊的報社幫你放了這個死亡的假消息,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做球給你殺球啊!
我自己在真實的教學跟教練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很多人喔就是這一點任督二脈並沒有通,所以他經常在很多事情上面,把自己搞得喔火冒三丈,然後一點好處都沒有。
你不管在內在的觀念,跟外在的行為上,如果能夠得到一個最適當的學習跟調整,你會發現這種莫名其妙的泥巴仗,這種抹黑、這種造謠,其實是別人做球給你殺球。只要你知道怎麼樣殺球,這都是別人給你的機會。
但是現在的關鍵是,你有沒有能力去掌握這個機會?幽默是個出發點,然而我怎麼樣去還原真正重要,我應該把握的前提跟背景,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很期待你聽到這邊,可以把握7月21號『高難度對話』的學習機會,我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
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除了我們7月21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之外呢,事實上我們在6月份還有辦兩場,也就是這一門課的一個課前講座,也很歡迎你能夠把握這樣的機會。詳細資料在我們影片的文字說明都有露出,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