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清醒看世界第一人
郭嵩燾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
祭郭嵩燾誕辰200周年
南湘陰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咸豐四年(1854年)至咸豐六年(1856年)佐曾國藩幕。同治元年(1862年),被授為蘇松糧儲道,旋遷兩淮鹽運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廣東巡撫,同治五年(1866年)罷官回籍,在長沙城南書院及思賢講舍講學。光緒元年(1875年),經軍機大臣文祥舉薦進入總理衙門,不久出任駐英公使,光緒四年(1878年)兼任駐法使臣,次年迫於壓力稱病辭歸。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終年73歲。他是中國史上第一位出國外交大臣。
郭嵩燾三題
其謂一題名字,二題封諡,三題自銘。適逢晚清重臣郭公誕辰200周年之際,重閱了其一生業績,令人感佩不已。世之評論甚多,容予從小處發之筆端。
一題名字
見諸史冊的,郭公有九個名字:齡兒、先杞、嵩燾、伯琛、筠仙、雲仙、筠軒、玉池山農、玉池老人。
齡兒、先杞,應該是父母居三井頭孩子出生地所取。郭公生於1818年湖南省的湘陰縣城西。郭氏祖籍系吳越一支發脈。曾祖郭熊是湘陰的富商,且是貢生。祖父郭銓世繼續祖業,經營田地、鹽業和錢莊。其父郭家彪精通醫術,矜貧恤獨,經常施藥鄉里,深受鄉鄰尊重。郭家世代既經商又讀書,受儒家文化影響比較深,為孩子取名頗有講究。為何取齡兒?內涵玄機。郭家祖人壽命都不過60左右。望兒長壽,仕進長遠。郭公的老家雖在湘陰城西正街普田巷三井頭,但已在長沙開有商鋪,尋找了一個吉祥的街道,名「壽星街」;嵩燾其名,亦有「壽」字內涵。家人常以「崧(燾)齡」呼喚,可見父子心中的勾畫。郭公晚年賦詩中有「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寓意精神長壽,千秋不朽。先杞之名是入學名,即家族排行名。先,取自「世家先立本,道德與文章」排行詩中。杞,本名枸杞,養生延壽藥物(注意:父親從醫出身)。又有「杞人憂天」一說。據《左傳》,魯莊公七年(前687年)所言: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國一帶,落星砸毀半個國家,房屋焚燒,大火連燒三個月。故經歷過此事的人,總是害怕天再塌下來。後世雖笑迂腐過分擔心,然則憂天憂國,為讀書人首要之則;不然讀書人與俗夫何異?父輩的執着,潛移了兒子的執着。大凡皆有靈驗。郭公慧眼超前通變,第一個寫出《使西紀程》,求國家不可閉關自守,學習西洋技術,遭到保守派的鋪天蓋地謾駡、諷刺、打擊,認為這樣偉大的清朝,還怕英國、法國乎?簡直杞人憂天。任憑詆毀,我行我素。先杞,國家在先,他擔心的是國家的命運。只有曾國藩、李鴻章、曾紀澤讀懂了他。今天,我們更認識了他的遠見卓識。
嵩燾者,喻志也,當為居長沙父子同心而鳴。嵩,山上小山,極高,猶喜馬拉雅山之珠穆朗瑪峰。燾,由壽(年限很長)和四點火(光明)組合,寓意經久不熄滅的長明燈,照亮後來的路。從姓名學來看,知識豐富,中年得貴,光照遠處,出國跡象。有表字伯琛,兩相呼應。伯,老大、第一;琛,又謂貢寶,大貴。真正所謂要,出類拔萃,非同凡響。
郭公銳意求學。立志進取,飽讀詩書,經世致用,不恭虛浮。他18歲考取秀才,22歲中舉,29歲摘桂進士做官。封建士大夫趾高氣揚,固步自封,而他不輟腳步,崇尚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學貫中西。
郭嵩燾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郭嵩燾日記》、《養知書屋文集》、《養知書屋遺集》、《郭侍郎奏疏》、《禮記質疑》、《大學質疑》、《中庸質疑》、《使西紀程》等。縱觀眾多「質疑」,可看到他的研究洞徹,蔑視權貴,思維創新的精神一以貫之。在當時社會,其學問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情勢。
郭公有超人見識,提前走向世界。曾國藩欲遞辭呈時,他力阻其行,曉以國難,助創湘軍,興辦水師。左宗棠受挫之時,他給左打氣,督促迎難而上,披掛上陣,始有新局。封建士大夫們熱衷於天朝自大,盲目排外。他卻要平等看洋人,反對呼「蠻夷」。既然洋人要侵華經商擋不住,我們就要開門了解西洋,學習成功的東西。特別是重任出使英、法欽差大臣後,一系列變格圖存模式都是常人未曾企及的:與洋人打交道,以和為貴,談判爭勝,「戰無了局」,中國的刀槍劍戟太落後。後果確實如此。學習洋人的工業技術,更重要的是改革政治體制,富國強兵。「其本在朝廷政教。」「君民兼主國權。」這一點,他是最早預見並提出的。郭公1859年上書「疏通夷情」,是說洋人對中國瞭若指掌,而「通市二百餘年,交兵議寬款又20餘年,」國人卻不知外情不懂外語,現在必須要辦外語學堂,使「轉相傳習」。必須要使實學代替八股,以應對外交。他反對重農抑商,發展民族工業,名聲好的商人可以做官。這些振聾發聵的高論,不亞於地震!天下譁然。
再看筠仙、雲仙、筠軒諸名,都是自取號名。筠,青皮有節操的竹子。仙,神仙。軒,卿大夫之車,有高貴欄杆。總起來分析,暗示了其人個性很強,性格秉直,愛國遠見,超脫一般,不會消失。
為什麼又叫玉池山農、玉池老人呢?其意表示不忘耕讀出身。他的老房子長沙壽星街,房子雅稱玉池別墅,內有小塘;自取別號玉池山農、玉池老人。玉池從何提起?郭公祖父在普田巷經營鹽業發財,郭公父親重修新宅。因庭院內種有兩株石榴樹對著書齋,故名「面榴軒」;院內有個大水池,名「玉池」。從郭公有《九日邀同吳南屏、張子恒等登定王台、天心閣,歸飲養知書屋》一詩,測知,三人乃步行游觀,長沙城裏的定王台、天心閣離家不遠,邀請回來喝茶很方便。那麼,養知書屋且在何處?今之開福區六堆子是也。雖已蕩然無存,但書香隱隱未了。
二題封諡
1891年郭公壽終正寢,消息傳來,李鴻章十分懷念,惻隱之心頓生,上書朝廷求封賜諡號。按功績,清朝第一使臣,開放眼光,無私朝廷,應予追封。聖旨下來卻是:「郭嵩燾出使西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所請著不准行。」
「不准」的主要原因是,他寫的書籍產生了普天下的指責。什麼書?主在《使西紀程》。指責他的是些什麼人呢?閉關鎖國的上層官僚以及不明真相的莽夫「東亞病夫」,有魯迅所指的「看客」。於是乎,真正焦慮國家前途命運的人,卻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是皇帝畏懼「輿論殺人」嗎?是朝廷不知其人的良苦用心嗎?
當初公使出洋是熱行的,去職回來是冷走的。船到漢口,老友李瀚章要他「先期回京不待假滿」。他知道,這是恭親王和李鴻章的意思,要朝廷給他一個官職,不能冷下了。他腦子裏打了幾個圈圈。
記得遺老遺少們老早就攻擊他的洋務策略,立功不討好;又考慮年已花甲,一身病,怎麼還能遠涉重洋?但兩太后幾次招見,非他莫屬,無人頂替。慈禧太后還給一顆定心丸:你只一味替國家辦事,不要管別人瞎說,橫直皇上總知道你的心事。什麼心事?外交應與英人和談,和為貴。打架不是英法對手。他得了尚方寶劍,抱病出使,辦成了不少的事,穩定了局勢,而皇上太后不認帳了,以《使西紀程》滿朝非議賣國撤職。
只為超前認識。一、郭認為,不可小瞧洋人,他們也有兩千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現在落後了,不如他們。表現出強烈的國際參與意識。——清朝坐大,蒙昧不知天外有天。這還得了,如同炸了鍋,上下沸騰,不被認可。二、郭批評因循守舊,要學英國政教制度,「法度嚴明,仁義兼主,富強未艾,寰海歸心。」——只有我天朝才是文明古國,大罵郭對天朝有二心,漢奸。三、郭認為身在他國,應當尊重禮節獲得好感,學習長處以為國用。遊甲敦炮臺,接受披了一下洋人衣;巴西國王入會,大家起立他也隨之站起;在白金漢宮聽音樂有音樂單,他也同洋人一樣閱看。——這便成了他投降賣國的罪名。隨吏劉錫鴻告陰狀,必欲置之死地。從未見過大場的滿清官員們,拿起芝麻當西瓜,大加撻伐。四、他提出,絕不能以為日本彈丸之國,經濟和野心發展很快。果然,郭死後三年,甲午戰爭爆發,中國慘敗。他說,「三代以前,獨中國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遠之於中國而名曰夷狄。自漢以來,中國教化日益微滅,而政教風俗,則不及各國乃獨擅其勝。其視中國,亦猶三代盛時之視夷狄也。」五、鋒芒畢露。郭嵩燾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張,以攘夷狄為義,而置民父于不顧;必使覆國亡家,以快其議論而為名高」 ,呼籲國人要摒棄傳統的「夷夏之辨」,引起公憤。
他的遠見卓識,作為井底之蛙的腐儒昏官是覺察不到的,統治者反倒害怕口狂危及到社稷。所以,他痛徹悟到與其共事,不如回歸故里。
三題自銘
郭公前前後後所著書籍共40多卷。在那個時候軍務洋務忙碌,用毛筆撰寫,著作等身,實在是鱗毛鳳角。沒有封諡,也有自銘,這些詩書典冊,可謂千秋永存,非帝王空空封諡可比。
本節略從他個人詩聯中,管窺他的自我評估:自信、遠見和執着。
其一:「面榴軒」宅院中,祠堂楹聯——
文章千古事
忠孝一生心
聯語既是對郭家的總結,也是對對子孫的訓辭。要讀書深造,要盡忠盡孝。從郭公留下的絕筆《枕上作七首》,其一曰:「三人同瘦命偏長,共道吾家兄弟強。兒輩尚能規進取,莫忘先世有書香。」證明郭公站得高看得遠,「吾人行事,必具有天下一家、萬物一體之心,乃能於事有濟。文章氣節不納之道義,皆是浮動之氣。」他的洋務觀點,天下一家、萬物一體,納之道義,是為急切拯救搖搖欲墜的滿清王朝,忠心耿耿,哪裏投降賣國?曾紀澤當慈禧太後面,很替郭嵩燾抱不平。這一點,太后心知肚明,儘管滿朝口誅筆伐問罪,還是算了,隨他去吧。
其二: 對聯自題——
無補清時,終老書叢原宿志;
偶談瀛海,重攤詩卷紀前遊。
「自題」 上聯,講朝廷不重用我了,我就回到老家養老,但是,決不會享受清福,仍然筆耕書田,坐案寫事,留給後世,為實現早期的夢寐志向。這一點,他已經做到了。下聯講嘴巴還是封不住的,腿子還是要動的。「偶談」什麼呢? 瀛海,前遊。罵由他們罵,我還是要講國家外交。郭公出使英國時,長沙的居所曾受到守舊派的圍攻。返鄉後,親友都規勸他少談洋務。那怎麼行?他硬要宣講:「歐洲各國日趨富強,推求其源,皆學問考核之功。」「彼之所長,徇而習之;我之所短,改而修之。」「誠得其道,則相輔以至富強,由此而保國千年可也。」並將自己有關洋務的論文編成《罪言存略》一書,自費刊行。
其三:光緒十四年三月十日夜賦詩——
成仁取義生平志,老死柴門亦數然。
豈分三醫連四表,竟愁一藥送餘年。
慚無身後完存稿,盡有人間未了緣。
家國友朋多負負,來生犬馬志猶堅。
此詩重點體現「志猶堅」。首聯即開宗明義,生平志向以正義為最,即使罷官老死或被殺,折磨多次,本性不移。頸聯訴述多病之軀,一邊吃藥,一邊寫奏表。愁的是藥送終年,而不是表得落妥。曾記得曾經澤討還伊犁與俄交涉前,他上表獻策六條。第一條就是應聽從左宗棠的意見。朝廷認為可備考,密囑李鴻章將表折內容轉給曾經澤。他多次上書要求禁煙,在長沙開設禁煙會。頷聯是說,我慚愧擬定存稿未付梓,洋務願望不能付之實施。主講思賢講舍,並立王船山祠,授徒講學。尾聯遺憾對家庭、朝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有辜負,表達來世就是變成犬馬效勞,也會不變初衷,意志更加堅定。這可以說是湖南人的「霸得蠻」的一塊金字招牌!
其四:臨終前兩年的《戲書小像》吟——
傲慢疏慵不失真,盡留老態待傳神。
流傳百代千齡後,定識人間有此人。
世人欲殺定位才,迂拙頻遭反噬來。
學問半通官半顯,一生懷抱幾曾開。
此詩表達重在對身後的自信。首聯是自我畫像,確實如此,栩栩如生,毫不掩飾,光明磊落。頸聯自信,讓時間說話,有如「西門豹治鄴」:千百年後,令子孫思我言。我這個人是不會消失的。頷聯回顧所受之冤屈,誣衊譭謗,紛至遝來,甚至要他坐牢,要殺人。 「謗毀遍天下,而吾心泰然,自謂考之三王而不謬,俟諸百世聖人而不惑,於悠悠之毀譽何有哉!」尾聯有自謙「學問半通」,有自白「官半顯」。他1860年辭職還鄉兩年,著書不輟。1862年再度出山。1866年廣東巡撫任上被彈劾,回家講學。1875年又啟用入總理衙門。國難當頭,又任出國公使第一人。1879年罷官海外,回來寫回憶錄,宣傳洋務。所以是「一生懷抱幾曾開」,不屈不撓筠仙在。
中國遣使,始於光緒初。嵩燾首膺其選,論交涉獨具遠識。李鴻章認為,當世所識英豪,與洋務相近而知政體者,以筠仙為最。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知史 #中國歷史 #郭嵩燾 #李鴻章 #清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Marc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且聽鳳鳴》終於正式宣佈定檔了,將於8月10日迎來首播,由徐開騁、楊超越、傅菁領銜主演。 看陣容就知道又是一部高顏值組合,劇情上是大家喜歡的甜寵穿越,改編自蘇小暖的《神醫凰後》。 現代學霸變成了古代廢柴?還與君王有婚約!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很意外? 現代醫學女學生孟媛(楊超越 飾)意外穿越到了遊戲...
且 聽 鳳 鳴 聖 后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二
歷史春秋網
女皇之治
公元688年,垂拱四年。武則天六十五歲了,她加快了稱帝的步伐。一方面,告密運動和酷吏政治發展到了高潮,人心惶惶,無人敢言。另一方面,她大造祥瑞吉兆,使百姓相信改朝換代乃是天意。就這樣雙管齊下,武則天將忠於李唐帝國的臣民,逐漸改造成未來的武家王朝的支持者。這一年,李唐宗室終於意識到,如果再不做些什麼,不僅李唐王朝將被取代,連他們自己身家性命也會不保。一場風波已經在所難免……
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為此深深哀痛,怪蒼天過早奪走了她的國老。而此後武周王朝的政治走向,基本上沿著狄仁傑生前所設計的那樣,又回覆到了李唐天下。
調查民意,製造瑞祥
對於武則天來說,剛過去的公元684年可謂是驚心動魄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安葬了唐高宗,撤換了新皇帝,鎮壓了徐敬業的叛亂,又誅殺了首席宰相裴炎。政局如此動盪不安,或許讓一向精力充沛的武則天都有些身心疲憊了。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武則天宣佈改元「垂拱」,取的是「垂衣拱手,天下自治」的古訓。
改元垂拱的第二年,武則天表示願意還政於睿宗李旦,李旦早就嚇破了膽,堅決推辭。武則天也明白,有時候政治上的姿態,並非沒有意義,它讓天下人,甚至讓朝廷當中的百官,瞭解武則天有一種動向,想緩和下來,大家先心閒氣定一點,這個信號是放出來了。睿宗不敢接這個事兒,但是有人要出來說話。這就是武則天的心腹之臣,宰相劉禕之。
他們這些人,在武則天當皇后的時候,他們可以支持她。甚至立了中宗,包括立了睿宗之初,他們也還是支持的,但是現在,劉禕之覺得超出他們的底線了。
劉禕之說,「太后既能廢昏立明,何用臨朝稱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武則天聽到這個話以後,說這個人不能留了,所以就下令把劉禕之給處死了。
劉禕之的這個信息,讓她有一個更大的擔心,我能夠清理朝堂,但是全社會人心怎麼樣呢,我要再走出一步的話,他們會是什麼反應呢?
要瞭解全社會的動向,怎麼辦呢,她要搞民意調查。垂拱二年,在朝堂上設置銅匭。銅匭類似我們現在的意見箱,也是一個方形的東西,它有四面,每一面以不同的顏色來標識,就是青、丹、素、玄四色,接受的投訴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投進去以後,每天下班時候,專人拿鑰匙去開開,直接送給武則天看。
我覺得這在歷朝歷代的皇帝當中,也算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在皇帝和民間和社會的信息溝通渠道當中是一次創舉。
當然了,也許武則天一開始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民生問題,以及民意問題。可是後來這銅匭的設置,竟然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告密運動。
中國帝制時代的傳統裡面,當政治有重大變革的時候,有祥瑞可以拿過來利用。當時社會上有一些人捕抓到了這個風向。不斷地有地方報告到中央來,說我們這個地方有一隻母雞變成公雞了,當時的話叫「雌雞變雄」。
中國傳統當中最大的祥瑞叫做河出圖,洛出書。垂拱四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在一塊白石頭上刻上兩句話,「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然後派人去到洛河裡面把它挖出來。武則天得到這塊石頭以後,假裝非常高興,給這塊石頭命名為寶圖,給自己加了一個頭銜「聖母神皇」。
為稱帝,武則天還缺一個標誌性的建築,能夠正面支持她稱帝,這就是明堂。垂拱三年的冬天,就在東都推平了乾元殿,建起了一座別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建築,明堂。明堂的圓頂上雕了一個大的鳳凰,鳳凰下面的襯托是九條龍。
宗室起兵
垂拱四年的五月,武則天下發了一道詔令,為了慶賀明堂的建成,詔令所有的李唐宗室成員和各州刺史,在第二年年初齊聚洛陽,大享明堂。這個詔令一下達,原本正在謀劃起兵的宗室成員,心裡就很緊張了,如果我們去了洛陽,會不會被一網打盡呢?他們開始在私底下聯絡,秘密地往來書信,商議好我們怎麼來對付這件事情,畢竟洛陽的命令下達了,我們要抗命不去呢,也是個死,那麼我們去,結果又會怎麼樣。其中有一個人叫做韓王元嘉,他就開始秘密地致書各地的李姓諸王,跟他們說:「大享明堂以後,太后必盡誅諸王,不如先起事。不然的話,我們李氏無種矣。」
所以在武則天要他們明年來洛陽祭享明堂這個命令下達以後,韓王元嘉就授意他的兒子,黃國公李撰給越王李貞和李沖父子寫了一封信,在那封信中,就用隱語給李貞、李沖父子發出了信號說,「內人病漸重,當速療之,若至今冬,恐怕痼疾」。意思是說,現在內人有病,內人指的是武則天,我們不能等了,等到冬天恐怕就來不及了,唐王朝要完蛋了。
正當李貞和李沖父子在策劃協同起兵的時候,元嘉的侄子李藹自己琢磨了一下,覺得李貞父子必敗,所以他最先跑到洛陽去,向武則天告發,說宗室要起兵。
那麼這樣一來,所謂出其不意來合圍洛陽,肯定沒戲了。最著急的是琅邪王李沖,在他的博州境內開始派人去招募兵士,而且秘密地派人分別去聯絡韓王、魯王、霍王、紀王、越王這些人,要他們響應,一起向洛陽進發。可是由於事起倉促,最後真正起兵的,只有李沖的父親,因為是父子的緣故,才在豫州響應了他。越王父子這麼振臂一呼,他們募集到的人馬少得可憐,只募集到五千人左右,武則天為了平定李沖的叛亂,一派就是十萬人。
前後算來,李沖的起兵只過了七天,武則天十萬大軍還沒開到博州呢,李沖就先不戰而敗了。他的父親越王李貞也好不到哪裡去。前後也只不過二十來天,就被徹底地剿滅了。
現在武則天手頭握有肅清李唐宗室的很好的藉口,沒有參與起兵的這些諸王,包括李元嘉、李靈夔這些人都統統被抓到洛陽,武則天下令逼迫他們都自殺了,那個時候酷吏政治已經起來了,從這以後,不管是否參與到起兵當中來,一批又一批的李唐宗室皇親紛紛被殺。到了武則天稱帝之前,690年的時候,武則天下一道令,把所有的原來李唐皇室成員的身份統統削除,把皇家的宗籍也廢掉了,就是說,沒有李唐皇室這麼一回事兒了。
李唐宗親被剿滅得差不多了,這個李唐被武周所取代,也就不費什麼事了,武則天六十五歲,終於要邁出這最後的一步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則天 #唐玄宗
且 聽 鳳 鳴 聖 后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農曆4月8日
是我的尊敬的老師,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唷!
當時在兜率天的護明菩薩,決定要來娑婆世界,地球島上時,那是多大的一個決心和勇氣?
拿動森來做比喻:
就好比你要放棄你經營很久很久很久的島,島上滿是你到處蒐集到的珍貴DIY方程式蓋出的各種建築和道具各種珍寶,博物館裡也全部收集了無數化石和動物,美術館裡全部的藝術品多到數不完,在島上可以好好享受,美妙飲食和音樂,舒服的躺在沙灘曬太陽打switch...
這時候他決定永遠的離島,去到一個推糞龜島,島上奇臭無比,大家為了搶大便互相殺來殺去,還會詐欺賣贗品,說謊攻擊對方,島上還到處是毒蠍黃蜂,而且來到這島,不知何時能離開!
--
娑婆世界就是一個這麼糟糕的地方啊!
難怪其他佛菩薩都會稱讚釋迦世尊:
「釋迦如來,您也太強大了!去這麼恐怖又糟糕的島,還能在那島上找到破關的方法,還把這些方法分享給所有島民,太不可思議了啊!你就強!」
「世尊,您在這個五濁惡世的島上,不但找到離島的秘技方程式,還要跟所有壓根不相信我的島民說這秘技方程式,天啊!您到底怎麼做到的...」
原文
《佛說阿彌陀經》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
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
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
五濁指的是:
一、命濁,眾生多作惡業,致壽命極短;
二、煩惱濁,眾生充滿貪、瞋、痴的煩惱;
三、劫濁,世代危厄,飢餓、疾病、戰爭不止。
四、眾生濁,眾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
五、見濁,邪說橫行。
--
好了,在這裡順便分享一個佛陀來地球當島民時的一段故事記載,讓我們一起認識這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真勇者吧!
--
公元前565年,4月8日的晚上,尊貴的悉達多太子誕生於迦毗羅衛城,風景優美的皇室蘭毗尼花園。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緣》
兜率天宮中,一生補處菩薩──護明菩薩,即將降生娑婆國土,並於此世圓滿佛道廣度眾生。住在兜率天宮中的六十六億天子,為此熱烈地討論著護明菩薩(即善慧菩薩)將要降生的國度。
有的天子議論說:「娑婆世界摩竭國維提族的皇后雖然貞賢,但國王卻心術不正;拘薩國的帝后宗族皆不真誠;和沙國王沒有威德,常受鄰國鉗制;維耶離國百姓爭強鬥勝、民風不良;此鏺樹國人,奸猾詭詐、性情粗悍。這些都不是菩薩適合降生的國度。」
正當眾說紛紜之際,一位名為幢英的天子來到菩薩所居住的宮殿,請問菩薩即將降生到那一個國度種姓 ?
護明菩薩回答:「一生補處菩薩所降生的國度種姓,具有六十種福德,即今釋迦王族,其國勢強盛、五穀豐熟,人民安居樂業,並且廣積功德。迦毘羅衛國百姓和睦、上下一心,他們並殷切渴盼仰慕修行解脫之道。淨飯王是一位愛民如子的賢仁君王,王妃摩耶夫人姿容殊妙,猶如天上玉女,溫厚賢淑、性情貞良,守護身、口、意業的清淨如金剛般堅固, 於過去五百世皆為菩薩的母親,所以我應該由摩耶夫人胎中降生。」
護明菩薩觀察降生的時機已成熟 ,便乘著莊嚴的六牙白象,從兜率天宮下生人間。無量無邊的天人奏諸天樂、燒眾名香、散天妙花,隨從的菩薩遍滿虛空,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四月八日,明星出時,菩薩由兜率天宮入於母胎。摩耶夫人於睡夢中,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騰空而來,從她的右脅進入,頓時摩耶夫人的身體宛如琉璃,好像飲用了甘露一般清涼安樂, 身體彷彿被日月之光照耀, 夫人當下心中湧現無限的歡喜。
此時,摩耶夫人自夢中甦醒,對此夢兆生起希有難得之想,於是立刻前往淨飯王的寢宮,告訴淨飯王:「我剛剛在夢裡看見了極為奇特的瑞相。」
淨飯王聽了甚為驚奇:「我剛才也看見了無量的光明。你的容貌看來分外莊嚴,難道是因為作了這個夢嗎?趕快告訴我你夢見的瑞相!」
於是摩耶夫人便以偈頌陳述夢中所見:
見有乘白象,皎淨如日月,
釋梵諸天眾,皆悉執寶幢,
燒香散天華,并作眾妓樂,
充滿虛空中,圍繞而來下,
來入我右脅,猶如處琉璃,
今以現大王,此為何瑞相。
淨飯王聽了之後,萬分欣喜,請來善於看相的婆羅門入宮解夢,以種種香花、美饌供養,指著摩耶夫人的右脅,詳述夫人夢中所見瑞相:「請您占測夫人夢兆的吉兇禍福。」
婆羅門稱歎說:「啟稟大王,夫人腹中所懷太子,有諸多良善妙相,難以用言語形容,略而說之,太子將來必能光顯釋迦種族。他降胎的時候放大光明,帝釋與諸梵天人更圍繞奉侍,這正是將來成就正覺的瑞相。如果太子不出家,則將成為轉輪聖王,統領四方天下,無量七寶自然具足,千子圍繞。」
淨飯王聽了婆羅門的預言,深自慶幸,無限歡喜,隨即以金銀財寶、象馬車乘及村邑供養這位婆羅門。摩耶夫人也以婇女及珍寶做同樣的奉施。
自從菩薩入胎之後,摩耶夫人每日勤修六波羅蜜,天人送食自然而至,便不再食用人間的飲食。三千大千世界時時光明普照,即便是太陽和月亮所照射不到的幽冥之處,也同樣朗耀光明,居住其中的眾生各得相見,互相談論說:「此處怎麼忽然有這麼多眾生?」菩薩降生受胎之時,三千大千世界出現十八種震動,清涼香風從四方吹起,病人都脫離病苦,貪欲瞋癡也暫時止息。
當時兜率天宮有一位天子心想:「菩薩已經降生到淨飯王宮,我也應當隨同下生人間,將來菩薩成佛時當佛的弟子,親近供養、聽經聞法。」如此思惟後,立即投生王舍城中的明月種姓,成為旃陀羅芨多王室(孔雀王朝)的世子。
隨後,天子們分別投生到當時印度的各個國度,成為王室貴族,或是婆羅門家、長者居士家、毗舍首陀羅家。還有五百天子隨著菩薩投生到釋族種姓家,另有九十九億天子下生人間,還有從他化自在天,一直到四天王天,下生人間者不可勝數。另外,尚有色界天王與他的眷屬也一同下生人間成為仙人。
菩薩雖然身處母胎之中,行住坐臥卻無所妨礙,又不會讓母親產生任何懷胎之苦。每天早上在母胎中,為色界天人說種種法;日正當中時,為欲界諸天說法;黃昏時,又為諸鬼神說法;於夜半時分,也同樣轉法輪,成熟利益無量眾生。
菩薩在母胎時,摩耶夫人身旁的宮女前來禮拜供養。有些宮女祝願他將來成為轉輪聖王,菩薩聽到了,並不喜樂;有的則祈願他能成就一切種智,菩薩聽見她們說的願望,心中大為歡喜。
菩薩在母胎中將滿十月時,身體四肢悉皆具足,相好莊嚴,同時令摩耶夫人色身六根寂靜安定,樂意長處幽靜的園林中,不喜憒鬧紛擾。
此時淨飯王心中思惟:「夫人已經懷胎十月,卻不見臨產的跡象。」如此想時,摩耶夫人正巧派人前來稟報淨飯王:「夫人希望前往林苑遊園踏青。」
淨飯王聽到非常歡喜,旋即下令掃灑佈置藍毘尼園,栽種各種美妙花果,將流泉浴池整理清淨 ,以七寶裝飾欄楯台階,鸞鳳梟鷖等珍稀百鳥婉轉悅耳鳴集其中,懸掛幡蓋、散花燒香,並請樂師演奏悠揚的樂音,使藍毘尼園猶如帝釋天的歡喜之園。又敕令沿途所經之處,除了灑掃清潔,更以種種裝飾來美化。
此外,又命令嚴加辦理十萬輛以七寶裝飾的坐車,每部車都是雕玩精巧的華麗寶車;另外又嚴辦了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四軍;遴選八萬四千名面容端正的童女,穿戴瓔珞美飾華服,負責執持香花,先行前往藍毘尼園。
淨飯王又命令文武百官隨行侍從,於是摩耶夫人登上華貴的寶車,在百官和宮女前後引導隨從下離開王宮。此時,天龍八部遍滿虛空,也同時跟隨摩耶夫人前往藍毘尼園。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一 • 釋迦降生釋種成佛緣譜第四之一》
--
最後還是工商一下虎爺週邊~
二代虎爺週邊(預購買二代送一代唷)
https://shopee.tw/product/3565697/7731861491
虎爺T-shirt
https://shopee.tw/product/3565697/7431865867
且 聽 鳳 鳴 聖 后 在 Marc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且聽鳳鳴》終於正式宣佈定檔了,將於8月10日迎來首播,由徐開騁、楊超越、傅菁領銜主演。
看陣容就知道又是一部高顏值組合,劇情上是大家喜歡的甜寵穿越,改編自蘇小暖的《神醫凰後》。
現代學霸變成了古代廢柴?還與君王有婚約!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很意外?
現代醫學女學生孟媛(楊超越 飾)意外穿越到了遊戲的修仙世界鳳舞的身上,鳳舞原本是君武大陸的天才少女,因被左青鸞(傅菁 飾)暗算丟失鳳凰血而成為了廢柴。更令孟媛意想不到的是鳳舞竟與聖子殿下君臨淵(徐開騁 飾)有婚約,孟媛運用自己的現代知識以鳳舞的身份不僅保護了異世界的家人,更收穫了君臨淵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