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賢達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出呼籲】
【特派記者游勝鈞/專題報導】2020年1月31日於臺大校友會館,由高明見(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陳履安(曾任國科會主委、國防部長、監察院長)、楊寧蓀(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馬辛一(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科主任、社團法人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前考選部長)、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朱高正(德國波昂大學法哲學博士、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前立法委員)、張俊宏(前立法委員)、謝啟大(前立法委員)、范國棟(臺灣麻醉醫學會專科醫師)、王文宗(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顏坤泉(左翼聯盟召集人)、鍾秀梅(《新國際》社長)、王麗萍(前立委)、范國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范振國(社會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何步正(《新大學》總編輯)、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朝陽(臺灣師大東亞學系榮退暨兼任教授)、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楊熊端(兩岸女性學術沙龍創辦人)、鍾喬(左翼聯盟監委召集人、差事劇團團長)、舒詩偉(《青芽兒》主編)、殷必雄(左翼聯盟黨員)、劉怡芳(社會人士)、張昱珍(社會人士)、盧思岳(臺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習賢德(輔仁大學前傳播學院行政副院長)、龍應達(前國大代表)、劉虛心(退休銀行財務長),陳讚煌(海洋大學退休教授)、黃晴琦(城鄉保護基金會、中華國家法治改造協會理事長)、吳永毅(臺南藝術大學教授、前總務長)、徐綽(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前杜邦公司農業產品研發研究員),夏林清(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北師大教育學部特聘教授)、鄭村棋(人民民主黨召集人、社運人士、政治評論者)、袁孔琪(人民民主黨鏟土豪行動召集人)、景鴻鑫(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吳昆財(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深靖(《新國際》召集人)、凌子婷(精鼎公關董事長)、白先慎(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美國華人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邵子平(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聯合國人力資源部資深工作人員)、董彬彬(左翼聯盟中央委員)、劉沅(資訊業退休人士)、林子文(新海瓦斯工會顧問、左翼聯盟副秘書長)、呂德明(中興紡織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傅鴻達(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理事長)、劉芳萍(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獨任調解人、左翼聯盟中央委員)、關皚麗(前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國際外科醫學會總會理事長)、王孝慈(臺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奧微健康國際集團執行長)、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退休人士)、潘毓剛(美國波士頓學院退休教授、全美華人協會前總會會長)、黃人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退休教授)...等,發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呼籲。
記者會出席人員有:高明見醫師(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楊寧蓀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黃德北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醫師(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深靖(「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召集人)。
記者會上提出呼籲:對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我們深切關注,祈願在大陸的臺商和眷屬以及所有大陸同胞早日度過難關,對於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我們更要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呼籲臺灣人民共體時艱,除了做好防疫準備之外,也能夠藉此機會表達我們的關心與善意,發揮大愛大悲之情懷,分擔苦難,助人助己,給予大陸人民必要的幫助。我們也呼籲執政當局能夠敬畏果報,勿出惡言,勿彰敵意,為兩岸之間必要物資之輸運以及防疫人員之來往,開啟方便之門,以助防疫工作之合作與進展。
為了強化防疫工作,讓疫情早日得到控制,讓眾生免除恐懼,提出呼籲:1、由於臺灣、大陸、香港、澳門四地在2003年均有防治SARS 的豐富經驗,建議共同規劃召開四地共同參與的會議,讓醫療專家和防疫學者得以交換經驗,共謀良方。曾經任職於臺大醫院,也曾經擔任立法委員的高明見醫師,他在17年前的SARS 防治工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建議由他擔任召集人,儘快召開四地防疫會議。2、對於在武漢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表達最高敬意,也希望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自我防護,以利於濟世救人。就我們所知,武漢醫療院所亟需充分的連身隔離衣和醫療用口罩,而臺灣各大醫院目前均有庫存,由於醫療用隔離衣和口罩均有保存期限,一旦過期,即是作廢。我們認為,救人如救火,防疫作戰刻不容緩,建議臺灣各大醫院清點庫存,除了必要的存量之外,建議將即期的醫療用連身防護衣和口罩捐出,彙整後緊急送往武漢。3、臺灣的不織布工業十分發達,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我們建議「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能夠在此緊急時刻,加強會員工廠之間的組織協作,擴大生產,以保障民間和醫療單位都能夠得到口罩和防護器材的充分供應。4、我們呼籲同胞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勤洗手,多戴口罩,出外注重包溫保暖,加強周邊環境衛生;室內有空調設備者,保持室溫在攝氏20度以上,讓空氣充分流通,並積極配合各部門的防疫工作,不恐慌,不傳謠言,照顧自己,善待他人,讓疫情早日過去,讓整個社會重新獲得健康與平安。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情報] 99年升大學榜單- 看板YFS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大學網科系介紹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傳管系の請進- 世新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雙溪高中- 恭喜本校高三學術學程(301、302、303)三個班級 ... 的評價
- 關於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情報] 99年升大學榜單- 看板YFS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會各界賢達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出呼籲】
【特派記者游勝鈞/專題報導】2020年1月31日於臺大校友會館,由高明見(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陳履安(曾任國科會主委、國防部長、監察院長)、楊寧蓀(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馬辛一(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科主任、社團法人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前考選部長)、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朱高正(德國波昂大學法哲學博士、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前立法委員)、張俊宏(前立法委員)、謝啟大(前立法委員)、范國棟(臺灣麻醉醫學會專科醫師)、王文宗(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顏坤泉(左翼聯盟召集人)、鍾秀梅(《新國際》社長)、王麗萍(前立委)、范國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范振國(社會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何步正(《新大學》總編輯)、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朝陽(臺灣師大東亞學系榮退暨兼任教授)、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楊熊端(兩岸女性學術沙龍創辦人)、鍾喬(左翼聯盟監委召集人、差事劇團團長)、舒詩偉(《青芽兒》主編)、殷必雄(左翼聯盟黨員)、劉怡芳(社會人士)、張昱珍(社會人士)、盧思岳(臺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習賢德(輔仁大學前傳播學院行政副院長)、龍應達(前國大代表)、劉虛心(退休銀行財務長),陳讚煌(海洋大學退休教授)、黃晴琦(城鄉保護基金會、中華國家法治改造協會理事長)、吳永毅(臺南藝術大學教授、前總務長)、徐綽(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前杜邦公司農業產品研發研究員),夏林清(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北師大教育學部特聘教授)、鄭村棋(人民民主黨召集人、社運人士、政治評論者)、袁孔琪(人民民主黨鏟土豪行動召集人)、景鴻鑫(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吳昆財(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深靖(《新國際》召集人)、凌子婷(精鼎公關董事長)、白先慎(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美國華人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邵子平(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聯合國人力資源部資深工作人員)、董彬彬(左翼聯盟中央委員)、劉沅(資訊業退休人士)、林子文(新海瓦斯工會顧問、左翼聯盟副秘書長)、呂德明(中興紡織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傅鴻達(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理事長)、劉芳萍(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獨任調解人、左翼聯盟中央委員)、關皚麗(前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國際外科醫學會總會理事長)、王孝慈(臺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奧微健康國際集團執行長)、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退休人士)、潘毓剛(美國波士頓學院退休教授、全美華人協會前總會會長)、黃人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退休教授)...等,發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呼籲。
記者會出席人員有:高明見醫師(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楊寧蓀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黃德北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醫師(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深靖(「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召集人)。
記者會上提出呼籲:對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我們深切關注,祈願在大陸的臺商和眷屬以及所有大陸同胞早日度過難關,對於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我們更要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呼籲臺灣人民共體時艱,除了做好防疫準備之外,也能夠藉此機會表達我們的關心與善意,發揮大愛大悲之情懷,分擔苦難,助人助己,給予大陸人民必要的幫助。我們也呼籲執政當局能夠敬畏果報,勿出惡言,勿彰敵意,為兩岸之間必要物資之輸運以及防疫人員之來往,開啟方便之門,以助防疫工作之合作與進展。
為了強化防疫工作,讓疫情早日得到控制,讓眾生免除恐懼,提出呼籲:1、由於臺灣、大陸、香港、澳門四地在2003年均有防治SARS 的豐富經驗,建議共同規劃召開四地共同參與的會議,讓醫療專家和防疫學者得以交換經驗,共謀良方。曾經任職於臺大醫院,也曾經擔任立法委員的高明見醫師,他在17年前的SARS 防治工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建議由他擔任召集人,儘快召開四地防疫會議。2、對於在武漢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表達最高敬意,也希望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自我防護,以利於濟世救人。就我們所知,武漢醫療院所亟需充分的連身隔離衣和醫療用口罩,而臺灣各大醫院目前均有庫存,由於醫療用隔離衣和口罩均有保存期限,一旦過期,即是作廢。我們認為,救人如救火,防疫作戰刻不容緩,建議臺灣各大醫院清點庫存,除了必要的存量之外,建議將即期的醫療用連身防護衣和口罩捐出,彙整後緊急送往武漢。3、臺灣的不織布工業十分發達,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我們建議「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能夠在此緊急時刻,加強會員工廠之間的組織協作,擴大生產,以保障民間和醫療單位都能夠得到口罩和防護器材的充分供應。4、我們呼籲同胞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勤洗手,多戴口罩,出外注重包溫保暖,加強周邊環境衛生;室內有空調設備者,保持室溫在攝氏20度以上,讓空氣充分流通,並積極配合各部門的防疫工作,不恐慌,不傳謠言,照顧自己,善待他人,讓疫情早日過去,讓整個社會重新獲得健康與平安。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教授吁政府部門拒絕公款訂閱“紅色媒體”
台灣一群大學教授召開記者會,呼吁政府機關及國營企業,應檢討以公款采購“紅色媒體”提供民眾閱覽的政策。行政院呼吁各機關平衡采購報章雜志,呈現多元觀點。
台灣本土派社團、台灣教授協會29日召開“公帑購紅媒,政府請正視”記者會表示,行政院日前公布《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並未對采購疑有中國資金、傳播中國大陸立場的所謂“紅色媒體”設定限制。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賴振昌指出,該會調查發現,政府機關、國營企業對旺旺中時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訂購普及率非常高,幾乎是“必購”。
教授協會:政府機關、國營企業幾乎必訂旺中報紙
賴振昌說:“我們有到中華電信、郵局、各監理所、台灣銀行、台灣電力公司等,到各個跟民眾有第一手接觸的單位,都有看到他們都提供了《中國時報》這種立場比較親中的媒體給民眾,民眾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都接受到中國視野、中國視角的新聞宣傳,這個對於我們整個國家興亡、社會興亡,都有很大的傷害。”
教授協會表示,旺中集團親中背景非常明顯。最近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披露,《中國時報》編輯部門直接接受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處指示,中時和國台辦否認有此事。另有媒體也報導國台辦要求中華航空公司訂閱《中國時報》給旅客閱覽。
台灣反中與親中的拉鋸戰,在藍綠對峙的大選氛圍中更加激烈。
高雄市長韓國瑜28日獲得國民黨全代會提名,正式代表國民黨角逐2020總統。他呼吁僑民寫信給僑居地的政治領袖,說明民進黨執政三年經濟敗壞,人民痛苦,讓兩岸陷入戰爭危險。
曾在世新大學任教的導演李泳泉分析,韓國瑜目的在破壞台灣政府與友邦之間的信任,希望台灣距離民主陣營遠一點,距離獨裁中國近一點。而今天(29日)的《中國時報》社論──《旺中與韓國瑜的距離》寫到,旺中媒體集團主張以“無色覺醒”突破困境、超越藍綠,不能談獨立,第一點必須“認同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導演:旺中言論明顯站在北京立場
李泳泉說:“他(這篇社論)也提到說,像對於韓國瑜他(旺中媒體)也會監督,他的監督是當韓國瑜喊出反對‘一國兩制’,除非踩過我的屍體,他們也會針砭。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旺中、中國時報所謂針砭,事實上是提醒韓國瑜:老大哥在監視著你,請不要胡作非為。”
李泳泉還說,這段時間《中國時報》對香港“反送中”運動,都站在袒護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替中國講話的立場。
前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教授黃青真質疑:“今天我們用國家的公帑購買紅媒,甚至是這些紅媒自動送上門來,不需要你付錢,這個是不是都是精神食糧上的毒素?是不是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防止和管理的地事情?”
黃青春認為,台灣過去對食品衛生管理法多次修法,對食品安全、身體食糧嚴格管理。民眾的“精神食糧”如果遭到毒素滲透頭腦,政府是否該用同樣標准和法律嚴格管制?
時代力量黨立委候選人陳雨凡律師提到,今年5月台灣200多位媒體代表出席北京媒體人峰會,會中中國政協主席汪洋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要靠媒體努力,顯見中國正在透過傳播媒介,對台灣人民宣揚某些特定價值觀。
陳雨凡還說,近日連外媒半島新聞台都報導“沒有素人像韓國瑜一樣從媒體得到那麼多好處”。英國媒體BBC也分析,台灣大選會否成“中美代理人”之爭?陳雨凡認為,媒體新聞帶風向足以影響大選結果。
陳雨凡提到,台灣尚未通過外國代理人制度及修改兩岸關系條例,法律上難以禁止采購《中國時報》,但政府機關、學校、國營企業等在采購、訂閱時,站在民主防衛角度,應有警覺、疑慮、盤點和檢討。
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楊聰榮亦指出,美國曾集結大學38位研究中國的學者做了“中國影響力報告”,討論中國怎麼利用媒體對其他國家進行滲透、影響輿論,達到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去年澳洲采取一連串民主防衛機制作法,制訂《外國代理人登記法》等法律。如今台灣知識分子呼吁勇於拒絕以每月新台幣幾百元公帑訂購紅媒,這是非常卑微的請求。
行政院:吁各機關首長平衡采購媒體呈現多元觀點
對台灣教授協會的訴求,行政院發言人谷拉斯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表示,目前各機關進行的媒體采購的內容,是由各機關自行決定,行政院期許各機關單位的首長,會評估、會判斷、會平衡采購,呈現多元的觀點。
谷拉斯強調,台灣是尊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國家,呼吁媒體自律,共同守護台灣的民主。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夏小華 台北報道 責編: 陳美華/申鏵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大學網科系介紹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世新 大學傳播管理學系https://goo.gl/yW92Wv. ... <看更多>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傳管系の請進- 世新大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小妹我朋友下學期打算嘗試暑轉傳播管理系,請傳管系的大大幫忙解答(⁎⁍̴̛ᴗ⁍̴̛⁎),(他已經有查過資料了,請小力鞭><),問題1、課程是否都偏向理論 ... ... <看更多>
世新傳播管理學系黃o筠 在 [情報] 99年升大學榜單- 看板YFS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班級 姓名 錄取學校 科 系
601 余 敏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1 鄭凱庭 國立政治大學 斯拉夫語文學系
601 饒育嘉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606 楊富庭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管理菁英班
601 謝寶兒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8 侯致中 國立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610 莊琮揚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1 黃筱萍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工程系
601 卓 岳 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
602 方羿文 國立中正大學 傳播學系
605 陳璽安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關係學系
606 葉思恩 國立中正大學 物理學系
601 簡雯君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4 蔡冠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602 黃梓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603 林暐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601 邱泰華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601 莊亞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601 陳韋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管理組
601 詹凱硯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管理組
602 王明仁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會計學系
603 吳玟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會計系
607 謝閔軒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機電工程學系
610 張吉堯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606 江奇勳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606 蘇睿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7 張 煦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7 奉筠庭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運輸科學系
608 廖育賢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
603 郭晏苹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比較教育學系
606 蘇智淵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應用化學系
601 劉雨晨 國立東華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601 林以真 國立東華大學 歷史學系
601 洪麗君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601 詹彥慈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603 王翊瑄 國立東華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3 董文齡 國立東華大學 會計學系
604 張博森 國立東華大學 經濟學系
605 黃偉倫 國立東華大學 英美語文學系
605 楊孟錚 國立東華大學 臺灣文化學系
605 陸 寧 國立東華大學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605 黃筱涵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606 沈宗弘 國立東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1 郭于菁 國立嘉義大學 外國語言學系應用外語組
601 蔡玉萱 國立嘉義大學 輔導與諮商學系
601 劉釗瑄 國立嘉義大學 外國語言學系應用外語組
607 呂亞庭 國立嘉義大學 林產科學暨家具工程學系
604 鄧若貝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605 徐子惠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6 陳煜宏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數學資訊教育學系
601 蕭曉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女)
605 劉政霖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男)
601 施汶妤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1 許媛婷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601 涂家齊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3 鄭世同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
604 黃佳慧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604 謝宜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605 廖捷揚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605 朱晉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605 簡妤庭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610 曾子頎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男)
601 王家蓉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601 葉嘉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602 邱亦涵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602 曾瑋安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603 彭冠齊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體育學系
606 劉柏煥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
607 梁恩慈 國立臺南大學 國語文學系
609 林興帛 國防大學理工學院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系
603 郭重恩 國防大學管理學院 運籌管理學系
607 林偉哲 空軍軍官學校 飛行生
606 簡良諺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電學士班
601 翁瑞汎 國立聯合大學 華語文學系
602 周上智 國立聯合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7 陳宗強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607 陳廷育 國立聯合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607 金宴葶 國立聯合大學 能源與資源學系
601 林霈芸 國立宜蘭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
606 江芷瑄 國立宜蘭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6 詹景富 國立宜蘭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7 陳韋晴 國立宜蘭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7 游明鋗 國立宜蘭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8 陳俊彥 國立宜蘭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609 李權恩 國立宜蘭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609 陳翊欽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602 倪琬鈞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603 涂棋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605 林聖偉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605 陳郡格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609 張辰安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先進薄膜製程學士學位學程
605 范杏菱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
608 曾琬亭 國立臺東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609 王楷樂 國立臺東大學 生命科學系
610 林家瑋 國立臺東大學 體育學系
610 魯佑萱 國立臺東大學 體育學系
610 胡采軒 國立體育大學 休閒運動學系
610 張少羽 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610 張偉倫 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學系
610 陳瀚元 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學系
610 黃靜君 國立體育大學 技擊運動學系
610 黃聖茹 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保健學系A
610 楊宜鼎 國立體育大學 體育推廣學系
610 龍廷軒 國立體育大學 陸上運動技術學系
610 李嘉承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技擊運動學系
610 林政岩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技擊運動學系
610 曾子詮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休閒運動學系
610 曾郁晴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球類運動學系
606 沈依亭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食品科學系
607 劉詩涵 中國醫藥大學 運動醫學系
601 劉庭宇 中山醫學大學 應用外國語言學系日文組
609 歐陽伊柔 中山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609 宋雁翎 高雄醫學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609 張佳琛 長庚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媒體與傳達設計組
601 許嘉惠 元智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
601 林品如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網路傳播組
601 邱仕雯 元智大學 應用外語學系
602 林峻賢 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學士英語專班)
602 王若芳 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602 馮家萱 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602 劉品潔 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社會組)
602 林昱志 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士班)
602 黃瓊姿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603 范萌軒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603 蕭如翊 元智大學 應用外語學系
603 吳語庭 元智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604 劉佳柔 元智大學 應用外語學系
604 何冠儀 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社會組)
605 陳香伊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互動育樂科技組
605 趙姿婷 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士班)
606 王崧宇 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國際企業學士班)
606 張育修 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自然組)
606 梁乃哲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606 劉豐磊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6 鍾宏維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606 黃韻如 元智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606 文莉婷 元智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6 林岡毅 元智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606 邱乙桓 元智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606 許昶漢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6 陳志新 元智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6 廖宏倫 元智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
607 簡旭彤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7 游左任 元智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8 吳建宏 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士班)
608 施君翰 元智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互動育樂科技組
608 徐宇晨 元智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學系
609 林俊宏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1 賈喬罎 輔仁大學 英國語文學系
601 郭嘉儀 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2 阮星築 輔仁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2 季以琳 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2 黎禹潔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
603 簡馨妘 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4 簡少軒 輔仁大學 餐旅管理學系
605 陳柏偉 輔仁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
605 高亞妤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
606 姜智凱 輔仁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7 陳竣鎰 輔仁大學 物理學系物理組
607 林志謙 輔仁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系統與晶片設計組
607 徐立嘉 輔仁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7 張庭綱 輔仁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7 張舒寧 輔仁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系統與晶片設計組
608 簡佳豪 輔仁大學 物理學系物理組
608 林皓維 輔仁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系統與晶片設計組
601 楊明剛 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601 芷頤 東吳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3 吳怡葶 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605 簡有昱 東吳大學 英文學系
605 歐陽日晶 東吳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6 翁允屏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
601 鄭旻揚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
601 李宜庭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1 許雅茹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602 石于倢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2 林欣柔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2 馬永芯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2 張凱婷 中原大學 會計學系
603 林忠耀 中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3 林霈宜 中原大學 應用華語文學系
603 張越筑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學系
603 鄭吟瑩 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3 謝羽涵 中原大學 國際貿易學系
604 陳俞斌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4 楊沛安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
604 王伊萍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學系
604 涂芳寧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4 溫昱琪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4 衷珮臻 中原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
605 李志中 中原大學 商學院不分系
605 林秀寧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5 顧予庭 中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5 徐筱晴 中原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605 梁朝威 中原大學 應用外國語文學系
606 呂學儒 中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6 梁哲睿 中原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606 陳冠州 中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6 游能軒 中原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606 黃國豪 中原大學 應用數學系
606 萬偉翔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6 蔡曉昀 中原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607 鄧宇棠 中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7 蘇聲宇 中原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607 龔廷權 中原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7 林家均 中原大學 心理學系
607 沈柏涵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7 林胤廷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7 陳宗恩 中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7 陳俞臻 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
607 賴冠昕 中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8 王煒嘉 中原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8 林耕樂 中原大學 生物環境工程學系
608 陳政翔 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608 邱薏文 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
608 謝涵如 中原大學 應用數學系
608 邱椲程 中原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609 張中霖 中原大學 生物環境工程學系
609 彭仲祥 中原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609 徐宇旋 中原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609 鄭智謙 中原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
601 劉昱伶 淡江大學 運輸管理學系
601 邱仕雯 淡江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
601 徐意雅 淡江大學 英文學系
602 廖立翔 淡江大學 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602 林彥儀 淡江大學 俄國語文學系
602 廖崇淵 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3 曾家駿 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
603 羅皓宇 淡江大學 歷史學系
603 姚慎翔 淡江大學 統計學系
604 劉育帆 淡江大學 英文學系
605 沈怡婷 淡江大學 中國文學學系
605 江享諭 淡江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605 陳椚樺 淡江大學 英文學系
605 黎嘉宇 淡江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5 李易蓁 淡江大學 英文學系
606 陳偉誠 淡江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光機電整合組
606 湯 曄 淡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6 蔡宛庭 淡江大學 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通訊科技組
607 張韶書 淡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營建企業組
607 尹俊云 淡江大學 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通訊科技組
608 吳家榤 淡江大學 資訊創新與科技學系通訊科技組
608 吳咨儀 淡江大學 經營決策學系
608 王柏昇 淡江大學 產業經濟學系
608 林振皓 淡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1 紀馨茹 東海大學 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601 黃盈方 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3 邱 顥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603 林亭妏 東海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3 胡怡凰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604 馮鈺舜 東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4 黃俊維 東海大學 社會學系
604 呂薏慈 東海大學 國際貿易學系
604 張芷綸 東海大學 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
604 邱詩涵 東海大學 統計學系(社會組)
605 張敏書 東海大學 餐旅管理學系
605 楊竣宇 東海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數位創意組
607 張申言 東海大學 物理學系(物理組)
608 林敬軒 東海大學 物理學系(應用物理組)
608 盧家慶 東海大學 統計學系(社會組)
608 張凱芸 東海大學 會計學系
608 蕭心盈 東海大學 化學系(化學組)
609 張裕 東海大學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B組)
609 蔡松霖 東海大學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C組)
609 陳筱柔 東海大學 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A組)
602 鄧筱莉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
602 陳美妃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
603 呂佩陵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組
603 陳祐惟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管理組
603 陳詩晴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組
604 葉展良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
604 湯詠茹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組
604 謝佳穎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組
604 曾鈺茹 世新大學 傳播管理學系
605 王永勝 世新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資訊科技組
605 邱筠捷 世新大學 口語傳播學系
605 陳品筑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605 陳暐婷 世新大學 新聞學系
605 楊蕙菱 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
606 程震暉 世新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601 邱鈺淇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602 呂辰尉 銘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2 邱顯衡 銘傳大學 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桃園校區)
602 張創彥 銘傳大學 法律學院(台北校區)
602 洪毓琪 銘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2 張安琪 銘傳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桃園校區)
602 童郁雯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602 陳紫芸 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台北校區)
602 駱盈婷 銘傳大學 商品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602 江庭君 銘傳大學 商業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602 吳姵誼 銘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台北校區)
602 林昱伶 銘傳大學 傳播學院(台北校區)
602 游亞韻 銘傳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桃園校區)
603 蕭凱元 銘傳大學 經濟學系(桃園校區)
603 賴銘仁 銘傳大學 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桃園校區)
603 黃士瑋 銘傳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3 王婧芳 銘傳大學 觀光學院(桃園校區)
603 李佩樺 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桃園校區)
603 張靖佳 銘傳大學 華語文教學學系(桃園校區)
603 簡佳沂 銘傳大學 法律學院(台北校區)
603 林采宜 銘傳大學 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4 邱羿翔 銘傳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桃園校區)
604 黃維斌 銘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4 李嘉茹 銘傳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台北校區)
604 吳庭宜 銘傳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桃園校區)
604 蔡佩吟 銘傳大學 應用英語學系(桃園校區)
604 關佳佩 銘傳大學 觀光學院(桃園校區)
604 羅珮婷 銘傳大學 華語文教學學系(桃園校區)
604 李祖寧 銘傳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桃園校區)
604 洪芷頤 銘傳大學 安全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5 楊霆遠 銘傳大學 經濟學系(桃園校區)
605 古正毅 銘傳大學 應用英語學系(桃園校區)
605 王映婷 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台北校區)
605 江明穗 銘傳大學 應用英語學系(桃園校區)
605 涂佩茹 銘傳大學 會計學系(台北校區)
605 鄒妤姍 銘傳大學 觀光學院(桃園校區)
607 王宣平 銘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7 徐皓天 銘傳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桃園校區)
607 曾祥瑋 銘傳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7 游騰翔 銘傳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7 黃宏友 銘傳大學 建築學系(桃園校區)
608 王尚節 銘傳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8 陳品元 銘傳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8 張呈瑋 銘傳大學 經濟學系(桃園校區)
609 黃怡臻 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
609 張子育 銘傳大學 電腦與通訊工程學系(桃園校區)
601 邱玉君 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602 朱羽如 逢甲大學 經濟學系
603 仇曉雰 逢甲大學 國際貿易學系
604 李緯城 逢甲大學 國際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英語專班)
604 杜亭儀 逢甲大學 統計學系
604 黃心蕾 逢甲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607 曾育群 逢甲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
607 吳仲樵 逢甲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608 李俊暐 逢甲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608 劉鎮瑋 逢甲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609 張柏志 逢甲大學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
606 黃聖評 大同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2 趙子傑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602 張雅涵 中國文化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2 劉依婷 中國文化大學 日本語文學系
602 鍾雅竹 中國文化大學 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
603 蕭硯耕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組
603 涂韻汝 中國文化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
604 黃攢棠 中國文化大學 心理輔導學系
604 林賀婷 中國文化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604 陳若瑜 中國文化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系
604 譚兆妤 中國文化大學 行政管理學系
604 蘇君如 中國文化大學 生活應用科學系
607 林孟儒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科學系
607 曾鈞浩 中國文化大學 化學系
608 郭昆諺 中國文化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608 馮珍萱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609 許銘偉 中國文化大學 國際貿易學系
609 馬任皞 中國文化大學 政治學系
609 鄒羽皓 中國文化大學 土地資源學系
610 呂易穎 中國文化大學 體育學系
601 吳佳瑜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數位遊戲創意設計組(臺北校區)
602 金明潔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603 邱咨雅 實踐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高雄校區)
603 陳怡欣 實踐大學 觀光管理學系(高雄校區)
603 廖思雅 實踐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臺北校區)
604 黃郁筑 實踐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臺北校區)
606 邱孟慈 實踐大學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臺北校區)
602 彭士豪 靜宜大學 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603 林盈伶 靜宜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603 張鈞弼 靜宜大學 化粧品科學系
604 林冠賢 靜宜大學 觀光事業學系
605 黃如意 靜宜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606 湯國綱 靜宜大學 資訊傳播工程學系
608 邱俊榮 靜宜大學 會計學系
609 李佳渝 靜宜大學 食品營養學系營養與保健組
605 胡可昀 大葉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學系
603 劉紀賢 中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7 朱品穎 中華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608 陳柏翰 中華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608 黃尚穎 中華大學 生物資訊學系
608 謝佳修 中華大學 創新設計與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608 葉于瑄 中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軟體工程及設計組)
604 林倩如 玄奘大學 應用外語學系
603 羅郁巧 真理大學 應用日語學系(淡水校區)
605 洪子又 真理大學 運動管理學系(淡水校區)
608 詹前彥 真理大學 經濟學系(淡水校區)
609 劉恩栩 真理大學 應用數學系(淡水校區)
609 鍾夢麟 華梵大學 電子工程學系
604 黃築诔 開南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609 楊峻龍 開南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
605 楊文瑞 慈濟大學 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
609 謝旻容 慈濟大學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609 徐雅錂 義守大學 護理學系
609 薛安佑 義守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145.6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