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寫呢啲]照舊,月尾訂Patreon嘅有得回水一個月,即係送兩日畀你,唔使等到10月先訂了
港股昨日就夠晒靚仔,低位反彈600點。固然成交都係少,但唔好忘記已經冇北水。成堆香港地產股就反彈,之前大跌提過可撈嗰隻就彈得幾好(文入面有講邊隻,但不難估啦)
正如我講,事隔兩日後,已經再冇人講咩鬥地主。證明你啲網友全部係危言聳聽乜都講到世界末日。發咗達未?
美股方面,反彈返少少,但冇乜力。記唔記得早排講乜春「中國雷曼時刻」?結果呢個中秋月,A股仲要跑贏美股,笑死未?證明你啲網友全部係危言聳聽乜都講到世界末日。發咗達未?係呀,今日唔爆聽日爆,下年唔爆下世爆。
另外,昨日我老母生日,咁啱又係我老豆生日喎,哈哈哈。今年又會咁橋。咁就賀一賀佢,獻出第一次,買咗隻美股嘅期權。「咁其實稍為有常識嘅都知我call定put」.但買咗邊隻?點解?就Patreon講。「不過一買就已經輸錢」LOL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講明先,家庭觀眾唔好亂學。我只係買咗少少(1萬港紙唔夠,話埋你知),亦都預可以輸晒(買得期權就預輸晒,其實買股票嘅錢你都應該輸可以輸晒)。仲有,雖然我大學讀Financial Maths,但紙上談兵啫。都話第一次買option,就唔好問我點解買呢隻唔買嗰隻之類,我本人係相當討厭呢啲問題嘅。
即係好似我去餐廳食牛扒然後貼上網,你問我點解食牛扒唔食羊,點解配沙律唔配薯菜,點解坐吧枱唔坐卡位。又或者,我寫文,有人問點解你唔咁寫咁寫,點解你寫李佳芯唔寫鄧麗欣,點解你寫洪欣都唔提大劉但要講原振俠。點解點解點解。我強烈建議你睇呢篇文(https://bityl.co/8uOJ)(同炒股,牛扒同寫文都冇關的)
每日一圖嘅,畀你睇返美國一日跌2/3%有幾常見。你特別留意2009-2019年呢十年牛市,睇下有幾多次一日跌3%—然後今年美股都冇試過。3%等於道指跌1000點,嚇到好多人賴屎,又話股災 又話雷曼時刻了。不如都係返鄉下耕田啦(睇完《旺角卡門》卒之唔使再講「不如返屋企磨墨」)
第二圖睇,睇下世界100大企業嘅分佈,嚟自邊度,睇下過去20年嘅走勢。DLLM咁講大企業梗撚係講市值啦,咁堅持乜柒市值唔代表乜呀股市有上有落嘅,真係唔撚使討論的。你咪話你檔濕鳩茶餐廳大過Netflix咯,乜撚嘢呀?做乜睇市值呀?多人睇就大呀?多人講就大呀?
但講返,你睇下個走勢,就真係好多嘢冇得呃。任鳩你話美國點衰落,但至少睇呢個圖唔係,不過更值得睇嘅係個轉折點。仲有,中國情況一樣,任鳩你話聽日爆煲,但三十年前有撚中國公司在世界頭一百?不過,又係睇下個轉折位在邊。
Good read嘅,兩篇都夠實用。
第一篇,有一大舊錢未入市,點算好?哎呀買港股又驚政策風險喎,又鬥地主又雷曼時刻喎。買A股又驚人民幣爆煲喎。買日本股又驚人口老化喎。買美股又嫌貴喎。咁點?等到幾時?當然,呢個問題真係比我想像中常見,雖然我唔係好明點解咁多Patreon讀者會有一千幾百萬在手冇買股票,「但亦證明我啲讀者群好富貴」(廣告商留意)。咁真係,如果有筆錢在手,港股嫌廢美股嫌貴嘅,點算好?慢慢等定而家瞓入去?因乜準則?文入面講
第二篇,如題,股災低位打靶嘅係乜人?有研究睇到,多數係有投資經驗嘅人。男性,45歲以上,結咗婚,有小朋友。點解呢啲人容易打靶?有得解的。文入面解
同場加映,波動市走去做錯決定嘅,亦都多數係男人。點解?亦都有得解。但我畀個提示你:屋企或寫字樓,等電梯,電梯未到時係咁撚狂撳掣,以為撳咗就快啲到嘅人,係男人定女人多?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同時也有8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明明應該要精準的細胞簡訊,結果發到一百一十萬封,是演算法有錯,還是主事者不想用大數據分類,結果搞到各種數據彼此衝突這真的是大數據防疫嗎? 全國恐慌之後又要甩鍋給地方了說是地方的漏洞了,說好的防疫優先不要鬥爭呢?你有研發出蟲洞讓病毒直接從雙北出現,你要說啊,國門放進來還不是中央的責任難道是蟲洞的...
世界係難撈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既然大家(包括連登既朋友)對長篇經濟分析文感興趣,至少唔抗拒,仲有興趣討論。係咁既話,承接上文,整多篇舊文重溫系列,出埋個下集《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大家再對比一下今日見到嘅局面,消化討論一下。
大家不妨分享一下睇法同埋部署既策略。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下)
我們進入了一個「向左走向右走的大時代」,後疫情時代的環球經濟究竟是通縮、通脹,還是滯脹?這個問題受著很多因素所影響,政治和經濟的大氣候已經與我們在學校裡所學、所認知的世界有很大的分別,我們難以簡單地利用單一的經濟理論去分析而得出我們想要知道的結論。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講,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幣市場(錢),二是貨物市場(錢能買到的東西)。
全世界大規模QE導致錢太多,錢太多會導致需求(對錢能買到的東西)上升。一般而言,QE首先是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貨幣供應增加,至於流動性會否流入實體經濟則視乎銀行會否貸款予民間企業或個人,從而促進就業和消費。但根據我們的經驗,QE只會提高投資/投機性需求,使大部份資金只會追逐資產和金融資產,從而導致資產價格的上漲,過多的流動性更會流去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市場。因此,QE會使資產市場和一般通貨市場的物價分離。
然而,今次有所不同的是,這次的「黑天鵝」是由世界性的疫情所引起,因此世界各國央行都知道單靠傳統的貨幣政策並不能有效挽救垂死、接近停頓的經濟,因而以紛紛以「雙QE」的手段(即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軌而行)救市,結果是將資金直接同時注入金融和實體市場,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央行憑空印的鈔票,所謂的財政政策都只是「左手交右手」,使整個世界即時多了大量「金錢」。當疫情過去,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將會出現流動性過剩,而這次流入實體「貨物市場」的流動會帶動實體需求上升,這會導致通脹。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從「貨物市場」的供應變化作出分析,直接影響供應的是生產要素成本,而這受著兩個目前變化比較大的重要因素所影響。一是急跌的油價,二是「去全球化」。前者會毫無疑問會引致通縮;後者則會令產能下降,引發通脹。兩者看似互相角力。
首先,油價急跌是因為疫情使世界經濟活動接近完全停頓,而導致全球總體需求即時大幅萎縮所致,因此可推斷為「暫時性」因素。即疫情過後,當飛機、輪船等主要的耗油交通工具開始恢復運作,工廠開始恢復生產,逐漸恢復正常的石油需求將會慢慢消化過剩的儲油量,使該因素慢慢淡化或消失。然而,我們假設「去全球化」可能是一種趨勢,至少我認為「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的進程將會困難重重。因此,結論是生產要素成本在後疫情時代將會上升。
此外,日前油價急跌至「負油價」亦可能會產生另一種影響。雖然油價問題樂觀點看可能只屬暫時性,但如觸發油企破產潮和相關衍生產品的斬倉潮,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會將風險隨著資金鏈蔓延,形成骨牌效應,造成金融市場大混亂,甚至金融危機。如我在前文《負油價與負利率的大時代》末所說「在現今世代,面對金融危機,我們有無限QE......」。沒錯QE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抗身素」,食足整個「療程」可以治標,但我們知道這並不治本,而且會產生不少「副作用」-- 市場上錢只會越來越多,資產市場將會進一步扭曲。
當錢越來越多,這又回到了後疫情時期由流動性過剩所引致發的通脹問題。經歷過08金融海嘯,我們都知道「放水容易收水難」。QE如吸毒,癮君子要戒毒談何容易。情況尤如每次傾盤大雨過後,水塘裡長時間積滿了水,但水進去了又不能有效排走,越積越多。當最後一次大雨過後,水塘真的要滿瀉了,一次過湧出來,形成洪水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看似互相角力的「油價急跌」和「去全球化」其實都會是在後疫情時期引發通脹的因。
從傳統經濟學角度,通縮和通脹都會引致經濟衰退,哪個比較可怕?理論上,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消費收縮導政經濟走下坡的惡性循環。當經濟蕭條時,總體需求收縮,人們預計物價會下降,銀紙比貨物保值,就將錢存入銀行,更加不願消費,經濟就會再惡化,形成惡性循環。從另一個角度,通縮的成因有兩個,一是貨幣供應量不足,二是產能過盛。然而,在歷史上真正由通縮所引發的經濟危機只有一次,就是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而當時除了產能過盛外,貨幣供應不足是主因,而貨幣供應不足的主因是因為當時世界各國還在實行金本位制,貨幣是以黃金為錨,增發貨幣需要有同等價值的黃金。因此,當產能過盛時,貨幣的供應量未能追得上貨物的生產量,因而導致通縮的惡性循環,人人緊握著手中稀缺的貨幣而不肯消費。
因此,通縮最可怕的地方是貨幣供應不足所引發的經濟危機。今時今日,第一已沒有國家實行金本位制,貨幣的發行在QE的發明後,理論上是無限量的。加上全世界都已參與「美元遊戲」,當中的「代幣」美元是靠一種叫「AAA」的信用發行,而理論上「場主」想發行多少「代幣」去玩遊戲都可以。第二,在「去全球化」下,未來產能不會如以往般過盛。因此,不會再出現大蕭條時期貨幣供應量不足以去追逐過多貨物生產量的問題。
當通縮已不足為懼,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通脹,準確一點來說是滯脹(Stagflation),即經濟衰退下出現的通脹。面對通脹,央行只需加息就可以控制經濟過熱所引發的通脹。可是,如果通脹的出現並非經濟過熱所引起,而是多年來扭曲性的貨幣政策所引致,而全球產能大跌使貨物生產量未能追上市場過剩的流動性時,經濟衰退與超級通脹同時到來。加息又死,減息又死,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美元遊戲」下的QE已不是無敵,正如我前文所說,這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最後,在現今世代,到底通脹還是通縮比較可怕?我想大家已有答案。世界充滿著變數,最壞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在後疫情時代,流動性過盛和產能減少是肯定的。如果走到「盡頭」時最終結果一定是「慘烈」的,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第一回合」就要勝出,使自己在最後面對「遊戲盡頭」時的創傷作緩衝。而在「第一回合」勝出的唯一方法是估算市場上過剩資金的流向。很多人認為的黃金避險只是一種防守而不能讓你勝出,要勝出我認為一定是……先賣個關子,大家可以從這個方向先想想。
作為投資者,不用貪心,不用急於「撈底」,掌握好重點便足夠。
Starman
2020.4.23
原文(Starman投資世界):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23.html?m=1
世界係難撈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寫呢啲]今日反而寫得快。不過朝早先出,因為呢啲位就最多牛鬼蛇神,噪音不絶,要過濾下先諗下寫乜,唔好畀情緒影響。
一向都建議你唔好睇咁多即食資訊,睇書睇文OK,即時新聞就睇少啲。雖然有時總有啲能樣會不停主動whatsapp你。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美股嘅,不幸地冇開到陽燭,但開市個跌幅都低過期貨好多,冇計。但Anyway,跌2%,有乜好討論?
係喎,5月以嚟最大單日跌幅喎,但其實5月跌乜?你仲記唔記得?我就唔記得啦。你睇個VIX,仲低過5月嗰時添
所以驚?唔驚。但到底係冇事好快定落嚟,定係未夠驚仲有排跌?就要Patreon入面講了
但都係講返香港,你見昨日我都有講,鬼媒冇乜人講咩香港共同富裕,事實你見壇嘢星期五已經,但星期五夜期ADR等等都冇乜反應,係星期一跌咗你先出嚟放大。
咁當中有乜玄機,就問返你嘅中南海密探,或者我Patreon講(不過我冇密探)。不過,幾時股市都唔會話你知「點解」跌,係「因為」恒大定「因為」鬥香港地主?你睇股價就兩樣都跌,但恒大高位蒸發九成幾,同恒基恒隆嗰啲跌幅就真係兩回事。
恒大嘛,正路地就星期四還唔到債券嘅息,會係違約,要債務重組(但,如果還到呢?)。爭在點善後。咁呢啲咁敏感嘅嘢當然唔在呢度講。但一樣有啲嘢睇到嘅
至於,巧多人關心嘅撈底,其實我係唔關心嘅。因為我冇錢。月尾嘛(20號仲唔月尾?其實我10號已經冇錢)。咁你真係要嘅,我估都下星期先,睇埋星期四咩回事。
不過呢,幾時都話,唔好中二病,你嘅口味唔代表全世界嘛。我到而家都不能理解做乜平時個個扮晒煙奴神,但一大升大跌就變晒股神,呢個又覺得自己可以高位沽,嗰個又覺得自己可以低位撈。咁怕且係好有成就感嘅,這是我難以理解的,我都係好難理解個世界
但唔緊要,我唔理解都好,你要做嘅,一樣有推介畀你。但你見市場好有效率的:多農地嗰啲咪跌得最多(下?你唔知邊間多?咁就要睇文了)!收租唔起樓嘅咪跌得冇咁多!騰訊阿里巴巴咪再跌少啲(方丈很忙)
所以詳細名單 Patreon都有,但,都大致係一分風險一分回報,你大膽咪摶最多農地嗰幾間,冇咁大膽咪收租股。正如我本書講,最緊要對自己坦白嘛。發現自己受唔到壓嘅,咪接受佢,唔係咩可恥嘅事。
撈底?幾時都可以架。問題唔係個市唔係股票唔係共產黨,係你本人嘛。即係你買完即跌10%又叫救命嘅,咁就算吧啦。
Good read嘅三篇。第一篇作者用黃金同美股示範,邊樣係較好嘅投資?視乎你邊個年代。但你見個週期好長,係十年廿年咁。你身處其中,連升十年嘅嘢,你一定當定律,連輸十年嘅嘢,一定當垃圾。但偏偏之後就轉。所以你要接受人都係短視,唔好以為自己點巴閉,應該分散啲,「如果你錯呢?」。亦因為咁我先話,唔信都要買,甚至唔信先要買。我都唔信我坐飛機會撞機,但我會買保險。
第二篇,教父級人馬寫。ESG投資得啖笑。好多人連ESG投資都唔知係乜(我知,你想覆我個全寫嘛,多謝喎,原來我唔知)。韋拿踢法似我,我同作者一樣,都係覺得「ESG投資又做到好事 又對投資好」係一大笑話。首先,乜嘢係好事?用童工唔好?咁亞馬遜啲司機冇得屙尿呢?富士康呢?搞歐超聯呢?另外,ESG高嘅公司回報好啲,只係因為佢地有錢搞埋呢啲垃圾。第三,邏輯上冇乜可能加多啲限制反而投資回報高啲。詳情?就睇Patreon講
第三篇,講美國通脹進入新階段。冇話你知會再惡化定係消退(唔好咁膚淺),只係個推動力唔同咗。之前係二手車,臨時嘢,好快消退,但之後有其他嘢了。
每日一圖仲正,第一個講SPAC差不多死晒,真係要講我想開香檳慶祝。根本就巧立名目古已有之,只係早排錢太多亂炒發夢股,又講到點高科技發明。而家就死晒,集資數目大跌,然後十隻有八隻都潛水,衰過你買大陸股。
第二圖,全球國家債務對GDP比率。比較低嘅,伊朗秘魯土耳其,「一定好穩定」。比較高嘅?日本加拿大美國,「一定爆晒煲」。嘻,現實當然唔係咁簡單,文入面講。Facebook教主買樓都做30年按揭啦!
第三圖,可能你聽過80/20,但股市不適用 — 1.5%嘅股票,貢獻咗過去30年差不多全部財富增長。剩返嗰98.5%,碌碌無為甚至輸錢。咁你可以諗下啟示係乜,你覺得自己係揀股天才揀得到嗰1.5%嘅,祝你好運,「咁你副身家係咪全球1.5%?」(其實唔難)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世界係難撈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明明應該要精準的細胞簡訊,結果發到一百一十萬封,是演算法有錯,還是主事者不想用大數據分類,結果搞到各種數據彼此衝突這真的是大數據防疫嗎?
全國恐慌之後又要甩鍋給地方了說是地方的漏洞了,說好的防疫優先不要鬥爭呢?你有研發出蟲洞讓病毒直接從雙北出現,你要說啊,國門放進來還不是中央的責任難道是蟲洞的責任?簡訊亂發難道也是地方的責任?
8月13號到9月2號這一群機師
跟他們的密切接觸者
在台灣留下來的軌跡
我跟你講就是確定是一個
確定是Delta病毒
那所以有一個問題在這樣子的狀況之下
廣發了110萬通細胞簡訊
我記得今年年初的時候還有去年吧
高虹安好像討論過細胞簡訊對隱私權
還有通保法之間到底有沒有扞格之處
到底有沒有侵犯人民隱私之處
妳那個時候的討論是針對什麼地方
那時候是敦睦艦隊吧我記得
不只還有鑽石公主號
對 因為他們下來之後其實他就是有接觸
然後因為後來陳其邁有把它寫成一篇論文
他就說有用了62萬人的基地台定位
那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完全是用了特別條款
反正就是最高上限指揮官可以做任何處置
就是侵犯人權我們坦白講
對他等於是說要去存取到這些資訊
那當然後來其實他們也出來講說
那個基地台的定位並不是很精確說
一定是定到他本人的一些行為等等的
就是說有經過基地台才會被搜到這個訊號
但是它還是代表著是你一個行為的足跡
我自己也收到那個簡訊
真的假的妳為什麼收到簡訊
我後來去了解了一下
是因為我在8月24號的時候
有代表郭董去桃園機場的醫院
就是我們那邊有一個聯新醫院
去那邊捐防疫物資
我那時候到的是一航廈
好像那個機師在那一天好像是出現在二航廈
所以反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
所以我的就是可能也被基地台的定位掃到
但是我覺得很奇怪的一點是說
其實110萬人這個簡訊真的有點妙
是因為其實我們都有掃實聯制
所以其實按理來講的話
其實實聯制如果是有實聯制的話
你應該是用實聯制的資訊去推
你怎麼會是用基地台去推這件事情
所以這有點怪因為變成是說好像
你本應該是要做精準疫調
結果變成是要用基地台去一個很擴大
而且重點是蔡英文總統還出來跟大家講說
有收到簡訊的人不要恐慌
如果是其他一般的民眾他們收到簡訊的時候
一定會擔憂
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要去做篩檢
那這種時候就變成是你的全台灣
是不是有辦法去收納這麼多人
突然要去篩檢的這件事情
還是說去的地方又會造成一個群聚
但我先幫大家解釋一下
因為所謂的細胞簡訊
是當初我們在鑽石公主號
然後在這個過去
好幾次在沒有完整資料的時候所發的
因為細胞簡訊是一個未經同意
直接強行跟電信公司收取你的手機足跡的一種方式
所以第一個
它有沒有侵犯隱私權 有
第二個它用的是太上條款
就是有緊急需要的時候
由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下令侵犯人權
也就是這個東西基本上調閱它是違反通保法
違反個人隱私法
幾乎是你知道的所有關於電信資料的保護都違背
但是為了防疫需要
就硬是把它拉出來
剛剛虹安講的意思是
你都侵犯人權了你都違反通保法了
你都違反個資法了
你調出來的資訊怎麼會是110萬人
3個確診機師可以接觸到110萬人
你以為他們選總統
我覺得是真的不知道說他到底是怎麼樣
去決定撈出這110萬
你是說反正我就是多匡一點
就是寧可錯殺也不要放過之類的想法嗎
但是我覺得他今天用這樣的方式去描述一段
他就跟你講8月13號到9月2號
他也告訴你說你有可能是
真的跟確診者有接觸到
還是你只是有在那個空間有可能碰到
我跟你講這個論述都超不精準的
就是你110萬出來之後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
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起碼要告訴我說
你今天這個case是因為8月24號
那我對於我的情況會比較了解
或者是說我今天有掃實聯制
那你110萬你是從基地台抓出來的
那你難道不能夠再跟實聯制這些
我們每天掃的那個辛苦的實聯制
你不能再跟它交叉比對一下再跟我說
我是因為哪一個時間點所以有這個問題
你就丟了一個簡訊來讓大家莫名其妙的
這個之所以說不負責任
是新加坡用的技術TraceTogether用的是藍芽
比較接近我們那個 社交距離APP
對社交距離APP 它用的也是藍芽
所以新加坡 剛剛這個網友有講他說
你可以從TraceTogether裡面
找到你過去兩星期所有的精準定位
跟你注射疫苗的接種狀況
我們坦白講這個東西google map就做的到啊
你如果開你的定位
你其實到哪裡去google map都有登錄
那為什麼今天我們的細胞簡訊
照說可以很精準卻沒有精準的篩選之後
就狂發110萬封
這個東西的科學根據到底在哪
你之前是不是笑過對岸說Delta病毒
回追七天你笑他不科學
結果你現在做的作法
8月13號到9月2號應該...
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這也太誇張了
等等你列了20天的時間
中間我只要跟他接近這個還不是用藍芽
就是我在基地台handshake
而且會到110萬看起來是沒有管那一天的小時
他那一天一定就是24小時之內我跟你重疊
距離算接近我就發
寧可全面錯殺也不要放過
那你說你今天讓全國110萬人覺得擔心害怕
懷疑他女友到底到哪裡去了
這個難道沒有社會成本嗎
你今天為了防疫不能夠再多篩一下
應該這樣講你沒有辦法用手機的細胞簡訊的話
你就要用實聯制嘛
實聯制是有時間然後店的位置
然後當然有進去的時間
出來就可能只能擲筊
或者是看他下一次掃實聯制是什麼地方
可是我這樣講你今天兩個系統都培養
為什麼不能交叉比對咧
你今天又不交叉比對你就隨便亂發
我們光這樣講110萬封簡訊要花多少錢
而且大家還乖乖的每天給你拍實聯制
在那邊掃實聯制的時候結果卻撈不出來
我覺得這整個過程就是
如果說你今天就是花了這些錢
然後build up一個實聯制的系統
然後你到真正要用的時候
卻還是用基地台定位
那我就真的不知道實聯制大家掃那麼辛酸
又花那麼多錢幾個億的到底在做什麼
現在的問題就是
現在機師的這件事情有沒有實際用到實聯制
其實沒有
機師去其他的地方有沒有掃實聯制
那如果有掃的話那你每一個空間
每一個unit你都可以抓出一群人
那你再拿這群人去跟他比對
而不是發110萬份簡訊
我現在不是要拿gps
直接去跟每一個單位的location去比對
我現在是拿機師的gps
去跟他自己的實聯制去做比對
你就會有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
每一個的地方你就可以拉的出來了
我不知道啦也許對他們來說真的很困難
或者是追求時效性他必須要趕快去做
所以他後面所有的處理都不做
就直接110萬撒出去
我不知道但是就我來講
我覺得既然實聯制有更精準的足跡的資訊
而且是大家比較願意去提供的資訊
那你為什麼不去使用實聯制的資訊
去比對這個東西呢
我這樣講政府施政不可能百分之百沒有疏漏
但是你明明知道有疏漏
你卻不把它補好
那你還一邊跟人家吹
我跟你講實聯制這個東西呢
我早就知道是一個妥協的狀況
你臨時要開發出這種實聯制來的確很困難
當然不周全
但是你不要開發出一個漏洞百出的系統之後
跟大家講說都是唐鳳
唐鳳好棒唐鳳是天才
唐鳳開發這個東西無懈可擊
我就問一句啊現在你能不能從裡面撈出來
靠實聯制確認這些機師去過哪些地方
幾點幾分進門
有沒有人在這個數字平台上跟他重疊
而不是只發細胞簡訊
你細胞簡訊一發出來表示你沒有別的方法了
而且還發了一個很粗陋沒有篩過的110萬份
我覺得這個對理工科的人來講我沒辦法想像
世界係難撈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怪癖|女生翻白眼致有反應如做虧心事 21歲男生:愛睇白眼多過睇胸
「看到眼睛翻白,如果真的『好正』的話,會有性興奮,有那種好像做虧心事的感覺,又驚又喜,覺得好像去做賊一樣……」Winston(化名)自小已發現自己喜歡看別人的眼睛,長大後更發現看到別人翻白眼會有性興奮,然而一直不知道原因為何,最誇張時更會想在別人睡覺時翻開眼皮玩弄。
最愛大眼美女 女朋友翻眼更大性興奮
大眼美女,很多人也喜歡,Winston也不例外,在街上看見也會多看兩眼,可是他卻更喜歡這些女生反白眼:「我喜歡又大又圓的眼,瞪大眼會看到眼白那些,眼白越多越好,最好有少許紅筋。」發現自己這個喜好後,Winston會在網上找相片和影片看,卻很少跟人提及這個癖好,形容這是「guilty pleasure」,一直都沒有勇氣公開說。「不知道外界如何看,(反白眼)應該是恐怖片、驚嚇,或者是核突,主要是用來嚇人,感覺就是:你喜歡這麼奇怪的東西?」至今他只會跟伴侶分享,連家人也不知道,幸好至今結交過的另一半也覺得沒大問題。「說過之後好像釋懷了一點,也慢慢normalise(正常化)這個想法,不會覺得自己很奇怪,純粹是有一個特別的取向。」
看翻白眼會看得心動,難道連擇偶也要先過到反白眼一關?Winston指認識時當然不會知道對方翻白眼「功力」,但是的確覺得眼睛漂亮的女生特別吸引:「大家的溝通更重要,如何看(我喜歡看翻白眼)這件事,這一點我也覺得很重要。大家相處不到,你就算美得曉飛也沒有用吧。」現在他也不時叫現任女朋友翻白眼,性行為時也會請她翻白眼令他有更大性興奮,女朋友也不介意,甚至曾翻白眼讓他拍照。「不過她翻不到很久,覺得眼睛會乾、會不舒服。」
研究眼睛結構圖 做功課分析自己
Winston為了這個「性趣」,曾經翻查過很多資料,例如小時候會特地找眼球解剖圖看:「眼睛如何移動、微絲血管如何分佈,我也會看,主要是欣賞。不會說想拿匙羹或甚麼器具要把人眼挖出來,這樣我覺得美感會沒了,太血腥了。」
他更曾做功課分析自己,發現日本會有色情電影以翻白眼(日文:白目Shirome)作為題材,有一系列翻白眼情節的AV,外國學者也曾統整非典型的性偏好,包括喜歡舔眼睛的「戀眼球(Oculolinctus)」、涉及眼睛的「視覺癖(Oculophilia)」等,他則認為自己的癖好不屬此類,但是在網上卻成功找到有人跟他一樣愛看翻白眼,「有段長時間我以為這個世界只有我自己一個是這樣,後來才發現原來有其他人也跟我一樣,有男有女,心就定下來一點,起碼有人會明白,但至今我在現實中未遇到一個人跟我一樣鍾意看翻白眼。」
臨床心理學家解謎 因童年經驗愛看翻白眼
即使覺得自己喜好問題不大,Winston自問仍對自己的取向十分好奇:「我沒有試過想特地去看醫生,但是也想有機會跟一些專業人士討論這件事,不是要令自己沒了這個取向,反而是了解自己為甚麼形成這個喜好,這一點我從小到大也解不通。」
臨床心理學家吳桂生博士跟Winston見面,認為Winston應該在小時候已對翻白眼很有好感,Winston說:「小學時跟同學玩,看到他們反白眼,覺得好像很厲害,慢慢越來越好像着迷一樣。中學也有嘗試過有女生在我面前反白眼,其實我不是跟她很熟,只是她是很好相處的人;上課時,她拍拍我的膊頭,叫我看着她,之後反白眼,她說是想玩玩,我看了有點反應。」
吳博士假設,小時候Winston只是覺得反白眼很有趣,是一件很厲害、很特別的事,長大後則將它跟性放在一起,「中間經歷了一些pair up(組合)的過程,一個套餐出來了:一個很友善的人,做一些很特別的事,是給我的,對其他人沒有的,還有我也沒有告訴過他,她卻好像明白我的心意,做了很厲害的事。」他認為,翻白眼跟Winston很正面、對自己很舒服、別人對自己好這些感覺在腦中關連起來,喜歡那件事,就會看得更多,自然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吳博士提醒:「如果越來越依賴白眼引發性興奮就要小心,出現得多是不好的,而且也需要協調。對方心中覺得翻白眼無傷大雅,就去做,但也容許別人有變化,例如別人如果日子久了,不想再有這件事,或者她真的不希望倚賴這件事的話,你也需要有點變化。」
吳博士指,每個人對性的喜好也可以不同,有些人留意不同部位,有不同動作、不同行為,只要對身體、生活、社交等沒有特別影響,也沒有牽涉到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不涉及威迫利誘和欺騙別人,一般都並非有問題的事,也不會定義為病。「情況真的因人而異,不過如果病人帶着這些問題而來,他是覺得很困擾、很不妥、很不自然,我就會幫忙找出覺得不尋常背後是甚麼,他想如何改變。」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怪癖 #翻白眼 #性興奮 #性趣 #日本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世界係難撈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是他們的眼睛。」 八十後導演朱鳳嫻(Judy)父母失明,擁有一雙明眸的她成為父母的眼睛,可是廿四小時隨傳隨到,加上別人對父母的目光,令她一度難以接受原生家庭,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在視障及現實世界中徘徊,Judy把自身經歷改編成劇本,訴說內心掙扎,在創作過程中與自己坦誠相對,接受父母。從劇場、微電影到大銀幕,一直與父母同行。
失明父母誕下健視女兒,女兒遂肩負照顧者的責任。Judy從小領着父母走路,不停描述眼前所見,讓他們了解當下環境。視障人士的好奇心及敏感度較高,一聽一嗅就能猜到周遭事物,「例如聞到蛋撻味,就會問附近是否有麵包店。」外出吃飯,Judy亦要為父母讀餐牌,逐一說出菜式,讓他們選擇,她亦經常陪伴父母參與視障中心的活動,從小就習慣與視障人士生活。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3/BPWKGNQ2BRHEDFCFF3KBSGIGI4/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80後 #導演 #視障 #香港電影 #蛋撻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