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料理第二波來了,這是大家最敲碗最久的馬鈴薯
而且這集是異國家常料理的大集合,看完之後可以獲得出國也可以嫁得很好的技能。
首先是日式家庭料理定番的馬鈴薯燉肉,不會這個你就嫁不到日本,而且做起來意外容易又好吃,尤其台南人那種喜歡甜甜燉肉的口味,讓我到日本念書時完全可以無縫接軌樂不思府。
然後是把馬鈴薯泥加上之前做好的紅醬就可以簡單完成的牧羊人派,這個就是傳統英國食物,一樣,不會這個你就嫁不到英國。只是說派這個字讓人稍微容易誤會,總會想到要派皮啊內線啊上蓋花紋啊,不過其實牧羊人派超級單傳,上蓋的花紋也只要用叉子就可以搞定。而美味也是完全保證的。
最重要的是,這是居家常備料理,做好之後拿去冷凍,隨時想吃拿出來氣炸鍋或烤箱一放,又是又香又綿滑軟嫩的馬鈴薯泥。
#結果就是我可以嫁了
#世界新娘
#目前最大的困難剩下大叔身份
#分享出去
#防疫料理
同時也有2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5萬的網紅NewShowBiz完全娛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全娛樂 #天之驕女 成為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9VHpN62jkqCCntHxymPOA/join 更多偶像獨家請訂閱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
世界新娘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維多利亞女王】
1837年6月20日,英王威廉四世(William IV,1765-1837)去世,結束了他在大不列顛、愛爾蘭與漢諾威王國(Haus Hannover,今德國境內)短暫7年的統治,雖說私生子女一長串,但與阿德萊德王后(Adelaide of Saxe-Meiningen,1792-1849)的婚生子女皆已不幸夭折。兩天後,威廉四世的姪女,年方18歲的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1819-1901)正式登基,開啟為期63年的『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
『維多利亞時代』由於工業革命成熟發展,並且免於瘟疫肆虐,讓英國在社會經濟、國家勢力方面都有穩定長足的發展,加上早些時候因為殖民勢力大舉擴張,已經為英國贏得『日不落帝國』稱號,自此以往,英國邁入稱霸世界舞台的黃金年代。
女王的父親-肯特公爵(The Prince Edward Augustus, Duke of Kent and Strathearn ,1767-1820年)在她剛出生沒多久,大概8個月大時就去世。然後她的堂姐-伊莉莎白郡主(Elizabeth Georgiana Adelaide,1820-1821)雖說王位繼承權排序在維多利亞之前,但出生不到3個月便蒙主寵召,換句話說,維多利亞小嬰兒在10個月大時已經成為英國漢諾威王朝的唯一,並且是最後一位繼承人。(你看即使是比一般人擁有更多資源的王室,要讓嬰兒存活也沒那麼容易,面對生死同樣由天不由人)
維多利亞從此在肯辛頓宮中接受私人並嚴謹的君主養成教育,但因為母親來自德國,所以三歲之前只會說德語,之後才陸續學習英語、法語和印度語。不過根據她自己的說法,被母親刻意孤立,與外界隔絕,並且受教極度嚴格的年少歲月簡直是〝相當憂鬱〞(rather melancholy)。這點也在後世許多關於維多利亞的傳記電影或著作中都曾有所著墨,比如2009年上映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The Young Victoria)。
登基大典之後的一整年,大約有十幾位畫家為女王繪製肖像畫,好供廣大領土上的臣民瞻仰。身分尊貴如她,當時幾乎每天都要有個時段,或甚至一天兩次,乖乖坐好讓畫家為她細細描繪尊容,當然,若是沒有經過允許,這些畫家才不許跟女王交談。
這幅由美國畫家薩利(Thomas Sully,1783-1872)描繪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1838/05/15)肖像畫草圖便是成於此時。
畫面中的女王側身回眸,彷彿是最不經意的轉身一瞥。不同於自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表彰女王威權神聖的肖像畫傳統,薩利筆下呈現了維多利亞那神采清徹的眼眸、精緻小巧的嘴唇,還有豐潤粉嫩的臉頰,那芳華初綻的少女模樣因著頂上王冠和珠寶首飾而增添皇家氣勢(題外話,可見女生穿搭時配件有多重要。另外我們當然也不排除畫家為重要人物繪製肖像畫時必要的〝美圖〞效果)。
因為女王太年輕,這時候繪製肖像畫勢必得注意到如何呈現她青春活力卻不天真輕浮,嚴肅端莊不顯陰沉死氣的特質,如何拿捏得當考驗著畫家功力。據說也是因為薩利人長得帥又有魅力,讓女王陛下賜與他較大的自由度好進行肖像畫創作。
薩利原來出生於英格蘭,幼年隨家人移居美東維吉尼亞州,26歲時回到家鄉英格蘭學習繪畫技巧,之後成為美東上流社交圈內著名肖像畫家,並因此賺進豐厚酬金。1837年秋天,維多利亞女王剛登基數個月,人在美國的薩利準備動身返回英格蘭時,受到賓州慈善團體「聖喬治之子協會」( The Society of the Sons of St. George)委託,待在英格蘭期間為女王繪製肖像畫。
畫家從1838年3月開始這項工作,歷時約莫3個月,到5月終於完成。這段期間主要是繪製了一些肖像草圖進行研究,這幅就是其中之一。
畫女王的空檔之外,善於交際的薩利也沒閒著,他忙著逛美術館、博物館,參與歌劇、戲劇表演和社交活動,順便再研究一下別人怎麼畫女王。別忘了,這時候大英博物館業已開放(1759年),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還要等到34年後(1872年)才會與大家見面。
畫家返回美國後,便根據這些草圖完成了兩幅正式肖像,一幅履行「聖喬治之子協會」委託,另一幅讓自己在巡迴展覽時展出。
不過也是盛名之累,薩利因為肖像畫所有權跟「聖喬治之子協會」鬧上法庭。費城法院後來判得協會擁有所有權,薩利則是保有設計或發明權,協會也不准複製此肖像畫。只是世事難預料,薩利原來用於展覽的版本於1865年南北戰爭之際燒毀,而聖喬治版本幾經輾轉後,最終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安享天年。
薩利完成肖像畫之後約兩年,維多利亞女王嫁給自己的表弟艾伯特親王(Albert, Prince Consort,1819-1861),在婚禮中她穿上白紗,從此白紗禮服成為全世界新娘的標準配備。另外與親王的幸福婚姻生活讓女王陛下誕育9名子女(雖說女王本人很討厭懷孕),這些子女後來與歐洲各皇室聯姻婚嫁,更生下總計42名孫輩,使得大英帝國勢力更是深入遍佈全歐陸,也讓她被尊為『歐洲的祖母』(Grandmother of Europe)。
可惜好景不常,1861年12月,年僅42歲的艾伯特親王因為斑疹傷寒離世,女王從此陷入無盡悲傷,並且逐漸於公共事務中隱退,君主立憲制度也是於此時逐漸完善,並推進英國共和制度發展,女王或國王的頭銜自此象徵性大於實質政治性。
話雖如此,女王在人民眼中依然是重要標誌性人物。其實光是看這草圖中維多利亞清麗可人兼具皇家氣度的模樣,連我們這些歪果忍也不禁好奇與懷想她所標識的帝國榮光。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世界新娘 在 Tiffany甄馨 翹臀美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第二次的比賽,這次是大場的【世界新娘真人組國際盃】,恭喜林心惠老師榮獲🎉🎉【季軍】🎉🎉,既上次比全國盃榮獲冠軍之後,這次比沒想到選手們一個個在比浮誇的造型😱,也從這次的比賽當中很明顯評審們還是會喜歡誇張到不行的整體造型,我們什麼都做到了,只有造型略簡單了些不夠吸引他們,明年在增進自己,在一起把冠軍抱回家!👑👑
造型師的角色很重要,模特兒的角色也重要,必此之間也是要有默契,與好好的展示老師的作品,肢體與氣勢跟笑容等等,老師,這場比賽不容易,與你為榮,你最棒了❤
世界新娘 在 NewShowBiz完全娛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完全娛樂
#天之驕女
成為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9VHpN62jkqCCntHxymPOA/join
更多偶像獨家請訂閱完全娛樂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ShowBiz?sub_confirmation=1
-
歡迎幫助完娛提供多國字幕翻譯讓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享受完全娛樂
翻譯字幕請直接私訊"完娛臉書"提供給我們喔:)
https://www.facebook.com/setshowbiz
世界新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色的……
據說某廟是陰廟,主神像因久未開光,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鬼怪……
學校有這麼多靈異現象,是因為過去是亂葬崗……
不能用紅筆寫名字,否則會短命⋯⋯
車子經過辛亥隧道,廣播有時會自動切換頻道,甚至出現充滿雜訊的誦經聲……
行人號誌上的小綠人,每走兩萬步就會跌倒一次……
無論是巷說物語、靈異怪談、謠言耳語或小道消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傳說與事實共同形塑而成的世界。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從蒐集故事、追索脈絡,到研究詮釋,取材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地方誌,日治時期的舊文獻,以及媒體資料庫與網路論壇。三位執筆者耗時兩年,爬梳這些傳說怪談的起源與背景、騷動與擴散。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楊海彥
一九九一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
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
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作者簡介:阮宗憲
臺中人。
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
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
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從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創作開始,而後投入臺灣各地的神怪考察;期望以故事為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與實地考察,每個月的例會一定要配著酒開。
作者粉絲頁: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粉絲頁: 蓋亞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世界新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寫給Alaska 的」介紹
訪問作者:陳乙緁
內容簡介
以跨越時空的旅遊概念,重新想像各種關於生命
失去,與愛的詩與散文。
散文以阿拉斯加為一個空間和意象,指涉一種遙遠的過去,已故,失去的人事物。文字在詩與散文間,寒冷的意象與炙熱的溫度間協調,生命中的瞬間與永恆中互轉,千百種愛的絮語寫給每一個還在尋找永恆的人。全文以五個章節貫穿:自然、空間、臉譜、神話、敘事,綿密交織。自然的章節中,在四季,與各種自然景觀中做各種情與景的對話與想像。空間則結合了實際建築,場景,抽象的畫框,與圖書館,由抽象的概念探討美學,生死等人生議題,及創造實驗劇場式場景的故事。臉譜紀錄,平凡日常中的人物側寫,從最親的親人,到街頭藝人。神話的章節中,文字結合寫實與神話故事,敘事的章節則以圖像,意象,散文,詩,劇情去實踐各種敘事學的可能性。
以旅人的心境,描繪人生途中不同時空與階段下各式風景,或過去,或未來,或異地,或故鄉。文中探討失去,死亡,和愛情在生命中與存在的意義。愛情可以如龍捲風般,偶遇可以在雪地,戀人在月光下卻幻做一隻貓,人魚成了走不進禮堂的新娘,從中世紀古老建築到博物館畫框,從舞曲到焦糖瑪奇朵,文中不斷協調的是對遠方的思念,與人我間情感的距離,一如小步舞曲。主詞是祂你我他她牠它,走在人生中不同季節,透過對自然觀察、旅行、文學、美術、舞蹈、音樂、詩歌和神話的描繪下,重新對生命,愛與追尋重新思考與定義。
篇章是瞬間,亦為永恆,有遺憾,卻留有更多的空白,魔法和愛。透過文字,冰山融化了,瀰漫在空氣中的是一如紫丁香般的記憶,香草般的歡喜,與藝術與文學對生命美的啟發。因為書寫,所以,愛存在。
作者簡介:陳乙緁
喜愛旅遊、閱讀、美食、戲劇、表演藝術、跨文化議題。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後於愛荷華古寧學院及馬里蘭聖瑪麗學院任教,以及於華府的Liberty Language Services擔任口譯。文章散見於《世界日報》和《華府每日新聞》,並於2016年出版《記憶零度C》散文集。
作者粉絲頁: Claire Chen 陳乙緁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