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C文白異讀 (16) ❞ #LC16
▍會臺語的人,不必思考就能說出〔蓋天下/馬桶蓋〕〔帶衰/海帶〕〔大方/大聲〕對吧!您腦中已建置精確的「文白異讀」語音識別導航,只是不自覺。
███〔文白異讀‧對應16〕███
✓【文讀音】►〔-ai〕
✓【白話音】►〔-ua〕
❍ 其他「對應16」例字 ►► (前文.後白)
▩ 依【賴】(nāi/lāi).姓【賴】(luā)
〔漳腔文讀音「nāi」|泉腔文讀音「lāi」〕
▩ 綾【瀨】遙 [日本演員] (nāi/lāi).溪【瀨】[溪中淺灘] (luā/luà/luah)
〔漳腔文讀音「nāi」|泉腔文讀音「lāi」〕
〔綾瀨遙|Lîng-nāi Iâu〕
▩【泰】國 (thài).長【泰】[中國漳州地名] (thuà)
〔長泰,當地漳州話長泰腔說「Tiônn-thuà」,而「Tiô-thuà」為偏泉腔〕
▩ 蓍【蔡】[漢文詞] (tshài).姓【蔡】(tshuà)
〔蓍蔡|si-tshài〕
註❶ 臺語含大量「漢源詞」(同日語、韓語、越南語),此為漢源詞「文白異讀」討論。臺語另為數可觀的「非漢源詞」,其音韻另有演化路線。
註❷ 文白異讀 與 破音字 (破讀) 不同。如下例,【A/B】之分,屬「文白異讀」;【1/2】之分,屬「破音字」。例〔重〕:【1A】<文> tiông (重陽),【1B】<白> tîng (重來),【2A】<文> tiōng (重要),【2B】<白> tāng (重量)。
註❸ 文白音要背?沒必要!千萬別!這系列是讓你發現大腦很厲害。臺語具高度「語音多樣性」(破音字+文白異讀+連讀變調+輕聲+輕讀+口音差),母語者的大腦總能下意識地在瞬息間完成語音辨析,奇妙地脫口而出。這是在臺語環境自然生成的語感,非硬背文白音而成。
註❹ 本篇臺語〔(文) -ai (白) -ua〕對應字與中古漢語〔蟹攝〕一等開口呼字同源。
#LC文白異讀_BûnPe̍hĪTho̍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https://youtu.be/IIQtB9wRmsQ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 港普口音是如何煉成的? | 一個古天樂的誕生方式! ------------- #港普口音分析 #古天樂普通話 #港普 大家都知道...
中古 音韻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和明天「哈娜麥莎微醺時刻」吹起一陣蘭陽風!~今天的特別來賓,是來自我的家鄉,來自宜蘭的年輕有為的文學詩人,也是詞曲創作人的楊肅浩!
2020年最被期待的新台語專輯~首張創作專輯「噶瑪蘭的風吹」!
記得今年的年初,我去了董事長的錄音室,巧遇老朋友董運昌,正在製作新人楊肅浩的最新專輯~當下聽到覺得,哇好舒服很不一樣的台語,很清新很很人文~很有土地的感覺⋯再加上董老師的嚴謹的製作~就心中期待專輯整個製作完畢的時刻一定要來採訪!
真的是熱騰騰的新專輯,非常好聽值得大大推薦的專輯!除了詞曲創作人楊肅浩,現場還有製作人董運昌老師一起來分享這張專輯的故事喔!不要錯過了這兩天的節目哦!
❤️🌹❤️🌹❤️🌹
教書的樂壇唱作新人 楊肅浩唱出對土地及族群情感
今年26歲的宜蘭高中國文老師楊肅浩,從大二開始就已經是駐唱歌手,這幾年拿下二十多個創作比賽的大獎肯定,其中包括「民歌四十創作比賽」演唱及詞曲冠軍的巡演機會,累積了充足能量,今年夏天終於帶著首張創作專輯《噶瑪蘭的風吹》進軍歌壇,以台灣新民謠的新風格展現唱作實力,為台語歌壇注入一股全新能量。
自小生長在宜蘭頭城田庄的楊肅浩,小時候在一場活動中聽見歌手陳明章演唱「蘇澳來的尾班車」,開啟了他對台語歌的興趣,國中時期就喜歡唱歌,高中時期開始創作,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系的他,在文學造詣上也屢獲獎項肯定。
選擇以台語創作,楊肅浩說,是受到大學課堂討論中古音韻而啟發:「詞曲不倒音,歌又要選到好詞,修辭有層次,真難!開始研究台語歌之後,覺得台語詞彙非常適合拿來寫歌」。首張專輯就是以家鄉成長背景所見的人事物為出發點,就像風箏飛高高,俯瞰兩三代人在台灣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希望傳達島嶼上不同世代與族群間的相互理解與關懷。
身為高中國文老師,在錄製新專輯時,楊肅浩必須白天要教書,傍晚再搭車到台北錄音,有時錄到深更半夜,只得在客運上備課,過程雖然艱苦,但得到了典選音樂全力支持,一口氣邀集了金曲級的三位製作人,吉他詩人董運昌、金曲製作人蘇通達以及Trash樂團鼓手金魁剛共同操刀,由三位製作人及這虎音樂負責人趙家駒老師攜手完成。
專輯籌製過程中,楊肅浩分享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董運昌老師出現,因為董運昌在擔任評審時鼓勵過他,覺得他的創作是特別出眾,要他好好繼續創作,他原以為只是老師鼓勵學生的評語,沒想到大四那年董運昌來到台中問另一位吉他老師,願不願意一起投資幫他發片,讓他一度嚇傻、受寵若驚,後來與唱片公司簽約後還能邀到董運昌擔任製作人,深深覺得緣分不可思議。
楊肅浩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共收錄11首歌,一手包辦了100%的歌詞和90%以上的作曲,專輯主打歌「1929」是楊肅浩與董運昌合作的第一首歌,創作靈感來自大學時期曾幫一位宣寶麟老將軍寫過回憶錄,畢業後返鄉教書又天天經過老眷村的「復國巷」,當時就想為這群跨海來台的老兵們寫下離鄉奮鬥的感人故事,這個動機也觸動了董運昌想起父親隨政府遷台的歲月,兩人用不同世代的感動,從1929年唱到2019年,唱盡90年來的光陰流轉。
專輯中最後一首歌【噶瑪蘭的風吹飛懸懸(寧靜平原)】回到初心,楊肅浩寫下了宜蘭小孩對這片家鄉的寄託,隨著成長過程,看著土地與城市的變遷,就算遊子他鄉,腦海裏總會有一個家,間奏段落改編自台灣民謠「望春風」,多了幾分鄉愁,也承載每個遊子的心。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播出曲目 第89集
11/7日(六)播出
楊肅浩- 噶瑪蘭的吹風(上集)
1、1929 4’45”
2、到這為止 4’46”
3、賣田歌/3’44”
4、 後世人的查某/3’17”
第90集
11/8日(日)播出
噶瑪蘭的吹風
(下集)
1、火金姑 3’52”
2、有時 4’21”
3、插滿煙筒管的城市 5’51”
4、 噶瑪蘭的風吹吹懸懸(寧靜平原版)4’29”
楊肅浩MV連結
1929
https://youtu.be/RrSPqG-z-gU
後世人的查某囝
https://youtu.be/PaGWl-QrJWY
到這為止
https://youtu.be/HrhsnmGF_Ks
插滿煙筒管的城市
https://youtu.be/cJwIJBULbLk
賣田歌
https://youtu.be/eZkCDcj2jxU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典選音樂 (CLICKMUSIC)
中古 音韻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存參。
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打這篇文章,因為這個專頁的讀者實際上涵蓋了很多不同的族群,這篇文搞不好會一次得罪很多族群,但是我覺得都有人開了這個話題卻一直避開也不是辦法,以下寫一些個人感想,說不定也可以成為大家交流的機會。
「台語和閩南語是方言關係嗎?」
有個最快的方法就是都定義為語言,閩南語是語言,台語是語言,兩個是有親屬關係相通度高的語言(?)。好啦,但是我們還是來認真討論一下加入方言的劃分法。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一樣要再次提醒,方言和語言的人為界定是有政治在其中的,所以才會有「語言就是有軍隊的方言」的這個說法。
所以問題在於,你怎麼界定語言或方言?實際的語言分類非常複雜,基本詞彙、音韻系統、構詞語法都得要比較。很常見到的狀況是某語言跟另一些語言在音韻上很相似,但是構詞語法跟另一些更像,所以到現在語言學家還是有很多無法界定歸屬的語言。
我們先用一個比較理想化、沒有太多政治介入,且只考慮兩個語言的模型,假設A語言和B語言是音韻系統、構詞語法相似,相通度很高的語言,我們把兩者的關係暫且稱作方言關係。這時候A是B的方言,B也是A的方言。
如果我們假定方言是語言的子集,那A和B兩個方言是「什麼語言」呢?這裡就牽涉到命名權的爭奪,也是政治可以大大介入的空間,同樣的兩個相通度高的方言,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名字,印尼語和馬來語、荷蘭語和低地德語,也可以像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一樣用同樣的語言名。因為這裡的「語言名」是一個共時概念,我們只是在幾個方言中選一個我們覺得具有代表性的、或者習慣的用法,所以我們可以說「印尼語和馬來語是方言關係」,當然也可以說「印尼語是馬來語的方言」或者「馬來語是印尼語的方言」。
如果用歷史發展來定義,「語言」的範圍就可以更廣,有親屬關係但是彼此不相通的也可以是一個語言的不同方言,法語和西班牙語可以是拉丁語的方言,廣東話和閩南語可以是漢語的方言。但是因為這個時候「語言名」通常是一個抽象概念,或者是一個歷史上曾經存在的語言,例如「中古漢語」。
回到台語和閩南語,我想大家應該也都知道,這兩個語言歷史上有非常近的關係,如果用歷史語言學發展來看這就是兩個方言,或甚至是一個方言當中的不同變體。我們如果用考慮相通度的方法來看,大家說的台語和目前在中國通行的閩南語是不是同個語言?從相通度來看:是的,拿廈門話來說,兩者還是有高度相通性的。大家可以上youtube找廈門話來聽聽,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聽得懂。(例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XK8_J_9dY)
從相通性來看,台語和閩南語互為方言關係,但是要用哪個語言來包含它們呢?語言學對語言的命名並沒有一個明白的規範,語言的歷史、使用者習慣、較可追溯的發源地都可能成為語言的名字,因此用來指涉福建的「閩」或者「福建(Hokkien)」就成了命名時會使用的首選,然後閩語是一個很大的家族,其下又有很多語言分支,相通性非常低,所以一般會再劃分方位,Southern Min就是這麼來的。
這不代表台語和閩南語沒有區別,台灣閩南語確實在過去受到了日語等語言的影響,而後受到台灣華語的影響,發展出許多新的特色;於此同時中國閩南的閩南語也有自己的變化以及來自普通話的影響。
語言學家在許多時候仍然必須區分,具體而言,假設我要做一個語言實驗,實驗中會用到「大學」這個詞,廈門話和台語發音是不同的,因此就得說明我找的參加者到底說的是Taiwanese Southern Min還是Amoy Hokkien,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
到這裡我們至少知道,台語和現今於福建沿海通用的閩南語(例如廈門話)相通度很高。至於這兩個語言/方言要用什麼大語言概括,一般常見的是用「閩南語」這個家族來稱呼。台語是一個語言嗎?是。廈門話是一個語言嗎?是。台語和廈門話是兩個相通度很高、可以視為彼此方言的語言。它們都屬於閩南語家族。
1. 「台語只是一個方言」?要這麼說也可以,但記得大家都是方言,包含現在通行福建的閩南語,也是(大分類的)閩南語的其中一個方言。
2. 「台語是閩南語的方言」?閩南語是指這個閩南語家族還是指現在廈門話?如果是前者OK,後者的話那就是像在說「印尼語是馬來語的方言」或「馬來語是印尼語的方言」,你覺得OK嗎?
3. 「台語是一個不同於閩南語的語言」?2020年這個時間點以相通度來看還不是,沒有差到彼此不能溝通。
4. 「台語就是閩南語」?說「台語是閩南語家族中的一個方言/語言」會更好。如果閩南語是指現在閩南通行的語言,那兩者雖然相通但已經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5. 「台語憑什麼叫台語」?這是習慣用法,確實在現在「台語」這個符號指涉的就是台灣閩南語,不過很多論文還是都會精準地寫Taiwanese Southern Min的,同樣的要精準一點定義在台灣使用的客家話也是會寫Taiwanese Hakka。只講Taiwanese的只要記得在文中給個定義也無妨。
6. 「台語以後有可能變成一個跟福建閩南語完全不相通的語言嗎」?有的,因為語言一直在變化,不是只有台語會變化,福建的閩南語也在變化。不過現在這狀況是在等哪個語言氣長,以福建目前的語言政策和大量人口移入來說,閩南語式微的速度比台語快很多,現在廈門的小朋友別說閩南語,連閩南語腔的普通話都漸漸消失中。(台語就要看大家現在的努力了)
--
語言是一個很外顯的特徵,也因此成了許多人直覺劃分認同的工具,但是我認為我們還是可以思考一下,討論台語是不是閩南語時,是想知道語言學怎麼看待這些語言嗎?還是想透過語言的異同來佐證語言以外的正當性?
一個國家有很多語言,或者一個語言為許多國家所用,都是常見的事情。即使語言常常為人所利用,但這個討論語言學的小地方,我們還是能試著重新思考「語言」,跳脫「你跟我說同一個語言,所以你屬於我的國家」或者「你跟我說不同語言,所以我們是不同國家」的二元論述,或許更能看見語言多元的樣貌。
#發這篇文需要小酌
#抱歉不小心就打太長了
中古 音韻 在 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https://youtu.be/IIQtB9wRmsQ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
港普口音是如何煉成的? | 一個古天樂的誕生方式!
-------------
#港普口音分析 #古天樂普通話 #港普
大家都知道香港口音的普通話很有特色,被稱為港普,而當中,古天樂普通話,張家輝普通話,鄭伊健普通話,蔡少芬普通話,黎諾懿普通話,尢其經典。今天就要從廣東話和普通話的音韻差異,分析給大家看,究竟這些口音帶來的港味,是怎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