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下不為例
李怡
美國政府換屆當天,中國外交部即宣佈制裁包括蓬佩奧在內的前特朗普官員共28人;並沒有民主黨政治人,包括熱衷關注中國人權、讚揚香港抗爭行動是「一道美麗風景線」、推動眾議院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立法的佩洛西。中國對特朗普顯然恨之入骨,故「老朋友回來」第一天即行動。
中國連日來派出最大規模的軍機擾台。拜登的國務院回應說美國「關注中國持續試圖威嚇台灣,敦促北京停止對台灣在軍事、外交及經濟上的施壓,並轉而與台灣『民選代表』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民選代表」而不是政府,意味着不會繼承蓬佩奧的政策,承認台灣是政治實體、廢除限制華府官員與台灣官方接觸的守則。
社交媒體繼續言論審查,一些撐侵的媒體紛紛轉換頻道。香港部份論政人士識時務或一廂情願地支持拜登,中國網頁的粉紅紛紛轉向。拙文的留言區有網友稱,「五毛同反侵粉一齊開工了,李先生等被批鬥滅聲,呢個page凍過水了」。
本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衞你說話的權利」這個言論自由的準則,我從不在社交媒體刪除「朋友」或留言,儘管意見相悖並疑似不懷好意。對一名不斷盯着陶傑和我的文章的跳梁左膠,謹記魯迅的教誨「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不予理睬。只是前日有網媒刊登跳梁者「揭發」我「涉嫌抄襲」,有愛護我的讀友想我解釋一下,於是不得不在此作通識回應。
說我「抄襲」,我絕對承認,而且承認自寫文章60多年來,就是抄襲的慣犯。我年輕時寫過一系列「社會科學初步」「心理學初步」「邏輯學初步」的小書,都是看了一些大部頭難消化的著作,取其意予以通俗解釋,不用說都是抄襲,沒有多少自己意見。寫過小說,也是看了許多小說後的模仿,就像魯迅寫《狂人日記》連題目都抄自果戈理一樣。寫政論自然也是東抄西抄,融會前人意見,再予以個人發揮。
引用他人意見是否應註明出處?抱歉,請去看學術論文吧,自古以來寫流暢文章都不註出處,知者自知,不知者不知何妨。
以前有人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因為任何一篇文章都融合了他人的思想、經驗、文采。不須關注誰在某問題上說得最早,只欣賞誰寫得好。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就是講清楚道理而不在乎首創,信奉和愛好古遠傳統。
看到美國立國的古遠文明,在違反常識的追求無差別平等,和權錢色的腐蝕下淪落,我從來不相信特朗普會贏得大選,也唯有堅持「信而好古」,盡力闡述古遠的文明價值觀。講以理抗勢,是想解釋保守主義的理在哪裏,是否應該維護。久遠的道理當然是抄襲,不會是自己的意見。
有時讀到一些言之有理但長篇大論的乾枯文章,就會像以前寫甚麼「初步」一樣,予以消化和發揮。若讀友們想繼續看我的這些抄襲,就請留步。否則請移玉步到跳梁左膠的網頁。
年輕時,有《大公報》前輩教導「傳媒第一法則」,就是:永遠不要與閱讀量比你少、影響比你低的挑釁者筆戰。
有人問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碴(挑剔),你從不回應,這是為甚麼?」余答:「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不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用李敖比跳梁者,得罪李敖了,他至少是有才學和會寫文章的作家。
今天破了「傳媒第一法則」,下不為例。原因是,我可憐那些取用跳梁學痞粗劣文章的編輯。
中國傳統價值觀通識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今天香港電台播放的《香港家書》。本來上款是「Dear Carrie」,內容希望他/她們明白,不過後來大家感覺她已不能回頭,還是給所有香港朋友算了。🙏
//各位香港朋友:
相信於過去幾個月,大家一同經歷各種高低起伏。我們有哪些最大得著?我們又正在爭取一個怎樣的香港呢?
我記得我小時候的香港,可能就是最黃金的香港,英國殖民管治高壓的一面開始遠去,自由民主的概念開始落地生根,中國模式尚未出現,但六四集會、華東水災集會可以同步進行,當時大家不會深究身份認同的問題。正如鄧小平所言,是「馬馬虎虎」的愛國者。
當時的香港經濟位居世界前列,軟實力無以復加,我於美國和英國讀書時都是以強烈的香港身份認同為榮。香港當時的成功之道可歸於簡單的哲學—水至清則無魚,這學問於回歸後有被掌握好嗎?
究竟是否回歸後,所有東西都是剎那間改變?究竟是否正如政府或者北京的朋友所言,一切都是外國勢力、地產霸權、通識教育或是沒有國民教育所導致呢?
回看十年前的2008年北京奧運、10年的上海世博,清明上河圖來港展覽時萬人空巷的場景。那些時日,香港人對中國的身份認同是過半數的,年青人還未有港獨訴求,一切似乎都「形勢大好」。這不是北京眼中最期望的事實嗎?為何十年間一切都改變了?
《經濟學人》較早前的民調中,居然只有百分之三的三十歲以下年青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果你認為香港沒有國民教育導致缺乏身份認同,那為何官員們的子女會拋棄香港的教育而到海外讀書、甚或移民?那麼,到底過去的十五年發生了何事令香港人感不快呢?是否因為打破了「水至清則無魚」的哲學呢?
香港正在發生的事相信令不少人憂心,但是否單靠三萬警察便足以「止暴制亂」呢?如果一個社會令一代人兩代人三代人都失去信心,就算社會表面上一切正常,似北韓般生活又是否開心呢?
近月來,我們特別擔心的,除了社會的動盪不安外,亦見到過去幾十年凝聚的社會共識、核心價值被慢慢破壞。無論政府還是親北京的媒體,批評的對象,由本來所謂的反對派,變成了批評教育制度、校董會、醫管局包庇武力,慢慢到國泰航空、匯豐、法官醫生律師專業人士或者媒體,包括香港電台,似乎全部皆是犯錯的對象,只有撐警才是政治正確的行為,這樣又是否真正意義上的「攬炒」?
其實香港本來就處於漩渦、國際關係的灰色地帶中,我們從小便相信溝通的價值,亦相信社會本來有和而不同的價值觀,但不代表香港人沒有底線或原則。而這種原則也見於以前不少的建制派身上,例如前特首曾蔭權也曾於香港家書講過「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種生活方式、兩種貨幣、兩套法律,甚至是兩套價值觀」,明顯地,香港和內地有不同價值觀,否則也不需一國兩制。又正如曾蔭權說,「深深明白到香港要持續發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快,要貢獻國家,更要保持香港的獨特性」,但未來還有這種獨特性嗎?
政壇前輩李鵬飛也講過,「特首這份工作,當然是面對兩個不同的老闆,但當一國兩制有衝突時,自然應該站在香港人的一邊。」但現在的上位者有這個意識嗎?
我一直覺得2012年是香港乃至世界的分水嶺,「全面管治權」這套新管治哲學從此出現,以前我們眼中可以自行處理的問題,剎那間都會被上綱上線演繹,動輒便被演繹成國家利益、國家矛盾、國家主權、國家統一、國家團結。當然,這些問題很重要,但是否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需被上綱上線呢?自從2012年出現的結構性改變後,香港人情緒明顯地愈來愈低落,社會矛盾愈加尖銳,對立也代替溝通成為新香港常態。自始,身份認同問題也好,捍衛核心價值問題也好,漸漸由次要矛盾變成主要矛盾。特區政府是否明白,這些才是深層次矛盾,我們所關注,而非有沒有樓。
身邊不少朋友本來也是較務實的,不問世事或是專心養妻活兒,但突然間有一種覺醒,香港下一代會否還有核心價值?還有真香港人嗎?曾幾何時,街上沒太多金舖,香港人可以互相於小店開玩笑,充滿人情味。甚至facebook不久前還能暢所欲言,無需改名;當你捍衛香港核心價值時,無需上綱上線,無需擔心因而失業;過關深圳時無需被查手機,無需因香港身份於內地媒體承受批鬥。當時兩地有一度相對健康的防火牆,互相尊重,非今時今日般,每個環境每個家庭都有一種群眾鬥群眾的局面。
今日台上官員、上位者不少都是老相識,也有私人交情,也曾十分尊重。不論是香港之子還是香港之母,大家都是香港人,為何剎那間似乎都失去香港人的智慧和價值觀呢?新一份施政報告,似乎又把問題根源指向房屋問題,但是否這麼簡單?人生存在於世,只追求安居樂業,其他價值觀都不存在?如果只是這樣,北韓是最快樂的地方嗎?否則,為何有些事情會被輕輕放下,是否缺了解決問題,甚至指出問題的勇氣呢?
我們好希望,屬於香港人的問題,可以用香港人傳統的智慧及方式,真正解決深層次矛盾。
香港人,努力加油。
沈旭暉
2019年10月19日//
Link: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hkletter
中國傳統價值觀通識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紀初美國博多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繫起來後,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 雖然人們對於通識教育這個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對於通識教育的目標人們可以達成共識。詞語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臺灣學者根據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譯轉換而來。 翻譯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通”和“识”的解釋。 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將liberal education譯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發展歷史
通識教育本身源于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于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 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古代中國
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 《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 《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 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 《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 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古代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識教育思想同樣也很古老,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人教育”,他的對話式、散步式、討論式多學科教育,被稱為呂克昂式逍遙學派。 伴隨工業革命,由紐曼宣導的博雅教育,主張培養博學多才、行為優雅的人。
現代教育
由馬修·阿諾德多方宣導的現代大學“通識教育”影響廣泛,備受關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同。 例如,較早開展自由教育的耶魯大學宣導學生選修人文藝術課程;哈佛大學則在通識課中極力打造通識核心課程,在教育計畫中宣導文理交叉;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文庫”與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計畫”在通識教學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試圖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 臺灣大學、臺灣輔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通識教育中,也試圖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教育理念
通識教育與專業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選擇,但其本質上,卻是對“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它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 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為榜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獨立人格與獨立思考的可貴品質,而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終極追求。 因為,教育不是車間裡的生產流水線,製造出來的都是同一個模式、同一樣的思維。 而是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 因為通識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
概念論述
其一,從通識教育的性質角度加以闡述。 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
其二,從通識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如:“通識教育指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通識教育旨在給學生灌輸關於好公民的態度和理解”等等。 這類定義強調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
其三,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 如:“给20歲-25歲的青年一種關於人類興趣的所有學科的準確的、一般性的知識”;“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的思想的教育類型”。 這類定義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專業性的、非職業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為職業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範圍寬廣全面。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對“通識教育”闡述為:
1、近代關於教育目的和內容的一種教育思想以及據此實施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階段,指大學生均應接受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 通常分屬若干學科領域,提供內容寬泛的教育,與專門教育有別。1829 年,美國帕卡德撰文為大學課程設置中的公共課部分(當時包括古典語文、文學和科學課)辯護,認為作為進行專業學習的前提,學生必須學習這些公共課,以得到應有的共同培養,並稱這部分教育為通識教育。 此後這一概念有所變化。1945 年,哈佛大學發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即哈佛“紅皮書”)提出:教育可分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部分。 前者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後者則給予學生某種職業能力訓練。 兩者有區別,但並非相互對立和割裂。 報告所建議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文學名著、西方思想與制度、物理科學或生物科學導論課,以及屬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其他課程各一。 後哈佛大學歷年均對本科生提出學習此類課程(稱“核心課程”)的具體要求。1992年的要求是:在外國文化、歷史、文學與藝術、道德修養、自然科學、社會分析6 個領域各修若干課程,其總量應達畢業要求的學習總量的1/4。 還要求學生通過自學考試或選修某些課程達到規定的“數量化推理要求”的標準。 美國其他高等學校實施通識教育的方式約有三種:(1)與哈佛大學相同,在全體學生均須學習的若干領域內開設一系列內容廣泛的課程,並規定學習此類課程須達到的總量。 (2)分佈必修式。 學生須在規定的不同學科領域(一般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至少各修習一定門數或學分的課程。 (3)自由選修式。 學校對通識教育要求學習的課程不作具體規定,由學生自行選擇有關課程組成。 通識教育的思想已被廣泛接受,這種教育亦已在許多國家實施。
2、見“自由教育”。
意義價值
1、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因而應當引起中國教育界的充分重視。 如果對通識教育沒有國際化的認同,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話語權,失去國際共識,從而也就失去國際交流的一些前提。 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溶入中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概念中,從而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 在通識教育中,貫徹“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人化素質教育”,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等五大模組。 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
3、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 現代大學,大多數都貫徹和踐行著“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大學體制保證來實現,同樣需要課程體系來實現。 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於溝通並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國化的實踐過程。 無論是國外與通識教育相關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訓練等教育方式;還是中國貫徹多年的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還有培養一專多能、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在通識教育的範疇之中。 這種包容體現了中國通識教育即有中國特色,又全面改革開放面向世界。 用通識教育的理念可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賦予通識教育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既體現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代資訊文明與中華優秀文化歷史統一起來。
5、通識教育是防止學生偏科的重要方式。 中國教育由於歷史的原因,偏科、專業過窄的情況比較嚴重,在中學打基礎時就分文科、理科,進入大學又產生較嚴重的文理分家。 而通識教育則規定學生必須跨專業、跨學科選課,禁止選那些與本專業相重複或相關相近的課程,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從而也就能使學生知識結構趨於合理。
6、通識教育還能防止因應試教育出現“高分低能”學生。 因為通識教育特別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以北師大為例,他們把能力素養課作為通識教育五大模組之一,強調讓學生必選和通選,同時與國家人事系統的專業資格證書自願培訓相結合,從而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必要性
通識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通識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而現今教育制度的漠視通識教育及其所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愈發表明了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2]
1、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之間的衝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學的通識教育。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整個世界日趨一體化。 在此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即會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便是不同文化之間衝突碰撞的問題。 在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必須要相互尊重各種不同的文化,必須要學會欣賞其他文化的長處,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當然,同時不能去閉著眼睛一味盲目崇拜。 當代教育的日趨專業化,不僅使人變成了單向度的,而且知識也變成單向度的。 知識與人的基本情感、道德倫理開始劃清“楚河漢界”,使整個社會日趨冷漠、無情甚至是殘暴。 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不能不承認,正是我們大學對於通識教育的不夠重視,才引發了這一系列問題。[2]
2、我國高校長期實行的專業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喚大學通識教育的出現。
專業化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特定時期、特定社會背景中的選擇。 這個選擇儘管在當時有合理性,對我國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缺陷也是明顯的。 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生的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社會生產的發展日新月異,舊工作崗位不斷消失,新工作崗位不斷出現。 而高等教育中專業的變化,已經無法跟上社會職業的變化。 過去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專業對口”已經不再是一個目標了。 高等教育的專業化做得越好,學生就越難適應變換了的工作,情況可能越糟糕。 應對工作崗位的變化,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專業化更為有效。 而當前的產業升級和建立創新型和諧社會要求高等教育培養深入瞭解人性、市場和社會的人才。[2]
內涵外延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種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學的辦學理念,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最大困境
通識教育所需要的“通識”有待研討,正如清華大學劉東教授指出:要想深入打破通識教育的困境,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在當今這個亂糟糟的全球化時代,究竟什麼才算得上名符其實的“通識”? 事實上,在這個各種文明規則不斷衝撞磨合的緊要關頭,究竟作為一個地球人至少需要知道些什麼,還根本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通識教育缺通識”是通識教育的最大困境。
基礎教育
詞語定義
基礎通識教育是在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的通識教育,由素質教育專家裡京創立。
創立背景
由於中國基礎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學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以及應試教育的長期導向作用,使基礎教育在單一學科教育上越來越深入,學科分化加劇,基礎教育功利性越來越明顯,而在人文、心靈和智慧等會通教育方面卻越來越弱化。 基礎教育已經走向思想單一、思維狹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創造性思維的模式,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培養非常不利。
為改變這種基礎教育態勢,裡京先生毅然辭去省政府等公職,全身投入到基礎素質教育研究實踐中。 經過多年調查研究,裡京將全人教育劃分為“靈性與情感教育」「技能教育”和“創造教育”三個層次,認為從少年兒童的學習心理和思想發育來看,基礎教育正是“靈性與情感教育”的主要建構階段,包括情感、藝術、語言、思維與思辨思想基礎,也可以說基礎教育就是靈性的教育。 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更需要給少年兒童提供一種普適的靈性教育,在這種普適的靈性教育中去發現天賦,而不是培養預定的天賦。 裡京認為,我們當前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是一種學科單一模式化的定型教育,是一種首先賦予了成年人強烈功利性的設定“天賦”培養的教育,大大擠壓了靈性教育的空間,不利於思辨和創造性思維培養。
裡京認為,適合基礎教育的普適的靈性教育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應由本民族的文史、全人類的文史和基礎科學人文思想構成,這是一個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思想底蘊。 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中,應該加強不分學科的具有基礎教育特性的會通教育或通識教育,即加強基礎通識教育。[4]
為實踐基礎通識教育,裡京汲取人類發展史中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科學、人文精華,借鑒傳統啟蒙韻文編寫形式,創作出一套主體為四字一句,雙句成韻,通篇押韻,為學習者提供一套易於上口、博導聯想的通向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 、科哲會通、思想大成的基礎學習典籍,名為《英才通識·四字經》,並創立基礎通識教育模式,使孩子在無壓力的韻文誦讀中,在琅琅上口、鏗鏘悅耳的文學美感中,潛移默化地承悟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精髓,為孩子們打開思想之門,在遼闊的思維空間中播種思辨、創造性的種子, 開拓一條少年精英思想基礎教育之路。
明末大科學家、中西會通第一人徐光啟說:“欲求超勝,必先會通”。 我們處於資訊化時代,資訊的過濾與基礎“會通”越來越重要,因此基礎通識教育必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成功的關鍵。
80年代中期,臺灣學者翻譯得來。
general education
曾譯
一般教育
普通教育
通才教育
拉丁語(stadium generale)詞源含義
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
general
不是“普通”“一般”“平常”,是“for all”,为所有人而设。
牛津英语字典“general”解释
解释:非专门的、一般的、普遍的;普遍的、全面的、整体的。
揭示通识教育特点。
对整体产生影响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与专门教育相对应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基本理念
1.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2. 大学的办学理念。
各国及各地现状
美国
美國通識教育運動代表人物、事件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1899-1977)
1. 宣導通識教育。
2.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3. 不管他是否進大學繼續深造,它對每個人都是有用的。
4. 「沒有通識教育,就沒有大學。”
1945年,哈佛紅皮書《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包括大學和中學
1947年,杜魯門總統高等教育委員會的報告《美國民主社會中的高等教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這場通識教育運動產生的影響。
1. 所有美國高校都捲入其中。
2. 社會及各種學術團體都表現濃厚興趣。
3. 呼籲“教育中在民主社會中的作用是確保不同個人和群體的平等自由和平等機會。 教育要起這樣的作用,就必須改變其手段和方法以適應多樣化的學生群體。 通識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價值、態度、知識和技能,從而使他能夠在自由社會中正確地、很好地生活。”
目標:培養富有責任感的公民、有教養的人具備的能力。
1. 有效思考的能力。
2. 邏輯推理。
3. 關係理解。
4. 想像力。
5. 清晰溝通的能力。
6. 適切判斷的能力。
7. 對多種價值觀的識別選擇能力。
能力培養需要三大知識領域整合的學習。
1. 人文。
2. 社會。
3. 自然科學。
課程設置通識課程。
1. 英文寫作。
2. 核心課程。
3. 自由任選。
4. 主修專業課程。
5. 自由選修課程。
6. 想像力。
中國臺灣
目標:培養完整的人、通達有識見之人
時間:1984年開始
大學教育的目的
1. 培養有能力的工作者、生產者通識教育是當今大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它由中世紀博雅教育發展而來,旨在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負責任的公民。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對大學課程進行設計,以建立能夠適應通識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 作為一門課程,科學史能夠滿足通識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識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課程。 科學史融入通識...
...
節錄網上
中國傳統價值觀通識 在 通識教研所lsdse - [例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例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中國傳統價值觀有問題 歡迎查詢#通研#dse #hkdse #2018dse #2019dse #2020dse #2021dse #dsels #補習#tutor #補習notes #新聞#新 ... ... <看更多>
中國傳統價值觀通識 在 概念通通識-家庭觀念與功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概念通 通識 -家庭觀念與功能 ... 中國 文化研究院The 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 ... 【人文講堂】20210116 - 顛覆 傳統 的理財觀念- 施昇輝.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