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睎乾十三維度
兩岸三地運動員,誰懂得奧運精神?
奧運期間,香港、台灣和大陸的媒體,都會匯集自家運動員的金句(有些是獲獎感言,有些是以前說的),以激勵人心。古代天子聽民謠而知風俗,今天我們也可比較兩岸選手金句,看看三地人民是否同氣同義、同心同德。
先看香港。
「劍神」張家朗說:「大家要堅持,唔好咁容易放棄⋯⋯對(香港)劍擊嚟講,證明咗唔只喺亞洲可以攞到獎,(去到)世界都可以。」
「小飛魚」何詩蓓說:「比賽往往 80% 是心態,20% 才是體能和訓練。」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說:「 我都希望拎到金牌、獎牌,但人生就係咁樣,我哋好用力去完成一件事,雖然結果唔係你想咁,但起碼我哋盡力過,無悔,唔好後悔。」
再看台灣。
羽毛球代表戴資穎說: 「所有的頭銜都只是一時的,更不用說我會在意。」她在東奧金牌戰前曾說,羽毛球佔據她太多時間,想趁年輕做其他事,探索人生新面向,例如單車環島遊。
「舉重女神」郭婞淳幾年前說:「人生的目的不是贏得每場賽跑,而是當我們完賽的時候,途中幫助了多少人一起完成賽跑。」郭婞淳已多次將比賽獎金捐贈有需要的人。
羽毛球男雙選手李洋說:「 享受站上國際賽場上奮戰的瞬間才是最重要的,冠軍、亞軍、季軍都只有一個,我沒辦法決定我的成績如何,但我可以決定,我在比賽中的樣子!」今屆奧運,他與王齊麟擊敗大陸選手,奪得台灣史上首面羽毛球奧運金牌。事後他在臉書宣告,要把金牌「獻給我的國家——台灣」。
柔道代表楊勇緯說:「正因為有些遺憾,才有了更遠大的追求。」
最後看大陸。
乒乓球男單代表馬龍在金牌戰擊敗德國選手後,即場大喊:「他贏不了我!」大陸媒體形容為「霸氣十足」。
新晉「蝶后」張雨霏在一天內拿下兩枚奧運金牌,也霸氣地說:「感覺這金牌是買一送一啊!」
女子三人籃球隊選手楊舒予說:「祖國需要我,我必定出戰。」
替中國隊奪得首面金牌的射擊代表楊倩說:「今年是建黨100週年,我覺得這塊金牌是我為祖國送上的最好的一份禮物。」又說:「射擊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射擊成就了我,我也用自己的熱愛對它負責。」最後一句真有趣:為了「負責」的「愛」,相信「熱」極有限。
除了運動員所說的話,賽艇隊教練張秀雲的金句也很有中國特色。她在訓練中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如果現在我不折磨你們,將來折磨你們的就是對手。」台灣李洋覺得比賽是「享受」,中國教練則強調「折磨」。
綜觀兩岸三地運動員,固然都有為家鄉爭光的心態,這是運動員常情。但看了以上金句集,很容易感受到三地的價值觀和體育精神,實在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最看重勝負的運動員,都是大陸的。
大陸資深傳媒人張豐撰文指,中國開始從「唯金牌論」中解脫出來,是一種進步,「當你不再信奉『唯金牌論』,你也就真正看懂了奧運會。」抱歉,在中國運動員身上,我實在看不出有什麼「解脫」跡象,也不覺得一般中國人看懂奧運。
怎樣才算「看懂奧運」?如果我們不忘初心,那麼最應該牢記的奧運金句,應該是百年前法國人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所說的話。顧拜旦是國際奧委會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1908年7月24日,顧拜旦在倫敦格雷弗頓畫廊(Grafton Galleries)的宴會上,說了一句公認代表奧運精神的名言:「在奧運中,最重要的不是贏,是參與⋯⋯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勝利,是奮鬥 (L'important dans ces Olympiades, c'est moins d'y gagner que d'y prendre part... L'important dans la vie, ce n'est point le triomphe, mais le combat)。」
進一步追本溯源,顧拜旦提倡的奧運精神,其實取自他熟讀的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變形記》——書中卷九有一句詩,由河神Achelous的口中說出來:「戰敗的恥辱,抵不上曾經戰鬥的光榮 (Nec tam turpe fuit vinci quam contendisse decorum est )。」看懂嗎?這是西方神話英雄才具備的高尚精神,唸誦這些句子,你彷彿呼吸到奧林匹克山諸神吞吐的靈氛。這才是奧運精神。兩岸三地運動員,哪處最懂得這種精神,你可自行判斷。
說到底,體育精神就是文化修養。中國選手的「我操」(watch out),與奧林匹克諸神的金句之間,究竟相隔多少光年呢?
https://www.facebook.com/106651927966317/posts/249925446972297/?d=n
中國女子乒乓球教練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養狼計劃】2020東京奧運圓滿結束,賽場上總有人歡喜,有人愁。在今年新增的乒乓球男女混雙項目中,東道主日本的組合伊藤美誠及水谷隼,在金牌戰擊敗中國組合劉詩雯及許昕,除了拿下日本史上首面乒乓球奧運金牌,更粉碎了中國自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在奧運會包辦所有乒乓球金牌的霸業。
賽後,除了部分選手的社交平台遭「圍攻」、水谷隼被質疑配戴「減速眼鏡」外,亦開始有人重提中國乒乓球的「養狼計劃」,是否真的「養狼狗,咬心口」?
中國的乒乓球素來被譽為「國技」,多年來在國際乒乓球壇上一枝獨秀,乒乓球項自1988年被列入奧運比賽項目後,歷年的37面金牌中,有32金都是由中國選手奪得。奧運決賽出現兩名中國選手包辦金銀牌、2008年北京奧運包辦男女子單打的全部獎牌、還有前中國乒乓球天后張怡寧,把日本名將福原愛「打到喊」的事蹟,都一一反映中國乒乓球的實力是何等的超班。
然而超班不一定是好事,早年在中國受訓的荷蘭女子乒乓球名將Bettine Vriesekoop曾說過,若歐洲的乒乓球水平長時間沒法與中國抗衡,乒乓球也許會在奧運消失,因為奧運要求一個運動項目必須在不同國家都有均衡發展。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劉國梁也曾說過:「如果只剩下中國人還在玩這個項目,那對乒乓球運動來說才是災難。」
「養狼計劃」,因此出現 ── 這是2009年初,中國乒乓球協會主席蔡振華提出的一項長遠發展計劃,主要方式是讓更多國內教練和球員出國交流,或者讓外國球員到中國習訓,對外分享中國乒乓球的技術和經驗。除了協助提升外國選手的水平、令中國選手保持爭勝心外,亦重視乒乓球這項運動在全世界的發展。像今屆乒乓球混雙金牌得主伊藤美誠、日本新星張本智和、德國名將奧查洛夫(Dimitrij Ovtcharov)、混雙銅牌得主台灣組合林昀儒及鄭怡靜等,都曾在中國參加聯賽,或接受訓練。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乒乓球界競爭激烈,歷年亦有不少國內選手選擇代表他國,希望能爭取更多機會在球壇發光發熱,如今屆東京奧運中,相信大家亦留意到為數不少的華裔乒乓球選手代表不同國家參賽。人才過盛,可算是幸福的煩惱。
中國乒乓球的霸主地位,是否真的如一些人所言,漸漸因「養狼計劃」而動搖?還是依舊難以撼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延伸閱讀:
劉慕裳的「至善」之道
https://bit.ly/38MLCVj
張家朗 劍神育成之路
https://bit.ly/3eVvV1Q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東奧 #奧運 #2020東京奧運 #養狼計劃 #乒乓球 #奧運乒乓球 #中國乒乓球 #乒乓球混雙 #伊藤美誠 #水谷隼 #劉詩雯 #許昕 #我就是我
中國女子乒乓球教練 在 GOtrip 旅遊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Otrip陪你睇奧運】港隊於女子乒乓球團體賽不敵日本,將於5日參與銅牌戰。比賽後教練及球員接受訪問:
教練指出,球員明顯信心不夠,今戰期望當練兵,在5日的銅牌戰前好好調整心態。教練更說:「會叫佢哋睇多啲鬼片,膽生毛就應付到!」
球員接受訪問時亦指今戰「一直畀人壓住嚟打」,未能好好發揮,希望5日銅牌戰前可以調整好心態及身體狀況。李皓晴疑似太緊張,錯口講了句「下場好大機會對中國隊」,事後一直說Sorry,立即改口說「好大機會對德國隊」。
球員亦指現時精神壓力都不佳,心、腦都非常彼累,但希望在最後一戰,將心態調向積極,以免遺憾收場!一齊為香港隊集氣!香港運動員加油🇭🇰
#東京奧運 #Olympics #GOtrip_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