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中包含了擁核陣營絕對不希望大家知道的事實.....【日核廢水排海】福島核廢水擴散路徑與漁獲重疊 專家憂:台灣漁業倒掉一半!(04/18/2021 MirrorMedia)
"..... 日本政府決定2年後將把稀釋後的福島核電廠核廢水排入海中,引發鄰近國家抗議。台灣區遠洋魷魚暨秋刀漁船魚類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雷祖綱,就透露一旦台灣漁業受到影響,「最壞的情況是台灣漁業倒掉一半」,其中又屬秋刀魚漁業的影響最大。
對於台灣與其他鄰國的關切與抗議,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相較中國大陸大亞灣核電廠2002年排放42兆貝克、韓國月城核電廠2016年排放合計共136兆貝克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預期福島核廢水每年的排放量輻射值上限僅為22兆貝克,且不論是日本或是其他國家,其排放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都含有稀釋後的「氚」。....."
★ 編按:日本政府為了合理化將無法處理的核電廠輻射污水排放入海洋的爭議做法,不惜揭開核工業長期試圖隱晦掩瞞的事實,那就是,沒有所謂的安全、乾淨的核電廠,只要核電廠存在一天,就會有輻射污染排放到我們的環境生態當中!!!
文|朱冠宇 攝影|林韋言 攝影組
據《中評社》報導,雷祖綱表示福島距離台灣雖有1,460海里(約2,703公里)遠,但台灣漁民的秋刀魚作業漁場距離福島僅約800浬(約1,481公里),如果未來漁獲被檢驗出「還有任何一點輻射劑量」,恐怕就沒民眾願意買秋刀魚。
雷祖綱表示,一艘遠洋漁船在秋刀魚季出去一趟就是4個月,其來回油料與相關成本,最少也要3,000萬元左右,萬一漁獲因被核廢水汙染而必須被銷毀時,漁民恐怕將面臨零收入、繳不出銀行貸款的窘境。他進一步指出,依政府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漁業在2019年的漁獲量約25萬8,737噸,產值約1,450億元,其中光是秋刀魚就有約70億元到80億元左右的產值,影響可謂深遠。
雷祖綱強調,最壞的情況是「台灣漁業倒掉一半」,因為整個漁業一旦從源頭就萎縮,屆時受害的不只是漁民和船公司,包含魚販和加工廠等產業鏈都將深受其害,「這不只有秋刀魚受影響」,其他像宜蘭捕撈鯖魚、基隆釣白帶魚、東港的鮪延繩釣漁船幾乎都會受影響。雷祖綱表示,由於政府說漁獲被汙染就要銷毀,屆時「你送魚給人家,人家也不要」,呼籲政府現在就要硬起來,代表激憤的漁民向日方表達嚴正抗議。
此外,雷祖綱也指出,福島核電廠核廢水「怎麼排放也是個問題」,最好的情況是日方能避開漁季排放核廢水,減少各國漁民捕撈到被汙染漁獲的風險。另據原能會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入海水對我國影響之評估報告」,指出福島核廢水有機率將汙染物帶到台灣海域,且排放後可能的擴散路線也與台灣鄰海附近重點洄游魚類的路徑重疊。
對於台灣與其他鄰國的關切與抗議,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相較中國大陸大亞灣核電廠2002年排放42兆貝克、韓國月城核電廠2016年排放合計共136兆貝克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預期福島核廢水每年的排放量輻射值上限僅為22兆貝克,且不論是日本或是其他國家,其排放的核廢水與核廢氣都含有稀釋後的「氚」。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418web004
♡
「中國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量」的推薦目錄:
中國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量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與中國的核廢水爭議
好讀版本 https://awater.tw/archives/230
2011年,日本歷經了東北大地震,其中更是造成了嚴重的財損與核災,十年後的現在,日本政府決定將「核廢水」用更低於國際標準的規格處理過後,按照海外案例與科學分析來將其排放入海,此行為立即引起中國不滿,台灣也有許多政治人物對此表示抗議,到底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次的事件。
核廢水的產生來龍去脈
當年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廠中的3座反應爐熔毀,為了讓熔融核廢料保持在穩定狀態,必須要持續注水冷卻,其中包含流進反應爐的地下水與雨水等,都會形成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更以每天140公噸的數量在增加。
而經過專門的淨化處理裝置來去除氚以外多數輻射物質,最終成為檢驗合格的「核廢水」,過去都是藉由儲存槽將其存放起來,但預計在明年第三季就會存量到達極限,因此才按照國際慣例拍板選擇將其排放入海。
其中氚(tritium)是一種氫放射性同位素,相關專家表示劑量才是關鍵,必須要極大量的情況下,對於人體才會產生危害,而為此日本也將標準訂定相當嚴格,以國際標準是每公升1萬貝克,而日本的排放入海標準則為國際標準的1/7。
但即使日本在標準訂定遠嚴格於國際標準,在處理上也更顯得公開透明,仍有人對此表達疑慮。
例如環團擔心毒物會透過生物鏈影響物種與人體健康。中國外交部更是對此表達大力抗議,更表示「海洋不是日本的垃圾桶!」。
首先大家要有一個概念,就是萬物皆有毒,重點在劑量的攝取。
即使是最被大家認為健康的飲用水,甚至會有廣告廠商打著「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的口號,但如果你今天短時間內大量飲用水,仍然會造成水中毒,所以你不能說環團的說法有錯,但其中的細節才是值得大家關心的。
既然劑量才是關鍵,政府的公開透明是問題的核心,那中國政府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根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現存有49座核電機組,不只也將核廢水排入海中,其中距離香港只有50公里遠的大亞灣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氚」的排放上限,甚至高於福島標準十倍。
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2017年的批文,大亞灣核電基地共六台機組,每年的液態氚排放上限達到225兆貝克,是福島未來每年排放量的十倍。
至於其他的核電廠呢?以秦山核電廠2008年公開資料為例。
光是第一二期和擴建的機組,液態氚的排放量上限就達到125兆,是現在福島訂出的排放量5倍多,而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則回覆表示,這是可以接受的,於是審核批閱通過。
中國總共有16間核電廠,一共49座核電機組正在運作,但到底每年排放多少核廢水,標準為何,至今仍沒有完整公開資料。
既然中國政府如此矛盾,那台灣的政治圈呢?
你會發現有一群人正面臨嚴重的精神錯亂。
例如國民黨會告訴你他們反核食,認為核災過後的糧食受到嚴重汙染,為了台灣全體國人健康應該要禁止,聽起來很合理。
但同時間他們又堅持要啟用許多包商皆已關閉的核四廠,相較於日本謹慎的企業文化與人文素養,這次核四的各式拼裝設備,造成嚴重核災的可能性更是高上許多。
又例如台灣最近正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民眾黨會告訴你,台灣四面環海怎麼可能會缺水,政府過去不願意設置海水淡化系統,這是施政不力的證據,卻不願去面對水資源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線老舊造成的漏水問題。
有趣的是,台北市長柯文哲願意更換老舊水管這件事情的確是值得肯定,於是民眾黨支持者大力推崇柯文哲,但相較之下台中不願執行相關工作,責任卻是由中央的民進黨來扛。
柯文哲有功是地方政府的責任,台中市府有過就變成中央民進黨的責任了。
又例如這次的藻礁議題,聽到「環保」兩個字,許多人不明就理的去支持,等到後續的資料陸續揭露後,這才明白自己成為了特定人士的議題打手。
議題探討從來不容易,但閱聽眾能否消化吸收後,在理解完成資訊的前提下,做出選擇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四月休播一個月)
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