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是理想收息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股票代號:0939
市盈率:4.5倍
股息率:7%
每股盈利:$1.26
市值:$13000億
業務類別:銀行業
集團主席:田國立
主要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H股)(57.0%)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5590/5940/6330/6780/7140
利息淨收入(億人民幣):4180/4520/4860/5370/5760
盈利(億人民幣):2310/2420/2550/2670/2710
每股盈利(港元):1.02/1.15/1.14/1.17/1.26
每股股息(港):0.31/0.35/0.35/0.36/0.39
ROE:15.4/14.4/13.6/12.7/11.8
--企業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 年, 是中國大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總部設在北京。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於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939),以市值計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建行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近15,000 個,擁約350 萬公司客戶、3 億個人客戶,另外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首爾、紐約、悉尼等地設有海外分行。
--銀行業的特質--
銀行本質令其存有不少風險,因為銀行的最基本業務就是無中生有,依靠他人的存款(其實即是銀行欠他們的錢),然後銀行再將資金借出去賺取當中的息差。
即是說,銀行其實背負著大量負債,雖然只要控制得宜就沒有大問題,但若自身出現問題,又或外在出現了某些黑天鵝的大型事件,都有可能令銀行出現巨大風險,這就是銀行業的本質。
金融海嘯就是其一,不少國際性大銀行都受到衝擊,由於金融產品不斷創新,其實會令金融體系變得更複雜,不確定性上升,銀行的潛在風險不知不覺增加。因此,除非該銀行股屬穩健派,更有不錯的回報,否則長期的投資價值其實存疑。
中國的金融系統仍未完全開放,相關風險其實相對較低,雖然內銀股亦會面對中國金融系統及銀行壞賬的風險,但面對所謂「不知道的風險」較少,因此較大型的內銀,如四大國有銀行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中行(3988),都是較穩健的一群。
--業務平穩增長--
從建行的收益中,可見多年來保持平穩上升,就算經歷金融海嘯,亦沒有對其做成太大影響。建行2005 年在香港上市,當時收益約1,300 億(人民幣,下同),到金融海嘯前升至約2,700 億,而2009 年金融海嘯影響很少,只令營業額倒退不足1%,其後重搭升軌,每年穩步增長,至近年收入約7,000 億。
金融海嘯雖然對全球金融業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對中國金融這個未完全全球化的地區來說,銀行業所受的影響有限,當然這亦是中國當時推4 萬億快速救市的成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行的收入結構中,手續費、佣金、其他等一類非傳統收入,由2005 年上市時佔總收入約一成,增加至近年約兩成。
雖然這是開拓新收入來源,但往往亦由於開發一些過於複雜的金融產品,而造成未知的風險。
不過建行在金融海嘯期間,當中部分已佔兩成,亦沒有出現甚麼問題,相信這水平仍是穩建的,除非這部分推出很多新產品而大幅增長,否則平穩增長是可接受,並對其盈利有貢獻。
--內銀股的風險--
內銀股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壞賬問題,這令市場對內銀股的估值不高,只有幾倍的市盈率,最主要就是反映壞賬的問題。
建行的公司類貨款過半,當中分散在各行業,而每個行業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建行的貸款中,佔比較多的行業是製造業,不止佔了貸款近一成,當中的不良貸款率更超過7%,所以當製造業出現較大的不景氣時,對建行會造成較大的盈利打擊,這點不得不注意。
【圖1】--建行按行業劃合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2】--建行按產品類型劃分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3】--建行不良貸款率
建行的壞賬問題的確需要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已比過往年代弱,企業出事的機會更高,所以往後的問題可能加大。
不過,建行始終有一定質素,情況不會太差,同時,市場上的估值已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市盈率只有個位數仍是合理水平。
--比較4 大國有銀行--
若比較其他內銀股,建行的ROA 及ROE 與工行相約,及比中行及農行為佳。
建行的ROA 回落,正反映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當中壞賬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由於中國經濟仍有放緩之勢,故相信回報率有可能進一步回落。而ROE仍處理想水平,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回報率正下跌中。整體來說,建行及工行的賺錢能力較佳,但回報率下跌是不利之處。
而建行的盈利大致保持增長,成績不錯,就算金融海嘯期間都能保持增長,可見對其沒有甚麼影響。
建行的盈利增長,其中一點是受惠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商業活動及民間借貸增長。故中國經濟進入較低增長年代,難免對建行造成影響。
另外,建行的壞賬問題,亦會對其造成風險,不過整體來說,建行仍有一定質素。
--內銀仍屬穩健--
近年,中國金融市場平穩發展,人行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制,之後又推動建立金融機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市場改革及逐漸開放是必然道路。更開放的市場將會引致更多競爭,而較大規模的建行仍有優勢,但賺錢能力有可能減弱。
內銀股中,建行及工行可說是較有投資價值。綜合來說,建行是不差的企業,擁有品牌,以及有龐大網絡及客源基礎,相信在擴展業務時甚為有利。
銀行業本質上有高負債的風險,雖然內銀面對國際金融風險相對較低,但仍要面對中國銀行在監管上、借貸壞賬上的風險。不過,由於建行為國有銀行,大股東是中央,故若出現重大事件中央都會作出支援,因此就算出現黑天鵝事件,當中的風險其實有限。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建行有相當的資產規模及網絡,加上有不差的賺錢能力,可算是有一定的質素,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加上有一定股息,長線持有及收息都可。
不過,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內銀壞賬問題,都對此股造成風險,由於市場明白這些風險,所以對其估值不高,市盈率常處4、5 倍左右的水平,正正是反映這些因素。
因此雖然個位數的市盈率看似吸引,但卻只處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指標就是股息率,由於股息有可能下跌,加上當中的風險問題,故要達6%、7%以上股息率,才算是合理。
另外,建行由於規模已大,增長力不強,因此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只能視為收息股。
現時建行的市盈率、股息率都合理,反映現時股價在合理區約中間水平,投資作長期收息,適合,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最後投資者要注意一點,銀行業是較特別的行業, 本質上有較高風險,所以不宜將太多資產集中在銀行股,銀行股佔股票組合不建議超過三成,甚至兩成。因此,建行可以是收息股組合其中一隻收息股,但不是唯一的一隻。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經濟一週 EDige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螞蟻上市前夕突然煞停?外界猜測跟馬雲近日一番言論有關 ? 究竟馬雲日前在外灘金融峰會說錯了甚麼? 影片來源:外灘金融峰會 #馬雲演講 #螞蟻退款 #螞蟻暫緩 #外灘金融峰會 #螞蟻急煞 #阿里巴巴 #金融服務 #馬雲 #王岐山 #螞蟻 #中國金融系統 #螞蟻上市 #史上最大IPO #估值縮水...
「中國金融系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心得] 走向毀滅的中國金融系統- 精華區CrossStrait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中國金融系統在習近平的管理下完全報廢!百萬億壞賬根本紙包 ...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金融系統 在 風險控制為零的做法才是『最大的 - Facebook 的評價
中國金融系統 在 BBC News 中文(繁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監管機構警告稱,恒大可能影響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投資者擔憂,與恒大及類似企業有關的大型銀行可能受到其影響,從而影響全球市場。
中國金融系統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行是理想收息股】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股票代號:0939
市盈率:4.5倍
股息率:7%
每股盈利:$1.26
市值:$13000億
業務類別:銀行業
集團主席:田國立
主要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H股)(57.0%)
5年業績
年度:2016/2017/2018/2019/2020
收益(億人民幣):5590/5940/6330/6780/7140
利息淨收入(億人民幣):4180/4520/4860/5370/5760
盈利(億人民幣):2310/2420/2550/2670/2710
每股盈利(港元):1.02/1.15/1.14/1.17/1.26
每股股息(港):0.31/0.35/0.35/0.36/0.39
ROE:15.4/14.4/13.6/12.7/11.8
--企業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 年, 是中國大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總部設在北京。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於200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939),以市值計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建行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近15,000 個,擁約350 萬公司客戶、3 億個人客戶,另外在香港、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首爾、紐約、悉尼等地設有海外分行。
--銀行業的特質--
銀行本質令其存有不少風險,因為銀行的最基本業務就是無中生有,依靠他人的存款(其實即是銀行欠他們的錢),然後銀行再將資金借出去賺取當中的息差。
即是說,銀行其實背負著大量負債,雖然只要控制得宜就沒有大問題,但若自身出現問題,又或外在出現了某些黑天鵝的大型事件,都有可能令銀行出現巨大風險,這就是銀行業的本質。
金融海嘯就是其一,不少國際性大銀行都受到衝擊,由於金融產品不斷創新,其實會令金融體系變得更複雜,不確定性上升,銀行的潛在風險不知不覺增加。因此,除非該銀行股屬穩健派,更有不錯的回報,否則長期的投資價值其實存疑。
中國的金融系統仍未完全開放,相關風險其實相對較低,雖然內銀股亦會面對中國金融系統及銀行壞賬的風險,但面對所謂「不知道的風險」較少,因此較大型的內銀,如四大國有銀行建行(0939)、農行(1288)、工行(1398)、中行(3988),都是較穩健的一群。
--業務平穩增長--
從建行的收益中,可見多年來保持平穩上升,就算經歷金融海嘯,亦沒有對其做成太大影響。建行2005 年在香港上市,當時收益約1,300 億(人民幣,下同),到金融海嘯前升至約2,700 億,而2009 年金融海嘯影響很少,只令營業額倒退不足1%,其後重搭升軌,每年穩步增長,至近年收入約7,000 億。
金融海嘯雖然對全球金融業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但對中國金融這個未完全全球化的地區來說,銀行業所受的影響有限,當然這亦是中國當時推4 萬億快速救市的成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行的收入結構中,手續費、佣金、其他等一類非傳統收入,由2005 年上市時佔總收入約一成,增加至近年約兩成。
雖然這是開拓新收入來源,但往往亦由於開發一些過於複雜的金融產品,而造成未知的風險。
不過建行在金融海嘯期間,當中部分已佔兩成,亦沒有出現甚麼問題,相信這水平仍是穩建的,除非這部分推出很多新產品而大幅增長,否則平穩增長是可接受,並對其盈利有貢獻。
--內銀股的風險--
內銀股其中一個風險就是壞賬問題,這令市場對內銀股的估值不高,只有幾倍的市盈率,最主要就是反映壞賬的問題。
建行的公司類貨款過半,當中分散在各行業,而每個行業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建行的貸款中,佔比較多的行業是製造業,不止佔了貸款近一成,當中的不良貸款率更超過7%,所以當製造業出現較大的不景氣時,對建行會造成較大的盈利打擊,這點不得不注意。
【圖1】--建行按行業劃合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2】--建行按產品類型劃分的貸款及不良貸款分布情況
【圖3】--建行不良貸款率
建行的壞賬問題的確需要關注,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已比過往年代弱,企業出事的機會更高,所以往後的問題可能加大。
不過,建行始終有一定質素,情況不會太差,同時,市場上的估值已考慮這些因素,所以市盈率只有個位數仍是合理水平。
--比較4 大國有銀行--
若比較其他內銀股,建行的ROA 及ROE 與工行相約,及比中行及農行為佳。
建行的ROA 回落,正反映中國經濟放緩,以及當中壞賬問題所帶來的影響,由於中國經濟仍有放緩之勢,故相信回報率有可能進一步回落。而ROE仍處理想水平,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回報率正下跌中。整體來說,建行及工行的賺錢能力較佳,但回報率下跌是不利之處。
而建行的盈利大致保持增長,成績不錯,就算金融海嘯期間都能保持增長,可見對其沒有甚麼影響。
建行的盈利增長,其中一點是受惠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帶動商業活動及民間借貸增長。故中國經濟進入較低增長年代,難免對建行造成影響。
另外,建行的壞賬問題,亦會對其造成風險,不過整體來說,建行仍有一定質素。
--內銀仍屬穩健--
近年,中國金融市場平穩發展,人行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2013年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制,之後又推動建立金融機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市場改革及逐漸開放是必然道路。更開放的市場將會引致更多競爭,而較大規模的建行仍有優勢,但賺錢能力有可能減弱。
內銀股中,建行及工行可說是較有投資價值。綜合來說,建行是不差的企業,擁有品牌,以及有龐大網絡及客源基礎,相信在擴展業務時甚為有利。
銀行業本質上有高負債的風險,雖然內銀面對國際金融風險相對較低,但仍要面對中國銀行在監管上、借貸壞賬上的風險。不過,由於建行為國有銀行,大股東是中央,故若出現重大事件中央都會作出支援,因此就算出現黑天鵝事件,當中的風險其實有限。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建行有相當的資產規模及網絡,加上有不差的賺錢能力,可算是有一定的質素,有長線投資的價值,加上有一定股息,長線持有及收息都可。
不過,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內銀壞賬問題,都對此股造成風險,由於市場明白這些風險,所以對其估值不高,市盈率常處4、5 倍左右的水平,正正是反映這些因素。
因此雖然個位數的市盈率看似吸引,但卻只處合理的水平。而另一指標就是股息率,由於股息有可能下跌,加上當中的風險問題,故要達6%、7%以上股息率,才算是合理。
另外,建行由於規模已大,增長力不強,因此不要對股價太有期望,只能視為收息股。
現時建行的市盈率、股息率都合理,反映現時股價在合理區約中間水平,投資作長期收息,適合,但就不要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最後投資者要注意一點,銀行業是較特別的行業, 本質上有較高風險,所以不宜將太多資產集中在銀行股,銀行股佔股票組合不建議超過三成,甚至兩成。因此,建行可以是收息股組合其中一隻收息股,但不是唯一的一隻。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票)
中國金融系統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螞蟻上市前夕突然煞停?外界猜測跟馬雲近日一番言論有關 ?
究竟馬雲日前在外灘金融峰會說錯了甚麼?
影片來源:外灘金融峰會
#馬雲演講 #螞蟻退款 #螞蟻暫緩 #外灘金融峰會 #螞蟻急煞 #阿里巴巴 #金融服務 #馬雲 #王岐山 #螞蟻 #中國金融系統 #螞蟻上市 #史上最大IPO #估值縮水 #監管新規 #被約談
重溫其他投資相關短片:
-拆解螞蟻集團 邊隻影子股炒得過?|港股|新股|全球最大獨角獸|支付寶【經一開咪-投理滿門】
https://youtu.be/bQq6cGzBrw4
-美股Tesla 切忌追捧 連登仔投資唔講廢話|港股|Nikola |國安法【投理滿門】
https://youtu.be/Whzk0lsgv8g
-天能解說 投資賭徒和投機者的分別【投理滿門】
https://youtu.be/W3gQBWpZy8s
▼▼查看更多▼▼
?下載全新《經濟一週》App ,盡享足本內容及獨家投資分析:http://p.nmg.com.hk/ackx09
全新聲音節目《經一開咪》:http://p.nmg.com.hk/cehuv1
喺屋企或喺辦公室都可以隨時聽,點擊收聽更多節目!
【經一拆局】► https://bit.ly/2MwYd4o
【Big Boss Theory】 ►https://bit.ly/2A3943e
【有樓生活】►https://bit.ly/2AJpCxm
【經一移民局】►https://bit.ly/2Y13Mxb
【理財真人Show】►https://bit.ly/3ePSVNb
追蹤《經濟一週》各大平台:
FB ►https://bit.ly/3cAI9J6
IG ►https://bit.ly/374j8Fq
TG ►https://t.me/edigesthk
Linkedin ►https://bit.ly/2XyvBO9
中國金融系統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鄭宇碩、柯耀林、胡穗珊、索羅B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PayPal 付款賬號: hkangrypeanut@gmail.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中國金融系統 在 中國金融系統在習近平的管理下完全報廢!百萬億壞賬根本紙包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金融系統 在習近平的管理下完全報廢!百萬億壞賬根本紙包不住火,韭菜用不了錢,銀行和公安相互踢皮球! 18K views 7 days ago. ... <看更多>
中國金融系統 在 風險控制為零的做法才是『最大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馬雲在10/24時表示「當前中國金融並不存在所謂系統性風險,而是面臨着缺乏健康金融系統的風險,官方試圖把風險控制為零的做法才是『最大的風險』」。 ... <看更多>
中國金融系統 在 [心得] 走向毀滅的中國金融系統- 精華區CrossStrait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的經濟妖魔很多,有的隱蔽,有的變形,沒有一個像金融問題那麼明目張膽,
雖然中國政府也想幫它化妝,讓它不那麼可怕,但明眼人還是一目了然。
不只是經濟學家,經濟專業雜誌、財經顧問社等,都指出它的邪惡、恐怖、難以馴服。
美國信用等級評定公司Standardand Poor's(S&P)在2002年6月估計,
中國國有銀行呆賬比例超過總貸款的50%;
Moody's也以〈中國銀行系統在走鋼絲〉為題發表了中國信用等級報告,
並說中國銀行系統技術上已經破產;
一些西方中國經濟專家(例如Brookings Institution的Nicholas Lardy)認為,
中國的金融危機早已成熟,現在只缺導火線。
《遠東經濟評論》發表〈走向毀滅的中國金融系統〉(Lague 2002)。
不久以前,駐香港的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學家馬國南表示,
如果中國政府不解決銀行呆賬的根本問題,中國經濟的發展將不可能持續下去。
稍早,Studwell(2002),或更早的章家敦(2001),都有類似的警告。
問題只在於:災難發生時會有多大?何時爆發?誰來承擔?
據估計,中國銀行系統的呆賬總額有5,000億美元,
如果加上社會福利和養老金上的虧空,
中國政府的國內外債務估計超過中國一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兆1千億美元)。
中國銀行系統的問題遠遠比日本嚴重,日本銀行呆賬的比例是GDP的10%,꜊ 而中國呆賬的比例是GDP的43%。
現在中國模仿十年前美國儲蓄貸款銀行破產時的解決辦法,成立資產管理公司;
但十年前美國儲蓄和貸款銀行破產,僅耗費約1,600億美元,佔當時美國GDP的3%,
只是中國壞帳比例的零頭。
恐怖平衡
公開場合,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只肯承認25%左右的壞帳率。
其實,就算真的只有25%的壞帳率,中國的銀行系統也已經是債務沒頂。
問題是:為什麼中國金融現在還不崩潰?
事實上,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中國的銀行資金非常充足。
檢討起來,它還未垮掉的原因有二:
第一,銀行資金來源充足。
這包括兩方面,一是人民極高的儲蓄率,二是源源不絕的外資。
而其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年底餘額)佔GDP的比率,從1978的6%,ꘊ 上升到1999年的70%。
另外,中國吸引外資,已經造成所謂的磁吸效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吸收外資4,500億美元,規模僅次於美國,
沒有任何開發中國家可以與之抗衡。
第二,中國嚴密管制,包括新聞管制、外匯管制、外國銀行管制。
由於沒有新聞出版自由,中國民眾盲目相信政府會確保他們的存款安全;
中國的外匯管制,使一般百姓實際上不可能拋棄人民幣;
中國雖已加入世貿組織(WTO),但尚未放棄對外國銀行在中國業務的嚴格管制。
結果,老百姓只好把錢乖乖存在中國的銀行裏。
這是一種恐怖平衡,銀行就就像一具布偶,
它需要源源不絕的儲蓄與外資來挹注讓它站立,若那一天補充不及,隨時就會崩塌。
事實上,在WTO的架構要求下,國內市場、外資投資項目、外資銀行的設立與業務等,
必然越來越開放。
如此,一方面國企的競爭加溫,國企虧損愈大,銀行呆帳更嚴重。
另一方面,新聞媒體,特別是網路,終究會突破中共的封鎖。
當真相越來越清楚,中國人民發現國營銀行虧空,會急速地提走存款;
而寄望中國十幾億人口廣大市場的外資,則將發現它積重難返而收手撤退。ꐊ 任何這類的風吹草動,都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旦這種事情發生,問題之嚴重,
恐怕不是南美或世界任何地方發生金融危機所能比擬的。
Studwell在他的《中國夢》裏說得坦白,中國現在一切都繫於大眾心理。
政府挹注
中國政府其實知道問題的嚴重性。
中國金融系統的崩潰,幾乎肯定將導致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出現政治和社會動盪。
十六大(2002年11月)後,中國政府和銀行系統的高級官員表示,
四大國有銀行將再次接受到一大筆資金挹注。렊 過去,中國政府已經兩次向這些銀行注入資金。
1998年,中國政府曾經提供給這些銀行高達330億美元的資金,以維持其存款準備。
一年後,在中國官員所謂四大國有銀行「最後一次晚餐」的行動中,
政府將這些銀行賬目上高達1,690億美元的呆賬一筆勾銷,
轉移到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報告,
這些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隨後向四大銀行發行了1,410億美元債券,
並支付了280億美元的現金紓困。
中國政府期望這些資產管理公司能夠收回部份呆賬。
但是呆賬回收率非常低,使壞帳轉到資產管理公司的策略,
不過是變換賬目、拖延時日而已,而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
而且,這一策略還可能嚴重削弱了人民銀行,
因為正是它向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用以收購四大銀行呆賬的資金。
什麼是導火線?
任何對中國銀行系統或者中國政府的信心潰散,都將可能導致公眾停止存款,
成為擠兌的導火線。而只要經濟成長減緩,就足以引發危機的全面爆發。
這也是為何這幾年中國政府都要用所謂的「積極性」財政政策,
大量借款投入公共開支(例如大量公共建設、連續三年調高公務人員薪資),
以刺激經濟。但是,中國高級官員已經警告說,這種做法不可能持續很久。
另外,全球經濟的持續停滯,如果導致對中國出口商品需求減少,
或者外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的減少,也會引爆中國的金融危機。
如果中國政府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或因WTO允許外國銀行進入中國自由競爭,
也可能導致民眾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黃金,從而引發信心危機。
沒有解決辦法
如何解決中國龐大的金融危機呢?說起來有好幾種方法解決銀行壞帳問題:
一是印鈔票挹注;二是課稅來挹注;三是借款:可以在國內發行公債,或向國外借款,
如向世界銀行求救;四是出售土地房舍;五是銀行股票上市;ꐊ 六是任其倒閉。
但是,如果想要兼顧中國經濟與中共政權,沒有一樣是可行的。
改革必然帶有傷痕,而且弄不好失去人民信心,演變成全盤皆輸。
要解決呆帳,至少不能再產生新的呆帳,
這就要中國銀行先停止對沒有效率的國有企業停止貸款。這也做不到。
實際上,現在除了舊呆賬之外,仍然不斷增加新的呆賬。
S&P在2002年6月估計,中國呆賬的比例佔銀行貸款總額的50%以上,
S&P在2002年6月估計,中國呆賬的比例佔銀行貸款總額的50%以上,
中國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將呆賬比例減少到「可以控制的」5%的比例,
這將耗費大約5,180億美元。
《遠東經濟評論》(Lague 2002)接著說,顯然中國當局知道,它沒有20年的時間了,
特別是按照中國加入WTO協定,在2007年就必須允許外國銀行在中國從事全面業務。
--
可愛的川島 美麗的川島
真希望妳永遠不會變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6.68.13.17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