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外交]「港台雙城論壇」與「台港身份認同」
台灣是香港人最愛的旅遊點之一,由香港坐飛機出發,不用兩小時就可到達台灣各地,而台灣的夜市、書店、民宿等,都是不少港人的心頭好。加上台灣物價比香港低,生活節奏較慢,兩地文化差異又不是太大,種種因素都吸引香港人移居台灣。由於台灣移民門檻低,中產家庭或退休人士都有能力負擔,加上香港前景不明,移居台灣的港人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人數由2013年的4000多,上升到2014年的6900人,比到美國(2200人)、澳洲(1900人)、加拿大(800人)的都多。移居到台灣的香港人多以台北市、新北市為家,因「雙北」有較多金融和酒店業,適合港人謀生,而且相比起重工科的南部大學,台灣北部大學也更看重經濟、金融等科目。近年還有不少年青人希望到台北開辦民宿,以逃避香港急促的生活節奏。那是否代表香港的宜居指數、乃至文化土壤,已遠遠落後?
台北Vs 香港:「慢生活」 Vs「國際化」
某程度上,確是的。台灣在2002年制訂《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把「文化創意產業」例為十大目標之一;在更早的1999年,台北市開放了「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供文藝界人士作表現和展覽,口碑頗佳。這些香港不是沒有,例如1998年,時任特首董建華已提出要在西九地段建立文化區,並在當中設立劇院、博物館等設施,但時至今日,文化區仍未成形,而且醞釀得相當由上而下。雖然香港都有以活化古蹟作為藝術中心的例子,如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和曾是已婚警察宿舍的「元創方」,但這類活化例子的規模和口碑,亦比不上台北的1914文化區。至於軟件的文化氣息,在香港的主流社會,幾不存在。
去年9月,台北的藝文界草擬《台北市市民文化宣言》,其後搞了連串論壇和活動。當時還在競選台平市市長的柯文哲,也曾作公開回應,對宣言中強調台北文化主體性和在地文化的部分表示認同,聲言自己也希望把台北打造成亞洲的文化首都。類似的說話,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也講過。劉維公曾在香港《頭條日報》的專訪中表示,「很明白台北不似歐洲大城市般有古大教堂或廣場」,又指出「台北的優勢在於簡單的生活和『Slow Life』,而當局就要把這原有特色寫入政策中」。
然而,香港絕非一無是處。如果台北的本土文化賣點就是「慢生活」,和輕鬆的生活節奏,那香港政府在文化政策上,就應該重點推動國際化,同時強調自己是中西文化的文匯處。畢竟,香港沒可能照抄台北的慢生活;反而,香港的本土特色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就正如民政事務局介紹其文化政策願景時,第一句就是「香港成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會,植根於中國傳統且融會多元文化」。
事實上,香港比台灣更加面向國際,例如有較好的英語能力,同時政府也積極宣傳香港是一個國際城市。龍應台曾經這樣比較香港和台灣:「香港人和台灣人一個重大的差別在於,台灣人在多年的政治封鎖之下,很不幸地已經相當與國際社會脫節,而香港人,由於歷史所提供的多種族、多元共處環境,以及做為中西交匯點的地理條件,很自然地感覺與國際同一個脈動。」香港文化的賣點可以是香港的多元文化;又或者,邁向國際的多元文化,其實已是香港的本土文化,只是不少「本土派」不自覺而已。假如台式「慢生活」和港式「國際化」可以互為補足,大概是不少人的理想人生。
繞過政治禁忌的台港雙城論壇
說到底,香港人雖視台灣為旅遊熱點、甚至移民理想地,但目前為止,香港民間與台灣的接觸,依然是不太系統化的交流。真正到台灣留學、移民以至投資、做生意,簡單如經營一間甜品店、民宿,還有不少切實的計劃和程序需要注意。既然香港人對台北有好感,兩地又有沒有官方的交流活動?答案是有的,理論上。例如「台北-香港城市論壇」(下稱:論壇)曾經在2000、2001和2013年三度舉行,目的是促進兩地的交流,2013年論壇的主題為「活化都市風貌,開展雙城新頁」,有兩地官員、專家、學者出席。代表香港出席論壇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論壇後在網誌表示,「隨着經濟急促發展,港台兩地都要接受在都市更新、古蹟活化、文物旅遊、文物保護等方面的挑戰」,又指「台北在環境保護和文物保育方面都相當有成績,並值得香港學習」。雖說是官話,但似乎也跟香港人對台北的印象差不多。
然而,這並非常設框架,對一般人而言,完全可有可無。其實,這是潛力無限的。最近,新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拋出「兩國一制」,遭不少藍營和內地媒體攻擊,指他不在「九二共識」基礎上交流,已經連續5年舉辦的「上海-台北雙城論壇」或遇阻力中斷。這正正體現香港的相對優勢:香港與台北組建的「雙城論壇」,由於「香港」和「台北」的城市對口,避開了政治正確的爭議,又相對能淡化「一國」的壓力,理應能繞過政治枷鎖,較務實地交流「落地」的城市民生議題。港台政府之間,乃至民間組織,如能合作多辦其他框架建設,優化儲般接觸溝道和程序,例如在就業、升學、投資等有優惠計劃,民間的接觸當能更加便捷,也讓香港人更有效地在台灣發揮「香港精神」,或謂香港軟實力,最終建立「慢生活」加「國際化」的「台港身份認同」。這模式一旦落實,香港還可考慮與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城市建立「論壇式溝通」,重新建立國際城市的地位,否則,就難逃成為只能搞「內交」的沒落威尼斯了。
沈旭暉 明報月刊 2015年3月
延伸閱讀:廣州灣
on.fb.me/24XhSNs
#台灣 #香港 #身份認同 #文化政策 #兩國一制 #雙城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
中國 文物保育 爭議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