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明天「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來賓,是解封後第一組到電台現場錄音的來賓,真的是太開心了!首先是感動我們台灣在這麼快的時間就可以微解封,真心祝福我們台灣平平安安,疫情得到掌控!❤️❤️另外開心的就是要來介紹我最愛最愛的音樂類型~電~~音~~囉
👏👏👏👏👏👏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分享這一張我期盼很久的原迷電音專輯~「神遊」!去年年底發行,幾經波折喬通告,今年又遇上疫情,終於在微解封後,可以好好跟兩位來賓介紹分享了!
今天兩位型男帥哥來賓~
來自野火樂集 Wild Fire Music的創作歌手陳永龍,出了三張個人專輯,聲線溫柔細緻,跟野火樂集 Wild Fire Music的創辦人熊姐@熊賢儒熊儒賢曾一同主持我們原民電台節目「豐音樂」;另一位來賓新銳DJ製作人林柏聞Waven,跟許多原民創作人共同打造了許多電音歌曲,”神遊”這一張專輯,Waven擔任多首編曲工作,我也很開心和Wave正在進行新的創作,期待不久的將來分享給大家!🥰🥰
與永龍的認識從野火樂集辦原浪潮開始,20年就這麼過去了,永龍在野火樂集推出的專輯張張精彩!
講到永龍一定要講到野火樂集的創辦人熊儒賢熊姐。
野火樂集在20年間除了舉辦多場音樂會~「原浪潮音樂節」、「走江湖音樂節」、「野火放歌聲演唱會」、甚至到澳洲舉辦「聽臺灣愛唱歌演唱會」、「盧靜子懷舊演唱會」,更是製作發行了多張經典好聽又有文化底蘊的專輯~胡德夫老師的「匆匆」、李雙澤「唱自己的歌」、「美麗心民謠」合輯等等~。
熊姐是我心目中的女中豪傑,不單是製作音樂、舉辦活動,甚至花了10年的時間做了一個了不起的紀錄片「跨樂時代」,記寫臺灣流行音樂的美麗與愛愁~。
現在又推出了一張結合原民神遊與吟唱的元素,配上電音迷幻的音樂與節奏,完全耳目一新的呈現,讓原民音樂與電音結合進入「神遊」的境界。 我第一次聽就深深地為之著迷,真的太讓我驚豔,不得不對野火樂集在推動原民音樂這一條路上所做的種種突破,感到佩服!👏👏👏👏
神遊專輯,是一張跨界、跨年齡、跨性別、跨文化、跨國別讓你神遊在另一個境界空間的專輯!
如果你喜歡跳舞,如果你喜歡電音,或者你沒聽過電音,也不喜歡跳舞,你可以嘗試聽聽這一張神遊專輯,不要預設立場,打開你的耳朵,讓你的靈魂隨著音樂的流線起伏飛翔~。
今天和明天千萬不要錯過我和永龍和Waven空中跟你一起在電音神遊裡微醺!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播出曲目
67集 8/21播出
野火樂集
《神遊》電音專輯
1、 搖擺那魯灣
2 、引光
3、海幻
4、聖地
5、渦流
68集 8/22播出曲目
1、花謎
2、夜舞
3、復活
4、神憫
5、你是我的光Isu ga syax maku/璽恩SiEn Vanessa feat DJ Waven
❤️🧡💛💚💙💜🤍❤️🧡💛💚💙💜🤍
《神遊 Legendary Spirits of Dance》介紹
數位平台:https://backl.ink/143786317
「神遊」開啟你的聽覺秘境
▲全球首張以類比藝術 X 數位思維電音專輯
▲擁有八首迷幻樂音,開啟你耳朵未知的聽覺領域
▲來自四位跨界音樂製作人聯手打造音幻秘境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是我都懂了!」
“Music that transcends the barriers of language”
▲非狂躁類ft.類狂歡電音舞曲「神話與吟遊」迷幻極限
▲深入潛意識的失魂節奏,創造在音樂共鳴中「神遊太虛」震動靈聽學
源自於原住民「神話與吟遊」虛詞意境的歌曲,包覆電音迷幻的節奏,『野火樂集』所推出的「神遊」專輯,是一張令人驚喜的音樂作品,除了以神遊舞曲的緩拍節奏作為編曲概念,來自台灣許多原住民族的歌聲,共融在屬於靈魂的律動之中,這張專輯創造了音樂中具有「神遊太虛」共鳴的舞動聽覺。
在整張專輯的製作過程,「選曲」內容來自於老人的講話、古調、豐年祭的舞蹈之歌、部落生活的情境,各樣的聲音取材都來自於台灣這塊土地,「編曲」的結構走電音緩拍節奏的能量釋放,專輯「混音」的工程邀請到大師-王家棟來擔任聲音製作人,他以類比的混音打破了數位的思維,以原聲音域來建構一個神遊舞曲的全新聽覺,讓樂迷深入潛意識的失魂節奏,創造以音樂震動身體律動的聆聽藝術。
這張專輯的魔力在於充滿了來自天、地、人的超凡想像,聽覺與身心迴旋在宇宙大地之間,就如同專輯中l很重要的一個概念,開啟耳朵未知的聽覺領域,讓我們的五感跳脫理性的框架,原來音樂可以一邊跳舞一邊享受流淚的愉快,『野火樂集』這張專輯的美術包裝也完全呈現了音樂的風格,以東方書法解構西洋音樂的美學,從專輯的聆聽到視覺的表達,「神遊」做到了超越以往以歌聲結合電音專輯的動感節奏,呈現自己對於全球音樂的重新詮釋。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是我都懂了!」�“Music that transcends the barriers of language”
四位音樂製作人 聯合製造
【小河 Xiao He】
本名何國鋒,1975年生於中國河北邯鄲,大陸知名樂隊「美好藥店」成員,1995年開始從事音樂及創作至今。發表過《飛得高的鳥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身份的表演》、《傻瓜的情歌》、《小河配樂作品集》、《迴響》、《五》…等個人專輯,曾受邀至美國德州SXSW音樂節、瑞士文化風景線藝術節、德國魯道爾施塔特世界音樂節、法國亞維農藝術節、澳大利亞悉尼華人藝術節、義大利馬切拉塔的Muiscultura音樂節…等演出。
【林柏聞 Waven】
臺灣新一代DJ及電音製作人,其音樂風格受到Armin van Buuren 之影響,讓他在音樂作品中,出現極具層次感之生命力,已在電音界發表多首音樂作品,他也將華語抒情與台灣原住民族語結合電音節奏,堆疊出迷幻的光景。在全球電音結合現代創作型的創作歌曲做更多元的呈現,擅長的Trance與Progressive曲風,將樂句中流動著音樂和文字與心跳的節奏融合為一。發表過《The Advancer》、《Voyage》E.P.、《Enter The Rainbow》、《The Hidden Love》E.P.、《The Power Of Leo》、《Waves Traveller》、《Bass Radiation》…等作品
【李宗軒Alex Lee】
身兼職業樂手、編曲師、音樂製作人,跨足流行、獨立及演奏音樂。曾參與多起華語流行唱片、電影及戲劇音樂製作。合作藝人包含韋禮安、曹佑寧、丁噹、廖文強、戴愛玲、蔡旻佑、歐漢聲、賴銘偉、黃文星、李家歡……等。除了華語主流唱片之外,在演奏及獨立音樂的推廣製作也不遺餘力。2017年發行數首個人演奏單曲、2019年製作馮羿首張演奏專輯《Silence in the Storm》、2020年製作臺灣獨立樂團「理想混蛋」首張專輯《愚者》…等。
【Suana Emuy Cilangasay 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 】
阿美族音樂人,擁有音樂製作人、詞曲創作歌手、樂團音樂總監、劇場創作者等多種身分。在南臺灣成長,童年隨母親回台灣東部、群山環繞的家鄉,才得知自己的原住民身分;在教會接觸到音樂,學習彈鋼琴,開始與音樂結下最深切的羈絆,一路在音樂旅途上行走至今。與祖母、母親、乾媽學習族語和部落文化,以阿美族語作為創作核心,結合傳統古調、西方器樂,和多元音樂風格,編寫當代原住民和都市青年的心境世界,期待音樂能深入聽者內心,與對方靈魂碰撞出不同的生命故事;曾獲得第2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獎。
神遊專輯博客來購買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21014?loc=M_0019_001
野火樂集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ildfiremusic.taiwan/
野火樂集特別推出
「奧運的祝福 世界的台灣」套裝組限量版
(台東/老人家專輯+盧靜子/尋樂專輯+神遊/原迷電音專輯)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312504452125973/posts/4479715915404785/?d=n
陳永龍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yonlon.chen/
DJ Waven林柏聞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ven.lin
神遊”引光Follow the light” MV https://youtu.be/ox2caDnfhco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20:00-21:00 Alian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0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nJHpoyFVE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
中國 樂隊 節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只說「能有機會寫下這篇專訪的我,覺得非常開心」是有些不負責任。完稿之後,來往調整最多的是引句裡的用詞,什麼會讓一個人面臨危險,什麼會讓一個人身邊的人面臨危險;之間,又確實摻著「希望更多人看見」的心情。
⠀
⠀
我常常覺得需要透過嚴格才能實踐的溫柔是不幸的,但終於有一天我需要選擇接受我們偶爾要被這種嚴格所保護。世界容易用言語判決使用者的心意,忽略言語和立場之間還隔著動機。明眼人或許看出這篇專訪每一個小標都脫胎自一首詩,而詩是我和阿報說話之後第一個感覺。
⠀
⠀
為什麼是詩?上好稿之後丟網頁連結給他,結果在訊息匣中點擊連結的時候跳出視窗:「网页存在安全风险,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 已停止访问」。意思是,這個世界將有許多人看不見這篇訪問吧?有些事情可以改成暗號,有些事情一旦改成暗號就再也不是原來的事情。什麼事情是前者,什麼事情絕對不能改變,我知道詩就是思索這件事情的事情,然而詩往往不能消滅問題。詩只能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姿態。
⠀
⠀
阿報給了我一種姿態。能有機會記錄這種姿態的我,覺得非常開心。
⠀
⠀
⋯⋯
⋯⋯
⠀
⠀
——— 这里是原来的『湾湾独立音乐速报』,现在的 @小岛音乐速报,主要发布台湾原创音乐、独立音乐新歌、MV、演出等等相关资讯,如果你也喜欢台湾音乐,欢迎关注我(愛心)
⠀
⠀
點進小島音樂速報微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置頂文中這段自介。
⠀
⠀
這介紹不到一百字,明眼人卻能看出端倪。2020 年 11 月 21 日,當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隨主席李安步上星光大道揭序,這是中國全面撤出金馬的第二年,這邊觀眾習慣入圍名單裡不見中國作品的同時,那邊觀眾大概也習慣了轉播這檔事檯面上是看不見了。那晚,灣灣獨立音樂速報同步圖文轉播得獎動態,幾則發文都被新浪下架。速報頁面隨後出現一則新貼文,大意是對待一個頒獎禮,封殺到這般地步,真的至於嗎?
⠀
⠀
那則新貼文當晚即在微博遭到圍攻,相關博主及眾多網民紛紛開始舉報,認為他的微博名稱夾帶私貨;數天後,他甚至收到了新浪站台要求改名否則對帳號進行官方處理的私訊。
⠀
⠀
消息一出,三年來受灣灣獨立速報的資訊餵養、三十多萬追蹤者中,不少人挺身而出。有人是承著自己在這裡認識數不清台灣好音樂的情,有人是見得區區頒獎轉播被動刀的不平。這抗議竟真傳到新浪某位高管耳中,高管點了頭,不對這個匯集無數樂迷的站台下手。
⠀
⠀
然而一週後,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的名字依舊被改成亂碼。
⠀
⠀
介紹寫「原來的」,是因這回終究不敵壓力,「灣灣獨立音樂速報」這個自 2017 年開站時就使用的名字,改姓成了小島。而之所以短短八十字裡「獨立音樂」、「原創音樂」並用,起因仍是「台灣」後面不能接「獨立」的潛規:
⠀
⠀
「你要跟他們解釋斷句是 台灣 獨立音樂,要找你碴的還是找,後來很多媒體省麻煩,就用了原創音樂這個詞。」原創音樂,使用時概念幾乎等於獨立音樂,為避文字獄而衍的新名目,到頭來簡介卻還得反過頭把這詞給列上才完整。
⠀
⠀
眼前螢幕裡的男子,唸「誰」的時候聽起來是「ㄕㄨㄟˊ」,說「年」的時候聽起來是「連」。他是原來的灣灣獨立音樂速報、現在的小島音樂速報始終唯一的經營者,更常把自己稱作編輯。熟的人都叫他阿報。
⠀
⠀
⠀
▍天線給了我天線的耳朵
⠀
⠀
2021 年 4 月,阿報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聽見對岸」發表了〈台灣「獨立音樂」簡史〉。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獨立音樂四個字要加引號了。
⠀
⠀
該文從台灣的熱門音樂時期開始,順著解嚴後地下音樂萌芽、再轉化為如今獨立音樂概念的過程,約三十多年的歷史進行爬梳。文章一發,台灣社群上轉發者眾,除了史料本身激起的興趣,多少還有「這主題的文章出自中國人手筆」的詫異。
⠀
⠀
這不是阿報第一篇掀起討論的寫作。2019 年,他在〈年終總結之現場篇〉一文中,統計該年度有多少台灣樂團到中國演出,得出「台團批量上大陸」的結論,數據被報導者〈那些席捲亞洲的台式浪子與浪漫──獨立樂團唱出厭世代的微抵抗〉一文採酌;2020 年 6 月,緊跟當年台灣文化部補助名單公佈,阿報另一篇文〈在台團熱潮背後,了解下台灣的音樂補助是怎麼一回事〉,則向中國聽眾說明台灣音樂圈習以為常的制度,「音樂補助是大陸沒有的嘛,對於大陸很多網友來說,政府居然發錢給樂團做音樂,他們想都不敢想。」
⠀
⠀
不過,每篇長文末,總會導回小島音樂速報微博,「那裡比較熱鬧」。原有正職工作的阿報,寫長文是一年只幾次的事情,「聽見對岸」被他稱為年更號,比起小島音樂速報多時一天近十則台灣音樂情報的頻率,寫這樣有學究精神的論述,不是阿報最想做的事。
⠀
⠀
1992 年,他在福建出生。因為當地方言與台語高度相似,少年時期的阿報完全聽得懂電視上五月天唱的台語歌是什麼意思。阿報口音裡那份熟悉咬字,也原來是連上了我們對台灣國語的印象。
⠀
⠀
為什麼福建電視上有五月天?原因之一,是那個台灣音樂仍在中國舉足輕重的年代。阿報回憶 2006 到 2010 年間,身邊的人聽的是五月天、F.I.R. ,唱片行裡賣的是陳綺貞。
⠀
⠀
另一個原因乍聽有點玄,想想卻有道理:「就,我們家的電視天線,那時候收得到台灣電視的訊號。我可以看中視看台視看華視,我記得這三個電視台最主要⋯⋯」不對、先等一下,這合理嗎?
⠀
⠀
「不是,我們離金門很近你知道嗎?那個電視信號到福建都清楚,大概就和廣東那邊常看到香港的電視是一樣的。」
⠀
⠀
青春期的阿報和家人搶遙控器,想看的是台灣樂團上節目打歌、廣告間的新曲 MV。為什麼想看?他說新世紀之初五月天《搖滾本事》演唱會,是自己第一次在螢幕上看見樂手操著樂器,有鼓、有吉他的舞台。
⠀
⠀
因為帥吧,阿報說。就像許多少年少女。
⠀
⠀
他要到二十多歲時,才發現台灣所謂「聽團仔」不少已把五月天劃到商業樂團的那一邊,這一點和阿報身邊的中國樂迷不同。包含阿報自己,至今都還對五團抱著當年獨立音樂啟蒙的好感。新世紀第一個十年沒有社群、自媒體,阿報心中的台灣音樂地圖描製除了電視,靠的是蝦米音樂和豆瓣兩大平台的音樂導介。
⠀
⠀
「以前只知道五月天陳綺貞這種大名字,什麼絲襪小姐,什麼女孩與機器人、法蘭黛、先知瑪莉,都是因為蝦米音樂的推薦機制做得很好,我才知道的。」
⠀
⠀
今年辭去工作回到福建的阿報,電視台不再收到台灣訊號。養成他品味的蝦米音樂,也在今年二月終止營運了。
⠀
⠀
其實,誰還看電視呢?中國的唱片行一樣在倒,台灣音樂的影響力也在中國漸弱。少年阿報上了大學,那時躺在宿舍床上聽癡了的透明雜誌、甜梅號、回聲樂團,至今還是他的最愛,彷彿有什麼停在那裡。
⠀
⠀
⠀
▍你看團時很近
⠀
⠀
從速報發文消息之速、簡史鑽研之執著,很難想像阿報本人只來過台灣兩次。2018 年,回聲樂團休團後睽違兩年重聚《巴士底之日十週年》演出,26 歲的阿報心想,是時候了。
⠀
⠀
18 歲的阿報,大學上的是物理系,一入學就加入吉他社。「這邊的吉他社,相當於台灣的熱音社,是玩樂團、搖滾那種的。」社團裡都是音樂同好,只不過大家聽的多是中國搖滾,痛仰樂隊、萬能青年旅店,聽台灣樂團的有但不是很多。阿報只能靠著網路來尋找台樂同夥。
⠀
⠀
「一開始都是打關鍵字,比如你在微博搜個安溥,搜到很多博文,那基本上提到的人都是喜歡安溥的,你就循著這些內容認識一些網友這樣。」
⠀
⠀
有了點和線,總會想到面。微博上,阿報找得到日本音樂速報,找得到英國音樂速報,就是沒有台灣。
⠀
⠀
然而,他並沒有立刻著手一個以台灣音樂為主題的自媒體。他最早創的是一個發表「洋蔥新聞」的站台。
⠀
⠀
洋蔥新聞語出美國一家生產諷刺新聞的媒體「The Onion」,後來詞彙延伸用於描述基於嘲弄目的所生產的新聞,多少包含造假和誇張的成份。阿報以音樂為題,寫了幾篇洋蔥,覺得沒意思。
⠀
⠀
「很多所謂音樂媒體,也就跟內容農場一樣,它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我想說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音樂媒體來說一些事情,就覺得可以往這方面努力一下。原來那個號比較搞笑,寫了幾篇之後就放掉了。」
⠀
⠀
2017 年 10 月,阿報滿志躊躇,下定了決心。站台名字,他早在註冊前就擬好:台灣獨立音樂速報。他沒想到申請第一關就被系統自動拒絕,原因是「台灣獨立」不能使用。
⠀
⠀
「靠,我完全沒想到這件事吔!那時我很急,想說哇靠那怎麼辦,我要改什麼名字,一下子也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就想那把『台灣』改成『灣灣』好了,結果就這樣註冊下來。」
⠀
⠀
誰能逆料灣灣獨立這名字也只撐了三年。
⠀
⠀
隔年,他循自由行買好了機票,回聲演唱會的票約在台灣面交。第一次到台灣,一切新鮮,和合購門票的台灣歌迷一起排隊時,連坐下也讓阿報震驚。
⠀
⠀
「我們在這邊排隊都是站著的,因為我們覺得說地板可能比較不乾淨。那個台灣樂迷就拉我說你要不要坐著、要坐著嗎?我還猶豫了。」
⠀
⠀
還有許多。比方他和那人聊起自己當年在上海看了四十幾場演出,那人竟回「所以,上海那邊是只有台灣樂團可以看嗎?」比方他提起法蘭黛,那人竟回:「沒聽過欸,誰啊?」
⠀
⠀
訪問時我向阿報嚴正澄清,上述行徑可能屬於該名歌迷的個人問題,從中倒仍延伸探討不少觀察:阿報直言,相對於他身邊的中國樂迷對台灣樂團的認識,台灣樂迷對中國獨立音樂的了解在他看來確實遜之;此外,台灣聽眾的分眾程度也更高:
⠀
⠀
「我問他頑童是不是在這裡很紅,他說對,但那是聽說唱的人在聽的,他們是聽團仔,不怎麼聽頑童。但對我來說不是這樣,我聽台灣音樂不管你說唱還是搖滾還是什麼東西,只要是台灣音樂我都聽。反而在台灣,你們好像有分聽團仔是聽團仔,然後說唱仔是說唱仔?」
⠀
⠀
我沒告訴阿報,這群人在台灣更常被叫做嘻哈仔。
⠀
⠀
幸好這趟台灣之旅的經驗不只有距離。走進 Legacy,阿報在台前熾熱,意外發現台灣歌迷比中國聽團仔冷靜太多,「特別像北京這類的搖滾重地,或者迷笛這樣的音樂節,在大陸聽現場大家是狂叫狂撞的,歌與歌之間會問樂手等等晚餐要吃啥,」在中國,衝撞喚作「POGO」,音樂節若辦在一片草地,演出結束後大家會站在一片泥地上,「我覺得台下大家好安靜啊,我在大陸是最冷靜的,在這裡變成最熱情的。」
⠀
⠀
「然後柏蒼在台上問說『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人從新竹來?有沒有從桃園來的啊?』我就看說怎麼沒人舉手啊?在大陸假如台上喊到哪個地名,肯定就很多人舉手比大聲的。忽然心血一來,柏蒼問完一輪我就超大聲喊:我是從上海來的!!!」
⠀
⠀
他說,柏蒼嚇到了。那瞬間的阿報和身邊的人多不一樣,卻又多麼近。
⠀
⠀
⠀
▍為了避免開始
⠀
⠀
對聽團仔而言最幸福的事,或許就是待在音樂的世界裡。然而,現實是世界上永遠有音樂之外的事。
⠀
⠀
隨著社群趨勢,音樂人及其團隊也發展自媒體,將聲量與話語權從傳統媒體握回手心。對經營速報的阿報而言這一則以喜,他可以藉由翻牆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群追蹤音樂人,即時獲得新訊。阿報樂於在社群上追蹤台灣的樂評、音樂媒體,同時也信奉人肉推薦勝過音樂播放平台演算法。樂評在媒體的撰述、音樂人在社群上的互粉互推,對還有正職時一天頂多花一到兩小時整理速報題材的阿報而言,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
⠀
一則以憂,是中國對社群的管制再加上兩岸箭弦的繃緊,讓音樂圈裡的人常常彷彿是即將射出的箭。
⠀
⠀
「以前沒有社群,很多事情是大家都不知道。那現在,大陸樂迷如果平常不會翻牆的話,可能並不會特別清楚台灣樂團在一些政治或者社會議題上的表態,結果就造成一些認知分裂的情況。例如前幾年,脆弱少女組在社群上發佈了台獨相關言論,消息鬧大之後很多大陸歌迷就哇啊脫粉啊,因為他們原本聽這個團的音樂,感覺就是清新啊可愛啊,不會想到政治立場是對立的。反而是和我一樣常翻牆的人,很多事情早就知道了,反應沒這麼激烈。」
⠀
⠀
敏感的也不只對方。2019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現身杜鵑花音樂節,上台獻唱音樂節主題曲,身後是傷心欲絕的官靖剛和美秀集團的劉修齊拿著吉他伴奏。阿報當天把影片上傳速報,後來卻看到劉修齊在 Facebook 上表示阿報只因他個人參與活動就把樂團的名字和柯文哲放在一起,會給人不好的聯想。
⠀
⠀
「我那個時候真的完全不懂台灣的政治你知道嗎?我想你一個市長出來講話,你樂手彈琴,這個有什麼啊?我完全無法理解。後來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很敏感。」社群催化動輒炎上,但真正刺激神經警醒的仍是政治。兩岸情勢一動一靜,小島音樂速報信箱裡的檢舉信頻率可以說是地震儀了。早前因新疆棉事件,一系列藝人紛紛與品牌解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網民統計解約與沒解約的藝人名單,留言催促藝人解約,阿報發文表示希望藝人不需要被逼迫表態立場,隨即遭舉報禁言三十天;平素裡,發佈拍謝少年、盧廣仲新歌訊,總有人傳訊「台獨藝人的歌不要發了」,數量多寡而已。
⠀
⠀
網路外的世界,阿報也並不快樂。音樂推廣工作,在中國環境裡越趨艱難。
⠀
⠀
「在大陸做文化產業,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基礎上做這件事,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荒唐事。我舉一個台團的例子,有台灣樂團歌詞裡面會寫抽菸,這很單純嘛,它甚至跟政治立場沒有關係,它就是講抽菸啊,但你這首歌在大陸有些城市就是不能演出,因為你報批的時候有關部門的人會覺得對青少年不好。我覺得哇這很莫名其妙吔?為什麼歌曲能在平台聽,演出卻不能演?類似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太多了,一次又一次削弱你的成就感。然後你就不想幹了真的。」
⠀
⠀
去年秋天,阿報終於遞辭職信。在上海聽了無數演出、度過一整段音樂職涯的他,又回到了福建,他最一開始聽見台灣音樂的地方。
⠀
⠀
現在的他接案糊口,經營小島音樂速報的時間多了那麼一點點。上一份工作留給他的,是他身上的媒體素養與判斷眼光。他懂得某些行規,例如在中國封殺也分等級,「像盧廣仲,他是歌曲可以聽,但演出不能來,這是半封殺;那像滅火器,他是歌不能聽、演出也不能來,那它是全封殺;何韻詩,她歌曲不能聽、演出不能來,人的名字也不能出現,這是徹底封殺,又是分好幾個檔次你知道嗎?」
⠀
⠀
近來小島音樂速報的發文稍稍增多,幕後的阿報眉頭皺得也沒少。有些音樂人有流量,有些剛起步,發佈情報時會不自覺大小眼嗎?點閱一定會高的音樂人醜聞八卦,要發嗎?會不會因為每每發政治敏感情報就被罵,而下意識自我審查?這一切,阿報說他不知道,說不定他已經被改變了。至今抵抗著壓力的,是每每他遇難時現身的同等善意,那是對台灣音樂一樣有愛的人們。
⠀
⠀
他也還有愛。「有時候你聽到一首歌,覺得幹這真的太屌了,我一定要讓全世界聽到,結果發出去沒幾個人理你,這個沒辦法,沒辦法。你只能承認說,同一首歌真的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只是不管怎樣,你當時肯定會心情不好,肯定會低潮,這麼好的音樂怎麼會沒人給你反饋呢?」
⠀
⠀
那怎麼辦?「沒辦法,就今天過了再想第二天的事情啊,就這樣。」
⠀
⠀
⠀
▍因為我錯過命運
⠀
⠀
此刻,小島音樂速報微博有近 39 萬人追蹤。變現的可能,阿報是想過,但沒多久就放下了。
⠀
⠀
「本身我就是一個搬運,我只是通過翻牆,把台灣的資訊轉移到大陸而已。我覺得這個稱不上是什麼多高明的技術,我只是做這樣一件事,讓更多人獲得資訊更方便而已。」
⠀
⠀
他自己成為了收到台灣訊號的那副天線。
⠀
⠀
天線的幸福是什麼呢?〈台灣「獨立音樂」簡史〉完成半年,阿報依然滿意,準備功課時他讀到「台客」一詞原來在台灣語境中經歷流變,從二十年前帶有土氣、流裡流氣的負面意涵,到如今大多偏向正面、支持台灣本土意識的形象,這是他原本不知道的。而因為他寫下,許多中國聽眾才知道。
⠀
⠀
訪問時,他說還有幾個詞他不懂,例如 8+9 和 1450。「你寫中文我還查得到,你寫數字這個我真的不知道什麼意思啊!」我向他說明,他哦了好幾聲,說他懂了。他明白的表情,讓這場訪問其中的幾分鐘,也成為了他因愛而獲得的東西之一。
⠀
⠀
那篇簡史,其實是在他被禁言三十天的期間寫的。
⠀
⠀
他還有很多想寫的,比方台灣說唱的發展,台灣電子搖滾的發展,但辭職以來也還沒有時間完成。他也依舊想念台灣——第二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來台灣時,他除了參加簡單生活節,還看了好幾部電影。「我除了是音樂迷,還是電影迷。很多電影大陸看不到啊。」原來轉播金馬獎也是為了愛。今年,疫情成了另一道看不見的牆,和金門很近的福建忽然又顯得很遠。
⠀
⠀
我問,現在的台灣音樂,和當年他隔海聽見的台灣音樂有什麼不同呢?他穿過鏡頭看著我,說下面這段一定要寫:
⠀
⠀
「就,現在疫情下到我們這邊演出必須要先隔離,然後你回台灣也要隔離,不像從前那麼方便,導致很多音樂人必須做選擇,要嘛長期待在大陸,要嘛長期待在台灣。」他說,「從前是有些流行歌手會常駐大陸發展,現在有少量獨立樂團也走上這樣的路,在這邊一待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兩年的時間,把幾乎所有的事業都放在大陸。那就會導致一種現象啦,說真的:台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環境,就像 Leo王在金曲獎說的,他想唱什麼唱什麼,想寫什麼寫什麼,但有的樂團只單純依賴大陸市場,就不得不順從大陸這邊的規矩。比如剛剛講的抽菸,你寫一首抽菸的歌不能在大陸唱,以後你就不會寫抽菸的歌了⋯⋯」
⠀
⠀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很可惜。在台灣的話你可能會寫一些別的,但你在大陸你只會寫這些歌,你就變得跟⋯⋯其實跟一般的大陸樂團沒什麼兩樣說真的。除了你身份證拿的是台胞證之外,你跟其他大陸樂團又有什麼區別了?我覺得台灣人你要分析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你之前能寫那些歌⋯⋯我不反對正常的文化交流,但是音樂人自己的路要怎麽走,還是要好好思考。」
⠀
⠀
不為自己可惜的,阿報為這些可惜了。因為那是他追逐著很久的地方。長大是發現原來自己想去的地方也有人想離開,這時到嘴邊的話倒只有淡淡一句「可惜了」。
⠀
⠀
或許不該說他是天線,天線是不懂追逐的。那年甜梅號到上海交通大學演出,阿報穿越幾十公里,從上海這頭追到那頭,只為了聽一場學生辦的音樂節裡在校園禮堂的演出,「我不是那個學校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只能站在很邊角的地方聽。那個場景想起來滿寒酸的,但還是很感動。那個時候音樂響起來,一切進入那個氛圍⋯⋯」
⠀
⠀
那是他唯一一次聽到甜梅號現場,因為後來甜梅號解散了。
⠀
⠀
他懂得錯過的滋味,直到今天仍努力不讓更多人錯過。
⠀
⠀
⠀
⠀
⠀
⠀
在福建,他聽五月天和陳綺貞長大 ——
專訪台灣獨立音樂微博「小島音樂速報」
facebook.com/biosmonthly/posts/4910417448988329
⠀
採訪撰稿_ 蕭詒徽
插畫_ Penn⠀IG@yanjin
視覺統籌_ 潘怡帆 Crystal Pan Photography
責任編輯_ 溫若涵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
文中標題皆改自顧城詩作: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
⠀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避免〉
⠀
一切仍明明白白,/但我們仍匆匆錯過,/因為你相信命運,/因為我懷疑生活⋯⋯⠀——〈錯過〉
中國 樂隊 節目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端網絡觀察:無 #鄉民,不奧運?開幕式又双叒叕 #辱華了?】
經歷疫情的漫長等待和各種歧視風波,一波三折的東京奧運會終於於7月23日在東京國立競技場正式開幕。就在開幕前,不少人都能注意到場館外響亮的抗議聲— —儘管日本國內對於奧運會仍有許多反對聲音,但也無法阻礙日本鄉民對這次開幕式的「創意發揮」。
為紀念1964年在東京創造,如今在全球廣為使用的體育象形圖,此次開幕式上,有三位分別身穿白色和藍色連體衣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再現50個象形圖,其中的小藍人還出席開幕式後的記者會。表演一出,日本網民大呼「這不是超級變變變嗎!!」、「也太猛了吧!!!!」,甚至有網友開始二創;網友亦十分好奇這兩位表演者到底是誰?「實在太有趣,可以想象到練習了很多次吧!」。當然除了日本網友,中港台網友亦有同樣的感受「根本就是奧運會版超級變變變!」
提及日本,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遊戲就是漫畫。開幕式上的運動員入場環節亦有不少「さすが日本(果然是日本)」系列。除了各國展現自己的國家特色,現場樂隊還表演了日本經典遊戲的主題曲作為伴奏,有《勇者鬥惡龍》、《最終幻想》、《魔物獵人》等19首經典曲目。這一波「回憶殺」感動不少日本網友,「最高!!!」、「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勇者鬥惡龍》播放的時候,馬上反應『這是國歌呀!』」。然而因前首相安倍晉三曾在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上,化身任天堂經典遊戲人物馬里奧參加「東京八分鐘」的表演,有網友疑惑「為何沒有任天堂的歌曲呢?」「索尼或成最大贏家」除了遊戲回憶外,各國運動員入場時的標語牌也引起了不少熱議。此次標語牌的設計採用漫畫「吹き出し」風,即漫畫中人物的各種形狀的對話框。連日本網友也感歎「這就是日本啊!」;許多網友還用這個漫畫標語牌來「高喊」自己的心裡話和偶像。東加王國的3任旗手陶法托夫瓦(Pita Taufatofua)身穿傳統服飾,再次裸上身出場也瞬間引爆全場,奧林匹克的官方日本推特還調侃「這似乎已成為了奧運的定番了」。
其中最讓網友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開幕式途中,場館上方出現了由1824架無人機組成的旋轉地球,無人機甚至還組成了各種運動的象形圖動態版,有不少網友在推特發佈自己從家裡看到旋轉地球的照片。
當然除了讚美之外,也少不了吐槽。首先遭到日本網友各種炮轟的是國際奧委會主席 #巴赫 的演講。因為此前巴赫口誤將日本人說成中國人——「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甚至還表示為了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必要的犧牲是應該的,加之國內反對奧運會的情緒高漲。巴赫13分鐘的長演講立即引爆日本網友情緒,網友將他的長達13分鐘的演講和天皇僅僅13秒的演講作對比,吐槽其演講又臭又長,「巴赫主席的演講時間如同男子5000m優勝者所使用的時間,天皇的演講則是男子100m」;此前擔任日本奧組委會長的 #森喜朗,因稱 #女性講話要很久於是要限制她們發言時間 的言論而被辭退,於是網友也拿這個「哏」開始調侃,用這個「說話時間久=女性」的推論為巴赫進行比基尼二創,即為其畫比基尼畫像。
推特上 #非難(批評)殺到 的話題也衝上了日本趨勢榜,譴責首相 #菅義偉 和東京都知事 #小池百合子 在天皇起身發言時沒有馬上站起來,而是過了一會兒才匆忙起立。不少網友認為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尊重天皇,「天皇是國家的象征,這樣的行為很沒有禮貌」,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沒有必要如此上綱上線,亦有網友調侃「可能是因為巴赫的演講讓他們都睡著了」。
然而在中國網絡上,則是一邊倒的批評。日本放送協會NHK在台灣入場時說「台灣です(這是台灣)」,並且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轉播中國隊出場時中國地圖缺少了南沙和台灣,於是開幕式又双叒叕辱華了。中國網友怒氣瞬間點滿,「中國一個也不能少」、「日本時時刻刻都把台灣和中國分離!」;甚至有網友不爽「為什麼台灣比中國隊早出」、「為啥不把台灣香港放入中國隊?」。微博話題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 的討論也幾乎都是差評,「真尼嗎難看」、「我要去看看北京奧運會洗洗眼」、「百年最好的一屆奧運會就是北京奧運會了」;當然也有少部分網友表示尊重不同文化差異,認為開幕式還是挺不錯的,但卻被稱為「日吹」。不過各種吐槽中卻出現了一個大烏龍,有網友將東京2020日本文化慶典「Wassai」上日本舞踏團體山海墅的表演當成此次開幕式上的演出,微博名MyHubby聲稱「開幕上出現了許多讓人作嘔的節目和畫面,以及不少特定的『圖騰與儀式』」,亦有微博籃在囧途嘲笑到,「藝術不分國界~但分陰陽兩界!真沒什麼文化輸出了?還是恐怖片那點東西」;甚至有網友「看圖說話」,「我的理解是,日本瞎tm排放核廢水,海洋生物紛紛變異,上岸找日本人報酬來了」。雖然事後有公眾號、文章核查糾錯,但上述微博和評論仍未刪除。
除了「台灣」和中國地圖讓中國網友氣撲撲外,騰訊視頻也被中國網友「討伐」。獲得開幕式獨家轉播授權的騰訊視頻在23日直播時,隨著台灣代表團入場,直播畫面一度切成脫口秀,但等切回來時中國隊已經走完了。於是中國網友再度爆炸,紛紛表示要卸載騰訊,並灌爆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看開幕式吶,你給我看脫口秀?」、「騰訊你是有什麼毛病嗎?」,不到一日 #騰訊視頻奧運直播切掉中國進場 的話題就破億了。然而網友發現此話題不一會兒就被撤了,疑似騰訊在背後公關操作,「騰訊能不能趕緊下架啊,一直撤熱搜,敢做不敢認」。雖然24日下午騰訊視頻的官方微博發聲明道歉,表示是因為「點播版權超範圍使用」,為此給「大家帶來非常不好的體驗,鄭重道歉」,然後此聲明根本無法平息中國網友的怒火,甚至被認為是找藉口,反而火上澆油。
不同於中國網絡上的「戾氣」,台灣網絡上則是一片感謝。雖然台灣此次奧運會以「中華台北」隊的名義參加,但NHK介紹時仍稱其為「台灣」,某種意義上變相實現了「東奧正名」;並且此次的各國運動員入場順序採用日本語50音,日本議員長島昭久在推特上透露此次台灣是用た(TA)進場,而不是チャイニーズ(chinese)的チ(chi)。雖然之後有網友表示根據1981年的《洛桑條例》,「Chinese Taipei」(即簡稱TPE)才是被奧組委所承認的,為了與中國做區隔,中華台北奧會在國家奧會會員名錄為「T組」。因此台灣本來就是排在T行出列,且「TPE」的開頭是「ティ」就是T開頭,所以出場順序並不代表被正名為「Taiwan」了。「奧運大會現場主持人講的是中華台北,因此他必須遵守洛桑協議,不然會面臨違約處罰」。但這一切還是被視為台日友好的象徵,不少台灣網友表示感動,也感謝日本的細心安排,推特上甚至出現台日網友互相打氣的場景;也有網友調侃這些行為「又辱華惹」:「你們就不怕維尼生氣?」台灣網絡上還流傳niconico直播開幕式時的彈幕,台灣隊出場時彈幕不停刷「台灣」、「獨立」;香港隊出場時則是「香港加油」;但輪到中國隊時則是「元兇」、「COVID-19的發源地」、「天安門」等字眼。
在英文網絡裡卻出現了個大烏龍。因為討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原因,日本網友在推特發出了一個話題 # IOCバッハ会長マイクロビキニ部(巴赫主席超小比基尼俱樂部) ,即為其畫穿戴比基尼的畫像。然而這個話題卻被不明白日文的英文網友,用在恭喜東京奧運會開幕的帖文中,於是不少日本網友趕緊用英文解釋這個話題的意思和發起的原因。
雖然此次東京奧運會被視為最多元的一屆,不少LGBTQ+選手參賽,但在開幕前卻深陷各種「歧視」爭議。除了前奧組委會長森喜朗因女性歧視言論而辭職外,還有開幕式創意總監佐佐木宏被揭發曾提議邀請演員渡邊直美扮豬,同樣在3月請辭。即使到了開幕前夕,仍有風波,接任曾因學生時代霸凌他人而引咎辭職的開幕式作曲負責人之一、音樂家小山田圭吾,閉幕禮表演總監小林賢太郎僅上任不足8日就被辭退了,原因是其98年的搞笑短劇中,以二戰猶太人大屠殺為主題。
攝:Mike Blake/Reuters/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
八問奧運會:這個世界還需要奧林匹克這種綜合性的盛會嗎?👉https://bit.ly/3rBwpQ0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東京 #日本 #奧運 #台灣 #中國 #互聯網
中國 樂隊 節目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20日 (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nJHpoyFVEE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政治化,中美角力再升溫,歐洲取態備受關注。華府發動新一輪外交文宣攻勢孤立中國,甚至將疫情扯上應否使用華為5G網絡,希望拉攏歐洲。歐洲對中國崛起有戒心,疫情下中方積極支援抗疫,並未減少歐洲的懷疑,不排除危機過後雙方關係轉壞,可是法德等國亦無意跟隨特朗普「共舞」。上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歐洲多國領袖均強調繼續支持世衛抗疫,法國總統馬克龍更公開質疑「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之說,與華府唱反調。疫情反映世界處於G-Zero(G0)時代 ,西方傳統政治精英一邊希望維護多邊主義、一邊延續西方主導國際秩序,對中美皆有保留,澳洲前總理陸文克甚至提倡建立「多邊七國」(M7),問題在於德法等國是否有此政治能量,填補G0下所出現的國際領導真空。
蘋果頭條
特區政府4.18對民主派大濫捕,政府聲稱警方是嚴格按照相關法例行事,但政治清算觸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全球多國政府官員、議員及法律界組織圍剿北京及港府,美國參眾兩院的民主及共和兩黨更聯成一線,兩院領袖齊轟拘捕行動,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高調譴責事件,批評把執法政治化不符普世價值;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也罕有開腔,批評大濫捕再次證明中共不可信;眾議院民主黨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更聯同其他議員,敦促總統特朗普盡快執行《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正式啟動制裁。
港府及警方日前配合北京展開政治清算,上周六大舉拘控包括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公民黨執業大律師吳靄儀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15名民主派人士,事件引起國際震動,除前港督彭定康及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開腔,加拿大、澳洲以至意大利亦有政界人士聲援,直言對圍捕感震驚及憂慮。
東方正論
香港開埠百多年,由小漁村變身國際金融中心,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香港人胼手胝足的拚勁,當中工商業更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的蓬勃發展讓經濟迅速起飛;到七十年代,電子、鐘錶和玩具業成為製造業主流;再到八十年代,發展動力由製造業漸漸轉移到金融服務專業,香港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為今日的繁榮奠下牢固基石。一班在工商金融和專業界別貢獻大半生的香港人,出心出力組建政黨,無非希望為香港做實事,更希望為黑暴後的香港尋找出路,重建民心。
這個政黨就是「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也是大家慣叫的「經民聯」。顧名思義,經民聯最看重的就是香港的經濟和民生,兩者息息相關,是港人安身立命之本,沒有好的經濟,市民不可能有好的生活。最近香港飽受疫情蹂躪,市民一罩難求,有見及此,經民聯利用工商界的經驗和人脈,迅速在港開設口罩生產線,以合理價格解決「口罩難」的問題。百分百香港製造的口罩早前成功推出市面,廣獲好評,令這個一二年成立、一直較低調的政黨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星島社論
十五名泛民人士去年涉嫌組織和參與非法集結,警方經調查後,上周六展開拘捕行動,下月提堂。這次拘捕本來正常不過,根據法治基本原則,任何人涉嫌犯法,執法人員都可加以拘捕、檢控,由法庭作出裁決,不論是否泛民,都是一樣,不應有例外。然而,泛民及其外國支持者卻大聲疾呼指為政治打壓,就如其一貫策略,把合理的事情扭曲,以政治凌駕法律。今次拘捕行動正正可以撥亂反正,回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核心精神。
這批泛民人士被捕,究竟是否當局壓制個人自由?在政治上秋後算帳,打擊異己?泛民可以把自己描繪成正義鬥士,在頭上戴上耀目光環,但從法律的角度,拘捕他們是否合法合理,只看兩點:一是他們確實做過些甚麼,二是他們這樣做涉嫌觸犯那些法例;其他的美化以至神聖化,都不應在考慮之列。
經濟社評
One World,地球本來就是一家!新冠肺炎染疫人數穿越230萬之際,巨星Lady Gaga號召全球名人遙距聯袂演出,表揚醫護無私奉獻、呼籲民眾堅持留家,兼為捉襟見肘的世衞籌來逾1.27億美元。群星今次攜手義唱,尤為凸顯了美國總統特朗普頻頻對外開火的偓促行徑。傳染病無分國界、種族,惟有人人衷誠合作,始能盡快遏下疫病。
《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本港時間周日凌晨起環球串流和直播長達8小時,中外巨星如Lady Gaga、Elton John、內地琴手郎朗夫婦、本港張學友等皆以歌聲、音樂會眾,陳奕迅更以廣東話唱出《我甚麼都沒有》,寄語黑暗過後會有曙光。
巨星利用影響力演唱救災的傳統深遠,殿堂樂隊滾石於沙士過後就曾於多倫多、香港等地高歌,求振奮經濟和人心,但眼下他們已沒餘裕等到疫後才出手。當年,29個國家和地區共8,096人染病,其中774人喪命;眼下全球有至少14國,只計境內情況已遠超此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nJHpoyFVEE/hqdefault.jpg)
中國 樂隊 節目 在 杜汶澤喱騷 Chapman To's Latesho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熱烈歡迎第一隊上嚟《CEO會客室》準備中計嘅香港樂隊——RubberBand!早前RubberBand嘅作品就喺中國被消失、懷疑被封殺,使唔使CEO過兩招「被封殺秘笈」俾佢哋呢?
有人話,Band仔最緊要有反叛、反建制嘅態度,咁RubberBand又覺得此話屬實,定只係都市傳說呢?曾經嘅香港Band仔陳樂基,變到要上中國舔共,做埋東江水嘅KOL,身為Band界前輩嘅RubberBand,又有乜睇法呢?快啲收睇今集嘅《CEO會客室》!
#杜汶澤喱騷 #為何深夜總是餓 #LateShow #全民做兵 #我要做蝴蝶 #小杜燒熄 #教育電視 #CEO盤問室 #CEO會客室 #chapmantolateshow
=========================
【喱騷關愛課金計劃】
?立即用轉數快/銀行轉帳課金:
http://bit.ly/2YAkJBz
=========================
【一週節目重溫】
?星期一《為何深夜總是餓》:
28/10 -三杯雞(http://bit.ly/31SR1EW)
⚪星期三《LateShow》:
6/11- 情侶政見唔同要分手?( http://bit.ly/2pOegD0)
㊙不定期放送《CEO會客室》
13/11-第十三集 陳淑莊(http://bit.ly/33NpdmS)
?不定期放送《全民做兵》
4/10 -第五回(http://bit.ly/33NLy3D)
⚫不定期放送《我要做蝴蝶》
18/10 -第七回(http://bit.ly/33mVvEJ)
?不定期放送《小杜燒熄》
29/7 - 黑警打人(https://bit.ly/2YANnlc)
⭕不定期放送《教育電視》
23/8 - 搓乳無限Touch 第二回(http://bit.ly/2U1Ofeg)
=========================
?杜汶澤喱騷Chapman To’s Late Show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K5ZyPL
?豬友會專頁:
http://bit.ly/2ILA3E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iNDcUo9164/hqdefault.jpg)
中國 樂隊 節目 在 《After Party》樂隊的夏天-純享版? │Nana OuYang 歐陽娜娜 feat.新褲子樂隊 Youtube 的評價
開始訂閱我的頻道
歐陽娜娜Nana OuYang ➔ http://sc.piee.pw/KEHBJ
歐陽娜娜工作室 Nana OuYang studio ➔ http://sc.piee.pw/HMEE8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捨不得,
#乐队的夏天# 今晚收官了,
感謝這個陪伴我2019整個夏天,
陪伴著我長大了一歲的節目。
白岩松老師說,18歲的經歷也許會影響人的一生,
18歲的我,回到了校園,
從原本學古典的到學爵士、流行、电音⋯⋯
也開始試著組建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支摇滾樂隊,去參加了長春藤春晚的演出⋯⋯
多麼慶幸「樂隊的夏天」讓我有機會這麼近距離的接觸、認識到了這麼多熱愛音樂的⋯⋯
哈,狂熱份子,
讓我看到了未來的自己、音樂,
是我們一輩子最珍貴的禮物,
怎麼也要一直愛下去⋯⋯
謝謝你們,親愛的樂隊們,因為你們對音樂的熱情、執著喜愛,也使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未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與提升的部分。
其實坐在台下的我,每每都被吸引的恨不得自己一直在台上,參與每一個表演。
在「樂隊的夏天」錄製的過程中,
我度過了自己19歲的生日。
謝謝這個節目,陪我從18 到19,
讓我開始認識了中國的樂隊,不同的樂隊、不同的年紀、不同的風格、不同的表現力⋯⋯
但同樣的是我們熱愛音樂,我們也願意為呈現出好的音樂做最大的努力。
我也從中吸取最適合自己的養分,要墊定起能一直站在這個舞台上的基礎,有一天,我也要像「面孔」一様,哪怕是在舞台上时间最久也是最帅⋯⋯
音樂,是一輩子的,也許這就是19歲的我想堅持的信念。
從第一期大樂迷亮相,首次挑戰鍵盤彈唱,到大家熟悉的大提琴助演,再到今晚最後的大party,每一種嘗試各有不同,但絕對都是我2019年夏天難忘的回憶,熱情、熱血、超燃的一夏。
從四歲開始接觸音樂,可以說我全部的人生都有音樂陪伴,無論是困境還是逆境,我都願意在音樂中堅守自己的初心。與不同的樂隊合作,虛心的接受各方建議,努力的磨合排練,盡全力為觀眾們呈現最好的舞台!
感謝樂隊們,也感謝2019的夏天,節目第一季馬上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但我們每個人都不会忘记这个盛夏?✨???? 今晚#乐队的夏天音乐派对# 還有最後一曲要唱給你們聽?
歐陽娜娜官方 Nana Official:
?Instagram(nanaouyang):
https://www.instagram.com/nanaouyang/
?Facebook(歐陽娜娜):
https://www.facebook.com/Nanaonly/
?Weibo(歐陽娜娜Nana):
https://www.weibo.com/u/2687827715?profile_ftype=1&is_all=1#_0
?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anaonlyFansClub/
?Instagram專頁:
https://www.instagram.com/nanaouyangfansclub/
?More:
https://sites.google.com/view/billy88923/%E9%A6%96%E9%A0%81
✨歐陽娜娜的人氣影片Popular videos✨:
播放清單中有各年的綜藝節目列表(2004年-2019年)
?【歐陽娜娜Nana VLOG】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TtCdGpdq_DxF4MxlJBPdtOI0_iReJPu
?【音樂相關合作】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TtCdGpdq_DyKpIhsdktAvum32-wiH3V
?【唱歌】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_TtCdGpdq_BSWwnqK4eCX5UxWPoTJhd2
活動Activity:
你所認識的歐陽娜娜 Nana Ou-Yang:
https://goo.gl/forms/FEHsu6HiKMbnqPgw2
聯繫 Contact E-mail : billy19990923@yahoo.com.tw
#歐陽娜娜
#NanaOuYang
#歐陽娜娜工作室
#NanaOuYang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4LrlheMwv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