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人口加持】中國 AI 上游技術不如美國,智慧語音、機器視覺等中端平臺卻蓬勃發展!
Posted on2019/06/25
钜亨網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中國積極發展 AI,雖然在 IC 設計等上游領域,中國落後其他國家;但由於中國具有龐大市場的優勢,因此 AI 中游的技術平臺,例如智慧語音、機器視覺等應用蓬勃發展,並在市場中取得獲利機會。
由於中國有市場規模優勢與政府政策支援,AI 上游技術與國外公司的差距有機會縮小,但貿易戰是中國發展 AI 的威脅,可能會跟華為一樣,遭到美方的封殺。(責任編輯:郭家宏)
AI 是下一世代全球科技發展重點方向,全球主要國家無不卯足全力積極發展自身 AI 產業鏈。而中國在 AI 上游領域,如 IC 設計類,與歐美國家相比,明顯落後。根據 IC insights 資料顯示,2017 年中國與 AI 相關的 IC 設計產值占全球市場比重只有 13%。
同時,若以 Compass Intelligence 的排名資料來看,中國 AI 龍頭-華為海思的 AI 晶片發展指數為 64.5,排名全球第 12。排名前三的則分別為 NVIDIA、Intel、IBM,其指數均在 80 以上。
此外,在前目前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與 AI 相關的中國 IC 設計大廠,如海思、寒武紀、紫光展銳其 AI 發展勢必會受到更嚴峻的考驗。
不過在 AI 產業鏈中游的技術平臺方面,如智慧語音、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中國則是較蓬勃發展。主要在於中國人口數量多,帶起大量的消費性電子需求,而這類技術平臺有獨特的地域性,如語言處理方面,中國各地方言多,一般外國廠商在收集資料資料上並不如本土在地廠商發展得有效率,因此也讓中國本土廠商有練兵機會。
智慧語音:成熟度高,保持穩定的高速度成長
智慧語音是中國 AI 技術中成熟度較高,也是較早進入商用化的技術。近幾年客戶群及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使得整體產業保持穩定的高速成長幅度。
根據中國中商產業研究院的預估,到 2018 年中國的智慧語音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 159.7 億元(約新臺幣 720 億元)。雖然與國際市場的 141 億美元(約新臺幣 4250 元)有一大段差距,但也意味著中國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中國中商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幾年有機會保持年增率在 40% 左右的高速成長區間。
機器視覺:金融科技發展,下游需求迅速擴大
至於機器視覺技術則是從 2012 年開始出現突破性的發展,從最具權威的 ILSVRC 圖像識別競賽的錯誤率來看,在 2010 年時中國廠商設計出的機器視覺辨識技術錯誤率接 30%,但到 2016 年已下滑至不到 5%。
而受到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機器視覺技術的下游需求迅速擴大,帶動其技術於近兩年在中國出現爆炸式成長。中國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到 2020 年,中國電腦視覺市場產值將達到人民幣 755.5 億元(約新臺幣 3400 億元),連續四年保持 100% 以上的成長速度。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門檻高,發展相對落後
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雖然下游的產業應用範圍廣,但目前全球相關技術發展離真正的理想,即接近人類的語言理解能力,還是有一大段距離,同時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也是技術門檻相對較高的領域。
中國信通院提供資料顯示,中國 2017 年的自然語言處理市場規模大約為人民幣 49.77 億元,產值不到全球市場十分之一,相對於國際發展是較落後。
也因為 NLP 技術遲遲無法有效突破之下,招商證券預估到 2021 年,中國 NLP 市場年均成長率只有約 20% 左右。
憑藉消費優勢與政府支援,中國 AI 與國際差距將縮小
綜合來看,中國科技廠在 AI 上游競爭力不如國際大廠,但憑藉著中國消費量大的優勢,再加上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支援,有機會逐漸縮小與國際大廠之間的差距。
同時若以 AI 中游三大核心技術產值來看,中國 AI 產業鏈中游產值可望在 2020 年超過千億人民幣。
附圖:中國智慧語音市場規模。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8 年中國智慧語音市場比重結構。資料來源:中國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電腦視覺市場規模。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7 年中國電腦視覺市場比重結構。資料來源:IDC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25/china-ai-development/…
Search
中國ic設計排名2021 在 單季虧損60億!中國IC設計龍頭競爭力不足難撐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盈虧# 中國 # IC設計 #競爭#市場✓密切鎖定【金臨天下】快來訂閱➔https://bit.ly/3rmWa7p 熱門主題 英經濟長期衰退美殖利率警鈴大響義隆棄單賠錢逃生IC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