ⅼ 政策智庫台中諮詢會議,談天談水談城市
台中已是全台第二大都市,有許多民眾都相當關心台中的議題,昨天由虹安主持的「#政策智庫諮詢會議—— #台中都市想像與環境保護」,邀請大肚山改善空汙協會理事長魏嘉慶、環境醫師張豐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李謁政、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蘇睿弼,針對不同主題分享。張其祿 委員、蔡壁如 委員,以及蔡炳坤 副市長也都共同參與。
透過專家意見,大家更了解台中在城市治理上,有哪些可以改善的空間。透過與會交流,也讓虹安更了解文化、治理、環境等議題上的宏觀看法,在立法院可以更全面監督。
魏嘉慶醫師提到,「#無媒台灣-#永續健康」、「#綠能矽島」、「#燃氣換燃煤」等重要議題的倡議。這個議題不分藍綠的民眾都積極關心,我們必需面對空污,才能認識空污,並解決空污。虹安過去在衛環委員會,就曾針對空氣盒子質詢過,政府在推動空汙改善政策時,需要以科學化方式去評估,才能讓台中空氣更好!
張豐年環境醫師則提到,水利問題很難解決。過往的河川或河流,在河堤的施作,或者河川周邊整治,以違反自然運作的方式,建構花俏的節水裝置,或以假植栽及塑膠套住設施,不利環境的方式。雖然可供民眾觀賞,但在下大雨或者維護管理上面,就可能會出現大問題。還有閘門抽水站的設置與使用,如何防止倒灌或逆流,都需要專業知識來解決。如果只是「近水不能親水」,水質就很難改善。
虹安去年8月,在和平區考察大甲溪電廠周邊環境時,也發現這個問題。並且在會勘完後,馬上要求河川局需要與各受補助機關,共同研商公益支出經費分配,儘量以社區福利、排水、社區道路與生活環境改善為優先,而非以花而不實的活動消耗預算。
李謁政老師提到,需要觀察台中未來城市發展,到底是緊縮還是擴張,需要考量自然人口的增加,或社會人口移入的成長,才能完善推動城市的公民社會。現在國土計畫法修法的推動,各縣市只在乎城鄉發展比例,不注重自然保育就很可惜。如果治理層次拉高,就會有城市治理遠景。治理模式若缺乏宏觀的管控,沒有以「全像圖」方式掌握各方面資訊,政策自然難以完善。
蔡壁如委員也分享,台中捷運蓋了16年,就是因為政策不連續,國家需要事務官去把關。如果沒人反對錯誤問題,就無法把政策做對,如果推動參與式預算,可以聽民眾心聲。蔡炳坤副市長表示,台中市經歷過縣市合併的過程原台中市資源被稀釋,原台中縣覺得被邊緣,後來預算是「只增不減,逐年拉平」,讓原台中縣廁所、教室等教育部補助被拉上來,才能達成平衡。
蘇睿弼老師則表示,台中市推動許多副都心,都市計畫發展過度依賴汽車,這是「粗放式的城市治理」。目前台中共3500公頃重劃區,存在地域失衡、開發與保存的兩難,但仍有許多在地文創,陸續發展中,像是瓦庫燒肉、植光花園酒店、全安堂太陽餅博物館…等建築,都是老屋創生的新表現。未來政府應該要推動「活化、綠化、法制化」的城市治理,尤其是推動「高齡及少子化適合的步行距離」友善城市。並且推動民間創生的節慶活動,像是 #中城文化協會推動「#鈴蘭通散步納涼會」,都是民眾自發性的活動,透過社群串聯,讓台中市區更加活化。
過去虹安曾多次質詢天外天古蹟一案,就是文化資產保存及私人財產自主使用的兩難。當時天外天劇場被列為暫定古蹟,後來延長過一次,但是沒想到期限還沒到,就在今年1月被拆除了…實在相當可惜。這種開發保留難兩全的困境,蘇老師表示,未來可以推動「公私協力的文資保存」,做為政府可以思考的配套。因為文化資產屬於公共財,但是像天外天這樣的建物,又屬於私人財產。文化資產保存,如果可以透過募資或集資的金融手段,或者透過政府擔保方式,讓有心保存的民眾取得資金;或透過都市計畫手段,以專家來進行修復及輔導,都是另一種方式。
Search
中城文化協會推動 在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其宗旨如下: (一) 促進跨世代連結,參與中城再生文化相關行動與實踐。 (二) 結合各地民間舊城再生團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