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溪上行到目的地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登山體驗。
在一次探訪角板山、三星古道的課程中,嚮導事先叮囑要準備好過溪的裝備,於是我就準備了一雙運動涼鞋。原本想像只是偶爾過溪而已,但實際上雙腳卻是經常性的泡在水中,始料未及。
過去翻閱日治時期的登山紀錄,見過一些路線的前段都是沿著溪谷上行,比如說1928年台北一中(今建中)的中央尖山攀登紀錄,隊內有鼎鼎有名的鹿野忠雄。
他們的原定計畫就是從太魯閣進入,溯行陶塞溪,再從中央尖山的東稜登頂,但後來經過商議,就由熟知當地的太魯閣族原住民帶領,改溯小瓦黑爾溪,最後成功完成所謂的「文明人首登」(刻意與當時的蕃人區分)。
他們所說的溯溪,並不是後世所知的技術溯溪,而單純只是沿著溪岸行走罷了。日治時期的臺灣高山大部分是未知領域,根本不存在傳統路線,所以沿著溪走會是選項之一,好處是水源充足,而且也較易辨認方向。
話雖如此,如果碰上未知的瀑布、深潭、絕壁阻路,登山計畫也可能要被迫中止,以臺灣的溪谷地形來說,不容易行得通哩!
(突然想到,現在沿著中央尖溪走就是同個意思啊~)
.
當然照片中這一趟只是溯行郊山溪流,不像上面的故事一樣這麼精彩。
對於習慣走山路的我來說,所有的體驗都非常新奇:岩壁的節理、疑似溫泉流過累積出的褐色,和青苔美的相得益彰、泥灘裡的山羌腳印、溪谷邊上茂密的植被、如何辨認好的過溪點、溪水沖擊腿腳的沁涼 ...
但最爽的莫過於生火了。溪灘上處處皆是被沖刷而下的枯柴,想撿多少就多少。隨著夜幕降臨,火光也益發的溫暖,是那種超越體表,透進人心裡的溫暖與安全感。不用嚮導發號施令,人們會自然地圍成一圈取暖,聊聊今天的所見所聞和明天的行程。更晚一點,肯定有人會如變魔術一般地拿出酒來。
溪流的聲音不止,夜闌人靜時充斥了整個溪谷,但它持續而穩定。在大自然環繞的環境中入眠,甚至遠比都市裡那些輾轉難眠的夜晚來得舒適。眼睛闔上,想些雜七雜八的心事,不知不覺也就睡著了。
後來我就比較少在溪邊紮營過夜了,但每每想到,仍是回味無窮。
中央尖山 過溪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何不當自己是投資人?──戶外活動的風險管理】
投資者和登山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其實基本功一模一樣:風險管理。前者賭的是錢,後者賭的是命,雖然真相如此,缺乏登山經驗的大眾或初學者,卻很難將登山活動聯想到「賭命」這個如此嚴肅的字眼。
單日、半日的熱門路線安全性高,即使我們犯了一些錯誤,例如水與糧食帶得不夠、下一場雨弄得渾身濕透,只要保有行動能力,通常還是能夠沿著明確的指標和步道自行下山。
然而習慣了這樣的安全感,當場景切換到截然不同的百岳路線,卻不是所有人都會換一套思考方式,不曉得環境與行程的變數增高,已經悄悄地將他們的性命放上了賭盤。
.
這個年代中,許多新手的錯誤,或許都被商業隊伍的嚮導和協作給默默地承接下來了吧。
2017年我走能高安東軍的時候,因為連假人多的關係,在光頭山崩壁上乖乖地等前方隊伍通過。快輪到我們的時候,後方出現一位嚮導攙扶著一位「零裝」的先生走近,聽那位嚮導苦口婆心的勸告,我才大概了解到情況:這位先生太堅持自己的攝影之道,背負了過重的器材還常常拖隊拍照,最終體力耗盡、步履維艱,於是嚮導只好拆了他的背包分給自己與協作,然後將前方隊伍交給另一位嚮導帶領,自己則一對一隨行,希望在天黑前將他拉到白石池營地。
當下我腦袋冒出無數個問題。這類奇葩的商業隊伍客戶,若不是由嚮導和協作分攤風險,天知道會發生多少的山難?但換個角度想,他起碼報了商業隊伍的行程,不是加入了網路自組隊或獨自勇闖山林,不然 …
※這一段離題了我知道 😂😂
.
話歸正題,如果從投資理財的角度分析登山活動,由於原理相同,應用層面非常廣大,我認為不失為一個有趣的思考方式。
首先講兩個基本觀念:「風險屬性(risk capacity)」與「風險承受能力(risk tolerance)」。就跟投資一樣,從事登山活動之前,或是審查隊員/客戶資料的時候,務必要先清楚了解到這兩點。(對投資略有接觸的人應該都知道,相關機構的文宣上粉愛用登山活動的照片,其實不是沒道理啊)
「風險屬性」是我們為了達成目標,而必須承擔的風險量。例如爬路邊的石門山大概只需要半小時,登上中央尖山通常卻需要在山裡過夜數日,曝露的風險量級明顯不同,還要考慮到體能、負重能力、應付地形的能力、天氣與中央尖溪的水位。
另一方面,「風險承受能力」則依照我們的背景與想法而定,年齡、體能、目標、家庭、職業都是潛在決定因素,例如體能下滑的長輩不喜單攻行程、立志完百的人即使碰到壞天氣也會執意登頂、有家庭/工作的人一般來說則與超長天數行程無緣。
仿照投資者的屬性,登山者也可分類如下:
▲保守型
對於風險的承受度低,希望無論如何都能保證安全,不喜歡環境變數高的行程。這群人適合走大眾化路線,一天之內可完成且步道設施非常完善,例如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中部的大坑風景區、大部分的小百岳與各國家森林遊樂區等。
▲穩健型
可承受風險較保守型為高,喜歡安全中帶些冒險、挑戰的趣味。會爬百岳的大部分都屬於這個族群。
▲積極型
這是不甘委身於傳統路線上的一群登山者,無論心理、生理與技術都能應付高風險的環境,也因為準備充分而不畏懼未知、坎坷的前程。這類登山者以自組隊伍為主,行程目的多為探勘、調查或追求完成一趟行程的最快已知速度等。
.
如果一個人的風險屬性與承受能力不同,該怎麼辦?比如說我們想走南三段,但之前的登山經驗卻只有小百岳,那麼是該誠實地說:你的本錢不夠,翻上稜線之前可能就要慘賠出場了喔!
反之,如果風險承受能力極強,卻走一條不相符的路線,那可能就會刻意不攜帶一些裝備來減輕重量或提高移動速度,或是別人乖乖脫鞋過溪,他卻偏偏要在溪間石頭上跳來跳去通過,都是可能出現的狀況。
但總而言之,投資的風險管理和登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仔細調查自己的目標行程,再惦惦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切忌好高騖遠。對於剛接觸登山的人們,由於經驗不足,所以容易因為過度自信而在行前與行程中下錯誤決定;這個時候,還是乖乖的去上登山教育課程,或是跟著有經驗的嚮導爬山順便學點東西吧!
.
話說回來也太奇怪了,大家都怕賠錢怕得要命,真的可能賠上一條命的活動卻反而輕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拿面對投資一樣的態度來看登山活動,那我們的登山環境一定會更好吧 (茶)。
中央尖山 過溪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何不當自己是投資人?──戶外活動的風險管理】
投資者和登山者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其實基本功一模一樣:風險管理。前者賭的是錢,後者賭的是命,雖然真相如此,缺乏登山經驗的大眾或初學者,卻很難將登山活動聯想到「賭命」這個如此嚴肅的字眼。
單日、半日的熱門路線安全性高,即使我們犯了一些錯誤,例如水與糧食帶得不夠、下一場雨弄得渾身濕透,只要保有行動能力,通常還是能夠沿著明確的指標和步道自行下山。
然而習慣了這樣的安全感,當場景切換到截然不同的百岳路線,卻不是所有人都會換一套思考方式,不曉得環境與行程的變數增高,已經悄悄地將他們的性命放上了賭盤。
.
這個年代中,許多新手的錯誤,或許都被商業隊伍的嚮導和協作給默默地承接下來了吧。
2017年我走能高安東軍的時候,因為連假人多的關係,在光頭山崩壁上乖乖地等前方隊伍通過。快輪到我們的時候,後方出現一位嚮導攙扶著一位「零裝」的先生走近,聽那位嚮導苦口婆心的勸告,我才大概了解到情況:這位先生太堅持自己的攝影之道,背負了過重的器材還常常拖隊拍照,最終體力耗盡、步履維艱,於是嚮導只好拆了他的背包分給自己與協作,然後將前方隊伍交給另一位嚮導帶領,自己則一對一隨行,希望在天黑前將他拉到白石池營地。
當下我腦袋冒出無數個問題。這類奇葩的商業隊伍客戶,若不是由嚮導和協作分攤風險,天知道會發生多少的山難?但換個角度想,他起碼報了商業隊伍的行程,不是加入了網路自組隊或獨自勇闖山林,不然 …
※這一段離題了我知道 😂😂
.
話歸正題,如果從投資理財的角度分析登山活動,由於原理相同,應用層面非常廣大,我認為不失為一個有趣的思考方式。
首先講兩個基本觀念:「風險屬性(risk capacity)」與「風險承受能力(risk tolerance)」。就跟投資一樣,從事登山活動之前,或是審查隊員/客戶資料的時候,務必要先清楚了解到這兩點。(對投資略有接觸的人應該都知道,相關機構的文宣上粉愛用登山活動的照片,其實不是沒道理啊)
「風險屬性」是我們為了達成目標,而必須承擔的風險量。例如爬路邊的石門山大概只需要半小時,登上中央尖山通常卻需要在山裡過夜數日,曝露的風險量級明顯不同,還要考慮到體能、負重能力、應付地形的能力、天氣與中央尖溪的水位。
另一方面,「風險承受能力」則依照我們的背景與想法而定,年齡、體能、目標、家庭、職業都是潛在決定因素,例如體能下滑的長輩不喜單攻行程、立志完百的人即使碰到壞天氣也會執意登頂、有家庭/工作的人一般來說則與超長天數行程無緣。
仿照投資者的屬性,登山者也可分類如下:
▲保守型
對於風險的承受度低,希望無論如何都能保證安全,不喜歡環境變數高的行程。這群人適合走大眾化路線,一天之內可完成且步道設施非常完善,例如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中部的大坑風景區、大部分的小百岳與各國家森林遊樂區等。
▲穩健型
可承受風險較保守型為高,喜歡安全中帶些冒險、挑戰的趣味。會爬百岳的大部分都屬於這個族群。
▲積極型
這是不甘委身於傳統路線上的一群登山者,無論心理、生理與技術都能應付高風險的環境,也因為準備充分而不畏懼未知、坎坷的前程。這類登山者以自組隊伍為主,行程目的多為探勘、調查或追求完成一趟行程的最快已知速度等。
.
如果一個人的風險屬性與承受能力不同,該怎麼辦?比如說我們想走南三段,但之前的登山經驗卻只有小百岳,那麼是該誠實地說:你的本錢不夠,翻上稜線之前可能就要慘賠出場了喔!
反之,如果風險承受能力極強,卻走一條不相符的路線,那可能就會刻意不攜帶一些裝備來減輕重量或提高移動速度,或是別人乖乖脫鞋過溪,他卻偏偏要在溪間石頭上跳來跳去通過,都是可能出現的狀況。
但總而言之,投資的風險管理和登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仔細調查自己的目標行程,再惦惦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切忌好高騖遠。對於剛接觸登山的人們,由於經驗不足,所以容易因為過度自信而在行前與行程中下錯誤決定;這個時候,還是乖乖的去上登山教育課程,或是跟著有經驗的嚮導爬山順便學點東西吧!
.
話說回來也太奇怪了,大家都怕賠錢怕得要命,真的可能賠上一條命的活動卻反而輕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拿面對投資一樣的態度來看登山活動,那我們的登山環境一定會更好吧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