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名字呼喚我—— Elliot Page 棄名以後】#葉郎電影徵信社
曾演出《Juno 鴻孕當頭》、《X-Men: The Last Stand X戰警:最後戰役》以及 Netfix 電視劇《The Umbrella Academy 雨傘學院》的加拿大演員 Elliot Page 公開跨性別身份兩天後,Wikipedia 維基百科的社群陷入一場關於他名字的論戰。
反應快速的串流平台 Netflix 不僅在第一時間發文表示對「我們家的超級英雄」感到驕傲,並且在不到48小時內就完成修訂包含《雨傘學院》在內多個節目的演職員表頁面,甚至連 IMDb 資料庫上的欄位都一起改了。另一方面細心的用戶發現雖然維基百科頁面也替換上新的名字,但仍維持「出生名字」的欄位,標示 Elliot 先前使用的名字。正是這個作法踩到了地雷。
「他過去原本就以該名字廣為人知,所以維基百科的政策就是不去隱藏這個資訊」管理維基社群的成員在激烈的辯論中甚至斬釘截鐵地說:「我們經營的是一個百科全書,我們的任務絕對不是刪減(資訊)」。而另一邊,氣憤的用戶則是撂下狠話稱維基百科再不修改這種傷害跨性別社群的僵化政策,將立刻停止捐款給該平台。
為什麼一個看似無害的名字會惹出這麼多事......
身為華語這種象形文字的使用者,我們應該比拼音文字的使用者更能想像文字背後連結的魔法。電影《Arrival 異星入境》的原著小說作者姜峯楠在同一本短篇小說集中有另一篇蒸氣龐克短篇《72個字母》就描繪了名字的魔力:
我們現代稱為「工程師」的角色,在姜峰楠的維多莉亞時代虛構世界中叫做「命名師」。他們的工作是找到一個新事物的真名。只要拆解出正確的名字放進去,就可以將文字背後的魔法帶進該事物的形體中。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The Matrix 駭客任務》電影中的電腦探員 Smith 從來都不肯稱呼 Keanu Reeves 所飾演角色的真名: Neo。Neo 這個名字是一個字謎,重組之後會變成 One。一旦稱呼他為 Neo ,他就會變成真正的 The One(救世主)。
「Anderson 先生,歡迎回來!」Smith 每次都堅持使用 Neo 覺醒之前的名字。
日後分別公開跨性別身分的《駭客任務》導演 Wachowski 姊妹直到近年才公開承認《駭客任務》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跨性別者的寓言故事。
「我很高興像現在終於能揭露這部電影的原始初衷,因為當時整個世界還沒有準備好接收這個訊息。《駭客任務》實際上最核心的議題就是對於『改變』的渴望」Lilly Wachowski 幾個月前說。
整部《駭客任務》的意象因而清晰無比:從 matrix 內穿越到 matrix 外的覺醒過程就是一個跨性別者的性別認同改變歷程。Morpheus 是提供紅色藥丸協助轉換性別的醫師(1990年代經常開給跨性別者的口服雌性激素 Estrogen 正是紅色的),而 Smith 探員則是拼命想把 Neo 拉回舊身份的恐跨者(跨性別恐懼症患者)。
在跨性別社群中將那個還躲在櫃子裡、未能覺醒之前的跨性別者狀態稱為 「Egg 蛋」。而在覺醒後不再使用的舊名字則稱作 「dead name 棄名」。
跨性別者最大的冒險就是選擇一個新的性別和新的身份,而這個世界能對他們做出最糟的反應就是像 Smith 探員一樣:叫他/她的棄名,將他/她拉回到《駭客任務》電影中被養在容器裡動彈不得的拘禁狀態。或者用 Morpheus 的話來形容那個「蛋」:
「一個你聞不得、嚐不得也摸不得的牢籠,一個關押心靈的無形監獄。」
下文還有如何舉手之勞停止扮演剝奪人姓名的湯婆婆角色,而讓跨性別者也因此不必扮演因為失去名字而漂流無依的無臉男角色......全文刊載於付費訂閱媒體端傳媒,請賞文字工一口飯。
全文由此去:https://bit.ly/37BXEAi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