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測防疫期間是什麼讓你淚了?
憑直覺選一個第一眼注意到的房子👇👇👇
在全民努力下防疫有成,但家家都有本心淚的經😭
不論是在異地工作、讀書的游子
還是被小孩逼瘋的地方家長
在生活上及家庭關係上,都產生了許多變化
青年局社團辦公室聯合11個學生組織
包含全台8所大專院校桃友會
及中央大學、中原大學的僑生及國際生聯誼會
共同發起了 #青年心宅配 的行動
訂製一款 #心家禮盒
為因疫情心淚的青年,送上一份來自桃園的關心❤️
如果你也覺得心淚需要被送暖
或是突然想起某人想傳遞關心
青年局都可以為你暖心宅配🎁
-
❤️青年心宅配 傳情送暖行動❤️
📍免費預定: 即日起至7/11 23:59
📍活動對象: 異地讀書/工作而無法返鄉的游子、因疫情心情低落的青年
(將於7/12抽出50名,由青年局寄送心家禮盒)
📍報名方式:
此則貼文留言選出第一眼注意到的房子
即可獲得心家禮盒申請表單
-
暖心合作單位:
台灣大學桃友會、政治大學桃友會、輔大桃友會、中興大學桃友會、中山大學桃友會、成功大學桃友會、東海大學桃友會、台師大桃友會、中央大學港澳會、中原大學僑生聯誼會、中原大學國際學生聯誼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
中山大學港澳台 在 Serene 10egg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请问有人认识本地大学生阿卡团队吗? 特别好的机会呢!!可惜我们老了 🤭🤭🤭
【2020 港澳大專無伴奏合唱比賽】
主辦單位:港澳大專無伴奏合唱協會
協辦單位:港澳當代無伴奏合唱(阿卡貝拉)協會、亞洲青年藝術家協會
支持單位:澳門青年音樂推廣協會、The A Cappella Society、台灣合唱音樂中心、Vocal Asia (按機構英文名字首字母排序)
費用:每隊港幣100元
網上報名:https://forms.gle/E8nnGztWqT8MJCeAA
-----
參賽者資格:
.比賽分「本地組」與「非本地組」兩組進行。港澳隊伍屬「本地組」,其他地區之隊伍屬「非本地組」。
.每個隊伍內的所有參賽者需來自同一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兼讀生均可,唯已畢業者不能參與,一經發現,全隊將被取消資格。
.同時就讀於兩所院校之參賽者,只能代表其一參賽,違規者所代表之兩隊伍均被取消資格。 �.每隊比賽人數需為3人或以上。 �-----
比賽規則:
.所有參賽作品必須以a cappella (無樂器伴奏、純人聲清唱) 形式演唱,最少包含三聲部,內容不得包含污言穢語或帶有侮辱成分。
.參賽歌曲的風格及長度不限。
.演出可加入人聲敲擊(vocal percussion)及身體敲擊(body percussion)等。
.參賽作品需於截止日期前上載,並將不公開的下載連結連同參賽表格一併提交。
.賽會有權合理使用所有參賽作品(如日後宣傳)。
.所有參賽影片需於最近兩個月內 (即2020年1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間)拍攝,並沒有曾公開發放。
.參賽作品可經過任何形式編輯或處理,手法不限。
-----
獎項:
.「本地組」及「非本地組」各設冠、亞、季軍;評判將再在兩組別之冠軍中,選出一支成為「總冠軍」。另設最受公眾歡迎短片獎。
. 所有冠軍得主均可獲贈獎盃乙座。
. 所有得獎組合均可獲贈證書乙份。
.主辦機構將把得獎作品廣為轉發,助其宣傳。
-----
評審(排名不分先後):
.Indra Tedjasukmana (Multi Award winning Beatboxer, Vocal Performer and Vocal Arranger, Designated Doctor of Musical Arts, Author of "Beatbox Complete" (Awarded with German Music Publishing Prize))
.潘絃融先生 (台灣中山大學及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講師、知名編曲人、製作人及歌手)
.謝翠婷小姐 (港澳大專無伴奏合唱協會會長)
參賽者需服從評判團之決定,不得異議。
-----
.最受公眾歡迎短片獎由公眾於Facebook點讚選出,得最多點讚者獲勝。
-----
報名方法:
.請填妥網上報名表格,並於2020年12月31日晚上11:59前呈交參賽作品。
-----
公佈結果日期:
.比賽結果將於2021年1月17日公布
-----
注意事項:
「最受公眾歡迎短片大獎」截止投票日期及時間: 2021年1月16日晚上11:59前
**主辦單位擁有對此章程內各條文的最終解釋權及修改權。**
-----
查詢: hmuaca@gmail.com
中山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出版社粉絲頁: 八旗文化gūsa
(主持人全部節目,都整理在YouTube頻道)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中山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中山大學港澳台 在 LILLIAN.M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在影片中用的是SCONAS的這個護髮油產品:Venus女神護髮精華油經典禮盒(30ML*3入)小蒼蘭、水梨花、玫瑰香氣
SCONAS 官網:https://www.sconas.com
SCONAS 粉專:https://bit.ly/2IouEPp
🔶本次網卡是台灣預先購買的SIMPLE上網寶(提供很多國家網卡)
官網:https://simple-mobi.com/
這次的中國大陸免翻牆網路吃到飽很順喔,插卡即用完全沒有任何困擾,上海打包影片也是在大陸時發佈的:)我完全沒有連當地的任何WIFI,因為有朋友說一連上很多APP直接掛點,回台灣都要重新下載,有的是說連上只是APP打不開,回台灣就好了,以防萬一我就全部都用自己的網路了,反正吃到飽,價格也很便宜,推薦給有需要的你們!
🔶這次帶去上海的衣服:SHEIN 服飾:
台灣站: https://goo.gl/eFDDQp
國際站: https://goo.gl/XpB7uS
柔軟眼部化妝刷12入組 : https://goo.gl/FmKrzs
咖啡色專業化妝刷套裝帶盒子 : https://goo.gl/E9rMPC
前流蘇拉錬翻蓋馬鞍包 : https://goo.gl/YeFYrx
後背包黑色包包 : https://goo.gl/ejkWPw
米色針織內搭小背心: https://goo.gl/3fkHE8
咖色針織內搭小背心: https://goo.gl/sFEF8S
酒紅色針織內搭小背心: https://goo.gl/aADWr2
休閒字母腰部交叉繩白T: https://goo.gl/v2LorR
休閒字母腰部交叉繩黑T: https://goo.gl/qvqBd8
白色直條紋西裝外套: https://goo.gl/QWRwuM
黑色格子西裝外套: https://goo.gl/p21hze
灰色格子西裝外套: https://goo.gl/oJC7UX
酒紅素色長袖: https://goo.gl/hRsFHe
酒紅色字母T恤: https://goo.gl/5MgFCi
🔶我的型男髮型設計師 ~ Lerck
►粉絲團: PRIM4剪刀手Lerck ( https://www.facebook.com/lerck951506/?pnref=lhc
►Instagram : lerck_xu ( https://www.instagram.com/lerck_xu/
►PRIM4光復店 -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08巷29號1樓
*** BGM
---------------------------------------------------------
Song: Enyo & Mario Ayuda feat. Gaby Henshaw - Freedom [Concordia Recordings]
http://youtu.be/hhn9H_LuyLU
---------------------------------------------------------
Most of my BGM is from NCS :
https://www.youtube.com/user/NoCopyrightSounds/featured?disable_polymer=1
---------------------------------------------------------
FIND ME HERE: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llian.MandTheTaiwaneseTheMalaysia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illianmin_/
◎Business合作邀約請至妮妮 : niny598@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