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Q日誌
【台灣大賽】
真的好愛打球,也好愛看球。很希望冠軍盃能留在台中,但還是恭喜獅隊獲得總冠軍。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起持續關心台灣的棒球!
【浩天宮大庄媽停駕鎮元宮-大肚萬興宮接駕-停駕大肚萬興宮】
建廟已三百多年的浩天宮大庄媽,因為疫情,改至十月才遶境。廟方表示日前媽祖顯靈,眼睛突然睜開,廟方立刻擲筊詢問媽祖,媽祖指示,今年遶境以全程徒步,從台中出發,行經彰化到雲林北港朝天宮,11月7日再回浩天宮,總計260公里。現已回復閉眼的媽祖,廟方說這是媽祖展現的溫柔,意思是保佑大家安度疫情與時局的顯靈神蹟。
這次有幸能接駕,扛下大庄媽鑾轎,徒步跟大家一起走到大肚萬興宮,實在非常榮幸!途中遇到好多熱情的鄉親為我打氣,覺得比喝蠻牛還有力!也希望媽祖持續看顧台灣,保佑大家!
【台灣獨立遊戲團隊打鬼】
很高興能受到台灣獨立遊戲團隊「打鬼」的邀請,這次我將參與角色配音,我們談遊戲、談台語、談故事設定、角色性格,天南地北聊得很過癮!除了配音之外,我參與的部分,還有其他驚喜,敬請期待!
【人本教育聚賢會】
去年我在競選時,就來過人本的聚賢會,幫忙拍賣藝術品。
去年2019年的主題是:鍛鍊批判思考、破除謠言,迎戰反制年代、守住台灣。
很開心承蒙大家支持,我可以在台中繼續守護台灣。
而2020人本聚賢會的主題是:我台灣我驕傲,我人本我知道。
今年的主題是這樣說明的:「今年起,世界不一樣了,台灣更是一個不同的台灣。這樣的台灣驕傲,不只是來自政府,最主要是人民社會的行動與高度。」
我們今天站在這裡,正是人民社會的行動和高度的最好的展現。過去人本一直展現突破既有框架的思維,我也希望人本的這份能量能持續守護台灣。今年拍賣兩幅畫,一幅是高一民老師的作品,一幅是故鄉澎湖二崁畫作,都成功賣出,感謝買家支持教育的心意!
【JINS X 亞洲大學 產學合作啟用儀式】
很榮幸能參與JINS x 亞洲大學的產學合作啟用儀式。很多產業,台灣都有很強的能力,但大家一開始都對自己沒有很大的信心。我有很多朋友有機會走到國際時,會發現我們的競爭力不輸其他國家,我們缺的只是走向國際的機會。當然要拿到機會,需要一些如語言能力、積極嘗試的態度、另外還需要契機。學校提供像JINS產學合作計畫這樣的外商合作,就是一種契機。當你走出去,就會發現這件事不難,且自己真的不差。當你的視野放在全世界,舞台就會變大!
【霧峰本鄉社區阿公阿嬤禮服走秀與摸彩、中山醫學大學60年校慶、霧峰3Q文化祭、烏日環保志工表揚餐會、阿罩霧音樂祭、教育部新住民舞蹈比賽頒獎典禮】
看到阿公阿嬤興高采烈穿著禮服走秀,特別可愛,阿公阿嬤也拉著我的手,給了我很多的建議和鼓勵,我會好好放在心底,也祝福阿公阿嬤呷百二,每天都開開心心!
恭喜中山醫學大學60年校慶生日快樂,感謝學校長期為台灣醫界及社會作育英才,祝福學校持續邁向下一個60年!
謝謝蕭建平電視木偶劇團的光雕布袋戲,好多霧峰的鄉親扶老攜幼,來到現場一起同歡,大家的快樂就是我的責任,我和團隊會持續規劃更多活動,為大家帶來更多樂趣!
烏日環保志工表揚餐會,感謝各里長期付出的環保志工,有些人甚至已連續為鄉里努力一二十年,這些無私的付出,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更宜居,在此要獻上深深的感謝與敬佩!
我也去了霧峰參與阿罩霧音樂祭,欣賞鄉親的歌唱比賽,欣賞完去下一個行程時剛好碰到路邊籃球賽,一時手癢也下去比劃了一番!上午欣賞唱歌,下午參與新住民舞蹈比賽頒獎典禮,新住民們常給我很多觀察台灣不同視角的看法,非常有趣。
【沙鹿高工67週年校慶、沙鹿高工家長會交接、龍津高中家長會長交接、鹿寮國中校慶、北勢國中家長會長交接、北勢國中校慶運動會、龍港國小家長會長交接】
很高興來到沙鹿高工校慶現場,我和團隊協助沙鹿高工爭取國教署的補助,這個補助是沙鹿高工「STEAM教育學習計畫」的經費,什麼是STEAM呢?就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與數學(Math)的縮寫,也就是以科學為基礎,拓展到藝術、人文、設計等跨領域的一種學習模式。
這個學期沙鹿高工向國教署提出申請,我也立即和相關單位討論,並向國教署當面爭取,後經專業審議後已正式核定,期盼這次計畫,能有效提升學校的跨領域教學品質!
最近除了是家長會長交接季,也是校慶季節,我也來到不少學校親身參與,也很謝謝大家給我這機會,讓我能聽到教育第一線的心聲。我和團隊也為選區不少學校,持續努力爭取設備、教育等相關經費。
此外,也特別要恭賀龍津高中棒球隊,挺進了黑豹旗的64強,11/9將在台體大和建國中學比賽,爭取打入32強,請大家為這些奮戰的年輕球員打氣加油!11/9週一當天,我得質詢得上班沒辦法到,萬分傷心,希望龍津高中能繼續晉級,讓我有機會去加油!
中山大學產學合作計畫 在 國立臺北大學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曾敏傑教授!
【恭賀】本系曾敏傑教授榮獲109年教育部「師鐸獎」
教育部於7月13日公布109年度師鐸獎名單,今年區分為行政組與教學組,共計選拔出72名獲獎者,其中校長18名、教師54名;在得獎教師的教育階段別上,計有幼兒園2名、國小24名、國中15名、高中職20名、特殊教育2名、及大專校院9名。社會工作系曾敏傑教授經由國立臺北大學推薦參加遴選後,再經過面試與決選,榮獲本年度教育部行政類別之「師鐸獎」。
教育部「良師興國網站」(http://excellentteacher.moe.edu.tw/)指出,109年師鐸獎選拔分為初審及決審兩階段,經各縣市政府及教育部相關單位等受理報名初審後依限額推薦,再由教育部邀集學者專家及社會公正人士等代表組成17人決審小組,參酌被推薦人的課程發展與教學績效、班級經營暨學生輔導、教學領導、專業成長與服務熱忱、教育政策與法令推動、投注教育奉獻度、對社會影響度,以及行政合作與公共關係等遴選標準,就163位候選人逐一進行書面資料審查及面談,經過嚴格評選,選拔出72名獲獎者。
曾敏傑教授過去在大專院校的教育行政歷練上,曾經擔任過課外活動組組長、學生諮商中心主任、社會工作系主任、以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等職。在擔任社科院院長期間,積極向高教司、技職司、資科司、及臺北大學等單位研提九項計畫,合計通過八項計畫,計爭取約1600萬元投入大學社會責任(USR)與社會科學前瞻人才培育(UFO)等計畫,對於在地連結、弱勢關懷、教學創新、產學合作、學生培育、與院實體化等議題,都帶來廣泛的成果,也落實了教育部的政策目標。
而在教育與工作的服務熱忱部分,院長任內更是帶領師生進行實踐,每於活動結束之後,親自撰寫新聞稿,於學校網頁登出,並於社區群組流通,以促進臺北大學與在地社區的訊息交流,合計已撰寫超過三百則,並主編成「鳶山下的社會實踐」系列專書六冊約六十萬言,紀錄大學與社區的互動與成果。而四年來推動「臺北大學城系列節慶」,吸引社區居民參與校園活動,人數也已超過萬人,因此更獲得「中嘉新聞」17則報導,並促進社區對於臺北大學的參與和回饋,進一步深化大學與在地社區的連結。
在決審面試的過程中,委員們對於曾敏傑教授投入大學社會實踐的歷程與困難極感興趣,尤其是面對高等教育重視研究與教學的情況下,如何動員師生投入社會實踐,也是委員們的關切所在。同時委員們也詢問到目前曾敏傑教授在UFO計畫中探索的「青銀共學、世代共融」,對於這項理念、執行、以及成效,也感到興趣與關注。最後委員們對於曾敏傑教授長期投入國內罕見疾病服務,以及代表台灣在國際上發聲,並獲得國際罕病獎項,給予肯定。
教育部網站中也說明,獲獎教師將於9月28日教師節當日,於陽明山中山樓由蔡英文總統頒獎,每位獲獎者可獲頒總統獎座1座、行政院院長獎章1座、及教育部部長獎狀1幀,未來並將安排出國考察及請所屬主管教育機關(單位)核予記功1次,以茲鼓勵。
中山大學產學合作計畫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立交通大學7月10日頒發108學年度傑出校友,共9位於事業及社會具有傑出貢獻之校友獲獎,包括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院級計畫副總主持人江炳欽學長(控工70)、前智邦科技總經理李志強學長(機械79)、業成集團董事長暨總經理周賢穎(光電碩81)、信驊科技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EMBA 94/1e)、最高行政法院法官陳國成學長(科法碩94)、中華民國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學長(管科66)、創為精密董事長趙書華學姊(計科69)、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電物67)、華威國際顧問合夥人暨營運長蔡士傑學長(計科67)。
江炳欽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控制工程學系及研究所,任職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36年期間曾擔任神龍計畫及光華計畫主持人,現為中科院系統發展中心院級計畫副總主持人。於中科院服務期間負責海用戰鬥系統整合規劃設計與發展,推動飛彈、戰鬥系統指管、通信、鏈路、電戰、雷達、水下科技、火砲控制以及戰鬥系統整合等國防武器系統研發研製工作。
李志強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1999年進入智邦公司擔任技術經理,20年來歷任經理、協理、研發長、研發副總、總經理等重要技術與管理職,今年甫自智邦總經理職務榮退轉任美商亞馬遜服務。智邦科技在李志強學長的支持下,與交大的理學院與AI 學院成立「智慧科學於生醫與產業應用之合作研究」,預計以五年2000萬的研發經費,共同培育跨領域研究人才。
周賢穎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現任鴻海旗下業成集團董事長及總經理。曾任聯友光電/友達光電處長以及群創光電協理。其專業的技術背景與豐富的公司營運經驗,更授命成為多家公司專業規劃者。不僅擔任富士康集團所有顯示模組總規劃負責人,並參與協助管理多家集團內公司的規劃與改造。此外,回饋母校不遺餘力,個人捐助交大光電系大學部學生獎助學金一千萬外,也促成交大與業成產學合作案,成立「業成交大聯合實驗室」。
林鴻明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EMBA,現任信驊科技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鴻明學長創立信驊科技,堅守「勇於創新,樂於分享」的信念,堅定走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創業道路,打造信驊科技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DNA。也因為對於創業的熱情,林鴻明已持續多年贊助交大思源基金會所舉辦的交大種子基金創業競賽,鼓勵年輕學子積極走向創業之路。
陳國成學長是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法學碩士、博士校友,現任最高行政法院法官,並曾任智慧財產法院院長。其運用所學實證研究方法致力開展台灣科技法學發展,為台灣首批專業法院-智慧財產法院法官之一。任智慧財產法院院長期間,開創智財法院新風貌,為台灣專業法院之楷模。同時他也回饋母校擔任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兼任教授,推動法學教育不遺餘力。
葉明水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工學院管理科學系,現任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中華民國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TECA)理事長、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 (AFECA)主席。其長期致力台灣會展產業發展並積極促進臺灣會展產業與國際接軌,使其榮獲美國IAEE會展領袖傑出成就獎,為台灣第一人,也是亞洲第一位獲得此獎項之會展領袖;同時他也曾獲2014及2010年度經理人月刊百大MVP最有價值經理人,以及獲頒「李國鼎管理獎章」。
趙書華學姊畢業於交通大學計算機工程學系,現任創為精密材料董事長,且擔任交大校友總會監事及交大思源基金會董事。曾任職宏碁電腦,擔任行銷經理期間,廣佈行銷據點並負責統籌中南美洲子公司業務,協助宏碁佈局國際。1991年成立鹽光公司擔任董事長;1998年成立創為精密材料,目前公司擁有100多項發明專利,也榮獲第23 屆與第25 屆中華民國企業環保獎銅級獎的殊榮。
劉揚偉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現任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學長曾創立主機板品牌Young Micro、南北橋IC設計公司ITE、ADSL IC設計公司ITEX;2003年回台擔任普誠科技公司總經理;2007年應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之邀成為特助,後一路升任,2019年升任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
蔡士傑學長畢業於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現任華威國際顧問(The CID Group) 合夥人兼營運長。蔡士傑於1993-2007年加入埃森哲(Accenture)諮詢顧問公司,蔡士傑學長擔任埃森哲台灣區總裁暨大中華區高科技產業總裁時,負責拓展在大中華區IT產業的業務,他成功的建立高績效團隊,把台灣打造成埃森哲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鎮之一。台灣半導體製造巨擘台積電,在和他及埃森哲多年的合作下,重視服務價值、提升服務效率,晉升為世界級的頂尖企業。
中山大學產學合作計畫 在 中山大學產學合創,在地共融:建構大學合作式培力推廣服務 的推薦與評價
中山大學 管理學院「產學合創,在地共融:建構大學合作式培力推廣服務」USR計畫,由大學端扮演整合資源的橋接角色,以合作式培力與推廣服務(Cooperative Empowerment ... ... <看更多>
中山大學產學合作計畫 在 國立中山大學全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中山大學於98年1月正式成立專責機構產學營運中心,整合產學合作、智? Page · College & university. 鼓山區蓮海路70號行政大樓6樓, Kaohsiung, Taiwa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