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蔣雕像應否移除,最近又有爭論。其實不僅蔣雕像,連孫中山的所謂國父像都應拿掉,兩個紀念館都應改做它用。我曾就此寫過專文;但多年過去了,此問題仍沒解決,可見台灣轉型正義的路多長啊!
曹長青:台北「國父紀念堂」的荒唐
幾次去台灣,都因忙於參加會議和各種活動,而難得有時間參觀遊覽。上次去台灣,離開前終於有一天空檔,按朋友的建議去參觀了「國父紀念館」,即孫中山的紀念堂。
剛走到座落在台北市區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附近,就有一種該館氣勢很大的感覺,因為我曾參觀過台北的「二二八紀念館」,兩相比較,真是大相徑庭﹕二二八紀念館座落在台北一個小公園裡,只有一棟房子而已;而孫中山的紀念堂,則內有大廳、大會堂,幾層樓的多種展室,外有寬廣的庭院,西部廣場,還有「中山碑林」,其陣勢和規格,超過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澤東紀念堂。
不久前,因去華盛頓參加一個會議,順便又再次去參觀當地的林肯和傑佛遜兩座紀念堂。和台北的「孫中山紀念堂」比較,也令人感觸。美國人對解放了黑奴、統一了美國的林肯總統,對《獨立宣言》的作者傑佛遜等如此偉大的先賢和國家奠基者,也只是建造了只有一個大廳、只放一座雕像的簡單紀念堂而已,近年傑佛遜紀念堂增加了一層地下的圖文生平介紹。
進入「國父紀念館」裡面,更令人驚訝,那裡正舉行的幾個展覽,除了書法作品之外,幾乎都是中共的統戰宣傳,其中兩個是中共南京市政府等官方機構提供的「中華民國建築展」和「中山靈展」,實際上圖片都是關於蔣介石國民政府時期在南京的那些「總統府」、「外交部」、「財政部」等機構所在樓房而已。中共不承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千方百計地打壓台灣,即使連一瓶印有「中華民國」字樣的辣椒醬也不被允許進口到中國,但他們卻把宣揚「中華民國」的圖片送到台北來展出,其統戰台灣的意圖一目了然。不知是「國立國父紀念館」的負責人糊塗,還是有意借中共之手,給台灣人洗腦,讓他們繼續相信「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南京」,中華民國的領土仍囊括中國大陸和外蒙古,延續蔣介石時代灌輸的那個神話。
正在館裡參觀時,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好像又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循聲找去,原來正門大廳孫中山雕像旁,手持步槍的士兵正換崗,四個軍人用槍托狠狠地擊地,在整個展廳發出回響,震耳欲聾。換完崗後,兩個士兵站在孫中山的雕像兩側,紋絲不動,還有一個軍官去擺正他們的領帶、軍服,甚至測量士兵兩腳之間的距離,然後「調整」他倆達到「分毫不差」。這些動作簡直像肥皂劇中的情節讓人忍俊不禁。
我問那個軍官,這些站崗的是真軍人,還是館裡警衛人員?他回答說,他們是真的士兵,來自台灣空軍,總共有幾十人,每小時換一次崗,每天八班輪換。而培養到如此紋絲不動的「站功」,需培訓一年以上。
當時聽到他的介紹,相當感慨,台灣不是有人反對軍購,說花費太大嗎,那麼為什麼讓這麼多真正的士兵不去國防前線,卻去「保護」一座石頭(雕像)!在華盛頓,無論是林肯還是傑佛遜紀念堂,裡面沒有一兵一卒,因為人家美國人沒有愚蠢到用大活人去「守衛」石頭。當然台灣的士兵也還幸運,畢竟他們沒活在秦始皇的兵馬俑時代,現在他們只是每天「陪葬」一小時。
我曾向勇於為台灣發聲的民進黨立委林重謨先生建議,應該在立法院提案,撤銷這種活人為石頭站崗的荒唐制度,不僅節省軍費開支,也解放那些可憐的士兵;如果連宋們的泛藍立委不通過,那就讓連戰、宋楚瑜他們倆到那裡站一天崗,體驗一下像蠟像般站立是什麼滋味。
在紀念館的裡面,還看到另外的荒唐﹕有一面牆掛著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實際就是闡述三民主義。且不說三民主義中,兩個內容(民族民生)都是強調大政府,而不是個人權利,對「軍政,訓政,憲政」都沒有清晰、明確的定義,因而為後來蔣介石獨裁提供了可能,而在牆下的玻璃櫥窗中,擺著同樣內容的兩幅手跡的結尾都標明,不僅這個大綱是個急就篇,而且一個是給「科兒玩索」(即給兒子孫科),一個是給「賢妻玩索」(給宋慶齡),是寫給妻兒們的「玩索之物」。
在美國,制定《獨立宣言》這樣的建國大綱時,是由美國最早13個州成立的國會指定包括傑佛遜、富蘭克林、亞當斯等精英的委員會來起草,由傑佛遜執筆寫出,再經過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修改,最後經國會討論通過,才正式成為美國的建國指導文件。而中國人真是悲哀,孫中山自己一個人想出來,寫給兒子、妻子「玩索」的東西,竟成為中國人建國的指導文件,還至今掛在台北的「紀念館」大廳。而孫中山當時建立的中華民國,下轄35省,還不包括台灣。可他在台灣又成了「國父」,天底下就有這樣滑稽的事情。
台灣正處於轉型期,什麼時候改換了「國父紀念館」的內容,才可能標誌台灣人真的當家作主﹕確立自己真正的國父,認識自己真實的歷史,擁抱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
——原載台灣《壹號人物》月刊2004年11月號
詳見『曹長青網站』台灣專題:https://caochangqing.com/gb/index.php?Content=6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I don't Drink lat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身就熱愛殭屍遊戲的我,終於來挑戰一下VR實境遊戲啦! 初次玩VR實境遊戲就挑戰“ 屍控裂痕” 360度可視角,喪屍會從四面八方奔向而來! 手上的步槍是最後的希望! 超多巨肥 小丑殭屍 軍警殭屍!這次拿鐵能平安過關嗎?! -------------------- 想要玩看看的玩家們,以下提供遊玩地點...
「中正步槍」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曹長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I don't Drink lat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Re: [閒聊] 白先勇:父親的憾恨(國共四平街會戰) -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Chi-Hang Tsui - 想請教PPS的中正步槍能用甚麼瞄準鏡????? 的評價
- 關於中正步槍 在 請問當兵兩年沒打過靶, 惟一擊發過的是高中軍訓的中正步槍 ... 的評價
中正步槍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中正步槍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正式步槍,是整個抗戰中國軍裝備最多的一款武器,也是在實戰中有效的一款武器。其巨大的威力和優秀的設計精度,曾經是一百多萬侵華日軍的惡夢。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8/14/980339.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中正步槍 在 I don't Drink lat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身就熱愛殭屍遊戲的我,終於來挑戰一下VR實境遊戲啦!
初次玩VR實境遊戲就挑戰“ 屍控裂痕”
360度可視角,喪屍會從四面八方奔向而來!
手上的步槍是最後的希望!
超多巨肥 小丑殭屍 軍警殭屍!這次拿鐵能平安過關嗎?!
--------------------
想要玩看看的玩家們,以下提供遊玩地點!
三創生活園區 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二號三樓 VR 特區
▶觀看拿鐵其他生活Vlog:https://goo.gl/Djq17p
--------------------
BGM :
World_Map
Forward_Thinker
Illenium - Lost (ft. Emilie Brandt)
Where_I_am_From
--------------------
▶我不喝拿鐵FB粉絲團 : https://goo.gl/k93Ea2
▶我不喝拿鐵副頻道: https://goo.gl/naEj1E (直播用)
▶Twitch 遊戲直播台 :https://www.twitch.tv/nodrinklatte
▶請我不喝拿鐵喝飲料 : 歐付寶:https://goo.gl/GhxywF
--------------------
或許您還喜歡
▶最新手遊情報:https://goo.gl/xjIHD6
▶最新PS4情報:https://goo.gl/04Ys6M
▶熱門電影預告:https://goo.gl/JgJrM6
▶熱門上傳影片:https://goo.gl/WHrVvM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即時收看最新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IdontDrinklatte
中正步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三軍儀隊常指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等四支國軍儀隊。國軍儀隊在表演時步槍均會上刺刀,其表演項目包括隊形變化及拋槍、轉槍等項目。九份是台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坑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1990年代後,因電影《悲情城市》一片於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為此地區成為觀光景點重新帶來生機。
中正步槍 在 Chi-Hang Tsui - 想請教PPS的中正步槍能用甚麼瞄準鏡?????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 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 Library · 第二次國共內戰照片(1945~1979). Arts & Humanities Website · Bundeswehr Club 德國聯邦俱樂部. Local Business · SUPPLY SECTION ... ... <看更多>
中正步槍 在 請問當兵兩年沒打過靶, 惟一擊發過的是高中軍訓的中正步槍 ...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外島營區衛兵, 站哨都只帶木棍粉飾太平國軍堪憂感覺用槍時機不多先前我站指揮部是帶短木棍,站油庫與營部是帶拔撞針的卡賓槍和五顆空包彈以及一把 ... ... <看更多>
中正步槍 在 Re: [閒聊] 白先勇:父親的憾恨(國共四平街會戰)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恕刪
在這邊先暫時把話題帶開,聊一下國共內戰時的武器裝備跟共軍戰法。
內戰中最受國共兩方歡迎的是三八大蓋,也就是日軍所用的正規步槍。
雖然它的缺點子彈是貫穿力跟殺傷力不足(6.5mm),但精準度方面很讓國共雙方士兵喜愛。
在使用上的話,國軍有時會把它魔改成7.92mm子彈的版本,上面會刻上七九改字樣,代表
這是用7.92mm子彈的魔改槍,因為這跟中正式步槍是用一樣的子彈,等等會再談到。
三八大蓋的子彈生產其實頗為方便,因為日軍投降時雙方繳獲到的子彈都不少,而且日本
在中國所製造的工廠、圖紙、機器設備也都還在,只要生產線能順利運作,這把槍的子彈
問題不算大。
共軍則是直接就拿來用,然後把手上那堆比較落後的步槍跟一些土槍(也就是現代我們所
聽到的改造手槍)丟給共軍的民兵,反正民兵大部分也只是做一些地方守備工作,不需要
給他們太好的東西,有把槍給你就要偷笑了這樣。
所以在這邊我想說的是,國共雙方都在用日軍用過的三八大蓋,實在是不用太強調自關東
軍擄獲而來的武器轉交給共軍,所以國府因為這樣就打輸了東北戰場。
關東軍大部分步槍也都是三八大蓋,這個威能能幫共軍加多少分呢?
總不可能共軍用三八大蓋戰鬥力+100、國軍用三八大蓋戰鬥力+10,差這麼多的吧?
其次則是中正式步槍,也就是毛瑟步槍的中國版,毛瑟步槍一直有很多改良版,這一款則
是在毛瑟Gew98式步槍的基礎上經過授權仿造使用。
其貫穿力跟射程比三八大蓋還要更好,不過由於國府的工業能力有限,即使是仿造也還是
有缺陷存在,比如操作困難、射速不夠快(這是指步兵在射擊上的速度),再來就是子彈方
面的生產量不太夠。
所以有些國軍用的是更落伍的漢陽式步槍,這把槍在1896年時就已經開始生產,由於當時
毛瑟步槍被認為是步槍裡面的高級貨,所以德國商人就唬爛說這把槍是毛瑟步槍,結果中
國居然信了而開始進口進而自行生產。
跟中正式使用的子彈都一樣是7.92mm子彈,差別在於中正式使用的是尖頭子彈、漢陽使用
的是圓頭子彈,也因此漢陽的殺傷力與射程比中正式差了些。
不過要魔改並不是問題,國軍後來也還是有把這把槍改成使用中正式的尖頭子彈。
另外一款毛瑟槍就是民國電影裡面常常出現的「盒子炮」,這把在當時是超級潮的手槍。
山賊、軍閥、國府、共軍都很愛用。
電影「七福將」裡面張學友用的那支手槍就是「盒子炮」了。
至於日本後期所生產的九九式步槍,是三八大蓋的後繼型,不過這把槍雖然在中國有生產
,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優先提供給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所以在中國繳獲的並不多,國共雙
方不但不愛還認為這把槍比三八大蓋還難用多了。
再來則是美國的M1903春田步槍,國軍稱呼它為「花旗牌中正式」,因為這兩把槍長的很像
,事實上它本來就是參照毛瑟步槍而去生產開發的,由於二戰開打時,美軍原本規劃要取
代春田步槍的M1嘉蘭德步槍數量不足以裝備所有的美軍,所以這把槍的生產線重開,等到
後期美軍的M1步槍已經逐步裝備給全美軍,這把槍就作為美援來到了中國。
國軍的美械部隊所使用的步槍就是這把,M1步槍在內戰期間國府沒使用過,要一直到來台
灣以後才開始由美國提供並換裝。
這把槍在國共雙方的評價都相當高、射速快(這邊指子彈初速)、射程遠,耐操好用。
缺點就是子彈太少(子彈使用7.62mm),國共雙方都無法自行生產,連想要魔改使用別的子
彈都不能(技術不夠,歐洲跟美國自己都有魔改完成7.92mm版本的)。
所以在子彈方面國軍必須要跟美國訂貨,然後美國再送來中國,然後送到前線。
M1903步槍美軍狙擊手很愛用,「搶救雷恩大兵」裡面那個狙擊手就是用這玩意。
再來就是湯普森衝鋒槍,這東西也是因為二戰所以美國才又重開生產線,由於進戰時的火
力強大,所以都是優先裝備給士官以上跟偵查兵,後來跟美援一起來到中國。
其實在抗戰以前這把槍就已經在中國各地有在仿造生產,但是由於生產成本太高,所以生
產量不多,而且性能跟原裝貨也有一段差距。
這把槍雖然精度不好、貫穿力也不夠,但是由於強大的火力(射速快),在近戰、攻堅時都
很好用,缺點就是一樣花子彈跟開水龍頭一樣。
美械部隊當然不只這些武器,但是不管如何,問題就在於子彈、砲彈不夠用,國府無法自
產,後勤方面又不像美國一樣開外掛,美軍使用這些武器時的準則是不怕彈藥不夠,而是
怕損失士兵,來到中國之後,美國武器那可怕的消耗消耗量讓國軍很吃虧。
國軍的老兵知道何時開槍、何時該發揮火力,但菜鳥國軍就是聽到聲音就胡亂開槍。
這邊再談到為何共軍喜歡使用夜襲戰術。
因為共軍完全沒有空優
所以不管是行軍、還是進攻也好,在大白天就這樣在國軍眼皮底下,雖然國府不像美國那
樣可以無線電一呼叫就來個空軍濫炸,但是至少還有空襲的能力,差別只是在於轟炸的等
級這樣,另外在夜間進攻,守軍不好判明方向,老共又很喜歡進攻時四面吹喇叭,然後喊
衝啊、殺啊這樣子,一些比較沒經驗的國軍士兵經常是共軍還沒衝上就狂射一番,結果人
家根本就還在你的射程之外,等到數次這種進攻之後,再試探的去進攻確定守軍彈藥數量
,一旦發現守軍火力變差了再大舉進攻。
當然到了開圖能力越來越強加上共軍人數也越來越多以後,就比較少用試探的方式,而是
能輾過就輾過,不能用硬輾的再回去用老戰術就好。
另外共軍的一個特點就是會不讓傷兵被俘虜,不管怎樣人都一定要先帶走,這跟共軍後勤
經常帶著大量民工支援有關,當一個傷兵被對方俘虜時,可以從對方身上問到很多情報,
也是一種間接開圖的方式,比如己方部隊番號、傷亡如何?彈藥存量、友軍位置...等。
「異域」一書就有談到這點。
「而共軍作戰,最大的特點是,決不讓他們的傷兵落到我們之手,大陸上千千萬萬次戰役
,人們應該還有這個記憶,而這一次我們在大包圍中撤退,還活捉到他們的傷兵,說明不
是我們潰敗,而只是力量不足。」折錄於第四章,反攻雲南,第十二節。
此外共軍的基層士官,這邊所指的是班長、排長、連長的素質也確實比國軍好。
國軍不管是正規部隊或軍閥基層士官也會擺架子、甚至體罰,反而共軍的基層士官對士兵
還比較照顧,在訓練、戰術上也是比較好。
「共軍那一連正規軍,最初還和我們接觸,等到發現雙方人數懸殊,他們立刻悄悄的撤走
了,陳顯魁營長雖率部猛追,擊斃他們一個排長,但其他的人全逃的無影無蹤,夥伴們開
始面面相覷,一股不安的念頭又升上來,僅僅是一個連長,便可做到迅速脫離敵人,回想
到我們大軍在元江潰敗的往事,大家恍然的發現,我們的對手已不是緬甸國防軍,而是共
產黨。同樣折錄於「異域」第四章,反攻雲南,第六節。
以上是自己的意見,謝謝各位。
--
你沒失去,哪會知道得到的可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9.16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2250903.A.1AD.html
中正氏步槍是仿毛瑟,它的性能連日軍都曾經表示過支那軍新銳步槍苦手
抗戰時國軍的劣勢是在於火砲,因為國府能生產的火砲太少了
而進口的火砲規格不一對後勤來說更可怕,國軍的火砲最常使用的還是迫擊砲。
當時共軍首要爭的地盤就是東北,我們看戰史應該可以知道東北共軍跟國軍激戰時,其他
地區的共軍其實是在挨打跟到處跑,但是關內共軍有個外掛,就是開地圖。
不然還真的很難撐下去,一直要到東北共軍逐漸取得優勢以後,東北生產的子彈砲彈也能
支援其他戰場的共軍,蘇聯是有幫共軍的忙也是事實。
只是蘇聯還不至於敢太明目張膽的支援共軍,如果蘇聯真的有心支援就不是交給共軍那些
關東軍武器(因為蘇聯軍隊自己也不用那些東西,視為等級很差的戰利品,原本還打算當廢
鐵處理掉,蘇聯在八月風暴時的最大收穫是佔領東北以後把一堆關東軍留下能拆能帶走的
機器設備全都打包帶走),而是直接把蘇聯武器交給共軍。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應該會在國共內戰時看到共軍拿著PPSH-41、開著T-34戰車這樣子。
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在後來蘇聯跟中共翻臉以後居然說移交了共軍800戰車、600飛機。
※ 編輯: aaagun (124.9.160.93), 03/29/2018 23:50:18
早期的德械師有裝備這玩意,但是在抗戰時德械師已經打光了。
而且這玩意雖然仿造的很多,但是其性能跟原裝貨也是有差別,各地不同的仿造品性能也
各有不同,反而芝加哥打字機大部分都是美國原裝貨,性能穩定。
※ 編輯: aaagun (124.9.160.93), 03/29/2018 23:53:10
※ 編輯: aaagun (124.9.160.93), 03/30/2018 00:01:10
... <看更多>